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3400000020

第20章 机缘品第七(1)

释品题:机谓根机,缘谓因缘;众生之根机具有接受佛菩萨等教化之因缘,称为机缘,凡说法教化皆以机根之纯熟为缘起。禅宗师家教化弟子时,极强调顺应各种机缘而施行其教法。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云:“尔看眉毛有几茎,这个具机缘,学人不会,更即心狂。”机有利纯、缘有胜劣,机缘相感,自性开发;此名乃记述六祖慧能得法后,在曹溪弘化时,各方学者前往请益,所有师资投契的机缘,汇录于此,故以“机缘”为品题。案:古本无此篇题,别本或作《参请机缘》第六。元初南海宗宝的跋文中有“复增入弟子请益机缘”一句话,可见北宋明教契嵩本中并没有《机缘品》这一品,而是仅在《南北二宗性门》中记载有法达、智常等三数人。这三数人也是契嵩另据《曹溪大师别传》而增入的。今查敦煌本,只列名字者有法海、志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六人,有问答经过者,有志诚、法达、智常、神会四人。另有一段暗指神会的悬记:“……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撩乱,惑我宗旨,有一人出来,不惜生命,定佛教是非,竖定宗旨,即是吾正法。衣不合传。”此段虽是神会或其门下有所为而增饰之辞,亦足以表显神会当初力争禅宗法统时的坚苦卓绝。后来神会一支衰微而南岳青原两支隆盛,故宋元以后的《坛经》都删去此一悬记,而采取《曹溪大师别传》中“二菩萨东方来”的另一悬记了。“刘志略与其姑无尽藏”的一段,亦出于《曹溪大师别传》,而敦煌本中所无。至于神会一段经过,德异吴中流传本列在《顿渐品》中,宗宝南海流传本则列在《机缘品》中,这又是元初两本不同之处。

经文

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他本云:师去时,至曹侯村,住九月余,然师自言,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此求道之切,岂能逗留,作去时者非是〕。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①:“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②,竞来瞻礼。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③,延师居之;俄成宝坊④,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⑤,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烧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⑥。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⑦,因名“避难石”。师意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⑧。

注释

①耆德:耆,老。《晋书·食货志》:“九年躬稼,而有三年之蓄,可以长孺齿,可以养耆年。”古称六十岁之人为耆。耆德,指年高而有德行之人。②魏武侯玄孙:魏,一作晋。侯字是衍文,玄字乃是系字之误,故此句当作“魏武系孙”。魏武即曹操;系孙,就是曹操之裔孙远孙。③梵宇:佛教的寺院、佛堂之别称。④俄成宝坊:俄,不久;旋即。《周书·庾信传》:“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俄成,即极短的时间所成就的事或物。宝坊,是对寺宇的美称。俄成宝坊,即是说很快就成为一座众人所赞美的大寺院。⑤恶党:憎恨讨厌之人结成朋党,称为恶党。此处指那时嫉妒六祖,欲夺取六祖所得衣钵的那批僧徒。⑥挨入:挤进;挨身而入。⑦膝:大腿与小腿交接的部分。内有股骨(大腿骨)与胫骨(小腿骨之一)连结而成膝关节,主要作伸直和弯屈运动。在人,膝部骨胳直接位于皮下,容易摸到。前方有一块可以移动的髌骨(即膝盖骨),参与膝关节的组成。后方为“腘窝”,窝内有神经和血管通。⑧二邑:指怀集、四会二县。提示元初南海宗宝的跋文中,有“复增入弟子请益机缘”一句话,可见北宋明教契嵩本中,并没《机缘品》这一品,而是仅在“南北二宗见性门”中记载有法达、智常等三人。此三人也是契嵩大师另据《曹溪大师别传》而增入的。敦煌本只列名字者,有法海、志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六人,有问答经过者,有志诚、法达、智常、神会等四人。另有一段暗指神会的悬记“……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撩乱,惑我宗旨,有一人出来,不惜生命,定佛教是非,竖立宗旨,即是吾正法。衣合不传”。此段虽是神会或其门下有所为而增饰之辞,亦足以表显神会当初力争禅宗法统时的坚苦卓绝。后来神会一支衰微而南岳青原两支兴盛,故宋元以后的《坛经》都已删去了此一悬记,而采取《曹溪大师别传》中“二菩萨东方来”的另一悬记了。再者,刘志略与其姑无尽藏尼之一段,亦出于《曹溪大师别传》而敦煌本中所无。至于神会一段经过,德异吴中流传本列在《顿见品》,宗宝南海流传本则列在《机缘品》,这又是元初二本不同之处。

经文

僧法海①,韶州曲江人也②。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③。”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④。用本无生,双修是正。”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⑤。

注释

①法海:唐代僧。曲江人。初见六祖,问即心即佛之义,言下顿悟。师集录六祖大灯(慧能)禅师于韶州大梵寺说法之内容,而成《法宝坛经》,记载六祖之语要、出世因缘等,理趣甚深,盛行于世,为后来禅宗之宗经。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景德传灯录》卷五有传。②曲江:在广东省,唐乐昌县南,为韶州的首县。今为广东省韶关市郊。③愿垂指谕:长辈对下辈下达之表示叫作“垂”;谕,告知的意思。愿垂指谕,就是希望能夠为我指示晓谕。④习性:亦称习种性,全称为习所成种性。二种性之一、六种性之一。指经由后天之修行、熏习而得之种性。亦即听闻法界等流教化而修习众善。相对于此,无始以来法尔自存,辗转相续的无漏因之种性,称为性种性;亦即所谓的天禀之性。⑤双修离诸物:双修,指定慧双修;离诸物,指离一切相。双修离诸物,意即当明白定慧的正因,修达定慧离诸物事相,就可见性成佛了。

经文

僧法达①,洪州人②,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③;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④?”曰:“《念华经》已及三千部⑤”。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⑥,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⑦,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⑧。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⑨!”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⑩,师曰:“止!此经原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寢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原是法中王。”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注释

①法达:六祖慧能弟子,《景德传灯录》卷二有传。②洪州:亦作洪都。江西省旧南昌府(治今南昌市)的别称。因隋、唐、宋三代曾在此置洪州,又为东南都会而得名。唐王勃《膝王阁序》:“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在此置洪都府,次年即改南昌府。③《法华经》:即《妙法莲华经》,凡七卷或八卷,共有二十八品。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妙法,意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化经,比喻经典之洁白完美。据推测,其原典之成立可溯自纪元前后。该经主旨,认为小乘佛教各派过分重视形式,远离教义真意,故为把握佛陀之真精神,乃采用诗偈、譬喻、象征等文学手法,以赞叹永恒之佛陀(久远实成之佛)。称赞释迦成佛以来,寿命无限,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重点在弘扬“三乘归一”,即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归于一佛乘,调和大小乘之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其表现虽为文学性,然主旨则契入佛陀教说之真思想。各品成立年代虽互异,然自整体观之,仍然不失浑然统一,在佛教思想史上、佛教文学史上具有不朽之价值。汉译《妙法莲华经》有六种,现存者有如下三种:“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八卷二十八品、阇那崛多与达磨笈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八卷二十七品。其中以《正法华经》最详密;《妙法莲华经》最简约,然流传亦最广,一般所诵者即为此本。④蕴习:蕴,积聚;藏蓄。《左传·昭公十年》:“蕴利生孽。”《后汉书·周荣传》:“蕴匮古今。”亦指事理的深奥处,如底蕴、精蕴。习,积习;蕴习,积累积聚的知识。⑤三千部:指三千遍;诵一遍《法华经》称为一部,法达共诵读《法华经》有三千遍,故称三千部。⑥慢幢:慢,心所法之一。以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为性,能障不慢,生起清苦为业。窥基大师说:“有慢的人,于四谛理的三宝功德不谦而由此生死轮转,受诸苦果。”是偏对是否信仰佛教说的,实际上妄自尊大的人,随时都与他人计较短长,其本身就是痛苦。幢,是庄严佛菩萨道场的标志,为旗一类的装饰物。谓圆桶形为幢,长片状为幡。慢幢,我慢心一起,自负其高,犹如幢之高耸,故将慢心喻称为慢幢。⑦空诵但循声:这是说只在口中随声空诵,内心并没有随经意去领会。俗称“读望天书”即是。⑧莲华从口发:这是说要能离言说相而忘诵读佛经之功,才可以说是诵《妙法莲华经》。⑨宗趣:指宗派根本之主张、归趣。为一宗、一派立教说法之原由,及思想、精神等之最高表现。又体得宗旨之修行法,亦称宗趣或宗致。《景德传灯录》卷五:“学人愚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⑩譬喻品:此《妙法莲华经》中卷二第三品。譬者,比类也;喻者,晓训也。因道理深奥,人难以明白,故举出一譬喻,寄浅训深,使人容易明白。故《法华文句》云:“大悲不已,巧智无边,更动树训风,举扇喻月,使其悟解。”

一部《妙法莲华经》说了七种譬喻,称之为“法华七喻”。《譬喻品》中所说的“火宅喻”乃第一喻。此品亦为“三周说法”之“譬喻周”。由“三周说法”而敷衍出“三周授记”之说。上、中、下三根之声闻由于听闻《法华经》之“三周说法”而得悟,对此,佛为之各各授予作佛之记,称为“三周授记”。在此品中,对上根之舍利弗授记。驱驰:策马疾驰。《汉书·周亚夫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也用作奔走效力之意。诸葛亮《出师表》:“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寢息:停止;平息。谄佞:谄,巴结奉承;谄媚。《公羊传·隐公四年》:“公子翚谄乎隐公。”佞,花言巧语谄媚于人。《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佞。”谄佞,即讨好奉承他人。劳劳:劳苦过甚。牦牛爱尾:语出《法华经·方便品》。牦牛,其尾细长如丝,可饰为旌麾。面毛遮面,见境不真。往往因爱护其尾,避人捕捉,堕坑、崖而死。故以牦牛爱尾喻众生贪爱五欲,备受诸苦。此处复用此典故,喻人愚昧无知,盲目追求不应该追求的东西。转经:读诵经典,义与诵经同。据《高僧传》经师论之说,咏经称为读。歌赞则称为梵音。完整读完一部经者,称真读。但如《大般若经》之大部经卷,则仅读其初、中、后之数行,或仅翻页作读经状,均称为转经,又称转读。转经之法会,称转经会。《大藏经》之转读,称为转藏。长御白牛车:白牛车,即大白牛车,指一佛乘。即《法华经·譬喻品》所说四车之一。天台、贤首诸师以羊车譬喻声闻乘,以鹿车譬喻缘觉乘,以牛车譬喻菩萨乘,而以大白牛车譬喻一佛乘。对界内三乘之方便权教,以门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车譬喻界外一乘真实之法门,此说即“会三归一”之旨。嘉祥、慈恩诸师则主张宅内牛车与宅外牛车同体无殊,故将二乘会归菩萨乘。长御白牛车。就是说恒常驾坐着自性一佛乘。羊鹿牛车:语出《法华经·譬喻品》之“火宅三车”的譬喻。羊车,以羊挽车。譬喻声闻乘之人,修四谛行以求出离三界,但欲自度,不顾他人,如羊之奔逸,竟不回顾后群。鹿车,以鹿挽车。譬喻缘觉乘之人,修十二因缘以求出离之界,略有为他之心,如鹿之驰走,能回顾后群。

同类推荐
  •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共同存在并得到发展,而且没有产生剧烈的文化冲突,正如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所认为的那样,国家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内,各民族绝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所产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都为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社会环境。
  • 佛教养生秘笈

    佛教养生秘笈

    本书以佛教养生观念为主旨,为读者提供了诸多方便易行的佛家养生方法,具体内容包括:精神养生法、生活饮食养生法、佛教医术等。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是人类的伟大遗产。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在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浩大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
热门推荐
  • 沧海剑神之宿命轮盘

    沧海剑神之宿命轮盘

    寒门三户林间开,不忘初心破难来。所有三生不忘石,为君歌舞伴沧海。
  • 一约四生痴

    一约四生痴

    命生便缥缈,情出便晦涩。昔日的约定,换来四生的追逐。那终究是南柯一梦还是黄粱美梦还请吾等耐心寻找(还请大家多多提议,这一定是一份不同寻常的爱,作者做不到纯纯的古风文笔,但会尽量给大家展示最美的剧情)
  • 校园重生之学渣的逆袭

    校园重生之学渣的逆袭

    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本应该惬意地过着小日子的聂晓漫意外的掉进渣渣男友简任挖的陷阱里回到了十岁。当然,当知道真相的晓漫也觉得故事剧情太老套。渣渣男友简任从开始就。。。。在此,本漫保留一点神秘感啦。。。
  • 云心霖语

    云心霖语

    江湖儿女,爱恨情仇。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

    本书在公平与效率的分析框架下,思考如何通过农地制度创新,使土地资源的配置既能保障经济进程健康发展,又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 泽水修仙录

    泽水修仙录

    泽水本为一卦,泽中无水之意,乃困像。穿越异世,她只求温饱足以。误入仙途,她陷进迷乱纷争。当真相被揭开,她竟然只是弃子,谎言重重,他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九州国土烽烟四起,她一人独战群雄,能否替自己洗刷罪名?下修罗轮回之道,她是否能重回尘世断情仇?她与天下为敌,却救得天下人的性命。且看她执刀指天,脱困成仙!=============================分隔线=============================各位看官,本书将会越来越精彩,敬请期待,求粉求推求收藏各种求,崇尘拜谢。时间关系只能保证一天一更,但不保证后期暴发。=v=。
  • 妖孽王爷本宫收了你

    妖孽王爷本宫收了你

    她,蓝月组织第一把手“魅狐”,传言只有她不想杀的人,没有她杀不了的人她,月岩国丞相之女,传言容貌丑陋,天生痴傻当她变成她,江湖甚至朝廷再掀一片风云暗涌。他,月岩国第一战神兼第一美男子,偏偏遇上了她片段一:“娘子,我们回去吧”某男厚脸皮的说道“滚,谁是你娘子”“你啊,不是说丈夫丈夫,一丈之内就是夫吗?”某男眨着纯洁无辜的眼神可怜兮兮地说道暗里,王爷属下暗哭,爷,你的节操呢魅颖抬头望天:老天呀,派人收了他吧片段二:“王妃,这是天赐良缘啊,珍惜”“嗯,确实是缘,可惜是孽缘”罪过罪过作者大人在这插句话,各位别建议哈:咳咳,此文男强女强,强强联手,厚脸皮加不要脸,打遍天下无敌手
  • 思慕无期

    思慕无期

    少年彼时,一场荒诞不羁的误会,让深爱的两人形成五年的时差,五年后,夏凉凉重遇已成巨星的陆亚卓,情深,缘在,让两人重归于好,而那段被埋藏了十几年的秘密也冲出了黑暗的牢笼,毁灭了夏凉凉身边最亲近的人,母亲跳楼身亡,她怀疑了他,面对她的质疑,他颔首承认并用世界上最憋足的借口让她离开,但这次的分离,不是五年,十年,二十年,却是一生一世。
  • 非法男仆

    非法男仆

    兄与弟生与死寄托着孤独的灵魂异世徘徊却找不回自我
  •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

    黄箓救苦十斋转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