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0900000030

第30章 余论:古代唱技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9)

吴其辉撰,《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三要素》,《人民音乐》1983年第7期。

石惟正撰,《声乐发声的矛盾和平衡》,《人民音乐》1983年第11期。

刘安煌撰,《中国传统声乐教学的特色》,《人民音乐》1984年第2期。

曾嫩珠撰,《〈律曲前言〉简介》,《中国音乐》1984年第3期。

肖翰芝撰,《对民歌演唱者的教学》,《中国音乐》1984年第3期。

庄永平撰,《论润腔技巧》,《中国音乐》1984年第3期。

金铁林撰,《谈民族声乐教学》,《中国音乐》1984年第4期。

刘安煌撰,《论中国传统唱法的特色》,《中国音乐》1984年第4期。

杨宁静撰,《处理歌唱语言与发声关系的传统方法》,《中国音乐》1984年第4期。

顾旭光撰,《〈顾误录〉品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周亨芳撰,《歌曲的风格及其润腔技巧》,《音乐探索》1985年第3期。

魏启贤撰,《如何掌握和理解“美声唱法”》,《音乐探索》1985年第3期。

钱维道撰,《西洋传统唱法教学探索》,《音乐探索》1985年第3期。

白秉权撰,《民族唱法的两个基本功》,《人民音乐》1985年第4期。

王士谦撰,《关于歌唱共振峰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艺苑》1986年第4期。

范瑞娟撰,《我在演唱方面的五条准则》,《上海戏剧》1987年第3期。

吴其辉撰,《关于我国声乐现状的探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刘明谰撰,《论昆曲唱腔的艺术美》,《中国音乐学》1993年第3期。

李桂林撰,《关于民族声乐声音训练的几个问题》,《全国民族声乐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1994年。

金铁林撰,《中国民族声乐教学探索》,《全国民族声乐艺术研讨会论文集》,1994年。

周秦撰,《吴中曲唱论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胡芝风撰,《谈戏曲演唱的发声训练》,《中国音乐》1995年第3期。

程巍撰,《中国古代歌唱教学理论和歌唱艺术理论的萌芽》,《中国音乐》1995年第3期。

赵沨撰,《中国音乐何处去》,《人民音乐》1995年第3期。

胡慈舟撰,《童斐和他的传统声乐艺术论述——〈中乐寻源〉学习札记》,《中国音乐》1995年第4期。

刘志撰,《中国民歌唱法的演变与趋势》,《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冯家慧撰,《民族声乐训练五字法——情、形、字、气、声》,《中国音乐》1996年第1期。

张家信撰,《中国古典声乐理论的研究及应用》,《齐鲁艺苑》1996年第2期。

刘麟撰,《彭丽媛的歌唱艺术》,《中国音乐》1996年第4期。

石惟正撰,《声乐发声时的五态统一》,1997年10月合肥第6届全国民族声乐艺术研讨会论文。

李桂英撰,《曲艺发声用于声乐教学的一点设想》,《中国音乐》1997年第1期。

郁庆五撰,《中国声乐的三个问题——给李凌同志的一封信》(上、下),《人民音乐》1997年第1、2期。

余晓芸撰,《〈乐记〉中的唱论》,《交响》1997年第3期。

丁纪元撰,《略论〈事林广记〉音谱类中的〈总叙诀〉》,《音乐研究》1997年第3期。

王金宝撰,《“科学”唱法小议》,《中国音乐》1998年第1期。

吴培文撰,《京剧发声技术初探》,《音乐研究》1998年第2期。

周静撰,《中国古代唱论的语言风格与表现风格》,《交响》1998年第4期。

徐行效撰,《当代声乐艺术科学体系论》,《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朱凌云撰,《王品素声乐教学初探》,《音乐研究》1998年第4期。

郭克俭撰,《关于“夹板音”唱法的研究》,《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1期。

刘洋撰,《真假混声在民族歌唱中的应用》,《乐府新声》1999年第2期。

张畴撰,《彭氏唱论十四则——滇剧声腔艺术演唱与教学经验对于民族声乐建设事业意义与价值》,《中国音乐》1999年第3期。

徐小懿撰,《当前民族声乐教学中继承和借鉴的几个问题》,《音乐研究》1999年第4期。

郭克俭撰,《关于丹田气与两种呼吸法的思考》,《人民音乐》1999年第5期。

王金宝撰,《简论中西唱法的异同与融合》,《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詹桥玲撰,《民族声乐的润腔美》,《黄钟》2000年第1期。

严凤撰,《燕南芝庵〈唱论〉新释》,《音乐研究》2000年第2期。

王雅娟撰,《从古代唱论看民族声乐中的咬字问题》,《交响》2000年第4期。

金东波撰,《气与情 气与声》,《黄钟》2000年增刊。

国华、毕海燕撰,《字腔 声情 歌者——中国古代声乐美学管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陆如鸣撰,《中国古代声乐文献论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冯效刚撰,《字正腔圆——中国传统唱论美学思想》,《音乐探索》2001年第2期。

刘勇撰,《唱赚二题》,《中国音乐》2001年第3期。

余惠承撰,《“善歌者,必先调其气”》,《黄钟》2001年第3期。

王雅娟撰,《谈古代唱论中的“气”》,《交响》2002年第1期。

王平撰,《〈唱论〉与民族唱法》,《交响》2002年第1期。

刘亦群撰,《浅论姜白石词调歌曲的演唱》,《中国音乐》2002年第3期。

韩德森撰,《〈唱论〉今析———兼与〈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商榷》,《音乐研究》2002年第4期。

张豫宁撰,《对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的再认识》,《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王平撰,《〈唱论〉出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原因》,《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张羡声撰,《从审美兴趣转移看中国传统声乐技术的发展与变化》,《中国音乐学》2003年第4期。

余晓芸、李新庭撰,《试析〈唱论〉在我国音乐史上的地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陆蓉、俞子正撰,《传承和发展——关于民歌演唱和“中国唱法”的思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石惟正撰,《是分道扬镳,还是殊途同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道路》,《人民音乐》2003年第9期。

冯冰撰,《字音清真 五音四呼》,《黄钟》2003年增刊。

李冰撰,《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黄钟》2003年增刊。

李强撰,《〈闲情偶寄〉中的声乐演唱理论》,《交响》2004年第1期。

于兰撰,《传统唱论中的润腔》,《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李强撰,《气在古代声乐理论中的基础地位》,《中国音乐》2004年第2期。

刘华撰,《戏曲曲艺艺术用于民族声乐中的设想》,《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李强、何小全撰,《〈乐府传声〉的歌唱发声理论》,《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杨仲华、尤志国 《中国气派 民族神韵 百姓欢迎——论金铁林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 ,《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

石惟正撰,《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关于寻求当代中国声乐优势的思考》,《音乐研究》2005年第2期。

张莺燕撰,《宋代唱论歌诀研究》,《黄钟》2006年第1期。

陈俊玲撰,《论明中后期唱论在吴越的崛起》,《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焦春梅撰,《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中国音乐》2006年第1期。

冯效刚撰,《从“土洋之争”到“三种唱法”——新中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理论研究概述》,《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乔爱玲撰,《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的气息问题初探》,《中国音乐》2006年第2期。

李萍撰,《重视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音乐研究》2006年第2期。

史小玲撰,《论声音概念与声乐演唱》,《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2期。

吴静撰,《“字真、句笃、依腔、贴调”——论唱论中字与声的关系》,《中国音乐》2006年第3期。

白宁撰,《试论〈唱论〉关于声乐技法的阐释及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上、下),《乐府新声》2006年第3、4期。

郑晖撰,《关于声乐中的传统及现代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第5期。

余虹撰,《中国古代声乐理论的研究述评》,《黄钟》2006年增刊。

汪申申撰,《清代歌唱理论鸟瞰》,《黄钟》2007年第1期。

张延春撰,《情、字、腔三题》,《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

温可铮撰,《歌唱前的准备——弗洛教授讲学纪要之一》,《音乐艺术》1983年第3期。

田玉斌撰,《吉诺·贝基声乐理论探索》,《人民音乐》1990年第2期。

(美)科·奈德撰,高群编译,《现代歌唱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国音乐》1994年第1期。

韩宝强撰,《中西歌唱发声体系声音形态的比较研究》,《音乐舞蹈研究》1996年第3期。

唐晓琳撰,《美声、民族唱法的特点及中西声乐表演艺术的相互借鉴》,《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李宁撰,《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吐字辨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陆小兵、陆丹青撰,《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之异同及其他》,《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刘桂珍撰,《论民族声乐学派——兼论美声唱法的中国化问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翟社泉撰,《我国民族声乐与欧洲传统声乐的比较分析》,《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张晓农撰,《现实情怀与悲剧情节——论中西传统声乐艺术的文化精神》,《音乐研究》2005年第4期。

郑宝华撰,《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

四、曲谱类

王震亚编配,《中国古代歌曲五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罗宪君、李滨荪、徐朗编《声乐曲选集》(外国作品),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版。

孙玄龄、刘东升编,《中国古代歌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编,《民族声乐独唱歌曲选》,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霍立、张东盾、金城主编,《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编,《中国民族声乐教材》(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霍立、李静玉、霍平、金城主编,《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第四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刘崇德译谱,《乐府歌诗》,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刘崇德译谱,《唐宋词》,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霍立、霍平、李静玉、金城主编,《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第五、七、八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2004、2006版。

同类推荐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被公认为世界银幕剧作教学第一大师。《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是麦基第一次以书的形式揭示其屡获大奖的银幕剧作方法。本书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著作,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
  • 古琴清英

    古琴清英

    本书共分七部分:古琴传承与保护、川派古琴艺术、琴乐美学琴曲打谱、琴学琴史琴家、琴曲、琴谱辨析、琴律与古琴斫制、艺文。收录文章62篇。
  • 课外雅致生活-魏晋,五代绘画艺术鉴

    课外雅致生活-魏晋,五代绘画艺术鉴

    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第一批有确实的历史记载,以绘画的才能享有声誉的画家,出现在魏晋之际。他们不复是传说故事中的画家,也不再是文人而兼有画名。他们是东吴的曹不兴,西晋的张墨和卫协。这一批画家的出现标志着绘画艺术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 课外雅致生活-岁月的痕迹,吉他

    课外雅致生活-岁月的痕迹,吉他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

    《看名画的眼睛2》,精选14幅西洋传世名画,均为印象派到现代派美术史中的代表作,包括《撑阳伞的少女》、《呐喊》、《亚威农少女》等,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创作意图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画作本身及画家生平,带你看懂每一幅画,分享喜悦与感动。图文并茂的解构带你观察这些画作的细微之处,仿佛就站在图画面前,亲眼品鉴传世佳作的无穷魅力。
热门推荐
  • 我的纯情娇妻

    我的纯情娇妻

    无敌狂兵强势归来,各色美女纷纷来袭。粘人的纯情校花,甩不掉可爱萝莉。还有野蛮泼辣的女警花,以及强势霸道的女总裁。美女纷纷喊老公,主角实在应付不来。且看无敌狂兵掀翻都市,调戏各路美女。
  • 天剑

    天剑

    天地的平衡掌握在两只神秘的蛤蟆身上,一只花花绿绿,它吞噬天地,造化万物。还有一只白色镏金,它掌握了时间和空间,威力无穷无尽。一个腹黑的男主角,一只猥琐的花蛤蟆,一段充满人性的剑修之旅,在天剑大陆轰轰烈烈上演了。快若流光,引动星辰,是谓《天剑》。
  • 手记:险为人知

    手记:险为人知

    只是传说?仅是幻觉?...凭空捏造?封建迷信?...见过世面?学识渊博?...没有谁能鹤立鸡群,没有谁是井底之蛙,有些事情不试试怎么知道?你否定我?没关系,你嘲讽我?没关系,有些事情不自己亲身经历,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并不是在嘲笑别人,而是在嘲笑自己。
  • 龙组之面位穿越

    龙组之面位穿越

    本人遇到了点事,本书暂停更新。。
  • 白少首席新娘——老婆我们和好吧

    白少首席新娘——老婆我们和好吧

    简介我不会写哎,有哪个好心人可以叫我求你了~(≧▽≦)/~啦啦啦O(∩_∩)O~
  • 梦边追影

    梦边追影

    本书是作者对于经历过或者想象出的人,我审视、阅读、分析和研判,把对他的理解和回忆带着感情进行重组再造,然后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这些文字。
  • 进一步就成功

    进一步就成功

    进一步就成功现在如何,处于什么情况,不要灰心,不要丧气,不要比,也不要靠,只看自己,只要比过去前进了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是成功!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常言道:“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便成虫。”表面上看,“三人成虫”是因为不懂得合作、各自为战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没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领这个团队。如果一个团队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队,那么,这个团队绝不会萎靡不振。相反,它还会产生“111>3”的团队效应。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带人、带团队。
  • 随身带个星门

    随身带个星门

    亲眼目睹自己的好兄弟跟自己的青梅竹马在一起热情拥抱,白逸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重狙射出的子弹狠狠地击穿一样,无法接受的他选择了逃避,借着祖宅搬迁的事申请了几天假期,回到老宅后却意外的得到了一个可以控制虫洞的星门终端。借着三江市地下世界的突变,白逸本想帮自己的三哥和一众兄弟洗白,却意外受到黑白两道的针对,而白色粉末的意外发现,星际走私的巨大利益,让白逸一次次铤而走险。为了让自己活的更滋润,白逸开始创建自己的势力,开启了彪悍的人生。
  • 噬血小魔妃:妖孽夫君不敢休

    噬血小魔妃:妖孽夫君不敢休

    上穷碧落下黄泉,生死茫茫两不见。神魔历劫,人间大陆风起云涌。是天才还是废物,是孤女还是身份高贵,谁迷茫了谁的心。“女人,我许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我要在你之上呢”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待有日:万俟昭阳,百里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