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0500000025

第25章 抉微索隐(14)

这是《左传》作者在分别评论了秦穆公、孟明和子桑之后,又分别引用、截取《诗经》的话来加以证明。对秦穆公用人专一,截取《诗经·召南·采蘩》首章。“繁”本白蒿,“事”为祭事,此章言采蘩用以祭祀,《左传》断章取义,把它从《诗经》全篇中割裂开来,用以经喻秦穆公使用孟明信任专一。又截取《大雅·烝民》四章尾两句,此章盛赞周宣王政教严敬,仲山甫能奉行之。然仅取末两句言仲山甫夙夜不懈怠,事奉宣王一人。《左传》取它最适于比喻孟明知恩图报,忠于穆公毫不懈怠。又截取《大雅·文王有声》第四章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谓周武王传遗其子孙以顺天下之谋,安而辅佐其子孙。《左传》引此其意仅在四句,而且比喻不当、张冠李戴,实谓子桑能举百里奚父子为秦穆公之辅而已。

另一类引诗是《左传》记诸侯国外交活动时,当事人引用《诗经》来表达意思,而不是直接用自己的话表达意思。这就叫“赋诗”,可见“赋诗”是春秋时期上流社会,主要在外事活动中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交际方式。“赋诗”的过程是对《诗》三百篇搜求、选取、割裂,或用以比喻,或对比,或断章取义,不及其余,或赋以新意为我而用的过程。尽管可以断章取义,但也不能随便断章。赋《诗》人不仅要熟读三百篇,而且要善于根据现实情势以及自己的思想截取其篇、章、句。例如《昭公元年》:“晋乐王鲋曰:“《小曼》之卒章善矣,吾从之。”从乐王鲋的话可以看出,他是用赋《诗》来表明白己看法的,他赋《小雅·小曼》这一篇的最后一章不是随便赋《诗》,而且经过认真思考。选择、和截取的。原来当时诸侯会盟,“楚公子围设服离卫”即楚国公子围设施服饰器用之物以及派遗保卫自己的卫兵都与楚王一样。这样招致鲁、郑、陈、卫、宋诸国大夫纷纷议论与讥评。而晋国乐王鲋说《小曼》篇的最后一章符合他的意思。其卒章云:“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原来乐王鲋“截文”他并没有取全章的意思,而只是取“人知其一,莫知其他”两句字面意思,并把它从全章割裂开来。“一”非也,“他”指不敬小人之危怠。乐王鲋赋《诗》的意思说,诸大夫只知公子围违礼的不对,因而讥讽批评,但没有人知道这样是对公子围这样小人的不敬,会招致危险。乐王鲋借赋《诗》曲折隐晦地表明了自己的见解看法。

综览《左传》所记“赋诗”,就其所“截”之诗与其所表之意,大致有以下方面:

①“截”《诗》言事

诸国之间外交活动,不直接说出,引用截取《诗经》曲折隐晦地表达。如《文公十四年》鲁文公自晋还,过郑,郑穆公与文公会,并托文公谋和于晋。“郑伯与公宴于棐,子家赋《鸿雁》。”郑人要鲁文公重返晋国,替郑国说话,与晋国讲和。但郑子家没有明说,而是赋了《小雅·鸿雁》里的第一章:“鸿雁于归,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本来《鸿雁》首章的内容与郑国人求鲁文公与晋说和的意思毫无瓜葛、但子家断其章,取“劬劳”、“鰥寡”的字面义,言郑国以鰥寡自比,“劬劳”,劳苦,以之比文公返晋,道路奔波,不辞劳苦。对此,鲁国季文子,不愿返鲁,推诿拒绝,但他也并不明说,而是赋《小雅·四月》首章:“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据孔颖达疏,《四月》是写大夫行役之怨的,也与季文子的本意无关,而季文子赋诗也不过断章取义,不拘泥于内容,只是借大夫行役过时之怨意,推拒不欲返晋。于是又有“子家赋《载驰》之四章。”,《襄十九年》所赋《载驰》四章与此同,取义皆在于“控于大邦,谁因谁极”二句,谓郑欲求援引于大国晋国。最后是“文子赋《采薇》之四章。”其实季文子赋此章,只不过只取义三句之“岂敢定居”,意思是不敢安居,许郑国而折返晋国,为之谋成。这一外交活动,全是以“赋诗”达意的。

②“截”诗言非

截取借用《诗》句,指出外交活动中的错误,或对不合于礼的行为予以批评讽刺。例如《成公八年》晋国派使者韩穿到鲁国来说明把汶阳之田归于齐国之事。汶阳之田本属鲁国之有,成公二年齐伐鲁南侵,遂为齐。后鞌之战逼齐还鲁。又因晋闻齐侯七年不饮酒不食肉遂反其所侵之地。所以这次晋使来,季文子饯之,并赋《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原意是说这位女子毫无过错,始终如一,男方行为则有过错,着重选取“二三其德”一句,以女比鲁,以晋比士故下文有“一与一夺,二三孰甚焉?士之二三,犹丧配耦,而况霸主?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批评了晋国不守信用,在诸侯国之间出尔反尔,二三其德的错误。

又齐庆封使鲁聘问,其车美,与其人不相适,且庆封言行无礼。鲁国叔孙“为赋《相鼠》”取义于“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人而无礼,胡不遄反?”借《诗经》来讽刺挖苦庆封的无礼。

又《昭公十年》鲁国“始用人于毫社”,臧武仲在齐国听到这一用活人祭祀的事情后,赋《小雅·鹿鸣》:“德音孔昭,视民不佻。”言先王之德教甚明,可示天下之民,相较之下,杀人以为牺牲,比人于牛羊,这种做法轻佻之甚,从而批评了鲁国平子不仁道的行为。

③赋《诗》言志

《左传》所记人物,有时思想、见识或主意不直接说出来,而是借赋《诗》婉转表达。

《襄公七年》:“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公族穆子有度疾,将立之,辞曰:‘《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又曰: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晋穆子有不治之疾而晋将立穆子为正卿之际,穆子不是把自己的意见直接了当地说出来,而是借《诗·召南·行露》和《小雅·节南山》的某些句子,断章取义,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行露》一篇的本意,谓男女相爱,男子强之,而女子守礼,故女子以此比喻,谓岂不夙夜相思,奈何道路多露,穆子赋此诗又以此为喻,言已有病,不能早晚从公。《节南山》亦取其“躬亲”“弗信”之语,谓自身有疾,不能躬亲办事,则不能取信于民,从而表明自己不立正卿的意见。

又如《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赵孟让郑国子展、伯有、子产、子西、子大叔,二子石等七人赋《诗》以观志。即从他们赋《诗》来了解各人的思想、见解。子展赋《召南·草虫》仅取“忧心忡忡”以赵孟为忧国信晋之君子。伯有赋《鄘风·鹑之贲贲》以取“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子西赋《小雅·黍苗》比赵孟于召伯。子产赋《小雅·□桑》义取思见君子尽心以事之。子大叔赋《郑风·野有蔓草》取其“邂逅相遇,适我愿矣”因大叔与赵孟初次相见。印段赋《唐风·蟋蟀》,仅取“良士瞿瞿”意,谓瞿瞿然顾礼仪。公孙段赋《小雅桑扈》义取君子有礼文。尽管这些人赋《诗》未必全能言志,但从他们截取《诗》句,断章取义之后,总能表达自己一点思想认识。

④褒善颂德

赋《诗》褒善事,赞颂有德之人。《文公二年》记晋之狼暉、觳之役为右,箕之役为先轸黜之,狼暉怒,其友欲发难共杀先轸,狼暉以为死而不义,非勇也,及彭衙之役,率其属而驰秦师死焉。故《左传》作者引《小雅·巧言》仅就字面取“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及《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均取其“怒”字,以喻狼暉之怒,怒不作乱而求勇。

《襄公二十一年》晋叔向罹罪被囚,以为能救自己者必祁奚,称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并赋《大雅·抑》赞之,“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取其“有觉”二字,“有觉”者,正直之貌,形容德行正直。

不过,《左传》里边也有很多赋《诗》颂人者,是一般的礼仪性的,有一些甚至是阿谀之词。如《昭公二年》晋韩宣子使鲁,鲁季武子赋《大雅緜》以晋侯比文王,以“四辅”比韩宣子,又赋《召南甘棠》以召公比韩宣子,均属礼仪性泛泛之说,甚或有阿谀之嫌。《昭公元年》楚令尹享赵孟,赋《大雅大明》首章均是此类。

(3)截词

就是把词组、短语、成语、熟语或其它文言材料,截取、割裂、缩略或拼合而成为词。

从截取前后,二者意义关系的比较来看,截词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是从文言已有的、现成的、合乎句法关系的材料里,截取割裂。拼接凑合成文言此前从无,也不合文言句法关系的新词。

不惑,从“四十而不惑”截取。陶渊明《饮酒》:“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而立,从“三十而立”(论语)截取,苏轼诗:“侍者方当而立岁”

来仪,“凤凰来仪”(《尚书》)《后汉书·左雄传》:“汉世良吏,于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

期颐,《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葛洪《抱朴子·自叙》:“夫期颐犹奔星之腾烟,黄发如激箭之过隙。”

友于,取于《尚书·康诰》:“兄亦不念鞠子哀,大不友于弟。”《论语·为政》:“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汉书·王莽传》:“友于兄弟。”后取“友于”指代兄弟。《后汉书·袁绍传》:“友于之陸,生于自然。”《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注》:“魏氏春秋,诸王既怀友于之痛。”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同类推荐
  • 点亮心灵的灯

    点亮心灵的灯

    本书是李天岑的小说评论,著名作家李佩甫说:“李天岑是一个扎扎实实写作的业余作家,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创作的激情,用心描绘着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新故事新人物。”写人心折射世道变化,写世道彰显人心,两者互相折射,互相彰显,互相深化,形成天岑创作的基本内涵,也是他社会角色的基本内涵……举重若轻的叙述能力,老到的文字,骨子里冷峻的幽默感,是天岑小说的特点。
  • 红楼谈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

    红楼谈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

    《红楼读梦:红楼梦中人访谈录》以一名记者在荣、宁国府和大观园中采访的口吻,借着与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访谈对话,让她们自己说出关于其自身的一些争议和未解之谜。在交谈中,还使她们道出对红楼梦的认识,对社会生活,世事人情的感悟等,其中更包含了为人处世、经营管理、官场权谋、道学伦理、爱情真谛、生活艺术、饮食文化等方面的智慧精华,可谓是自《红楼梦》成书以来,独具风格与才情的一本好书。
  • 隐居日记

    隐居日记

    该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时间顺序编排的图片,另一部分则以文字描述我遭遇的人物、事件与情感。前者用来表现自然生灵之神奇,后者用来体现人生滞涩的甜和美。
  •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古典诗词中,情诗最动人。恋爱往事中,入诗的多不堪。能写缠绵动人诗句的未必情深似海,看似轻薄的往往晚令人同情。文姜、息夫人、刘细君、蔡文姬、鱼玄机、朱淑真、仓央嘉措、苏曼殊……由古到今,才子佳人多为“情”为困。爱情在他们的诗中,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有关他们的一切往事里。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中部、下部》三本书汇集了1901年到2014年所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其中包括获奖作品简介、年代、作者介绍、书影、图片等内容。目标读者群不受年龄限制,作为青少年或社会各阶层读者读物、收藏书籍均可。
热门推荐
  • 疾风船老大

    疾风船老大

    ------------------------------------大炮和枪,剑与魔法共存的世界。一个男子为了寻找失去的记忆,乘着大帆船横穿海洋的幻想小说。
  • 皇极帝尊

    皇极帝尊

    众生大陆上,七国并立,人类帝国被六大种族步步紧逼。神武者作为大陆至高存在,帝国十个神武者被分封镇边,西南边陲三大神武者共创三神宗,力抗神龙王国。百年前,三神宗两大神武者陨落,百年后,杜家被灭门,朱家沦为附庸。杜家少主逃出生天,走上复仇之路!闯七国,破锁武牢,神武者要杀我,我便让他沦为我剑中武魄,神皇要杀我,我便推翻他的帝国。我要凌驾于神武者之上,唯我独尊!
  • 追随时间的游戏

    追随时间的游戏

    从小一起长大,仅次于亲人的关系。如果能够一直陪伴,那该多好。
  • 一幻万古

    一幻万古

    自古五行生克,天地并立,三才有命,异象纷呈,万千大道各有所属。而今吾以幻得证大道,虽无岁月可为之流传,当万千年后再见天下!
  • 宝贝,你的世界我知道

    宝贝,你的世界我知道

    本书作者张静女士从宝宝发育的规律出发,即自然界最根本的进化发展规律,以宝宝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情绪等8个方面入手,并以宝宝发育的不同阶段为线索,用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来揭秘其真正的“动作”原因——脑发育,及其深远的影响。本书行文流畅,语言幽默且通俗易懂,并配有可爱温馨的绘画,能让广大父母在获得轻松“悦读”的同时,又能习得育儿的相关心理、生理学知识,以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上天对父母爱的馈赠,很多时候,父母不但要倾注全身心的爱给宝贝,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去爱——要知道宝宝成长的过程和真相。帮助宝贝快乐长大。
  • 终极刺客

    终极刺客

    有光的地方就有阴影,刺客,黑暗的执行者,游离于生活之外,却又隐藏于生活之中,他们执一柄短刺,刻下了只属于自己的传世铭文
  • 仙之哀

    仙之哀

    一种文明达到顶峰,必将衰亡。即使长生不老的仙亦不例外。封景,一个看似普通的少年,会走向终结仙文明的路吗?
  • 御心集

    御心集

    病者认为它是战胜烦恼和疾病的灵丹妙药;修行家认为它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养生家认为它是健康长寿的秘诀;体育学者认为它是全新的运动学说,可作为全民健身运动以提高国民体质;经济学家认为它可作为绿色产业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社会学家则认为,国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这种治心治身的方法有利创建和谐社会。我认为,此学说一定会为千家万户带来快乐和欢笑,为人间春色增添一片绿叶。
  • 校花的王牌高手

    校花的王牌高手

    他曾经是全校瞩目的焦点,曾经的全校第一,各种女屌丝仰慕憧憬的对象,然而事事蹊跷,仅仅一年的他变成了全校倒数第一,老师口中的败类,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一蹶不振呢……建了个书友群:275593383,欢迎同学们加入!
  • 逆乱阴阳

    逆乱阴阳

    当,白昼浮现九轮曜日!当,黑夜升起九圈明月!当,沉眠异世强者现世!当,苍穹开裂空间破碎!当,劫难降临!轮回醒,碎魔影,斩异世,吾必当护我万千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