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8400000003

第3章 诗人的涅槃(3)

郭小林对我的半间草屋很感兴趣,这里虽说狭小破旧,却藏有许多难得一见的书。第一天,我们在食堂吃过午饭,丢下饭碗,他就拖住我跑回城西陋室,抱起一本书就蹲在门台上读,一口气读到日头西坠、月儿东升。第二天,依旧如此,但是看到因为读书而拖我作陪,怕误我事,便提出要借我的书,搬到新闻大院去读。我自然不好推却,任他搬了不少书去,他便整日埋在书里了。书本放在膝盖上,左手托着下巴,身子靠着墙头蜷缩一团,眼睛与书的距离不足半尺,十足的近视眼啃书娃。

因为书的缘故,我和小林混得亲密无间。他对我的友好态度、热情帮助没有表达过感激和谢意,好像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他也应该得到这样的礼遇。咳,没想到这爷儿俩竟然如此的单纯无知,他们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优越感几乎成为一种基因,稍稍有点生存条件,那种基因便会膨胀开来,只是他们自身意识不到。

我听郭小林絮叨过家事,他母亲好似在光明日报社工作,迫于政治原因不敢和他们父子住在一起,单独过着孤苦的生活。“文革”使他们这个家庭失去了应有的和谐、宁静。小林说他还有个姐姐,在林县插队,据说还是知青中的积极分子,他们天各一方,难得见面。

郭小林是诚实的,他姐姐好像是位生活的强者,听说是林县水利工地“铁姑娘队”的干将,随参观团来过辉县,还抽空到新闻大院看过她的父亲。她匆匆来了又匆匆走了,我恰好不在,错过了与她见面的机会。

郭小川听我谈过“愚公移山专业队”的情况,并且到打洞工地体验过生活,他对打洞队那种劈山炸岭的沸腾生活充满向往,曾有酝酿写诗的想法。小林来了以后,他便和我商量,能不能把小林安排在那里,锻炼一个时期。

这要求对我来说,易如反掌。我当即就给指挥长打了电话,谈了情况,指挥长欣然同意,并表示欢迎。郭小川听了满意得直点头。

第二天,我便带领郭小林搭乘便车进了太行山。工地很照顾他,指挥长看他是个文弱青年,安排他在后勤干点轻活。郭小林很犟,有他父亲的遗传,要求进洞里工作,到最艰苦的岗位上去。指挥长拗不过,便让他试试。每天一上工,他便冒着硝烟钻进洞里,找他感兴趣的事情做,学着抡铁锤,学着打钢钎,也学着开凿岩机,往炮眼里填炸药……半月下来,除了不敢点炮捻--他有点胆小,工地上所有的活儿他都尝试了一遍。

和他父亲一样,他极冲动。每天夜晚,他都会钻到我的小屋里,把一天经历的体会,一桩桩讲给我听。他的感受很真实,他过去生活在大平原上,从没见过这么多石头,现在一头拱进山洞里,不仅触摸到了挖不到底的石头,还看到了一个个跟石头一样坚硬的人。难怪父亲说,太行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小林也喜欢写诗,他在书堆里找出稿纸,伏在桌子上专心致志地写。他的手被石头划破了,缠上胶布,一道道的,让人看起来好像伤兵。用这样的手拿起笔来写字,那种形象很有时代特征。

他说:我爸爸好写长句子,我好写短句子。我发现山里人说话简洁明快,音节短促,声调高亢,喊劳动号子都没有拖腔。我感觉只有短句子才能体现太行山人的性格!

那段日子,我正为河南人民出版社修改长篇小说《大路歌》,时间比较充裕,自由度大,我干我的事,他忙他的活,白天我们不见面,夜晚他和我同住。他写了好多诗,都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可惜这个本子后来丢失了,无法列举作为他当年诗风的佐证。我能记住的是他那飞扬冲动的性格,眼镜后边那双总低垂着的眼睛,以及有时偏执有时略显憨愚的谈吐。他确有一股诗人气质,我想,他一定能成为诗人的。

那段时光,我尽自己所能,努力去关照这个比我年幼的小兄弟。工地上供给不错,吃穿不愁。大家都很照顾他,相处融洽。我觉得他的生活里缺少的是温情,隔几天,就劝他下一次山,去新闻大院和父亲团聚一番。

一个冬天过去了。当春天到来的时候,郭小林告诉我:“我爸爸想去林县住一段时间,姐姐已经帮他在林县那边联系好了,那里很欢迎他。爸爸是想多看些地方,也想看看姐姐。姐姐比家里所有人都有生活能力,和姐姐住在一起,爸爸能得到关照和安慰。”

郭小川想去林县,县里已向地委组织部汇报了,上级有了批示才能行动。林县也是有名的先进县,这个要求看来问题不大。

我听了小林的话,心中很失落,有一种缠绵的离别情愁,问他:“你呢?也是吗?”

小林说:“本来我想留在辉县,可是爸爸改主意了。他听说‘专业队’的民工锻炼两年后都能输送到工厂或是机关里,这是县里对人才选拔的特殊政策,爸爸不同意我留下,怕县里特殊照顾我,给县里添麻烦,传出去影响不好。”

我很难过,默默在心里赞叹这位严格要求自己的老战士,转而一想:也好,这样他们一家三口就可以在林县团聚了,朝夕相处,共享天伦之乐了。所以,我不能再说什么。

郭小川走得很匆忙,县里没来得及欢送,新闻大院的伙伴们甚至没有跟他告别,他便心急火燎地离去了。

为这事,直至今日,我心中仍有一丝隐隐的懊悔:我为什么不苦苦劝他,阻止他北上?或者留他多住一些日子,躲开那场厄难?如果下到功夫,或许可以做到,但没有做到。直至不久后发生了那场惨剧,证实了他的北上真是何等令人痛悔不及啊!

那年的冬天特别漫长,春天来得格外迟缓。郭小川离开一段日子,刚到了春色萌动时期,我到林县去看他,是专程前往,也是借故拜访。

那年,林县出了个农民作家崔复生,崔复生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名曰《太行志》,恢宏巨著,洋洋数十万言,可谓文学界一件大事。河南人民出版社派了文艺室主任张明武住在林县,坐镇督战。张主任关注我正在创作的《大路歌》,约我带着书稿去林县会面,磋谈修改意见。

我乘公共汽车到达林县,在一套雅静的住所见到张明武,谈完稿子,便问他,郭小川住在哪里?

张主任告诉我,郭小川住在林县第二招待所,并约我一块儿去看他。

午饭后,他带我穿过一条老街道,又走过一条新街道,进入一个大院,广场上停有十几部轿车,靠东一座新楼,白灰水泥的痕迹尚未干透,就已经住满了客人。--林县因六七十年代修了红旗渠而举世闻名,以至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参观团、取经者、外国友人、新闻记者络绎不绝,县里承担着很大的接待任务。

张主任领我走进新楼,爬上二层,在走廊北头房间前站定,敲响房门。

开门迎客的正是郭小川,看见我,他赶紧拉住我的双手,他那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里顷刻涌满了泪水,满脸哀凄之情,看去苍老了几岁。他拉我进门,嘴里话都说不连贯:哎,你来了,坐……坐……

他手忙脚乱地拉椅子,收拾床铺,腾地方。

房间依旧是那么乱。这房间很宽敞,里外两间,玻璃窗户,白墙耀眼,却被郭小川搞乱了应有的整洁。床上被子堆成一团,被单挂在床沿上,他依然没有叠被子的习惯。床前扔了几双鞋,东一只西一只,横一只竖一只,没有收捡。外屋放着一只煤炉子,一只小铝锅,地上散落着十几个用过的饭碗、菜盘子,好似刚刚散过宴席,还没来得及整理。--这是他的老习惯了,只是此刻显得更为甚之。

张主任解释说:“老郭同志生活不规律,又不便打扰服务员,女儿就替他备了个煤炉子,饿了自己可以煮面吃。可他的生活能力实在太差了……”

我轻声问:“女儿不能常来照顾他吗?”

张主任说:“他女儿住的地方距此几十里,不能每天来,隔些日子来料理一次。”

我心里暗暗叫苦,诗人哪,究竟是什么东西让你对生活失去了兴趣?你为什么会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如此糟糕?如果自己不振作起来,你会为此遭罪的!

我们自己拉把椅子坐下来,他却呆呆地站在床前,依旧披着粗毛呢外套,叼着烟卷,喷着烟雾,用沙哑的声音抱怨着我:“侯专员你把我忘了!这么多天了,你为啥不来看我呀?”

他的面色很难看,眼眶潮湿,孩子般憋着满腔委屈,朝我发作一句,整个身子便顺着床沿出溜下来,蹲在地上,好似崩溃了一般。

同类推荐
  • 研究生学风实录——自然情境下的互动与归纳

    研究生学风实录——自然情境下的互动与归纳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研究生学风问题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应该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针对研究生学风现状及相关要素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为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机制提供量化数据。以“走向成功之路”。“学业为何搁浅”为题,分别就学风优良和学风存在问题对研究生进行了个案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研究当前研究生的学风状况及其成因,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合理化建议,以作为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工作依据和发展目标。
  •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必知的7件事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必知的7件事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谁的人才素质高、人才储备多,谁就能处于战略领先地位,因此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搞好基础教育,除了靠政府投入建设一流的校园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可见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呢?
  •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教学相长文丛-走在校园爱做梦

    教学相长文丛-走在校园爱做梦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热门推荐
  • 姑苏慕容世家

    姑苏慕容世家

    斗转星移天下绝,为此留的南慕容。为何其兄一心复国念,终来事了才知悔。仙子芙蓉秀江南,姑苏楼台系良缘,江湖事了,逍遥天下终绝尘。【为了不后悔,勿看!】
  • 白色之城

    白色之城

    “雪国”是这个国家重要的特殊组织,是保卫这个国家安全与纯洁的象征,传闻能够进入其中的都是本领高强的英雄....
  • 水经注

    水经注

    《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郦道元的著作。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已经不知名的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仅1万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
  •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1927年,四川军阀刘湘制造的“三三一血案”,害死了赵君懿的启蒙恩师。为了替恩师报仇,赵君懿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行动不幸失败,并因此搭上了他的挚友海东子及初恋情人宋采采的性命。热血青年赵君懿在狱中死去了,天津清帮的老大却意外地多了一个名叫赵义清的义子……数年后,正值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之际,赵君懿秘密潜入日寇的间谍基地——彼德私立学院,意图行刺汉奸周易群,却意外遇见一个恐怖的半脸之人,那办张脸,似曾相识——这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的人,究竟是谁?
  • 繁花落帝:你若不来,我便不老

    繁花落帝:你若不来,我便不老

    有你的时光,从未那么漫长,在记忆的深处,我们面带微笑。花谢花开,日升日落,因为有你,我便不枉来过。待日落,夏去秋来,属于我的季节,却少了你。待日出,为你写下一篇冥文,给你唱一首葬歌送你回家。原谅时光不允许我等你,但是我会永远在原地,约定不走开。。。
  • 网游之无耻奶爸

    网游之无耻奶爸

    他是盛羽集团的少爷,因为父亲的命令不得不玩他最讨厌的网游:唯一性的双职业?诶,好像不太对。隐藏剧情不断,他竟然意外成了三个孩子的爹,他是个大男人啊,怎么能既当爹又当妈的照顾小孩?既然不得不玩这个游戏,那他至少也要当个威风凛凛的剑客吧?虽然,他是个运气很背的烂好人,不过,系统这次戏弄的,也太过份了吧?啊,那位美女,求你帮个忙,帮我照顾这三个娃吧,看他们的眼神多可怜,你不会不帮的对吧?快,蛋蛋,露个可怜的表情给姐姐看看...不对啊,这是可爱,不是可怜啊!烂好人步步成长路,且看无耻奶爸究竟如何成就。
  • 种田修道的日子

    种田修道的日子

    莫文是一个很宅的女孩,肩不能抗手不能抬,原以为就这样过一生。塬琅府邸,一个神秘的空间,它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自从练了清心诀,莫文宅女的身份算是落实了。健康的养颜汤、失传的五行诀、传说中的针法、神秘莫测的阵法……这一切的背后,都牵连着一个人。
  • 王妃帅炸天:相约不分离

    王妃帅炸天:相约不分离

    他,够帅,够酷,够专一。她,够傻,够笨,够真心。一次上课中,不小心穿越的她,刚好降落在他的房间。他正好被父王指婚,不想被指婚的他和穿越的她,会擦出什么火花呢?敬请期待~
  • 111宿舍集体招亲计划

    111宿舍集体招亲计划

    这和剧本上的不对,你,你别过来,我不是弯的,555555,我是樊落,繁华落尽的那个男生。
  • 曼诸殇凰:乱世妃

    曼诸殇凰:乱世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全能天才,她是九重天上的耀星女神,一朝穿越,虎落平阳被犬欺,人人喊打。前世,她不惜用记忆与性命与恶魔做交易,只为换他一命。转世,她堕落成魔,而他依旧不离不弃,摩擦出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神话。可谁知,在一张张阴谋交织的网后,一双名为“命运”的纤手早已掌握了一切。他的离去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后果。痛苦,悲伤,愤恨在一瞬间充斥着她的内心。“死,你们都得死!!”挑起神魔大战,攻上九重紫殿,只为问他一死。“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