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3400000025

第25章 顿渐品第八(2)

注释

①志彻:唐代僧,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初名行昌,又称江西志彻。为禅宗六祖慧能法嗣。幼具任侠之志,北宗神秀之门徒嫉恶慧能,遂命其前往行刺,志彻反受六祖慧能感化,并出家入慧能门下,彻悟涅槃之了义,慧能为之命名志彻。②心通:即六神通中之他心通的简称。全称他心智证通或智心差别智作证通。即证得他心智,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之神通力。相当于十智中的他心智。《集异门足论》卷十五:“云何他心智证通?答:于他有情补特伽罗寻伺心等,皆如实知;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不解脱心、解脱心皆如实知,是名他心智证通。”据《俱舍论》卷二十七载,欲修他心通者,以色界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先审查自己身心二相之前后变异辗转相随,后更观他人之身心,如斯加行成就,遂得如实知悉他人之种种心相。③八倒:即八颠倒。指凡夫、二乘所迷之八种颠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非乐、非我、非净,故又称为“凡小八倒”。八者即:(1)常颠倒,于世间无常之法而起常见。(2)乐颠倒,世间五欲之乐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乐。(3)我颠倒,此身皆因四大假合而成,本无有我,凡夫不明此理,于自身中强生主宰,妄计为我。(4)净颠倒,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凡夫不明此理,妄生贪著,执以为净。(5)无常颠倒,于如来常住法身,妄计有生灭变异之相。(6)无乐颠倒,于涅槃清净之相而计无乐。(7)无我颠倒,于佛性真我中,妄计无我。(8)无净颠倒,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筋骨缠裹之身,二乘之人不明此理,故计为不净。④了义: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了述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而若不直接显了法义,而渐次以方便教相引导,则称为不了义教。即四依之一(依了义,不依不了义)。⑤砾:碎石;瓦砾。张衡《东京赋》:“飞砾雨散,刚瘅必毙。”柳宗元《袁家渴记》:“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指的砾是砾石,在地质学中指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岩石和矿物碎屑,由暴露在地表的岩石风化而成。提示佛法无定法,在乎运用适得其机宜。佛以人执著佛性为“无常”,故说“有常”;以人执著一切二分对待的分别心为“有常”,故说“无常”。六祖因为志彻执著佛性为“有常”,故为之说“无常”;执著一切善恶诸法为“无常”,故为之说“有常”;此种应对之法,乃是就其执相而对话,借“二道相因生中道义”之理,使其彼此可以相因互破,“常”与“无常”二执尽除,而显现中道胜义的理体。盖佛体的发明——自性的现见,决不在二分对待的哲学智性论定的概念,而只是朗显出无分别自觉圣智的实相本身。这是禅学所以超于哲学之故。昔有一僧问赵州:“狗子有佛性也无?”赵州曰:“无。”赵州此答,全本我佛随病给药之旨,亦正与六祖答志彻之意相同。故佛性无常或无佛性之说,是为未学谓学,未悟谓悟,未证谓证,任情放逸而不知惭愧的人说,亦是为执著佛性而有“佛性相”遂致醍醐亦成毒药者言之。总之,佛性原是“非常非无常”的,常或无常的个别为说,并不是论定是非,只是一个随机应用的“破执法”而已。

经文

有一童子,名神会①,襄阳高氏子②;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③,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④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师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师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神会礼拜悔谢。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处,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茅盖头⑤,也只成个知解宗徒⑥。”〔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⑦,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注释

①神会(668—760):唐代僧,荷泽宗初祖。襄阳(湖北)人,俗姓高。幼学五经、老庄、诸史,后投国昌寺颢元出家。讽诵群经,易如反掌。年十三岁,参谒六祖慧能。慧能示寂后,参访四方,跋涉千里。开元八年(720)奉敕配住南阳龙兴寺,大扬禅法,人称南阳和尚。六祖入灭后二十年间,曹溪之顿旨沉废,两京之间皆宗神秀,由普寂等续树法幢。师初至洛阳,欲振六祖之风,乃于开元二十年(732)设无遮大会于河南滑台大云寺,与山东崇远论战。指责神秀一门“师承是旁,法门是渐”,欲确立南宗慧能系之正统传承与宗旨。并于天宝四载(745)著《显宗记》,定南北顿渐两门,即以南宗为顿宗,北秀为渐教,“南顿北渐”之名由是而起,竭立攻击神秀之渐门,于是南宗日盛而北宗大衰。天宝十二载,师因御史卢奕诬奏,奉敕黜离洛阳荷泽寺,迁往弋阳(江西)、武当(湖北)等地。翌年转住襄阳,再转住荆州开元寺般若院。安史之乱起,两京动荡,时大府各置戒坛度僧,聚香水钱,以充军需。请师主坛度僧之事,所获财帛悉充军需。乱平后,肃宗诏入宫内供养,并建造禅宇于荷泽寺中,诏请住之,故世称荷泽大师。师在荷泽寺仍阐扬六祖之宗风。上元元年入寂,世寿九十三(另一说是乾元元年)。敕谥“真宗大师”。贞元十二年(796)皇太子集诸禅师,楷定禅门之宗旨,遂以师为禅宗第七祖,敕碑置神龙寺。其法流称荷泽宗,门下英才甚多,有无名、法如等。②襄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分南郡、南阳两郡置。治襄阳(今襄樊市汉水南襄阳旧城)。辖境相当于今湖北襄樊、襄阳、南漳、宜城、当阳、远安等市、县地。其后缩小。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襄州为襄阳郡。③若有本则合识主:本,是根本,即指本有灵觉之心;主,是主人公,即自性。④沙弥:指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之出家男子。同此,女子称沙弥尼。争合取次语:争与怎字同义,合字与“应该”或“可以”的意义相同。取次与“草率”、“轻易”、“随便”等意义相同。合起来此句之意就是“怎么可以这样轻率地讲呢”。⑤茅盖头:就是形容有一个茅蓬草庵可以存身而已。⑥知解宗徒:即“以佛法作知解会”的人,这是诃斥其立知立见的意思。知解宗徒用现在的话讲,是指空谈理论的僧人。⑦《显宗记》:全一篇,唐代荷泽神会著。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内容叙述禅宗之宗要,全篇只有六百六十字。卷头语云:“无念为宗,无作为本,真空为体,妙有为用。”其下则略解无念、无作等之意义。盖无念、无作仍神会之根本主张。其次论说般若与涅槃不二之理;再次叙述传衣在禅宗传承中之重要性。全篇以《金刚般若经》所说之“般若空智,应在无所住而生其心”为基础,并继承后秦僧肇之《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与六祖慧能之《法宝坛经》中《定慧第四》等思想。又针对神秀之北宗,论述传衣,以示慧之正统。提示南禅顿门宗的能得弘扬于河朔,荷泽神会是唯一最有功的人。郭子仪之收复两京,神会在筹集军晌上亦有大的贡献。

若以事论,荷泽之在禅宗诸语录中不占重要地位,似为历史上最不公平之事。但是,据史学家的谈禅,功利主义的评论,在真正修禅的人看来却都不是那么一回事。荷泽公然立知见,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这有敦煌本唐人写经中的《神会语录》可证。虽有降求契机而有不得已的苦衷,然已经不是南顿正宗的话了。《楞严经》上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是涅槃。”这就是“知法无知,无知知要”之说所本。荷泽既立知见,则又是病非禅,又将何以治知见之病?所以黄龙死心禅师说“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大慧宗杲禅师更说:“要见荷泽易,要见死心难。”实则佛法禅学不属知亦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故顿门宗从上相承以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宗门的所谓修证,只是自性上直观直觉直悟直证的现量境界,是无功用智而不是有为的功行,不需要演绎归纳或者分析综合等等及反省思虑的比量,连圣言量都毋庸透过。就这样说,怎肯退作知解宗徒?若以法论,功劳勋业只是圣末边事,与南岳青原鼎足而立,已经是最最公平的异数了。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你无拄杖子,给你拄杖子;你有拄杖,夺了你的拄杖子。所谓“杀人刀,活人剑”,祖师手段不妨毒辣。不恁么夺你的拄杖子,焉能给你真的拄杖子?不恁么杀人,又焉能活人?有所自负而不肯放下,最是参禅的大障碍,祖师的棒喝,来势凶凶,只为打掉参禅行者禅关前的障碍。如透过空观,不起于空而了万法,则无言胜有语,尽管天下滔滔,是非蠭起,与自己毫无交涉。清朝康熙巡游江南(1684年),回宫时,群臣叩问:皇帝对江南印象如何?康熙说:佛寺太好,僧侣太俗。诸大臣遂暗为寄语江南大吏“注意料理”。有献议于江南督抚者,乃依议广征博学多闻深通内典之人,不论缁素老少,未出家者准给度牒受戒,已出家者许以不次之迁,一律送山西五台山参禅一年,期满后量予请住江南各大丛林。迨康熙二次南巡时(1689年),江南诸山,均已高僧济济,气象一新。康熙于仲秋驾莅金山寺,住持法磬迎礼,常州天宁寺住持拾得亦趋赴金山接驾。法磬导康熙登高塔,经由桂花园,康熙问:“桂花香拾得否?”(考验来了,弄花香满衣么?)法磬云:“待拾得来问他。”(未攀秋月桂,疑惹满身香。好个现成的答话。)康熙异之,以扇叩法磬头,法磬则出长声高叫:“嗡!”(小叩小鸣,大叩大鸣。这是现量境界,不须作解。若作“嗡”字法门解,纵然含有总持密意,但已是表达现量以外事,不免落入第二机。)康熙问:“什么生?”法磬云:“磬响。”既登塔,康熙问:“长江一日里,往来多少船?”法磬云:“两条。”康熙问:“那两条?”法磬云:“一条为名,一条为利。”禅门答法有四:语答、默答、动作答、不语不默不动作答。简单的声音,如法磬的“嗡”,有叩有响,毫不拟议思虑,机锋利捷,直表现量境界,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的不语不默不动作答。世间常说:“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然而名利两途,究竟都不是出家修道人的本分事。以世间功利论禅,此禅所以多落魔道也。兹于此神会机缘,对“破知解”、“轻功利”两点,不惮征引语录故事详附提示,欲以使盲从为神会抱不平者,知有所鉴觉而已。

经文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①。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注释

①实性:真实之性,称为实性;与真如、实相、法性、真性、涅槃等概念的含义相同。此处指自性,自我的本性。提示六祖只是随缘设教,或见一般学佛者喜在文字上用功钻研,而忘却佛语心为宗,不肯返观自本心性,所以捡起一块“不立文字”的招牌,实施“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之旨,指导行者离文字相返观自本性“见性成佛”。然而行者积习难返,竟起南顿北渐的无端之争。不知祖师指教,只是方便作略。六祖于此,明告以“善恶应当尽除,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真是“婆心忒煞”。

同类推荐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道上的风景Ⅱ

    道上的风景Ⅱ

    本书作为戈国龙先生日记随笔的第二本,主要记录了作者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的学术研究,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作者记悟的过程和心得。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本书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热门推荐
  • 楝生

    楝生

    一个受罚来人间注定凄凉的树神,本想不惹尘世,到最后却搅得血雨腥风。
  • 天未亡

    天未亡

    那一年,苍天亡,修行之路断绝,天路断,神裔被困下界。人族兴,万年枷锁被解,人族乱,四方立国划界。那一年,称为太古元年。现在,他来了,天要变了。“我要让修士不再成为凡人的主宰,我要让每个凡人有尊严,有梦想地立于天地之间!”
  • 无良太子妃

    无良太子妃

    一次极度无语的掉崖,她穿越到了苍澜国,空降到一头红烧猪身上,当朝太子毫不犹豫的给她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猪神大人!身在异乡为异客,手里有钱不害怕。开酒楼办公寓做保险,方法雷人不浅,但生意很爆表!再外闯荡,怎能没有艳遇?哈哈,铹金整人泡美男,生活如此美好!
  • 大争微世

    大争微世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中夫唯不争的故事。不求荡气回肠只为追寻先秦风古。展现一曲慷慨壮怀的长乐之歌。剑侠的快意恩仇在尔虞我诈社会中恣意横流。让我们相信人生何处不逍遥。
  • 独霸苍穹

    独霸苍穹

    万里星海空寂寞,茫茫乾坤无长生。吾辈生于天地间,斗转日月换苍天。【铸神脉,凝气海,通九天,化神圣,超天地】
  • 残影九剑

    残影九剑

    回归武侠最初时的感动不破界不重生没系统小小云炎的武侠梦
  • 素衣微摆抓红豆

    素衣微摆抓红豆

    什么!?一滴水就把我变成不妖不魔不人的东西!?导演!这不科学!!!
  • 死尸默示录

    死尸默示录

    作为一个大一的新生,我来到了一个看起来历史很悠久的大学,这个学校的前身是一座小学,似乎隐藏了什么秘密不让人知道,而在无意之间,我和几个人似乎踏进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空间,未知的恐惧,可怕的鬼神,泯灭的人性,一切的一切,都扑面而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 戮神高校

    戮神高校

    这是一所实力说话的高校,在高校中只能选择战斗或者死亡!但这所高校的目的并不是那么简单……
  • 穿越之做死渣男

    穿越之做死渣男

    穿越女闻樱在古代好不容易找了个富二代做靠山,却被渣男横刀夺爱了……哼,想SHI是不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