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3600000051

第51章 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年少时喜好读书,也学习击剑,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叫犬子。司马相如学业完成后,非常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为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的资财而当上郎官,侍奉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不是他的爱好。正巧景帝不喜好辞赋,而这时梁孝王来京城朝见景帝,随他一起来的一批善于游说的人士,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司马相如见到这些人后就很喜欢他们,因此借生病之由辞掉官职,去梁国游学。梁孝王让相如与这些读书人同住,相如才得以与儒生们以及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下了《子虚赋》。

梁孝王去世后,相如只好返回成都家中。然而此时家道中落,他又没有可以养活自己的职业。相如平素与临邛县令王吉私交甚好,王吉说:“长卿你长年离乡在外,若求职做官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儿看看。”于是,相如前去临邛投奔他,暂住在临邛城内的一座都亭中。临邛县令佯装恭敬,每天都来拜访相如。起初相如还以礼相见。后来就称病,让随从谢绝王吉的拜访。王吉则对他更加谨慎敬重。临邛县富人多,而卓王孙家就有八百名家奴,程郑家也有几百个家奴。二人相互商量道:“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好酒席请他。”一并邀请了县令。当县令到卓家时,卓家的客人已经有上百个了。到了中午,他们去请司马长卿,长卿推托有病而不肯前来。临邛县令见相如没来,便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请相如。相如迫不得已,勉强前往卓家,满座客人无不倾慕他的风采。酒兴正酣时,临邛县令捧琴放在相如面前,对他说:“我私下听说长卿喜欢弹琴,希望能聆听您弹一曲,以助欢乐。”相如辞谢了一下,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

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卓文君,新近守寡不久,喜好音乐,所以相如假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去挑逗出她的爱慕之情。相如来临邛的时候,有车马随行,仪表堂堂,举止典雅,甚为大方。待到他去卓王孙家喝酒、弹琴时,文君偷偷从门缝里看他,心里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自己配不上他。宴会结束后,相如托人重重地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殷切的倾慕之情。于是,文君乘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相如便与文君乘车急忙赶回成都。成都家中空无一物,只有四面的墙壁立在那里。卓王孙知道女儿私奔之事后,大怒道:“女儿不成材到这样的地步,我不忍心杀她,但也不会分给她一个钱。”有人去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听。过了好久后,文君感到不快乐,对丈夫说:“长卿,你只管和我一起去临邛,我们向兄弟们借贷,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像现在这样让自己如此困苦呢!”相如就和文君前往临邛,把他们的车马全卖掉,买下了一家酒店来卖酒,并且让文君亲自主持垆前酌酒以及应对顾客的事情,而自己则穿起犊鼻裤,与雇工、奴婢们一起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

卓王孙听说这件事后,深感耻辱,因此闭门不出。兄弟们和长辈们交相劝说卓王孙,对他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缺少的并不是钱财啊。如今,文君已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也早已厌倦了游宦的生涯,虽说他贫穷,但确实是个足以依靠的人才。何况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你何必偏偏这样轻视他呢!”卓王孙逼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一百名家奴,百万钱财,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财物。文君就与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宅,成为富有的人家。

过了好久,蜀郡人杨得意担任狗监,侍奉汉武帝。一天,皇上读《子虚赋》,觉得写得好,便说:“我偏偏不能和这个作者同处一个时代啊!”杨得意说:“我的同乡司马相如自称这篇赋是他写的。”皇上大为惊喜,召来相如询问此事。相如说:“有这件事。但是这篇赋只写了诸侯之事,不值得看。请让我写一篇天子游猎赋,写成此赋后就进献给皇上。”皇上答应了,并下令让尚书给他笔和木简。相如用“子虚”指代空话虚言,为了陈述楚国之美;而“乌有先生”就是指哪有此事,以此来替齐国人诘难楚国;“无是公”就是指没有此人,用来阐明做天子的道理。所以就虚构了这三个人写成一篇文章,用以推演天子和诸侯的苑囿游猎之事。那篇赋的最后一章,将主旨归结到节俭,借以规劝天子。那篇赋进献给天子后,天子大为喜悦。

同类推荐
  • 全球通史9

    全球通史9

    本书内容包括:欧洲大陆的分裂、萨拉热窝的枪声、大智若愚的霞飞将军、祸起凡尔赛、法国大溃败、不列颠之战、大西洋潜艇战等。
  • 东方韵曲

    东方韵曲

    清朝末年,满清政权腐败,内乱纷争,外强侵扰。主人公赵玉林自幼父母双亡,被原为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军中的郎中,后隐姓埋名投身佛门的医侠韩岐池收留带走,辛苦学艺十年后返回家乡保定。先入仁和堂栖身学业,娶仁和堂东家傅山品貌俱佳的千金傅嫣红为妻。后自立门户,开药堂、办诊所,涉足其他商行。此间广交官府要员、江湖豪杰,与日本武士技较武功,与西洋医生切磋医术,尽显我中华之东方神韵。戊戌变法失败后,顺应世界潮流,遣子赴洋留学,以科技救国的理念来振兴我华夏民族……
  • 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民国名匪的黑道江湖

    民国时期,外强环伺,军阀混战,许多土匪也曾在这个乱世或成为一代枭雄,如张作霖;或成为一代将才,如马占山;或成为一代恶盗,如孙殿英;而更多的是孙美瑶、老洋人、瞿伯阶、蒋世英这样的地地道道的土匪。他们无恶不作,却又左右逢源。而无论是一代枭雄之将还是鸡鸣狗盗之徒,他们又都能在民国的大舞台上占据一个角色。
  • 蜀汉必得天下

    蜀汉必得天下

    我来到三国时期,正直赤壁之战,风火连绵,战事不断,这个悲惨的时代,最后因为我的协助蜀国一统华夏
  • 光影大帝之名将传奇

    光影大帝之名将传奇

    他,身世扑朔,天赋异禀,在挚友的帮助下平步青云,却因一场席卷整个大陆的战争而陷入了人生最痛苦的抉择中。他,将门虎子,地位尊崇,无意中陷入了阴谋漩涡而被皇帝迫害,无奈只得转投他国,历经千辛万苦,只为一朝大仇得报。两个命运迥异的男人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热门推荐
  • 大建筑师

    大建筑师

    高楼大厦、别墅城堡、宫殿神庙...皆出自白天之手!跑马圈地,整个地球都成为白天的乐园!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代大建筑师的成长历程由此开始。
  • 再嫁为妃

    再嫁为妃

    “为了月儿,我可以抛却江山!”晋国皇帝百里长歌说。“得到天下便能得到月儿么?”康王百里落雪握紧了拳。“我做月儿的一心人可好?”幽冥宫主红泪邪魅一笑。七载恩断,再嫁为妃!
  • 惊恐男友

    惊恐男友

    爱她的人,她没有感觉。她爱的人,对她没有感觉。爱情从来都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情,从来都是一件痛彻心扉的事情,从来都是一件让人茫然不知所措的事情。三分钟后,沈如烟的手机“嘟嘟”的响。这是短信息提示音。沈如烟掏出手机,打开短信。是陈志哲发的。我不能给你幸福,只有希望你幸福。爱一个人不是占有,而是希望她幸福。我爱你,但是却得不到你,于是只有站在你的不远处静静的看着你。也许,这是爱情中最卑微的一种表达形式了。虽然如此,我仍然想用这种卑微的方式告诉你,我爱你。求婚被拒绝后三分钟之内发来这么煽情的一条短信。
  • 我是鬼帝

    我是鬼帝

    放了学只是去上了个网,倒霉的我被天花板上掉下来个大吊灯砸死了,竟然到了地狱,还遇见了女鬼,天啊,什么玩意儿~女鬼为了有很强大的实力就把我给软禁了,然后女鬼逼我学法习武,从此我走上了鬼修之路,想不到我天赋好,实力直达鬼帝,是超越酆都大帝的鬼帝王。。。。
  • 凯喵源兔游世界

    凯喵源兔游世界

    缘-命运纠缠的丝线,不管身心何处,总能牵引着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张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张中行的散文精选集 ,内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等,有浓厚的古 典韵味和人生哲学。本选集对浙江文艺出版2008年版的《张中行散文》进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时,为 便于读者阅读,将全书篇目按内容分成“心声偶录” 、“旧迹发微”、“睹物思情”、“灯下忆友”四个 部分。
  • 王爷,请休了我!

    王爷,请休了我!

    被洪七公的徒孙洪九公,用‘周杰伦式’的穿越法误把正在打抱不平的她,当成男子虏到了明代,还和她约法三章只有她办成了他交代的事情才把她送回去。当真是一个人倒霉,喝水都会塞牙。想她一个还在读书的黄毛丫头,却为了生计不得不冒充王妃,王爷的老婆好歹工作也稳定了,事业也起步了住的穿的吃的也不愁了,王爷,你就休了我吧,好让偶自由的在天空飞翔,在明代闯一番天。
  • 帝世万

    帝世万

    大千世界曾由我主宰,巨浪也曾因我之名澎湃。而今我却在黎明独自入眠,在曾属于我的大道落寞徘徊。世人生死曾由我主宰,尽情品味惊恐在死敌瞳孔绽开。时代轮转。先帝亡矣!新帝万代!此刻!我踏万世之路,手握权位经脉。无悔重来!
  • 启示录:月神殿

    启示录:月神殿

    本人新人写手,此文已经有构思大概1年多了,但是无奈比较懒,第一次写文还希望大家能喜欢并且帮忙多提点意见。其次说明一下,本文纯属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并且本文一开始投稿在百度“原创小说吧”以及“宅向小说吧”。小说是一个架空世界,并不是什么中世纪啊,古代啊,武侠啊这一类的,是完完全全的另外一个世界,所以就算里面出现UFO也请各位不要见怪~(虽然不会出现),文章大体属于“西玄”类,具体嘛。。魔法、校园、恋爱、后宫、冒险、战争、日常等等。。。内容比较偏日漫宅系风格,因为本人是个漫迷,还希望大家请多指教!
  • 官场现形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官场现形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李宝嘉编著的《官场现形记》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在当时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它列为“四大谴责小说”之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