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4100000027

第27章 伏在志摩遗骸上痛哭

一个昨日还鲜活的朋友就这么去了,是被刽子手杀死的,沈从文从湖南回来,仍在悲痛与激奋中,久久不能平静,他在窗前坐下来,给王际真写信:

到湖南送胡也频孤儿回家去,交给那个外祖母,还设了若干谎,证明人并无危险。路上我们走了二十天,经过杀烧过的长沙,街上全是兵,乡下全是匪,两不相妨,奇奇怪怪,走路的人还是很多,因为这些事好像同百姓还是无关,虽然两边都说为的是“民众”,各尽量杀人,各尽量捐钱勒税。

从文

四月十三日

他把信封好,立刻上街去邮局,发了信,心里空荡荡的,不由得又去到徐志摩的家,碰巧徐志摩正在上海。“我真不如也频,他是一个时时充满自信心的强者,相比之下,我真是太软弱了。”沈从文讲了这次送丁玲回湖南的情况后,真切而又坦诚地说。

徐志摩沉默了一会儿,问他:“武大的工作,你就这么放弃了?”“时间来不赢,我不能为了那份工作不顾朋友。丁玲孤儿寡母的,背负太大的悲哀,太难为她了。”“工作没了,现在准备做些什么呢?”“南京《创作月刊》邀我去做编辑,这几天我都在想这个事,我想将它办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刊物。”

当时对新文学发展历史兴趣正浓的沈从文,给徐志摩讲了自己的打算:决定在刊物上“让读者从过去的发展上,认明白中国文学的将来,宜如何去发展”。为此,他计划一年内在刊物上发表十二篇文学批评文章,每期讨论一个问题。

这样一来,一面可作左翼文学理论者一点事实上参考,一面也就正面的指示出所谓“英国绅士的幽默”,“本国土产的谐谑”,“小报式的造谣”,“黑幕大观式之说谎”,“挣撕揉扯旁人理论而来的大众文学主张”,“受官方豢养而来的三民主义文学”,如何不适宜于存在,以及一切流行趣味风气,如何妨害到有价值的作品产生。

然而,世事总难尽如人意,就在沈从文从徐志摩家回来的第二天,办刊的事情有了变化,主办方并不同意沈从文的方针。既然如此,沈从文只好选择放弃。当他第二次再去看望徐志摩时告诉他说:

“我专心写作也能养活自己。只是,总静不下心来,一提起笔,就会想起也频。”“看来即便是政见不同,也并不能影响善良人的情感。”“我不懂什么政见,也不需要。只是感到自己越来越敬佩他,亲近他,想着他,这种感情比他活着时更强烈。”“既然如此,你跟我到北京去一趟吧,你去以前胡也频住过的地方看看,想想,写一篇纪念他的文章。”

丁玲回到上海,被组织上安排主编左翼文学刊物《北斗》,沈从文安置好九妹,去杂志社跟丁玲辞行,然后随徐志摩一道飞往是北京。

故地重游,沈从文重温了昔日他和胡也频、丁玲相识相聚并结成友谊的地方,感慨万千中写下了缅怀好友的纪实散文——《记胡也频》。

在实际生活中,沈从文并不认同胡也频的政治见解,但在作品里,他对胡也频的性格却表现出足够的敬意,活泼而生动的文字中,流露出由衷的赞美。对遇害的朋友,他怀着深厚的感情,甚至在《记胡也频》中把自己与胡也频进行比较,感叹自己性格的弱点,高声赞美胡也频是一个时时充满自信心的强者:

至于那个海军学生却与我完全不同了。他是一个有自信的人。他的自信在另外一些人看来,用“刚愎”或“固执”作为性格的解释,都不至于相失太远。但这性格显然是一个男子必需的性格,在爱情上或事业上,都依赖到这一性格,才能有惊人特出的奇景。这种性格在这个海军学生一方面,因为它的存在,到后坚固了他生活的方向。虽恰恰因为近于正面凝视到人生,于是受了这个时代猛力的一击,生命于创作,同时结束到一个怵目的情境里,然而敢于正视生活的雄心,这男性的强悍处,却正是这个时代所不能少的东西。

《记胡也频》写完后,沈从文感到意犹未尽,又补加了一个“附志”,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以深沉的哀痛和激愤,抒发他对胡也频被残酷杀害的感慨。

总而言之,到这个时节,他是用不着别人来想象他的如何存在,关心到他的本身了。但一个活人,他倘若愿意活下去,倘若还能活下去,他应当想到的,是这个人怎么样尽力来活,又为了些什么因缘而死的。他想到那些为理想而活复为理想而死去的事,他一定明白“镇定”是我们目下还要活着的人一种能力,这能力若缺少时,却必需学习得到的。

一个人他生来若并不觉得他是为一己而存在,他认真的生活过来,他的死也只是他本身的结束。一个理想的损失,在那方面失去了,还适宜于在这方面重新生长,儿女的感情不应当存于友朋之间,因为记念死者并不是一点眼泪。

我觉得,这个人假若是死了,他的精神雄强处,比目下许多据说活着的人,还更像一个活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使我们像一个活人,是些什么事,这是我们应当了解的。

善良而一身正气勇敢的沈从文,尽管与左翼文艺主张有隔阂,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国民党残杀手段的不满,不影响他在当时国民党的文化高压政策下发出正义的呼声,写文来悼念自己的友人——一位中共党员、革命志士。

本来,沈从文的《记胡也频》一直写到胡也频被捕被害,但1931年10月4日开始在上海《时报》连载时,却被当局删去了许多,结尾只留下胡也频被捕当天,到沈从文处请他写挽联的事情。全文总计约四万字,最初发表时的题目为《诗人和小说家》,连载至第十一次(10月15日)时才改为《记胡也频》,一直连载三十四次才结束,最后的一句,正好是写丁玲:

那种镇定,在2月9日,我们从南京方面朋友左恭家里赶回来,10号得到一个消息时,还依然保留在孩子母亲的脸上。

沈从文将写成了《记胡也频》的事讲给徐志摩听时,徐志摩并不言语,停了一会儿才转了话题说:“我看你还是找份教学的工作,这样收入稳定,也不至影响写作。”“只是,武大恐怕是回不去了。”“武大回不去,还有别的学校,譬如青岛大学。”原来,1928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文学院院长的杨振声,刚在俩月前到国立青岛大学去做校长。杨振声在美国虽然学的是心理学专业,可是他在北大读书时就加入了新潮社,与徐志摩、胡适关系都很密切。在胡适的鼓励和指导下,杨振声还出版了获得较大成功中篇小说《玉君》,他比胡适虽然大一岁,但作为学生,他对胡适一直非常敬重。胡适对他也很是提携,杨振声1930年底出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就是胡适向当时北大校长蒋梦麟推荐的。

能到青岛大学去教书,沈从文自然高兴,便与徐志摩一道去找胡适。

听徐志摩讲明来意,胡适爽快地答应了,并立即给杨振声打电话。沈从文去青岛大学教书一事很快落实下来,胡适为沈从文高兴,要给他庆祝,特留下他和徐志摩一道吃晚饭。趁着晚饭还没开始,徐志摩与沈从文在胡适家的楼上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长谈。生性坦荡的徐志摩,早把沈从文当成了最知心的朋友,这次他不但与沈从文谈了自己的家庭、童年往事,还谈了时下里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你今后如果有了灵感时,可以把我的事写成小说。”徐志摩认真地说,沈从文也非常认真地回答:“到真正动笔时,我可能还有许多事情要向你请教。”

他俩做梦也想不到,这次长谈,竟然是诀别!青岛大学9月开学,沈从文9月带着九妹来到青大,担任国文系讲师,主讲《小说史》和《散文写作》;九妹仍然插班借读,继续学习法语。后来的事实证明:法语和英语的学习生涯,并没有让九妹掌握这两门语言,却培养了她高傲的心性。沈从文与九妹住进学校为他提供的福山路3号,这里离海滨浴场仅一箭之遥,风景异常优美。他这时的月薪有百元,又有那么多心性相通的朋友,而立之年的沈从文,北漂快十年了,他第一次过得这么快乐开心。

已经是享誉南北大都市的著名小说家,又是三度登上大学讲台,沈从文早已适应了大学工作,有了足够的自信。面对慕名而来的学生,沈从文应付自如,课讲得十分生动。

可能是气候的关系。在青岛时觉得身体特别好,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写作情绪特别旺盛。我的一些重要作品就是在青岛写成或在青岛构思的。

除了教学写作,沈从文思念朋友师长,不断地给他们写信。1931年11月13日,当他得知胡适写信给宋子文,主张依据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项原则与日本交涉东三省的善后问题时,担心胡适入国民党的毂中,于是给徐志摩写信,说:

胡先生好像有到南京去做官的意思,那就真糟糕。他是应当来领导一个同国民党那种政策相反的主张,不能受人家的骗局的。许多对政府行为主张惑疑的人,在某一情形下,都可以成为他的小兵,若他作了什么财委会的事情,有许多人是很失望的。

除了对胡适的担心,在信中沈从文还请徐志摩设法帮方令孺找点工作。这位曾与林徽因齐名的“新月派”中仅有的两位女诗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浙江省文联主席,当时是青岛大学讲师,因为一些个人原因离开青岛要到北京去发展。

在信中,沈从文还向徐志摩谈了自己的创作打算:

预备两个月写一个短篇,预备一年中写六个,照顾你的山友、通伯先生、浩文诗人几个熟人所鼓励的方向,写苗公苗婆恋爱、流泪、唱歌、杀人的故事。

在这封之前还写道:我这里留到一份礼物……等到你五十岁时,好好的印成一本书,作为你五十大寿的礼仪。

1931年11月21日下午,沈从文与青岛大学中文系的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等几位学人,正在校长杨振声黄县路一座二层小楼里,一边吃茶一边闲聊,突然得到北京来的一份电报:19日志摩乘飞机于济南附近遇难……

一时间,如有一枚炸弹突然在众人间炸开,大家都惊愕万分。沈从文显然是被炸得最厉害的,他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目瞪口呆了好久,才一抹眼泪说:“我要搭夜车到济南去一趟,拜托大家替我向杨校长说一声。”沈从文心急火燎地赶到火车站时,只买得一张三等车厢票。火车哐当哐当地向前行驶,窗外一片漆黑,整整一夜,沈从文一直大睁着双眼,向黑暗的远方张望。好人,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什么就会这么早逝呢!他心里一直在嘀咕这句话,眼泪不断地流出来。徐志摩是19日乘飞机在济南附近不幸遇难的,沈从文连夜赶到济南,“见其破碎遗骸,停于一小庙中”。他伏在徐志摩的遗骸上,悲恸地失声痛哭。

一代天才诗人,就这么化鹤归去。他只活了33岁,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就这么去了。对于他的离去,朋友们无不陷入了悲痛之中。徐志摩是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遇难的。失事的飞机,叫“济南号”。蔡元培为他写挽联: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这年底的《新月》“志摩纪念专号”,刊出许多朋友对徐志摩怀念的文章,算是永久的告别。

每次志摩一到,就弄得大家欢喜不置,他从不谈文学,谈的都是吃、穿、头发、玩……他从轮盘赌的神秘说到人生的运命,买卖金子的亏赢,贩卖钢版皮口袋和头发网子人的面貌,说到这里窗外布谷的声音,又使他想起印度种种的歌鸟,泰戈尔欢喜的花鸟,爱尔兰人叶慈给泰戈尔的一封信,与他只有两面因缘的曼殊斐儿,曼殊斐儿的眼睛,哈代说话的音调,每早光华道上的鸟声,桌上那书皮的颜色,《新月》月刊的封面……民国著名的外交家,曾在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任教十多年的叶公超,想起了志摩生前闪烁的眼睛,嘴唇两端的曲线,稍微前倾的头部,想起他的灵敏和同情的幽默,万分留恋地说了许多,最后感叹道:“世界上只有他这样一个人,再没有第二个了!”

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梁实秋也说:以他的一生所见,再没有一个人比徐志摩“更讨人喜欢”,新月派每次聚会,每逢徐志摩迟到时,总是“举座奄奄无生气,他一赶到,像一阵旋风卷来,横扫四座,又像一把火炬把每个人的心都点燃,他有说,有笑,有表情,有动作,至不济也要在这个的肩上拍一下,那一个的脸上摸一把,不是腋下夹着一卷有趣的书报,便是袋里藏着一卷有趣的信札,传示四座,弄得大家都欢喜不置”。

梁实秋甚至用当年普鲁士皇帝赞美歌德的话称赞徐志摩:“这才是一个人!”然而,在这世界上,因徐志摩的离世伤感最多最深、至死不能忘怀的人,还是沈从文!11月24日,沈从文致信胡适,建议道:一、购买徐志摩乘坐的失事飞机以留纪念;二、定下一个日子,在上海、南京、济南、青岛、北平、武昌各处地方,分地同时举行一个徐志摩的追悼会。同时,沈从文还写下了《死了一个坦白的人》《他》两首诗,来悼念亡友。三年后,沈从文再写出《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一文,追念徐志摩人格方面的光彩:

但如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通人生万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殖到本人行为上来。

之后,沈从文又写了《论志摩的诗》《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以给学生讲课的方式,记忆和怀念徐志摩。沈从文激赏徐志摩的人品和文品,赞誉徐志摩有诗人的“赤子之心”。在文学鉴赏中,他将徐志摩的诗文置于比较思维中予以印象品评和整体把握,彰显其“流动美”的艺术特质。对于徐志摩的诗文,沈从文多采用直觉感悟和整体把握的阅读方式,寻找美的感悟和人文追求。沈从文对徐志摩的记忆和怀念,一直伴随他终身。1980年,他去美国讲学时,特意去拜访了当年徐志摩介绍给他的朋友王际真。在王际真家里,他看到了自己当时向王际真报告徐志摩遇难的一封信,勾起无尽的思念和感慨,回国后,79岁的沈从文挥笔写下《友情》一文,表达自己对徐志摩的怀念之情:

如今这个才气横溢光芒四射的诗人辞世整整有了五十年。当时一切情形,保留在我印象中还极其清楚。

回忆当年的情景时,沈从文写道:

那天正值落雨,雨渐落渐大,到达小庙时,附近地面已全是泥浆。原来这停灵小庙,已成为个出售日用陶器的堆店。院坪中分门别类搁满了大大小小的缸、罐、沙锅和土碗,堆叠得高可齐人。庙里面也满是较小的坛坛罐罐。棺木停放在入门左侧贴墙处,像是临时腾出来的一点空间,只容三五人在棺边周旋。

志摩先生已换上济南市面所能得到的一套上等寿衣:戴了顶瓜皮小帽,穿了件浅蓝色绸袍,外加个黑纱马褂,脚下是一双粉底黑色云头如意寿字鞋。遗容见不出痛苦痕迹,如平常熟睡时情形,十分安详。致命伤显然是飞机触山那一刹那间促成的。从北京来的朋友,带来个用铁树叶编成径尺大小花圈,如古希腊雕刻中常见的式样,一望而知必出于志摩先生生前好友思成夫妇之手。把花圈安置在棺盖上,朋友们不禁想到,平时生龙活虎般、天真淳厚、才华惊世的一代诗人,竟真如“为天所忌”,和拜伦、雪莱命运相似,仅只在人世间活了三十多个年头,就突然在一次偶然事故中与世长辞!

志摩穿了这么一身与平时性情爱好全然不相称的衣服,独自静悄悄躺在小庙一角,让檐前点点滴滴愁人的雨声相伴,看到这种凄清寂寞景象,在场亲友忍不住人人热泪盈眶。

说到他们之间的友谊,他写道:人的生命会忽然泯灭,而纯挚无私的友情却长远坚固永在,且无疑能持久延续,能发展扩大。

没有徐志摩的欣赏和提携,沈从文的文学道路也许会是另一番模样,但后来的读者,最终从他们相交之间读到的不仅是一个天才诗人的无私的提携,还有一个天才作家的巨大成就,一幅人世间长久不忘,透出天韵般温馨的文人之间友情画卷。

我深深相信,在任何一种社会中,这种对人坦白无私的关心友情,都能产生良好作用,从而鼓舞人抵抗困难,克服困难,具有向上向前意义的。我近五十年的工作,从不断探索中所得的点滴进展,显然无例外都可说是这些朋友淳厚真挚友情光辉的反映。

一生都十分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的沈从文,在文章最后颇有感触地如是说。

同类推荐
  • 林汉达小传

    林汉达小传

    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民主运动还是从事教育问题、语言文字问题的研究,或是翻译工作、历史普及工作,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广大工农群众。不了解汉达先生这种光明磊落的人生观,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在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下能那样冒着掉头的危险奋不顾身地进行斗争,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对党交给他的任何行政工作都那样全力以赴,为什么在他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以后依然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那样忠心耿耿,为什么对学生、对朋友总是那样热情爱护、关心备至,为什么他在身患严重心脏病的情况下仍能够那样夜以继日地完成周总理交给的翻译任务。今天我们纪念他,就要学习他的这样一颗纯净、单一的心和对自己信念的赤诚。
  • 世纪行吟-夏衍传

    世纪行吟-夏衍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升迁就学曾国藩

    升迁就学曾国藩

    曾国藩出身贫寒、其貌不扬、又不善于钻营投机,他一生行得正,走得稳,虽然历经磨难,但总体还是直线升官,12年间升了十级,位极人臣。他一生都在跟太平天国干仗,打赢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本书详细地记述了曾国藩的传奇一生。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斯巴达克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斯巴达克

    公元前78年11月10日的早晨罗马城的上空乌云密布从拉丁和杜斯古尔那边的山里吹来的寒冷晓风不断刺着人的脸庞。看样子今天又不会是个好天气了。
热门推荐
  • 呆萌甜心的邪魅王子

    呆萌甜心的邪魅王子

    进入新的学校,新的学习,新的生活,本来应该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就当她遇见他的那天起,她想象的美好生活就这么被他给毁了。为什么,就是因为一杯咖啡,惹祸上身吗?随之而来的居然又是他的挑畔,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接着又是想象不到的捉弄,看来她在这个学校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 无敌战魂

    无敌战魂

    本是人尽可欺的普通少年,备受歧视十数年,可,终有一日,他遇云化龙。手提破魔灭神剑,身燃无尽吞噬火,举手之间,吞噬天地。有无敌战魂,管他什么天才。有无敌神剑,管他什么神佛。从小小宗门崛起,诸天神佛避让,无尽仙帝颤抖!
  • 夜与路

    夜与路

    浮生如夜路,人世似洪炉。仙神靠边站,猛鬼入道途。左擎鹰墨羽,右挽金刚猪。十方道友如相问,小号是冥都。本故事太过刺激,心脑病道友慎读。如遇上瘾等症状,后果自负。
  • 彻天炎

    彻天炎

    混沌初起,双神决,天地崩裂,山河动荡,谁人可解创世之谜?冥冥中,早有千丝万缕的伏笔,重回命运起点,见那痛彻心扉的回忆。手持擎天巨剑,斩断六界苍擎,衣带飘飘,杀眼如剑,做我彻天之神。
  • 她死在QQ上

    她死在QQ上

    都市的雨夜,五名少男少女同时死在了电脑之前,惟有他们的QQ兀自跳动着,无名无头像地闪动着“上路吧......”。女高中生小诺为了追寻表姐的死因,无意中竟身陷离奇的灵异事件。扑朔迷离的死亡疑团,错综复杂的关系线索,在网络生活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到底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爱恨别离?那句“上路吧......”是死神的命令还是一个复仇者临死前的预言?“他”还会袭击下一个人吗?作者马伯庸本人也化身其中成为一位衣着奇特的大学学长,一个侦探,与小诺携手逐渐将案情节节深入。
  • 平凡之战御天下

    平凡之战御天下

    方云凡它一直认为他是个平凡人。但是他却有个不平凡的老爹不平凡的老妈不平凡的爷爷最主要的是他有个不平凡的大脑...
  • 方剂歌诀小灵通

    方剂歌诀小灵通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4章,分述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与辨证论治、方剂的组方与变化及汤剂的使用。下篇21章,每章先简要概述定义、分类(驱虫剂、涌吐剂除外)、配伍、使用注意等项,其中,方剂歌诀中药物排序主要依从方解君臣佐使或药物分类,药物简称遵循前后统一原则,另适当添加主治、功用等内容;方解统一以君臣佐使结构加以阐释,且辅以线条衔接;超级链接着重突出解释从方剂各项中所出现的疑难问题及其他重点内容,还精选了一些与该方组成相近的方剂。附录部分附方剂比较表,列出了药物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点,方便掌握。本书可供中医院校学生、教师以及中医药爱好者、临床医务工作者阅读与参考。
  • 萧家俏媳翻身记

    萧家俏媳翻身记

    一朝车祸,林如雪来到一个架空王朝的农家。丈夫憨厚老实,婆婆软弱好欺,小姑不涉世事,公公勤劳愚孝。前有大伯二伯凶如虎,后有爷爷奶奶猛如豺,左有凶悍地主狠欺压,右有贪财亲戚馋家产。。。。。对此,林如雪只想问:“TMD,你们一家是怎么在这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活到现在的。。。。。”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1)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腥锋

    腥锋

    “天命!不可琢磨也!然,这世间却有一种命数!几近天定,…是为天煞孤星!……虽此命数早已天定,但…世间万事万物,却并非绝对!……”“九为数之极!也为命格之极!……破!必定逆天改命!败!则重入轮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