登陆注册
4376500000017

第17章 善于处下才能丰盈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

译文:江海之所以能为百川河流所汇注,就是因为它善于处下,所以才能成为百川之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往往认为做为人来讲,站得越高越好,所以有“节节高”的祝愿,至于处低处下,那是水的事情。如果有哪一个人说:“我愿意像水一样‘善下之’。”那只怕会被别人当成是没出息、没理想的懦夫。

但事实上,只有真正能够效法于江海,善于处下的人,才能够真正丰盈起来,汇聚力量,成为百谷王。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未即位时曾因争权而逃亡在外,历尽艰危险阻,吃尽苦头,几乎连命都丢掉,流亡了19年,最后才复国。

在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之时,翟(在今山东)这个地方有人进献给他一件很大的狐狸皮和豹皮,都是普通百姓穿不起的名贵之物。晋文公收到后,就十分感慨,长叹说:“狐狸和豹子活得好好得,也没犯什么过错,就这样被人给杀了,只是因为它的皮毛长得太漂亮,所以引来灾祸。真是可怜可叹啊。”

晋文公身边有一个叫架枝的大夫,曾经跟随他流亡多年,听到晋文公的感慨,就说道:“一个国家拥有广大的土地,可是分配得不够平均;君主的内府里财帛那么多,可是并没有分配给百姓,所以百姓仍然没饭吃。这岂不是和被杀死的狐狸、豹子一样的可怕吗?”他的意思是说,我们国家的土地很多,你私人的财富也很多,这就像狐狸和豹子的皮毛一样,华美而惹人惦记,说不定哪天就要因此招来灾祸啊。

晋文公是个聪明人,他听了架枝的话以后,就说:“你说得很有道理,请把话都讲出来,不要含含糊糊有所顾忌了。”

架枝就接着说:“地广而不平,就会引来百姓的怨恨,将来他们会为了争夺土地而起来替你分配的;你宫廷中财产那么多,只是聚敛在一起供自己享乐,而不是给社会谋福利,将来没饭吃没钱用的百姓就会来将你宫中的宝贝都拿走了。”也就是说,只有君主富有,而百姓穷困,那么当百姓生活过于困苦的时候,人们就会起来造反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时候君主就会被百姓给推翻,什么都将要失去了。

晋文公说:“你说得很对。”于是马上实施政治改革,“列地以分民,散财以赈贫”。

这也就是“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的道理。

能处下,也就能吸纳,能汇聚,能丰盈。

关于晋文公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咎犯的人,和架枝一样是跟随晋文公流亡过的亲信,有一天晋文公和他讨论施政上的事情。

咎犯说:“分熟不如分腥,分腥不如分地,地割以分民而益其爵禄,是以上得地而民知富,上失地而民知贫。”

意思就是说:比如我们要分配一块肉,煮熟了来分,不如生着的时候分给人家好。因为生着的时候分,别人拿到了可以炒着吃,可以炖着吃,这都很方便。如果一定要煮熟了再分,那人家就只能吃煮熟的,不能按自己的口味来吃了。这就是有着强迫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倾向了。而且,分肉给人又不如分地给人自己去耕种好,想吃什么就种什么。不但分配给他土地,使之生活安适,而且给他适当的职务,使他有事情可做。这样一来,虽然表面上是把自己的财产都分给百姓了,好像自己什么都没有了。但其实百姓富了,也就是王室国家的富有。因为国家的土地和财富都分给百姓了,那么万一有人想侵略我们,百姓不用号召自己就会起来作战,保卫自己的财产,这是因为百姓的命运和国家是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灭亡,其实就是因为君主和贵族们将土地和财富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舍不得分给百姓,结果百姓在贫困的生活里生存不下去了,就会起来反抗,争取自己的利益。或者有外来的侵入者,而百姓反正什么也没有,也就没有保护自己财产利益的想法,又怎么会牺牲自己的性命去帮贵族们守卫他们的土地呢?所以就出现那种兵败如山倒,让入侵者长驱直入的现象了。

这种治国的道理,放到我们今天来说也是一样的,把范围缩小,小到一个企业、一个公司。有的公司给员工发行股票,让员工都成为公司的股东,那么员工自然而然会加倍地努力工作,处处为公司的利益而打算。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公司不只是老板一个人的财产,它还是每个员工的财产,所以大家当然要想办法让自己赚更多的钱啊。

表面上把自己的东西都分给别人了,但其实利益是更加巩固而且增加了。这是先把自己的位置放低,吸纳汇聚之后的发散,这是道家在世俗的应用道理。

说到这里,好像会觉得离道家的清净无为的思想太远了,常有人认为佛家和道家都是出世的,只有儒家是入世的。其实这需要辩证着来看。佛教认为人生皆苦,四大皆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而且佛教徒一般都要离开家庭,出家修行,所以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出世的理念。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佛教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以及“佛祖以身饲虎,以身喂鹰”的故事,体现了佛教对人生的热爱。佛教中的地藏菩萨有五大誓愿,如要为众生担荷一切难行,要度尽地狱众生,这都是入世的,是积极关注世人生活的。佛教还教导人们孝敬父母、执子之道,这都是入世的思想。

儒家的积极入世是无可否认的,在这里我们就不谈了。而儒家其实也是有着出世思想的,从这一点来说,佛、道、儒是道妙暗合、有同有异的。

而道家呢,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览,追求内心的安宁,这就形成了离俗出世的理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可是却留下了《道德经》才出的函谷关,这便是道家入世的最好证明。另外,在《道德经》里有很多涉及到政治和世事的策略,可见老子其实是主张入世后才出世,是“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的,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要求人们脱离实际,超脱世俗。

所以我们在读老庄之道时,首先要从入世上来理解,这就好比是盖高楼,基础是空的,那高楼只能是图纸上的空谈,只有基础是实在的,高耸入云的通天塔才有建成的可能。毕竟在现在这样的社会里,想要出世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只是普通人,想出世成仙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如果总是陷于世间各种事务之中,被物欲所奴役,疏忽了精神上的自足,那就会对生活感到恐惧和疲惫,所以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情就很有必要了。其实无论儒、道、佛都是讲这个道理的,只不过各有偏重罢了。

如何以出世的心情做入世的事情呢?譬如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譬如佛家的“砍柴担水,无非妙道”,譬如儒家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工作,要为家人的幸福而努力,要为社会的建设而付出心血,这就???入世。但是我们自己不应该抱有挟恩图报、沾沾自喜的念头,以为自己做了多么了不得的事情,付出了多么大的牺牲,更不应该想要得到别人的感恩和回报,只要觉得尽了力,从了心,那就足够了,也就是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了。

所以,我们可以如江海善于处下,而后自然内心丰盈,不受外物所役。

同类推荐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价值论美学

    价值论美学

    美学不仅是知识学,而且是价值学的建构。基于此,从比较美学方法出发,《价值论美学》先行论证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结构。然后,着力探讨了审美价值形态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内在机制。在确立了价值论美学的基本问题之后,作者从价值论美学的思想渊源与价值论美学的艺术实践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价值论美学的文明根性。作者认为:康德与马克思的价值论美学,展示了现代西方文明的价值追求;道家和新儒家的价值论美学,则展示了中国文明生活的诗性价值追求。不过。也应看到,乡土中国生活的悲歌,则突显了现代价值论美学重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全书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激情和理性,显现了现代人诗性生活价值的创造意愿。
热门推荐
  • 梨花雪

    梨花雪

    我和阿黄逛罢街市,刚从院墙上跳下来,落进后院,我的贴身小丫头安雅就气急败坏的跑过来,向我打出一个安静的手势。看看身后的高墙,我得意洋洋的拍了拍阿黄的脑袋,算是对它功夫提高的称赞。一人多高的围墙它现在轻轻一跃就跳了进来,再不用我费力的抱它出去了。而且这家伙越长越威猛帅气了,整个洛阳城还没有它的敌手哩!这不,我才带着它看完斗狗回来,让它进一步学习搏斗技巧。
  • 掌门金融战略

    掌门金融战略

    “剑宗的那群冰山美人说我们太嚣张,要来教训我们?花开,去调教调教他们!”“魅族的吸血女想强暴我们的弟子?花开叫你孩子空空,去打死她们!”“儒宗儒生说我们花开孙女看到女人就推倒,无耻下作!伯虎,你去告诉他们,老天说,阴阳要调和!”老祖,阴阳调和应该是找我这样的美男子,求推倒。她不推美男,只推女人。为甚么啊?男儿魂,女子身。…“呃,还有佛门那两位可人儿说玄阴门杀孽太多,想要来度化我们?”玄九眉头微微皱起,对着身后一众秘传弟子说道:“为师这就去度化她们。”一会儿,玄九心情糟糕的溜达回来,大声吼道:“花开,给我去度化她们。”花开从玄九背后走了出来,悻悻道:“掌门,我太老了,啃不动,就交给我的玄孙吧!”
  • EXO之奇葩解说员

    EXO之奇葩解说员

    这里小奇,一位脑洞大开的奇葩解说员,专门为EXO创作的一篇文
  • 恋上复仇三公主

    恋上复仇三公主

    她,冰冷。她,任性。她,可爱。活泼的她们是高傲的公主,她们是高贵的女王……她们拥有着令人羡慕的容貌。为了报复隐瞒了身份进入了贵族学院,她们的眼中充满了嗜血与愤恨!当然,她们的复仇之路不会充满血腥的,还有酸酸甜甜的爱情。他,冷漠,霸道。他,高贵。他,花心。帅气的他们是天子骄子,他们是高高在上的王子……遇上了我们三位公主之后会怎么样呢?
  • 请伊入瓮

    请伊入瓮

    家道中落,人生跌入谷底,她被人逼婚,嫁给从未见过面的男人。新婚夜,她在幽暗的房间里完成了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暧昧的夜晚,未谋面的老公在她耳边低声喃喃:苏暮烟,你是我的。她的老公是谁?她暗中调查,却始终无法知道,自己嫁给的人究竟是谁。直到一桩旧事,揭开所有的过往,她才恍然发现原来一切早就命中注定。
  • 财迷娇妻要逆天

    财迷娇妻要逆天

    不知从何时起,几界流传了一段话:无魂之人生三世,世世只存年二十。若得无魂之人心,与天共存六界尊。一次异世重生,她以为只是自己好运,才会莫名其妙死了之后,再次拥有生命。却不知道,她的死和重生,都是命数……不可避免的命数!自重生开始,帝九就磨难不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九霄仙羽

    九霄仙羽

    黄道天宫之日,时空错乱之时,徐飞羽穿到一名少年身上。一个拥有千年前一方霸主势力阴阳家血脉传承的少年,一块祖传玉佩引领徐飞羽修炼阴阳源气。阴之气,化万物之生机,阳之气复生灵之寿命。徐飞羽如何由一个山野少年,转变为万千世界巅峰强者。如何统帅九子进军源域,决战异族,重回地球。敬请关注九霄仙羽后续章节,羽化成仙在此感谢书友们大力支持。
  • 在校内修真得日子

    在校内修真得日子

    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的秦逸回到了校园,本以为可以在校园里饱读诗书,却不料被拉上了一条修真之路。有人说他是千年难得一遇的修炼奇才,就看他如何在与各路大神交手中变得越来越强,最终登上世界之巅。
  • 后宫传:苏如惠

    后宫传:苏如惠

    那年的夏初,她带着对母亲生前遗留下的破旧的故事,放弃了与相爱之人相守的机会来到了蓬莱帝国的皇宫大宛。在哪里,她要寻的不是真爱,也不是真正的真相,而是一个女子的好奇心驱使下,对世间疑惑之事的追求。一个嫁过三个男人的女人,为什么临死还是一副哀怨的神情!她不甘这样平凡度过一生,相夫教子。亦或,这样的性子俨然促成了这个故事。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筑斯琰:蓬莱帝国的皇帝他对她三分怒气,四分忍让,五分包容,六分保护十分真情真意,却永远不敢去碰触她的真心,这又是为何?南宫紫昕:青梅竹马的恋人他恨她的抛弃,却又爱她的执着。只是,曲终人未散!是什么让相爱的人反目成仇!是什么让她义无返顾剑逼君喉。筑斯琛:蓬莱帝国的四皇子是报复吧!第一次他遇见她就在心里下定决心,她只会是他的女人!是仇恨吧!他毁灭了她,又遗弃了她。宋彷絮:蓬莱帝国的皇后谁都料想不到,在她要死之际,是被她逼得无路可退的皇后舍命相救!她们之间有什么真正的关系?
  • 邪王宠妃废材小姐要逆天

    邪王宠妃废材小姐要逆天

    想她堂堂黑道老大竟因为睡了一觉就碰上了穿越这种荒唐事!没关系,且看她如何在焚零大陆一手遮天!可是......身后这个美男跟屁虫是怎么回事?!第一次见面,他叫她美(霉)女;第二次见面,他叫她雨雨;第三次见面,他竟叫她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