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4800000033

第33章 西南地区出土胡人形象与胡汉关系(2)

根据上述对胡、胡人及胡人形象的界定,我们搜集到西南地区汉晋时期考古出土胡人形象资料。《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收录了一批出土于四川、重庆两地未发表考古报告的胡人俑资料,包括四川仁寿高家乡安全村,重庆江北董家溪、江北相国寺、南岸上街、鹅岭公园两江亭,巫山西坪中学,涪陵北拱乡等地汉墓出土及奉节县文物管理所征集的标本,主要是吹笛俑,仁寿高家乡安全村出土的1件为抱琴俑,人物形象或高鼻深目,或头戴尖顶帽(严福昌、肖宗弟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四川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四川达县市曹家梁东汉晚期墓出土吹笛俑两件(四川省达县地区文化局:《四川达县市曹家梁东汉墓》,《考古》1995年1期。),巫山琵琶洲M4出土吹乐俑1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巫山琵琶洲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有学者认为应为胡人俑(尹俊霞:《汉晋时期长江流域出土胡人俑的初步考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但其本身没有明显的胡人特征;四川绵阳河边东汉崖墓白沙包M1出土“扶铡俑”两件,原报告称其“着尖帽”(何志国:《四川绵阳河边东汉崖墓》,《考古》1988年3期。),与四川宜宾黄伞崖墓出土的“执铡俑”形制相近(四川大学历史系七八级考古专业实习队等:《四川宜宾县黄伞崖墓群调查及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4年6期。),刘文锁先生注意到,这些俑应系“椎髻”而非着尖帽(刘文锁:《巴蜀“胡人”图像札记》,《四川文物》2005年4期。),其说可从,则这些“执铡俑”可能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形象,而难以确认其为胡人;四川彭山166号崖墓出土摇钱树陶座佛像及两侧的胁侍(南京博物院:《四川彭山汉代崖墓》,页68-69,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俞伟超先生认为系“一佛二菩萨”像(俞伟超:《东汉佛教图像考》,收入《向达先生纪念论文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但也有学者认为陶座左侧之人深目高鼻,当为胡僧,右侧之人戴胡帽,着翻领胡服,应为胡人无疑(吴焯:《四川早期佛教遗物及其年代与传播途径的考察》,《文物》1992年11期。),笔者也基本同意这一意见(霍巍:《胡人俑、有翼神兽、西王母图像的考察与汉晋时期中国西南的中外文化交流》,《九州学林》一卷二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但由于其性质尚存在争论,且牵涉到早期佛教的传播,这里我们暂且不涉及);四川芦山出土的一件铜人像(芦山县博物馆:《芦山发现一座汉代青铜人像》,《文物》1987年10期。),原报告认为有可能为蚕丛、杜宇氏蜀部族后裔斯榆人为其先祖所造之像,但也有学者认为该像具深目高鼻特征,非蜀人后裔,应为胡人(何志国:《四川早期佛教造像滇缅道传入论——兼与吴焯先生商榷》,《东南文化》1994年1期。),细审该像,似无法确认其为胡人。陕西勉县出土的跪人灯俑(唐金裕、郭清华:《陕西勉县红庙东汉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有学者认为也应系胡人形象(尹俊霞:《汉晋时期长江流域出土胡人俑的初步考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但该俑似没有明确的胡人特征。云南昭通温家营后古墓中出土的一件小铜人(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昭通文物调查简报》,《文物》1960年6期。),形制特征颇同芦山出土品,也属于这样的情况;云南昭通鸡窝院子东汉初年墓出土天鸡羽人炉的羽人形象,长眉巨目,高鼻阔嘴,络腮长须(昭通地区文物管理所:《云南昭通市鸡窝院子汉墓》,《考古》1986年11期。),但其本身没有明确特征表明其为胡人,故未收入。另外,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收集的一批胡人俑,非考古出土所获,据传出自四川(霍巍:《胡人俑、有翼神兽、西王母图像的考察与汉晋时期中国西南的中外文化交流》,《九州学林》一卷二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对此本书第六章当中已有涉及,这里存而不论。

从表一及上面所叙述的情况看,西南地区的胡人形象,出土地点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两省市,时代均在东汉及以后;贵州、云南发现相对较少,但个别发现的年代可早至西汉中期,这种情况和胡人形象的来源当有内在的联系,具体情况下文论述。

从种类上看,西南地区出土的胡人形象包括平面形象和立体形象两类,既有应用模铸、刻画等技法在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及牌饰等各种器物上描绘出的二维形象,又有应用捏塑、模铸等技法塑造出来的三维形象,包括俑及堆塑罐、储贝器等器物上的胡人造型等,种类丰富,材质多样。这些胡人形象,或面目特征有异华夏,或窄衣长裤,或头戴尖顶帽,或同时具有多种特征,其胡人的身份可以确认,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头戴尖顶帽,这成为我们认定其胡人身份最确切的标志。在考古出土胡人形象中,最为常见的是吹笛俑,下文我们将从其来源、社会地位、文化寓意等方面尝试考察其所蕴涵的一些历史信息。

胡人形象的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汉晋时期西南地区入居或来往的胡人数量已相当不少,胡人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开始扮演一定的角色,其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为时人习见,可以熟练地将其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并逐渐形成了某些制作传统和文化内涵。

三西南地区胡人形象的来源

胡人形象的制作,当非无本之木,而应存在现实的参照,说明汉晋时期西南地区应当存在相当数量的胡人。从考古出土胡人形象的材料分析,这些胡人的来源,应当各有不同。

云南晋宁石寨山贮贝器上立体形象及铜牌饰上的平面形象、江川李家山M51铜鼓上的戴尖帽武士立体形象,出土单位的年代都比较早,在西汉中晚期,可能反映了较早时候民族迁徙的情况。

晋宁石寨山M13出土铜贮贝器及铜牌饰上的人物形象,很早就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冯汉骥先生指出:“从其服装的各方面来看,都与历来西南少数民族的习尚不合。长窄过手的袖,下及足背的长裤,均非西南民族的一般习惯,而可能与西北气候较寒地区的民族有关。特别是长须,在西南的少数民族中是少见的,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冯汉骥:《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的族属问题试探》,《考古》1961年9期。)汪宁生先生在肯定这些人物形象非土著民族的前提下,就其具体族属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疑来源于西方……也可能是身毒之民或骠人侨居滇西地区者”(汪宁生:《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像所见古代民族考》,《考古学报》1979年4期。)。张增祺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在一系列论文中进一步指出,这些蓄长须、穿窄长衣裤和着皮靴的高鼻深目者,即《史记?西南夷列传》上所说的“嶲人”,《华阳国志?南中志》上的“叟人”,《后汉书?西南夷传》所说澜沧江河谷的“塞夷”,他们原是欧亚东部草原游牧民族塞人(张增祺:《关于晋宁石寨山青铜器上一组人物形象的族属问题》,《考古与文物》1984年4期;张增祺《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考古》1997年9期;张增祺《滇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收入《滇国与滇文化》,页266-331,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这个意见颇具说服力,虽然目前我们无法具体描述塞人向云贵高原迁徙的具体过程细节,但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滇文化的确受到草原文化因素的相当影响(参见本书第三章),这些胡人形象,应当与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的传播者——塞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南地区出土的胡人形象资料,占绝大多数的是头戴尖顶帽、深目高鼻的形象,年代都在东汉以后,且多分布在四川、重庆两地。这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胡人入蜀,有意见认为《华阳国志?蜀志》郫县条称“冠冕大姓何、罗、郭氏”,何、罗都是胡姓,疑其地本多胡姓后裔,《隋书?何妥传》记何妥“西城(《隋书》七五、《北史》八二均作“西城人”,自陈寅恪先生误读为“西域人”以后(见《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页55,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学者多有混淆,如罗世平《汉地早期佛像与胡人流寓地》(《艺术史研究》第一辑,1999年),吴焯《四川早期佛教遗物及其年代与传播途径的考察》一文则做“西城(域)人”。实际岑仲勉先生早已指出,西城于两汉、晋、宋、齐皆为县,当今陕南之安康,见《隋唐史》,页33,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但《隋书?何妥传》明言“父细胡”(《北史》做“细脚胡”),则其胡人血统很明确,可能系入华之后先居陕南,后迁徙入蜀经商。)人也,父细胡,通商入蜀,遂家郫县”,何妥入蜀即定居郫县,实是依附本族人(唐长孺:《南北朝期间西域与南朝的陆路交通》,收入其《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页195,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吴焯进一步指出,郫县何氏,史书有记载者代不乏人,最早为西汉成帝时司空何武,诚如是,则胡人入蜀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后期(吴焯:《四川早期佛教遗物及其年代与传播途径的考察》,《文物》1992年11期。)。蜀地在两汉时期系全国重要的手工业中心,商业发达,胡人入蜀,其重要目标之一是为经商,应是合理的推测。敦煌和居延汉简中有不少记载蜀地和河西走廊进行商业贸易的材料,河西汉墓出土的连枝灯、摇钱树、漆器等,经学者考证,或与蜀地有一致性,或直接来自蜀地(李永平:《简牍和考古所见汉代河西走廊与蜀地之间的交往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四川文物》2004年6期。)。作为这种推测的考古学证据,带有草原及西方文化因素的器物在汉代中国及西南地区的发现,已经广为中国学者注意(如张增祺《云南青铜时代的“动物纹”牌饰及北方草原文化遗物》,《考古》1997年9期。),另外中国西南地区的手工业制品在对方的发现,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余英时先生在其名著《汉代贸易与扩张》中列举了诺颜乌拉、阿尔泰山地区、锡伯、巴泽雷克、塔拉思以及米努辛斯克等地墓葬中出土的中国漆器、丝绸和铜镜、五铢钱等的发现,力证汉代中国与北方胡族之间密切的贸易关系(余英时:《汉代贸易与扩张》,第五章《边境贸易》及第六章《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在其细致的资料收集和卓越论述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补充阿富汗贝格拉姆遗址出土的汉代漆奁、漆盘和漆耳杯(R.Ghirshman,Begram,Rechenches Archaeologiques et Historiques,le Caire Imprimerie de l"institut Francais D"Archaeologie Orientale, 1946.),阿富汗的西伯尔罕地区“黄金之丘”M2、M3、M6出土的汉代铜镜(Sarianidi.V.I,The Treasure of Golden Hill,Americ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April,1980;Victor Sariadini,the Golden Hoard of Bactria, from the Tillya-Tepe Excavations in Northern Afghanistan, p. 203,Harry N.Abrams,Inc., Publishers,New York,1985.)等。从这些材料可以看出,汉代对外贸易的大宗商品,是漆器与丝绸,而汉代四川是著名的丝绸和漆器生产中心,且地理位置接近西域,我们认为,相当数量的域外发现的中国物品应是四川的产品。汉代随着张骞凿空西域,商品贸易逐渐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当数量的胡商深入产地进行商品采购,以至形成一些胡商的聚居地,当是极有可能的情形。

广汉出土的“轺车”画像砖上的胡人形象,高鼻大眼,络腮胡须,体形明显大于其左侧手执缰绳的御者,应为主人,由此看来,一些胡商随着财富的积累,已经获得了相当的社会地位。另外如果上述吴焯先生对于郫县何氏家族系胡姓后裔的推论能够成立,则表明一些定居于蜀地的胡人的汉化程度相当高,郫县何氏家族除位列三公的何武,《华阳国志》尚载有何武之兄属国都尉何霸,何武之弟颍川太守何显,学通经纬、著有《汉德春秋》十五卷的何英,蜀汉大鸿胪何宗,蜀汉犍为太守何祗,蜀汉末、晋初精研文纬、通星历的名士何随,晋初名臣何攀等。胡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和世家大族的形成,应当都是建立在巴蜀地区与西域密切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的。

稍晚时候的一条文献材料常为学界引用,即《高僧传?宋释慧睿传》谈到释慧睿“常游方而学,经行蜀之西界,为人所抄掠。常使牧羊,有客商信敬者,疑是沙门,请问经义,无不综达,商人即以金赎之”。其中虽未曾明言客商为胡人,但其事当在晋末,其时商人能够对经义如此了解,其为胡商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陈寅恪先生亦说:“六朝、隋唐时代蜀汉亦为西胡行贾区域,其地之有西胡人种往来侨寓,自无足怪也。”(陈寅恪:《李太白氏族之疑问》,收入其《金明馆丛稿初编》,页27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可见汉代及以后,巴蜀地区都是胡商往来的重要区域。这应当是汉晋时期西南地区,尤其是巴蜀地区胡人形象的来源之一。

同类推荐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国学知识大全

    国学知识大全

    本书收录吕思勉先生《国学概论》《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是迄今讲授国学入门门径最全面的指导书。
  • 苏丝黄的世界

    苏丝黄的世界

    Susie wong(苏丝黄)这个笔名和1960年那部美国烂片没有关系。它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时的随口一说,和这个专栏的诞生一样匆忙草率。当时,我醉心于让自己的名字填满整个报纸,从第一版到最后一版。而且最后一版编辑们是那么纵容和善良,不仅忍受我的涂鸦,而且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尽可能地在生活上教我腐化堕落。
  • 安全灯谜集萃

    安全灯谜集萃

    本书收入的各类安全灯谜,为分上下两编。上编以安全题材为谜面,下编以安全题材为谜底,为了便于读者对灯谜的理解,作者对大部分谜作加了简注。同时,为了普及灯谜知识,帮助读者提高猜谜、解谜能力,作者专门编写了《猜灯谜的基本方法》和《猜带“格”灯谜的要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24种猜谜方法和36种谜格知识,每种猜谜方法和谜格知识,都用3条灯谜为例进行讲解,形象直观,易懂好记。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热门推荐
  • 仙师传说

    仙师传说

    自地府被封,数千年来未有产生过一只僵尸。莫名的,我成了一只僵尸,天上地下,独一无二。吸血是我能力来源,遁地是我的本能。我天生力大无穷,我双手削金断玉。别看你修道的在天上来去无踪,施放法术排山倒海,到了地面,你就是龙游浅滩,任我揉捏。本来我应该好好地做本分的僵尸,也不知怎地,我这个与修道站在对立面的僵尸莫名其妙打心底喜欢道法,尽管随意一件沾个道字的物品对我来说如同一块烧红的铁块,烫得我皮开肉淀,可我就是异想天开,诚心求道;且看吧,看我如何,荒谬的僵尸求道,保证你不会看到困乏。如果你困了,很抱歉,那不是我的错,是你几天没睡觉了。……………………仙师传说-书友会(群号:16314363)喜欢的朋友可以进来讨论,欢迎朋友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 嗜血傲妻:女王你要谁

    嗜血傲妻:女王你要谁

    出生后的异象,改变了钟离爱的一生。拥有了罕见的冰属性能量的她,因为一次意外,毁了整个托瑞多氏族,使得自己的力量被封印,成了一个只挂着亲王爵位的废柴。钟离爱不信邪,一心想去人类世界闯荡,在这里,她爱上了一个人类男人,以为得到了爱情的她,等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灾难,那个说要陪她一生一世的男人,也在灾难中死去。百年后,那个人类男人回来了,可他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他。他转生到美国一个神秘历史悠久的城市中,他和其他厌恶血族的人们,一起屠杀血族,他还曾扬言要杀了所有隐藏在城市中的血族。最后钟离爱也明白了,等待,只不过是给自己施加的锁链,终究抵不过转世轮回。
  • 六尾楹狐

    六尾楹狐

    千年封印等待的居然是繁华落尽,铅华一生。这一生我不悔,但若有来生我一定不要再遇见你,因为我不愿留你一个在这孤单的人世。
  • 天使之城的故事

    天使之城的故事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
  • 鉴宝专家

    鉴宝专家

    人分阴阳/即男人和女人玉分软硬/即软玉和硬玉软者为玉石硬者为翡翠翡翠是玉中之王,高档的翡翠更是物稀名贵,价格高昂,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
  • 傲世神魔传

    傲世神魔传

    九州大陆,原本为九块大陆,神魔大战过后,九块大陆连为一体,故改唤九州。万年前神魔一战后消失于天地间,神界`魔界的飞升空间点也消失不见。从此世间无神.魔只留下他们的传说。万年后一个少年从山村中走出,探索神魔之谜,追寻长生之秘……
  • 花千骨之宫铃残

    花千骨之宫铃残

    重生后的花千骨身为六界至尊,他,白子画,身为仙界继承人,这段画骨爱恋,又会怎么样了?
  • 流氓龙皇

    流氓龙皇

    穿越后可变身为上古龙骑。振兴异界华夏古国,舍我其谁。大风起兮,看我万里江山牧龙白雪千水尽长歌。美女什么的,好吧,她们非要投怀送抱,我只好报之以李……在异界,也是有很多美丽的错误吧
  • 寒裂苍穹

    寒裂苍穹

    几世轮回,主角向寒被宿命选中,带到了阔别亿万年的异世大陆。无数次的生离死别,无数回的欢笑羁绊,他的眼睛愈发腥红,心却是逐渐清晰。“我尊重以及敬畏一切生命,但必要的时候,我会夺取它,这就是万物生存的法则,异界的法则,我的法则。”
  • 逃婚少奶奶你别跑

    逃婚少奶奶你别跑

    这是一篇宠文,三位公主为了不想定婚,而逃婚,逃到了莱伊学院遇到了和她们订婚的三位王子们,三位王子们一见到她们就对她们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就在这所学院展开,她们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他们的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