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1500000032

第32章 東漢碑刻中的新詞新義(16)

《漢語大詞典》收有“周行、周佈”等詞,“周流”失收;“周流”與“周行、周佈”一例,應據補。

【休謁】

○是時府在西成,去家七百餘里,休謁往徠,轉景即至,闔郡驚焉,白之府君,從為御史。(仙人唐公房碑)

○沮縣士民,或給州府,休謁往還,恒失日晷。(析里橋郙閣頌)

休謁,謂休假謁見。《東漢文紀》卷十六但望《請分巴蜀疏》:“若此非一,給吏休謁,往還數千。”《漢書·楊敞傳》:“其疾病、休謁、洗沐,皆以法令從事。”《太平御覽》卷六百三十四治道部十五《急假》:“《漢書》曰:‘高祖常告歸之田。’李斐注曰:‘告,請也,言請求休謁也。’”《明文海》卷二百十六序七著述李濂《山西碑刻目略序》:“至介休謁郭有道之墓而蔡邕之隸碑亡矣。”

【接下】

○敬上接下,溫故知新。(金鄉長侯成碑)

○接下施與,投財如捐。(漢成陽令唐扶頌)

○郡將平原高君,深昭其德,以和平元年舉孝廉,除郎中,謙虛接下,冠名三暑。(郎中馬江碑)

接下,即接交下民。先秦文獻已有使用,《書·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後世傳世文獻亦承用不絕,《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於是帝推誠接下,務從寬厚。”《貞觀政要》卷十慎終第四十:“陛下初踐大位,敬以接下,君恩下流,臣情下達,咸思接力,心無索隱。”《舊唐書》卷九十三列傳第四十三:“自專綜邊任三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宋史》卷二百八十七列傳第四十六:“君以寬大接下,臣以誠明奉上。”《元史》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三十五:“奉上接下,一敬一愛,藹乎其睦也。”《日知錄》卷四《人君稱大夫字》:“周公作立政之書,若侯國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並列於王官之後,蓋古之人君恭以接下而不敢遺小國之臣。”

【接比】

○郡又與南海接比,商旅所臻,自瀑亭至乎曲紅,壹由此水。(桂陽太守周憬功勳銘)

接比,即鄰比、鄰接。同義複詞。《漢書·地理志》:“本吳粵與楚接比,數相並兼,故其民俗略同。”顏師古注:“比,近也。”《太平廣記》卷三百九十二銘記《韓愈》:“懼者既息,遷者亦歸,結屋架廬,接比其地,郡守因之名其地為石銘里。”

【彈貶】

○彈貶貪枉,清風流射,有邵伯述職之稱。(鮮于璜碑)

彈貶,即彈劾貶退。後世傳世文獻僅見零星用例,如《晉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五《劉毅》:“由是,毅遂為州都銓正,人流清濁區別,其所彈貶自親貴者始。”

《漢語大詞典》收有“彈黜”一詞,“彈貶”失收;“彈貶”與“彈黜”一例,當據補。

【景化】

○景化既宣,由復夕惕。(樊毅脩華嶽碑)

景化,廣遠深入的教化。“景”有“大”義,《詩·小雅·既醉》“介爾景福”鄭玄箋:“景,大也。”“景化”即“大化”。《南齊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四:“弼茲景化,以贊隆平。”《舊唐書》卷七十八列傳第二十八:“堯詢四岳,景化洽於區中。”又卷一百四十七:“朕纘承丕業,思弘景化。”又卷一百七十:“器為社稷之鎮,才實邦國之楨,故能祇事累朝,宣融景化。”

《漢語大詞典》釋義為“猶敬仰”。首舉例為《後漢書·劉愷傳》:“景化前脩。”“景化”的“廣遠深入的教化”義闕收,應據補。

【回貳】

○君幼以好學,治《韓詩》《論語》《孝經》,兼通記傳古今異義,甘貧樂約,意不回貳。(中常侍樊安碑)

回貳,猶改志。《梁書》卷四十七列傳第四十一孝行《庾黔婁》:“今欲殉身不測,委骨泉壤,此非細故,奈何受人教邪?明詔聽代,不異登仙,豈有回貳?”《漢語大詞典》收有“回二”一詞而失載“回貳”,宜據補。

【注紀】

○當陟臺階,注紀王庭。(冀州從事張表碑)

注紀,即記載、紀錄。《全後漢文》卷三十三劉毅《上書請著太后注紀》:“古之帝王,左右置史,漢之舊典,世有注紀。”《漢語大詞典》收有“注記”一詞,“注紀”則闕收,當補。

【傷瘁】【瘁傷】

○於是族舊門人,莫不傷瘁。(議郎元賓碑)

○春秋六十六,梨儀瘁傷,泣涕連漉。(堂邑令費鳳碑)

傷瘁,乃“悲傷”、“憂傷”之義。《廣雅·釋詁二》“悴,傷也”王念孫疏證:“瘁與悴通。”“傷瘁”即“傷悴”。《晉書》卷九十二列傳第六十二《趙至》:“籲其悲矣,心傷瘁矣,然後知步驟之士不足為貴也。”《魏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高閭》:“十四年秋,閭上表曰:‘奉癸未詔書:以春夏少雨,憂饑饉之方臻,湣黎元之傷瘁。’”

“瘁傷”乃“傷瘁”的倒序詞,與“傷瘁”同素異序同義。

《漢語大詞典》收有“傷悴”一詞,“傷瘁”和“瘁傷”均失載,當據補。

【雷合】

○戰兵雷合,民散失命。(益州太守高眹脩周公禮殿記)

雷合,形容聚合迅疾。傳世文獻偶有用例,《太平御覽》三百十三兵部四十四《決戰下》:“強傑並侵,兵雷合,龍門溺驂。”《藝文類聚》卷九十一鳥部中《雞》:“於是紛紜翕赫,雷合電擊,爭奮身而相戟兮,竟隼鷙而雕睨。”

《漢語大詞典》收有“雷起、雷動、雷行”等系列詞,“雷合”缺載;“雷合”與“雷起、雷動、雷行”一例,應據補。

【師鏡】

○自天王以下,至於初學,莫不思歎卬師鏡。(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

師鏡,謂當作楷模、榜樣。傳世文獻用例不多,如元同恕《榘菴》卷五《墓表·贈奉議大夫奉之路總管府治中李君墓表》:“宴安鴆毒之秋,豈惟模範於一家,固可以師鏡鄉邦矣。”“師鏡”與“模範”相對為文。又卷二《序·送艾伯充序》:“苟無其位,禮法之榮,仁義之貴,可以師鏡一世,始為不失舊物者。”

【充贏】

○□□充贏兮,百姓歡欣。(析里橋郙閣頌)

充贏,即充足而有贏餘。贏,《說文解字注·貝部》:“贏,賈有餘利也。”“充贏”乃近義連文。《元史》卷一百七十七列傳第六十四《張思明》:“皇慶元年,再授兩浙船運史,歲課充贏,僚屬請上增數。”《文獻通考》卷九十職官考十四《雍正六年》:“倘再有盈餘,則當再減民間火耗之數,使其儲蓄充贏,蓋朕之准其提解耗羨者,願為愛養官民之苦心。”

【掌主】

○壬寅詔書,為孔子廟置百石卒吏一人,掌主禮器,選年卌十以上,經通一藝,雜試,能奉弘先聖之禮,為宗所歸者,平叩頭叩頭,死罪死罪。(乙瑛碑)

掌主,即掌管、執掌的意思。《晉書》卷五十五列傳第二十五《潘岳》:“又差吏掌主,依客舍收錢。”《舊唐書》卷四十四志第二十四職官三《王府官署》:“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財貨出入、田園徵封之事,其制度皆隸宗正寺。”《白孔六帖》卷三十八《禁門二》:“白周禮掌舍,掌主會同之舍。”皆其例。

【歸稱】

○敬愘恭儉,州里歸稱。(魯峻碑)

○匡鼎以忠,三事歸稱。(安平相孫根碑)

○寮類徦爾,僉服歸稱。(繁陽令楊君碑)

歸稱,即稱許、稱讚。“歸”有“稱許”義。《論語·顏淵》:“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朱熹集注:“歸猶與也。”“歸稱”乃同義複詞。《晉書》卷五十四列傳第二十四《陸機》:“偽尚書陸喜等十五人,南士歸稱,並以貞潔不容皓朝,或忠而獲罪,或退身脩志,放在草野。”

“歸稱”一詞,《漢語大詞典》失收,宜據補。

【建功】

○其先本自钜鹿,世有令名,為漢建功,俾侯三國,卿守將帥,爵位相承,以迄於君。(武都太守耿勳碑)

○有苑子園,寔能紀陰陽之理,其稱微而顯[闕]名著遂茲盛建功,子孫爰居,來宅茿陽,君即其胄也。(荆州從事苑鎮碑)

建功,即建立功勳。始見於西漢,如《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第二十七:“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此後承用不絕,《後漢書》卷一百○五劉袁呂列傳第六十五《呂布傳》:“今者同力破術,為國除害,建功天下,此時不可失也。”《三國志·魏志》卷十六:“以此治事,何事不辦?以此建功,何功不成?”《夷堅志》丙卷二《蜀中道人》:“公當出入將相,掌握兵柄,為國家立事建功,願自愛!”《日知錄》卷十二《水利》:“讀此詔書,然後知‘無欲速’、‘無見小利’二言為建功立事之本。”《漢語大詞典》收有“建功立業”和“建業”,而“建功”一詞失載。

【隕靈】

○遭孝桓大憂,屯守玄武,戚哀悲慟,加遇害氣,遭疾隕靈。(漢故執金吾丞武榮碑)

○年七十四,元嘉元年季夏三日遭疾隕靈,烏雽哀哉。(從事武梁碑)

隕靈,死亡的婉稱。因筆者所囿,未見其他用例。《漢語大詞典》收有“隕身、隕命”等詞,失載“隕靈”一詞;“隕靈”與“隕身、隕命”一例,宜據補。

【剝摧】【摧剝】

○孝子憉,顛倒剝摧。(北海相景君銘)

○既隕慈恕,續嗣不茂,哀心摧剝。(富春丞張君碑)

剝摧,謂剝蝕摧折。此處形容心情極度悲痛。傳世文獻中,“剝摧”一詞用例不多,如元蒲道源《閒居叢稿》卷九《疏·重脩關將軍祠鈔疏》:“神祠舊存,風雨剝摧,像設有顛壓之患。”義為剝蝕摧折。“剝摧”一詞,《漢語大詞典》失收,當據補。

摧剝,即剝摧。“摧剝”與“剝摧”同素異序。《法帖釋文》卷九王獻之:“黃門隕背,哀痛摧剝。”《柳河東集》卷四十祭文哭辭一十五首《為韋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失涕興哀,匍匐往哭,撫筵一呼,心焉摧剝。”“摧剝”一詞,《漢語大詞典》收載,釋義為“猶摧殘”,始引宋王安石《丙申八月作》詩“秋風摧剝利如刀,漠漠昏煙玩日高”之例為書證;此義當與上舉諸例義無涉,“摧剝”的“心情極度悲痛”之義闕收,也當據補。

【豐儲】

○年穀豐儲,歲有其成。(稾長蔡湛頌)

豐儲,謂豐裕而有儲蓄。傳世材料中也有用例,《歷代名臣奏議》卷二百十一《法令》:“生齒之聚,遊手過半,時豐儲歲食者百無一二。”《冊府元龜》卷三十四宰輔部《謀猷》第四:“將欲養四海之貧民,無過薄賦;贍六軍之勁卒,又在豐儲。”

《漢語大詞典》收有“豐積”一詞,“豐儲”失收;“豐儲”與“豐積”同義,宜據補。

【歆樂】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教育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每天读点国学常识全集

    “国学”一说,兴起于20世纪初,而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80年代出现过“寻根”热潮,90年代“国学”再次掀起热潮遂至今。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形成了多元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促使着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源头,“国学热”现象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正是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重新定位的时刻。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生活文化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紫霞志

    紫霞志

    命运就是这样,结局是怎样的,也无人知晓!默小言是选择了曾经的伙伴,还是同门师姐。经历着一次次的生死,总有一人能得到幸福!
  • 穿越西元3000后之再过千年

    穿越西元3000后之再过千年

    她,美如神话,包容着万物,一笑倾城而他,邪魅横生,万物臣服于他,但只对她温柔宠溺当她不再是她时,他又如何面对?当再相遇之时,他依旧站在她的身后守护着她“当你成功,我陪你君临天下,当你失败,我和你东山再起”她曾这样对他说“时光荏苒,有我陪你”而他也曾这样说过他眼中的温柔只属于她而她的各种单蠢也只属于他
  • 丁约翰的打拼

    丁约翰的打拼

    杜拉拉一族必读的职场谋略小说。绝大多数的人都将经历职场这段路,而且很少有人“牛”得可以自由选择老板。有职场,就有老板,而管理老板就会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本书将告诉你,办公室里的游戏其实是有规则的。只要我们遵循了规则,就可以成为职场游戏的赢家。
  • 天云霸江湖

    天云霸江湖

    从小无父无母的孤儿楚天云,却是一个练武奇才。长大后,他浪迹江湖,也结识了不少英雄好汉,皇门贵族。他将如何在江湖写下一篇新的传说,又将如何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呢?
  • 长恨歌之北方佳人

    长恨歌之北方佳人

    “女儿,娘亲只希望你平凡的生活,相夫教子的过完一生。”可是有着不平凡娘亲的她,怎么可能平凡的生活,怎么可能相夫教子的过完一生。
  • 穿越制裁

    穿越制裁

    所谓穿越者的宿命,便是横行于历史,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或称王称霸福泽后世,最不济的,还能潇洒快意,带上三妻四妾,寻那世外桃源。然而王野的宿命,虽也是穿越,却不但无法改变历史,更要与穿越者们斗智斗勇,使历史恢复原貌。他戏称自己为救火队员,专门负责给穿越者擦屁股,可又被穿越者们惊恐地称之为——制裁者。在穿越与制裁之间,究竟谁更高一筹?快意地放纵与历史的真相,究竟孰轻孰重?我们活于世间所见的历史,究竟是其本来面貌,还是被肆意篡改而不为人所知?《穿越制裁》为你献上精彩又真实的历史原貌!
  • 黑白逍遥游

    黑白逍遥游

    在大陆上,不同的人对我有不同的称呼,有人喊我小黑,有人喊我丑八怪,坏人,死人头,淫贼,怪人,遗弃者,废物,渣渣,垃圾......我对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称呼,有人我喊她,玲玲,玲依,依玲,依依,大小姐,小屁孩,男人婆,女王陛下,大姐大.....那么,我究竟是谁?我又认识了怎样的一些人。
  • 狂人青春——致叛逆期的你们

    狂人青春——致叛逆期的你们

    时千智一个叛逆期少女,学习的压力生活的苦恼,使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叛逆少女.......
  • 道无止道

    道无止道

    这弱肉强食的时代,实力是王道,强大才能生存。命运的挫折让他从小就遭不顺,他会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路古今唯一,他的道无人能比。看一届剑客如何力败群雄。一剑扫江北,三绝万道灭。记住他,他的名字叫轩宇。
  • 落花时节谁相随

    落花时节谁相随

    一朝重生,又遇故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本想余生就这样度过,却不曾被一袭白衣扰了心神。一个个惊天阴谋,一段段迷离身世。当一切尘埃落定后,落花时节谁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