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9400000019

第19章 天人感应(5)

这里从三个方面表达了天人感应所具有的善恶观:一是天人感应善恶观属性体现于天人之间上下"相通"、"相同"等方面,这种共同性的标准使天人之间"无有远近";二是天人感应善恶观的内容为"地上善,即天上善也。地上恶,即天上恶也。故人为善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善;人为恶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恶",使"天地人"之间的善恶相随相应;三是天人感应善恶观的客观基础为"天地人"、"五气"、"六甲"、"十二子"相通相合,其根本属性体现在"其气上通",即宇宙运动所具有的道之本然属性。天人感应无论是天上还是地上,无论其具体表现如何,其背后却隐藏着系统的道之运动规律,即"天地人""无有远近皆相通",这种"相通"规律又决定了天人感应所具有的"自然"环境伦理法则。

第二,"元气自然,善应恶应"。《太平经》通过"元气自然""善应恶应"表达了其所具有的天人感应的善恶观,并进一步认为这种天人感应的善恶观具有"自然原则"与"响应原则"。"元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也。六合八方悦喜,则善应矣;不悦喜,则恶应矣。状类景象其形、响和其声也。"《太平经合校》第18页。这里道教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天人感应善恶观所具有的基本原则:一是自然原则,道教认为天人感应所表达的内涵与规则反映了"天地之性"。这种天地之性乃为道教天人感应善恶观的自然原则,即凡是符合天人关系之本然的则为"善",凡是违反天人关系之本然的即为"恶";二是响应原则,道教认为天人感应善恶观是一种"善恶"的相感响应关系,即天人之间的"善应"、"恶应",具体表现为"六合八方悦喜"、"状类景象其形"、"响和其声"的特点。

第三,"三气为理,人为枢机"。"早期道教哲学讲人生哲学有个特色,那就是从宇宙出发,再降到人生,宇宙人生融贯为一,在天人感应中认识和解决人生问题。"卿希泰主编《道教与传统文化》,第70页。天人感应善恶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之"悦喜",天之"太和",实现"天人"并应而"六合八方"。道教认为:"太阴、太阳、中和三气共为理,更相感动,人为枢机,故当深知之。皆知重其命,养其躯,即知尊其上,爱其下,乐生恶死,三气以悦喜,共为太和,乃应并出也。"《太平经合校》第18页。其思想表达了天人感应善恶伦理观所具有的另外三个原则,即"机理原则"、"乐生原则"与"应和原则"。一是机理原则。道教认为天人感应善恶观有其本身固有的内在机理,这种机理表现在"太阴、太阳、中和三气"更相感动,而人则为"枢机",这就要求人在天人感应中应当把握其"机""理",凡是与这种"机""理"相符者则为"善",凡是与这种"机""理"相悖者则为"恶"。二是乐生原则。道教认为天人感应善恶伦理观所追求的目的是对于生命的热爱与尊重。这种"乐生"精神反映了道教所具有的"入世"与"贵生"之本质,其具体表现为"重其命"、"养其躯"、"乐生恶死"等方面。三是应和原则。道教认为天人感应善恶观的要求具体表现在"悦喜"、"太和"、"应并"等伦理行为规范的积极方面,使天人之间实现"和合"相应。所以,道教天人感应善恶观是天人感应所应当把握的基本的伦理法则,对于人们深刻理解"善恶"的是非标准,把握天人感应中人天之间的积极良好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善恶昭报,因果定矣"

——天人感应的果报观

天人感应是以善恶因果报应为主要特征的,"在17、18世纪哲学和科学中,因果关系通常被看做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客观规律,甚至被视为社会和人性的必然法则。"张志伟主编《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1页。道教认为天人感应的因果报应观既是道教天人感应所追求的伦理目的,又是天人运动规律所具有的必然结果。"佛教强调因果律的普遍性,在时间上,因果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因果相应,如环无端,本无生起之时,也无终止之日。在空间上,宇宙结构中的人类社会、各种天界和地狱等,因果律都发生作用。"方立天《佛教哲学》(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页。佛教主张"业报",即业的报应。所谓业,佛教又称之为"三业",既身业、口业、意业,指的是"造作",即人的身心活动。将佛教的业报思想引入道教的果报观,认为人的生命以及命运的好坏,都是自己造因,体现了道教天人感应所具有的因果报应观。

第一,"果报不同,如影随形"。天人感应的果报观具有神秘性与人为性,人的行为在天人感应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满足和实现人们对于"善恶"报应心理需要和愿望的一种理论体验,对于在科学领域尚未探知的许多问题通过天人感应都能给予"圆满"的回答和"善意"的解释,使天人感应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善自命长,恶自命短,何可所疑所怨乎?"《太平经合校》第525页。反映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所特有的"天报"因果观念。南北朝时期上清派道士所作的《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也认为:

负阴抱阳,因缘各异,舍死得生,果报不同,为善善至,为恶恶来,如影随形,毫分无谬。善恶多端,福报难数,大而言之,其标有七一者,先身施功,布德救度,一切令身所行与先不异,必得化生福堂,超过八难,受人之度,天报自然。《道藏》第33册,第507页。

这里涉及到因果报应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因果报应的客观依据为"天报自然",即"负阴抱阳"、"因缘各异"所具有的道之"本然"运动基础;二是因果报应的主要内容为"为善善至,为恶恶来"、"如影随形,毫分无谬"、"善恶多端,福报难数";三是因果报应的主要手段和措施为"先身施功,布德救度";四是因果报应的前提条件为"一切令身所行与先不异";五是因果报应的结果为"必得化生"。充分说明天人感应因果报应思想所具有的系统内容。道教天人感应的"天报自然"的因果报应思想是由宇宙"本然"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其自然本质乃是宇宙运动必然的结果。

第二,"人之善恶,祸福随之"。天人感应的善恶因果报应观还体现了"人作而天应"、"人之善恶祸福随之,人之所造者感之所报矣"等人在天人感应中的作用;而"犹影之逐体,形物曲直其影随之,善恶昭报因果定"等方面则反映了道教对于天人之间"逐体"、"影随"关系的认识。金朝上方真元派四种经典之一《上方灵宝无极至道开化真经》认为:

响应之道者,自乎天人矣。人作而天应之,故得天人相通也。人之所发者,声之所应矣,其犹谷之作音也。空谷之言响声应之,人之善恶祸福随之,人之所造者感之所报矣,其犹影之逐体也。形物曲直其影随之,善恶昭报因果定矣。《道藏》第24册,第906页。

道教认为天人感应因果报应观的基本原理为"天人相通"、"响应之道",离开了"道"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因果报应是不存在的。其主要特征为"人之善恶祸福随之,人之所造者感之所报",如"人之所发者,声之所应矣","其犹谷之作音也,空谷之言响声应之"是道教在天人感应方面,对于人之主观作用所具有的独特的善恶报应思想,体现了天人感应所应具有的本然规律,是道教天人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类推荐
  •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

    书精挑细选了或者有名或者有趣的禅诗,有些禅诗的创意、发想令人拍案叫绝!期望读者在诗偈文学语言中,在美的抚触里,悄悄被禅无声无息溜进你的心里。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贵族学院:恶魔少爷独宠

    贵族学院:恶魔少爷独宠

    她是冷酷美艳的女王,却遇到了恶魔一般的校草。在外人面前冷酷霸道腹黑帅,在她面前就是小气幼稚爱吃醋。她受到好多男生的爱慕,他霸道地将她圈进自己怀里宣示主权:“你们的女神,是我的女人。”【群号码:481601610】
  • 東北邊防輯要

    東北邊防輯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遗忘启示录

    遗忘启示录

    在一个名为启示大陆的地方,和平已经持续了上千年,但是,有国家就会有野心家,有野心家就会有战争,启示大陆维持了上千年的和平即将被打破……
  • 我愿为你至死不渝

    我愿为你至死不渝

    一次意外,让安慧都不在认识了他们,他们想尽办法办法要让安慧恢复记忆,带她去以前的地方,买她喜欢吃的东西。可,事情往往不会向好事发展,苏安娜从美国回来了,因为刚回归,人生地不熟的,误打误撞的认识了他们,安娜对他们一见钟情,可他们却对安慧好,她不想见到未来属于她的人对其他人那么好,所以她会想办法。安慧会不会回复记忆,还要看老天的造化……
  • 女校神级校医

    女校神级校医

    为了完成最后一个任务,苏南成为了圣樱女子中学的一名校医,还莫名其妙多了一个绝色老婆但他没想到的是,本以为手到擒来的任务却并不简单而凭借出神入化的医术,他在学校里混得风生水起,声名远扬,不仅与学校各色美女玩起了暧昧,更有学校外面众多佳人投怀送抱“唉,美女,只是看病而已,你脱衣服干嘛......”
  • 正义隐身术

    正义隐身术

    隐身术能做什么?很多很多!可是心术不正不能用,那还能做什么?且看生活苦逼的胡广,得到这套正义隐身术之后,开始了都市纵横之路,鱼跃龙门,笑傲天下!
  • 为欺天下

    为欺天下

    一个魔界天子,压制体内远古血脉。为了妻子不惜和神界皇族为敌。带领神杀组,踏着血河,带着世界第一杀手组,走向巅峰。踏神族,灭祥族。恩?你是麒麟?我是神皇!!
  • 爱情别想逃——冷公主的奇葩复仇记

    爱情别想逃——冷公主的奇葩复仇记

    令人心惊胆战的身世背景身后,总会有辛勤的汗水,可是却轻易的变成爱情俘虏,未免太没用了吧。【大家放心看,作者会尽量多更得。
  • 边读边悟论语

    边读边悟论语

    阅读经典似乎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潮流。这既是时代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需求。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预言和指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却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社会变换不定的节奏和规律,在物质飞速更新和精神停滞摇摆的矛盾中无所适从,因而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不安和焦虑。
  • 让学生感受至爱亲情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感受至爱亲情的66个故事

    本书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快乐成长故事之一,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