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上德[1]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2]为之,而无以为;上义[3]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4]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5]。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6],而乱之首。
前识[7]者,道之华[8],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9],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10]。
【注释】
[1]上德:老子认为“道”与“德”不可分离,但是“德”有上下之分,完全合乎“道”的精神的是“上德”,是最好的品德修养。
[2]上仁:最高境界的仁,拥有大仁之心的人。仁,与人相亲,无私地帮助别人。
[3]上义:大义,大义之人可以为真理、正义奋不顾身。义,正义、真理。
[4]礼:是约束人的行为的规范,国家制定礼是为了区分尊卑贵贱,维系统治。
[5]攘臂而扔之:攘,扭住。扔,指强行按住。
[6]薄:薄弱、不足、缺少。
[7]前识:提前认识,先见之明。这里的是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8]华:浮华,表面。
[9]厚:和后文的“实”都代指道,道是朴实敦厚的。
[10]去彼取此:彼,代指仁、义、礼、智。此,指道、德。
【译文】
德行修养高的人,自然流露出道的本性,而不以德行高尚自居,是真正的有德;品德修养境界不高的人,总是执著于有德的名声,所以才无德。
最高境界的德,合乎道的原则,顺其自然不妄加干涉,却能做到无所不为;自以为有德的人,做事情是为了获取功名,从中得到回报。
最具有仁爱之心的人,爱护、帮助别人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没有功利的目的;为了正义奋不顾身的人,对义都有明确的认识,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作的决定,也是品格高尚的。
“礼”是用来制约人的行为的,人家不服从这种制约,就扭住他的胳膊,把他按到地上,强迫他去做。所以,丧失道的原则后,才会提倡品德;丧失品德后,才会提倡仁爱;丧失仁爱之心后才会提倡守义;丧失义气之心后才会强调礼来约束别人。
要制定礼来约束天下人,是因为统治阶层失信于民,威望降低,用强制的办法规范别人的言行,会使人言不由衷,弄虚作假,是造成社会混乱的第一要害。
那些自以为了解了道的人,只会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妄加揣测,其实是非常愚昧的。
所以圣贤之人,崇尚道的敦厚,拒绝浅薄;崇尚淳朴、实在,拒绝浮华。
这就是君子放弃仁、义、礼、智,而选择道、德的原因。
【阐述】
“德”就是一种“得”,即“得道”。“德”和“道”是合而又分,分而又合的,“道”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看不见,“德”可以彰显出来使人了解。遵循“道”就是“德”。“道”无尊卑,那为什么“德”会区分上下呢?那是因为“得道”的程度不一样。
“上德”,是“唯道是从”的“得”,是“道”之显,即一切都遵循“道”的规律的表现。其实“上德”的根本特性是“道”,就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施恩与人,完全出于自然之心,不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也不是因为有利可图,想要别人报答。“上德”与“无为”一样,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不必人为地做些什么。
老子认为社会会出现种种问题,并不是因为没人治理,恰恰是人们想尽问题去治理它,才使它问题重重。如果像那个钓鱼的人治理臧地那样,就会避免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去治理而产生的损害,百姓自然就按照自然的规律生产、发展了。这种无策之策,无治之治就是“上德”,治国以“上德”,就会使国家安定太平。
“下德”是执著于“有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功利性很强,有明确的目的,王弼解释为“求而得之,为而成之”。老子认为,封建社会制定的那些区别尊卑贵贱的礼仪,就是“下德”,如王弼所言“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而这样的“德”,往往使人言不由衷,弄虚作假,行不遂心,萌生出来的都是些假仁假义。当年国民党要员拜谒中山陵,并不是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真心的崇敬,而是各有自己的打算,面和心不和,对他们这种各怀鬼胎,鲁迅先生曾写诗讽刺:“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三分钟,各自想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