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68100000024

第24章 二十三、文学同人的梦想

醉心于诗歌的创作,让郭沫若最终决定了弃医从文。1921年初,冬假刚刚过完,郭沫若就向学校递交了一份休学三个月的申请,并得到批准。在这期间,他联系了在京都大学的郑伯奇,想转到京都大学去学文学。

经过田汉的介绍,郭沫若与郑伯奇也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常把写出的诗稿先寄给伯奇看,郑伯奇也把自己的创作寄给沫若征求意见。

郑伯奇十分赞同郭沫若转而学文的打算,但是成仿吾劝阻了郭沫若。

仿吾认为,已经在医学部读到三年级了,不能前功尽弃,何况有意从文,也不必一定要去大学里读文学。郭沫若想想也是,学校的课堂里未必教得出诗人、作家,仿吾、达夫、张资平他们都没有学文学,大家不是还都有意在一起搞创作。这才打消了转学的念头。

虽然如此,郭沫若却还是把休学三个月的时间都交给了文学。他要么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读文学书籍:福楼拜、左拉、莫泊桑的小说,易卜生、霍普特曼、高斯华绥的戏剧等等;要么就创作自己的诗歌;还有,就是不断联系各处志同道合的朋友,把大家聚集起来,实现两年多前他和张资平在博多湾海滨做的那个文学梦——办一个纯文学的刊物。

就在郭沫若忙于联系朋友的时候,1921年1月,由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发起组织的文学研究会成立。这是五四新文坛出现的第一个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在酝酿成立的时候,郑振铎曾同时向在日本的郭沫若和田汉发出邀请,请他们加入发起人行列。可是信函在田汉手中耽搁了,郭沫若并不知道此事。不过就算是知道,他也未必会加入到文学研究会中去,因为他与仿吾、寿昌等几个朋友在最近的通信中,都不约而同地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现状表示了失望。他们认为,新文化运动闹了这么久,国内杂志界的文艺,几乎把鼓吹的力都消尽了,需要有人来“急挽狂澜”,否则,势必让一班老顽固们嚣张起来。而能尽此力者,“舍我其谁”!

郭沫若与一班朋友也加紧了办刊的活动。可是办刊物需要资金,一群留学生谁也没有收入,更没有门路。于是,他与成仿吾、郁达夫、何畏、陶晶孙、徐祖正等人,在年初的时候先创办了一个内部交流的同人刊物《Green》——绿。这是一个代表着新生命与创造活力的颜色。他们自己集资油印了两期《Green》。

2月间,正当他们苦苦寻找正式出版机会的时候,成仿吾得到一个消息:上海泰东书局有意聘他做文学部主任。成仿吾与郭沫若商议,两人都认为这可能是个机会,于是立即决定了回国。成仿吾为此把临到毕业的考试都放弃了。然而,当4月初他们回到上海后才得知,泰东书局改组编辑部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所谓拟由成仿吾任文学部主任的消息是子虚乌有。仿吾见是这种情况,便先打道回府——去家乡长沙找工作了。泰东书局的老板赵南公倒是器重郭沫若新诗人的文名,留他在编辑部。郭沫若独自一人在马霍路德福里泰东书局的编辑所暂住了下来。

4月下旬的一天,得知郭沫若到了上海,文学研究会的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特意邀请他在半淞园见面。这是郭沫若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初次相识。郑振铎很热情,人也健谈。沈雁冰却略过严肃,又身着一袭长衫马褂,给郭沫若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不过彼此都是客客气气的。

几个人在园内边游览边聊天。午饭是郑振铎做东请客。饭后坐在临池的亭子内,郑振铎又邀郭沫若参加文学研究会,并请他支持即将出版的《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的工作。郭沫若回答说:“你们的广告已经看到,旬刊自然是要尽力地帮助的。至于参加你们的社团,原本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你们最初发起文学研究会的时候,写信给寿昌,并邀我一同加入发起人之列。但寿昌没有把信给我看。他又没有答复你们,想来他怕是没有合作的意思。若现在我来加入,觉得对不住朋友,所以我看最好是在会外来帮助你们。”

尽管郭沫若委婉地谢绝了郑振铎的再次邀请,几个人对于这一次会面相识还是很高兴的。分手告别时,郑振铎怕郭沫若不熟悉上海的交通,还特意坐车送了他一程。

5月底,郭沫若终于与赵南公商谈好了出版文学刊物的事情。泰东书局是个不大的出版社,赵南公还是有些眼光的,他想借郭沫若等人的文名和才气,让出版社在出版新文学作品方面有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争取到这样一个机会,郭沫若马上返回日本,在福冈的家中只待了一天,就动身去京都、东京两地,联络聚合同人,商量筹组文学社团以及出版刊物的具体事宜。

到京都后,郭沫若先去拜访了郑伯奇。伯奇写信的字迹特别纤细,像姑娘们的笔迹一样,郭沫若想象伯奇其人也应如其字般清秀,孰料见到郑伯奇,却是一高高大大的西北汉子。伯奇是陕西长安县人,郭沫若觉得可以称他为东方的兴登堡。郑伯奇同样惊异于所见到的郭沫若。从《死的诱惑》那一类诗里,他以为沫若一定是一位病弱的人,没准儿得的还是肺结核,不是三期,怕也到了二期吧。但眼前的人却宽额、巨颅,目光炯炯,身材方整,根本不像一个感伤的诗人,而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二人把彼此的这种想象说出来后,不由得都大笑起来。

“从信上得来的想象和实际的印象居然如此不同,可见文学的要素是不免有些夸张的啊。”

在郑伯奇那里,郭沫若陆续见到了穆木天、张凤举、李闪亭,也认识了沈尹默。沈尹默要年长许多,所谈多是古书、元曲之类的话题。张凤举说起厨川白村甚为称赞郭沫若的诗《死的诱惑》,认为这证明中国的诗歌已经表现出了近代情调,很是难得。伯奇便有意引郭沫若去访问厨川白村,厨川那时是京都帝国大学文学教授。郭沫若却谢绝了。

“我这人,用我们四川话来说,怎么也是有点‘不带贵’。不知怎的,我总有点怕见上人。凡是所谓大人名士,我总是有点怕,只好退避三舍的。”

京都的几个人,除了伯奇、穆木天对于办刊物,组织文学社团热情很高,其他人似乎不太热心。郭沫若逗留了三天后转去东京。

在东京一下火车,他就直奔东京帝大宿舍找郁达夫,从一高预科分别后,他们已经六七年未见了。不料,达夫因犯胃病住进了医院。

郭沫若也没顾上喘口气,又去了医院。

“你还认得我吗?”

“怎么不认得,你可是清瘦了许多!”

“你也老了许多。我们在预科的时候,你还是一个小孩子呢!”

“可不是么!”

达夫是个容易伤感的人,见到满脸疲惫相的沫若,就想起了唐人诗句:“十年别泪知多少,不道相逢泪更多。”心里许多想说的话反倒不知从何说起。他们二人有过相同的旧式婚姻经历,说起目下各自的情况,又都有种在十字架下受苦的感觉,于是不免同病相怜。

郭沫若询问了达夫病况,知道已经基本痊愈,遂放了心,接着说起回国后的情况和此行的目的。说到沪上文坛的现状,不由得激愤起来:

“上海的文氓文丐,懂什么文学!近来,一些小报,《礼拜六》、《游戏世界》等刊物又大抬头起来。他们的滥调笔墨中充斥着麻将气、大烟气。而一些开口闭口谈新文学的人,却是把文学团体来做工具,好和政治团体接近,文坛上的生存竞争非常险恶。”

达夫闻听此说也是忿忿不已,但得知组织社团和办刊之事已有眉目,立时热情高涨,表示将全力以赴。郭沫若见达夫对办文艺刊物的事如此热情,就跟他商定,除了自己写文章,以后东京方面的事都要以他作中心。

下午,郭沫若离开医院,前往东京郊外月印精舍去访田汉。田汉早就进了东京第一高等师范。博多一别也已数年,两人见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在外面吃了晚饭,田汉本想再请沫若去银座领略一下“咖啡馆情调”,他的剧本《咖啡店之一夜》就是从咖啡馆得来的灵感。

可摸摸兜里的钱,实在不够两人跑到银座去喝杯咖啡的,只得作罢。

跟沫若一说,他也不介意。晚上宿在田汉处,两人清茶一杯,一样聊得尽兴。

6月8日下午,郭沫若约了东京的几位朋友张资平、何畏、徐祖正、田汉,一起到郁达夫的寓所聚会,达夫前一天已经出院了。郭沫若给大家详细讲述了在上海与泰东书局赵南公谈妥办文学刊物的情况,并提议以《创造》作为刊物的名称。他还给朋友们介绍了一些国内文坛情况和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建议应该借办《创造》之机,成立自己的文学社团。与会者一致同意了他的提议,议定《创造》暂时先出季刊,利用暑假时间集齐稿件,社团的名字就叫创造社。然后大家具体讨论了《创造》创刊号稿件的分担、组织、编辑等问题,还初步拟订了一个出版丛书的计划,每人负责一两种。

聚会后,大家又分头把会上的决定通知了几个没能来的朋友。后来,在东京郁达夫寓所的这次聚会,就成了创造社实际上成立的开始。

顺利地解决了办刊物组社团的所有事情,这次到日本的使命就完成了。郭沫若离开东京回福冈家中小住,随后即返回上海,要着手去做的事情太多了。

同类推荐
  • 笔著华夏——郦道元

    笔著华夏——郦道元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林则徐

    每当人们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都能看到镶嵌在碑座四周的八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一幅幅画面再现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阶段,而第一幅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激奋人心的场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悲壮的一页。
  •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中国企业家中的教父级人物,作为“军人帮”造就的狼性企业家。任正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华为内部发表一篇务虚式的讲话或文章,很多都成商界名章了。在华为发展的每一个横、纵坐标点上,每一个关键的、迷茫的时间节点上,任正非总是及时地站出来,以其卓越的企业家智慧为华为指明方向。
  •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他的《离骚》里的主人公自叙生辰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由于对“摄提”等理解不同,对古代历法推算也有差异,这位以屈原为模特的诗人的生年还有争论。一般定为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庚寅)日生。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倾本红颜

    倾本红颜

    她承袭身体的记忆,莫名来到唐朝。。。。。。广陵王为什么找她合伙做生意?满身秘密的富家公子为何对她百般维护?吐蕃王子为何要将她带到吐蕃?广陵王不惜为她篡权夺位,富家公子不惜为她跟皇家为敌,众多美女无不为她一见倾心。难道他们看不出来,她不是“他”吗?觊觎温家财产的堂哥,腹黑深沉的广陵王,风流成性的富家公子,野蛮狂傲的吐蕃王子,都给我闪边去,小女子我女扮男装,没有金手指,但却纵横商界,玩转大唐。
  • 绝色杀手穿越:兽妃天下

    绝色杀手穿越:兽妃天下

    杀手界代号天刹的她因报仇死亡后穿越异世。重生的她还未睁开眼便注定惊艳人世。他是风家唯一的传人,受到全家上下独一无二的宠爱,传说他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只知道吃喝玩乐。一场变故,人人口中的痞子竟然拥有超卓的武功,无双的智慧,异世大乱中,看他如何只手遮天,翻云覆雨。风起云涌,七雄争霸,龙吟虎啸,谁与争锋!当世人惊叹他的才能时,才发现他竟然是她!【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重生之魔法

    重生之魔法

    魔法的世界,神血浸染的大陆,身世迷离的少年,未知的命运,等阶森严的修炼境界:士、师、大师、宗师、大宗师、导师、大导师、圣导师、皇、圣皇、神。那自诩为神的种族,究竟是存是亡,少年又到底背负着怎样的命运……魔法的世界,一切当由魔法解决。
  • 不准不发财

    不准不发财

    草根青年李恒迁无资金无背景,却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敏锐地观察着四周,在身边发现着创业的机会,最终把握机会,掘得人生的前几桶金,成为酒店老板、地产老板等。《不准不发财:我那超好看的猎财秘史》具有自传色彩,故事真实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在情节推进中又紧密结合创业营销案例,极具借鉴价值和吸引力。作为小成本创业的典范案例,本书的创业经验可以复制,既是广大创业者、个体私营企业主、社会待业人员的实用指导手册,也适于在校大学生、白领阶层阅读。总抱怨没有背景没有资金?总抱怨没有机遇没有商机?看完《不准不发财:我那超好看的猎财秘史》,不准不发财!
  • 妖孽王爷拖上船

    妖孽王爷拖上船

    “楚楚,楚楚……”他喃喃着,温热湿润的触感一寸一寸的渗透她。楚楚迷迷糊糊睁开眼,见到他着了火的眼,还有他轻解自己衣衫的动作,她茫然地伸手去抓他的手,然后被他抓住了手腕,压在枕边。“告诉我,你……要和我做夫妻吗?”他的话音带着颤。“唔……热,你混蛋!”楚楚哑着嗓子骂道。他苦笑着喘气压抑,果然,现在的她压根就是酒醉没有理智,加上……春药吧。“楚楚难受的已经坑不出声,偏偏压着她的那个人还那么多废话,她一口咬住了那人的脖子,狠狠咬,松口的时候他的脖子上多了一丝的红,她又不知不觉舔了舔。再然后,她看到他的眼红了,他严严实实地把她抱到了怀里……
  • 王妃别吊,妖艳王爷要收妃

    王妃别吊,妖艳王爷要收妃

    “”干嘛呢,干嘛呢,我警告你手别乱摸,我很厉害的。”“是吗,我看你手在发抖啊,”某王爷笑的一脸邪魅,看着身下的女子,笑脸如花,像黑夜里的星空格外诱人。“不如,就跟了我吧”没过一会儿,某人叫的比刚才笑的还诱人,“想让我跟你要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凤凌九将王爷反压在身下,王妃爷错了,爷给你道歉还不行吗?求你跟爷走了吧?
  • 上古世纪之梦幻远古

    上古世纪之梦幻远古

    分为正传、前传,以及番外。正文讲述了,一个玩这《上古世纪》款游戏的普通玩家,在游戏中的种种经历、冒险,感受游戏的神奇美丽。前传描绘了,以上古世纪这款游戏世界观为主,讲诉上古世纪大陆上发生事件,神与英雄间的故事。番外畅想了,四大种族之一的精灵族,发生的事件---妖媚血石。(没玩过上古世纪游戏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二卷:神与英雄开始看)本文集结西方魔幻、游戏、悬疑、爱情、恐怖
  • 进化我为皇

    进化我为皇

    平凡小子盖昼思为能守护青梅竹马茹赫娜,立誓成为最强进化师
  • 朕的老婆是恶霸:纨绔皇后

    朕的老婆是恶霸:纨绔皇后

    来自现代的金融高手穿越成为纨绔皇后,在皇宫朝野、商界江湖步步为营,斗智斗勇,黑白魔三道之主,终一袭红装凤临天下,夫君是谁又如何?三王争夺是寻常!看21世纪的小偷警察化身龙凤胎宝宝联手选爹爹!
  • 混沌鬼域

    混沌鬼域

    少年唐峰,因无天赋,不甘被弃,戴上面具,身藏惊天秘密,心怀找到家族之命,浴血杀戮,于天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