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5100000059

第59章 惠施

一、惠施传略;惠施曾相梁惠王,梁惠王死时,惠施还在(《战国策》),惠王死在西历纪元前319年。又据《吕氏春秋》(二十一)齐梁会于徐州,相推为王,乃是惠施的政策。徐州之会在纪元前334年,据此看来,惠施的时代大约在前380年与前300年之间。《庄子·天下》篇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又说有一个人叫黄缭的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和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只可惜那五车的书和那“万物说”,都失掉了,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他的几条残缺不完的学说。

二、惠施“历物之意”;惠施的学说,如今所传,尽在《庄子·天下》篇中。原文是:

惠施……厤物之意(《释文》曰,厤古歷字,……分别历说之)。曰: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孙诒让曰:卑与比通;《广雅·释诂》曰:比,近也)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八)连环可解也。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三、十事的解说;这十事的解说,自古以来,也不知有多少种。依我个人的意思看来,这十事只是“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一个大主义。前九条是九种辩证,后一条是全篇的断案。前九条可略依章太炎《明见》篇分为三组:

第一组,论一切“空间”的分割区别,都非实有。(1)(2)(3)(6)(7)(8)(9)

第二组,论一切“时间”的分割区别,都非实有。(1)(4)(7)

第三组,论一切同异都非绝对的。(5)

三组的断案:“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第一,论“空间”一切分割区别都非实有。“空间”(Space)古人叫做“宇”,《尸子》及《淮南子》注都说“上下四方”是宇。《经上》说:

字,弥异所也。《经说》曰:宇,冡东西南北。(旧作“宇东西家南北”,王引之校删家字,非也。家是冡字之误,冡即蒙字。写者不识,误改为家,又以其不可通,乃移下两字,以成三字句耳。)

“宇”与“所”有别。“东方”、“西南角”、“这里”、“那里”,都是“所”。“所”只是“宇”的一部分。弥满上下四方,总名为“宇”,故说“宇,蒙东西南北”。宇是无穷无极,没有间断,不可分析的。所以惠施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此是“宇”的总体。但是平常人都把“宇”分成种种单位,如东方、西方、一分、一厘、一毫、一忽之类,故惠施又说:“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是“所”,都是“宇”的一部分。其实分到极小的单位(小一),还只是这个“宇”。所以惠施又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分割“空间”到了一线,线又割成点,是“无厚不可积”了,却还是这“其大无外”的“宇”的一部分。所以那“无厚不可积”的和那“其大千里”的,只是一物,只是那无穷无极不可割断的“空间”。

《墨辩》又说:

宇或徙(或即域字)。《经说》曰:宇,南北在旦,有(同又)在莫。宇徙久。

或,过名也。说在实。《经说》曰:或,知是之非此也,有(同又)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已为然。始也谓此“南方”,故今也谓此“南方”。

这两段说“宇”是动移不歇的。《经上》说:“动,或徙也。”域徙为动,故“宇或徙”是说地动。我们依着指南针定南北东西,却不知道“空间”是时刻移动的,早晨的南北,已不是晚间的南北了,我们却只叫他做“南北”。这实是“过而以已为然”,不过是为实际上的便利,其实都不是客观的实在区别。

当时的学者,不但知道地是动的,并且知道地是圆的。如《周髀算经》(此是晚周的书,不是周初的书)说:“日运行处极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极东,东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极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极西,西方日中,东方夜半。”这虽是说日动而地不动,但似含有地圆的道理。又如《大戴礼记·天员篇》(此篇不是曾子的书,当是秦汉人造出来的)辩“天圆地方”之说,说:“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这分明是说地是圆的。

惠施论空间,似乎含有地圆和地动的道理。如说:“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燕在北,越在南。因为地是圆的,所以无论那一点,无论是北国之北,南国之南,都可说是中央。又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因为地圆,所以南方可以说有穷,可以说无穷。南方无穷,是地的真形;南方有穷,是实际上的假定。又如“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更明显了。地圆旋转,故上面有天,下面还有天;上面有泽,下面还有山。又如“今日适越而昔来”,即是《周髀算经》所说“东方日中,西方夜半;西方日中,东方夜半”的道理。我今天晚上到越,在四川西部的人便要说我“昨天”到越了。

如此看来,可见一切空间的区别,都不过是我们为实际上的便利起的种种区别,其实都不是实有的区别。认真说来,只有一个无穷无极不可分割的“宇”。那“连环可解也”一条,也是此理。《战国策》记秦王把一套玉连环送与齐国的君王后请他解开,君王后用铁锤一敲,连环都碎了,叫人答复秦王说连环已解了。这种解连环的方法,很有哲学意义。所以连环解与不解,与“南方无穷而有穷”同一意思。

以上说“空间”一切区别完了。

第二,论“时间”一切分割区别都非实有。“时间”(Time)古人或叫做“宙”,或叫做“久”。《尸子》与《淮南子》都注说“古往今来”是“宙”。《经上》说:

久,弥异时也。《经说》曰:久合古今旦莫。(旧作“今久古今且莫”,王引之改且为旦,又删上今字。适按,今字是合字或亼字之误,写者误以为今字,又移于上,成三字句耳。今校正)

“久”是“时”的总名。一时、一刻、千年、一刹那,是时。弥满“古今旦莫”,“古往今来”,总名为“久”。久也是无穷无极不可割断的,故也可说“其大无外,谓之大一;其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一是古往今来的“久”,小一是极小单位的“时”。无论把时间分割成怎样小的“小一”,还只是那无穷无极不可分割的时间。所以一切时间的分割,只是实际上应用的区别,并非实有。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才见日中,已是日斜;刚是现在,已成过去。即有上寿的人,千年的树,比起那无穷的“久”,与“方中方睨”的日光有何分别?竟可说“方生方死”了。“今日适越而昔来”,虽关于“空间”,也关于“时间”。东方夜半,西方日中;今日适越,在西方人说来,便是昨日。凡此都可见一切时分,都由人定,并非实有。

第三,论一切同异都非绝对的。科学方法最重有无同异,一切科学的分类(如植物学与动物学的分类),都以同异为标准。例如植物的分类:

但是这种区别,都不过是为实际上的便利起见,其实都不是绝对的区别。惠施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例如松与柏是“大同”,松与蔷薇花是“小同”,这都是“小同异”。一切科学的分类,只是这种“小同异”。从哲学一方面看来,便是惠施所说“万物毕同毕异”。怎么说“万物毕异”呢?原来万物各有一个“自相”,例如一个胎里生不出两个完全同样的弟兄;一根树上生不出两朵完全一样的花;一朵花上找不出两个完全同样的花瓣;一个模子里铸不出两个完全同样的铜钱。这便是万物的“自相”。《墨辩》说:“二必异,二也。”这个“二性”便是“自相”。有自相所以“万物毕异”。但是万物虽各有“自相”,却又都有一些“共相”。例如男女虽有别,却同是人;人与禽兽虽有别,却同是动物;动物与植物虽有别,却同是生物……这便是万物的“共相”。有共相,故万物可说“毕同”。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可见一切同异都不是绝对的区别。

结论 惠施说一切空间时间的分割区别,都非实有;一切同异,都非绝对。故下一断语道,“天下一体也。”天地一体即后来庄子所说: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

因为“天地一体”,故“泛爱万物”。

“泛爱万物”,即是极端的兼爱主义。墨子的兼爱主义,我已说过,是根据于“天志”的。墨家的“宗教的兼爱主义”,到了后代,思想发达了,宗教的迷信便衰弱了,所以兼爱主义的根据也不能不随着改变。惠施是一个科学的哲学家,他曾做“万物说”,说明“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所以他的兼爱主义别有科学—哲学的根据。

同类推荐
  • 最风流,醉唐诗Ⅱ

    最风流,醉唐诗Ⅱ

    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或清婉,或豪气,或叹息,每一位诗人都有属于他的符号。 诗是诗人在经历了世间百态,人生起伏,留下的诉说。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马克·吐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马克·吐温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博览群书,终身酷爱读书。早在青少年时代,毛泽东就熟读《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在后来的半个世纪,他还一直爱不释手,直至生命垂危的最后的岁月,他在病中还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还时常很有兴致地和身边的同志谈论和评说。本书重点将讲述了毛泽东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的批注、评论和轶闻趣事,不但让读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而且学习伟人的读书方法和智慧。
  •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唐宋八大家(第三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热门推荐
  • 无良逆天:盛世十小姐

    无良逆天:盛世十小姐

    她废物十小姐。她盛世冷杀手。她含冤而死却在这个莫名的时代步步高升,风生水起。绿茶姐姐,婊子嫡母,山寨哥哥她一个个杀。还好有疼爱她的爹爹,她先是依仗爹爹蓄满实力,一步步走向大陆巅峰。“浴浴,若是有人动你一毫吾便让大陆血流成河为你陪葬。”妖孽美男狐媚的说道。她爱的人为了王位负了自己,爱她的人却为了他负了整个大陆,她该如何抉择?
  • 超银河之无敌战神

    超银河之无敌战神

    一个少年,一柄银河火花,几十枚火花人偶,他的人生就此改变,他的出现会给奥特曼世界带来这样的改变呢?
  • 罗目

    罗目

    那年春天,我坐在西川大学图书馆整理这些年来的笔记,窗外是大片盛开的粉红樱花,女生骑着单车唦然而过。我打开罗目寄来的素白信笺,渐渐地读完了她的故事。
  • 书剑江山录

    书剑江山录

    这是一个江湖与家国的故事,仙侠的世界,没有什么境界等级,有的是大热血,大阴谋。
  • 立鼎

    立鼎

    偶然穿越到能够修真的世界,秉着能长生不长生,拜入丹鼎宗。却是被测出天赋极其出众,直接被掌教真人收为弟子。百年修炼,成就结丹初期。本以为日子就会这么平淡的过下去,却没想到一天,掌教真人忽闯进他闭关处,告知他速逃,大阵外满是敌人。
  • 勿忘我心之所向

    勿忘我心之所向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念之间,穿越千年,更改轮回,变换宿命。天之骄女,命如草芥;一朝更改,袖手天下。红袖添香君侧畔,香不迷人人自迷;望前路茫茫,终将魂归他乡,终将离别异土。不舍?吾爱之地,怎么可弃!吾爱之人,怎么可弃!
  • 重生之锦玉良缘

    重生之锦玉良缘

    凤锦乃千金之躯,凤国三公主。一朝亡国,她受尽侮辱,受上古神器之庇佑,再世为人。这一世,她恨的绝,不去爱,睚眦必报...不隐忍,前程似锦,重获锦玉良缘。
  • 帝国群芳传

    帝国群芳传

    让我们敲起键盘,剧情儿展开想象,主角闪耀着美丽的光环,四周环绕着仙姑美娘。美人儿轻轻解开了腰带原来她中了淫毒的风——改自《让我们荡起双桨》
  • 羌希暗夜之夫君快到碗里来

    羌希暗夜之夫君快到碗里来

    “你就是灵界的耻辱!”她是被老灵王定为最卑贱的族人,在灵界遭受着白眼和嘲讽。遇见他,不知是命运的眷顾还是作弄。护法?灵杖的主动契约?魔王示爱?寻找河罗门?只是为了离他更近。越靠近他,为什么身世的秘密就越多人知晓?!大战四起,神兽被灭,被追杀,,封印被冲破,她觉醒与四界为敌。他说:谁敢伤害她的性命,我便让谁陪葬!谁敢拆散我们,我就吞了谁的祖魂!这一世,下一世,生生世世,她都是我的妻!
  • 宇宙称尊

    宇宙称尊

    仙古纪元消亡之后,世界开始进入了一个无仙的时代。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仙。仙,只存在于遥远的仙古和传说之中。但是,许多种族,依然在苦苦追寻着仙的足迹。他们努力地修炼,提升自己的修为和实力,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仙。相传,在世界的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有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那里曾经生活过仙。那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但是,没有人真正到达过那个地方,因为那里是不许凡人踏足的,异常的凶险。那个地方,是仙谷。仙是这个世界的最高存在,维持着这个世界的稚序,他们高高在上,受世人敬仰。他们永享仙福,他们与道法同存!他们出入青冥,御剑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