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一:如果养成这个习惯对自己有哪些好处?
角度二:如果不养成这个习惯对自己有哪些坏处?
角度三:什么时间养成这个习惯对自己的好处大?
另外,你要考虑习惯从哪里来,即培养什么好习惯,征服什么坏习惯。习惯的来源有以下几个。
来源一:理想和抱负。理想和抱负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有益于实现理想和抱负的事情都是习惯的重要来源。
来源二:目标。当下目标、中长期目标,这些你迫切想实现的目标为你提供了思考的素材。要实现目标你需要具备什么,这也是习惯的重要来源。
来源三:问题、困难,瓶颈和短板。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阻碍你的瓶颈,亟待提升的短板,这些你内心迫切想解决的事情,都是你习惯的重要来源。一旦从中提取了某种习惯,你实施的劲头就会很大。
来源四:增加“回头率”,渴望别人称赞的东西。谁都想赢得别人的认可,获得别人的关注,有助于正向增加“回头率”的事情,也是习惯的重要来源。
随身携带三个习惯列表(见表7-2,7-3,7-4),随时查看习惯记录,让好习惯印象更深刻,让坏习惯无所遁形。尝试一下吧!
表7-2 好习惯表
表7-3 坏习惯表
表7-4 待养成好习惯表
魔法二:习惯养成的可行性
考虑可行性,我们可以借鉴前面提到过的“精灵原则”——SMART原则。
Specific:习惯要具体化。“我要锻炼身体”,那么做什么才能锻炼身体?跑步、打篮球……你要具体些。
Measurable:习惯要数字化。“我每天跑步锻炼身体”,跑步可以,但你要跑多远,跑多久,最好有一个具体的数字。
Attainable:习惯的门槛不要太高,要易于实现。“我每天背诵100个单词”,不错,可问题是能坚持多久。开始的时候数量不要太多,如果对英语兴趣小,那就每天背诵3个单词。
Relevant:习惯要符合自己的实际,具有相关性。“我每天5点钟起床跑步”,可这能坚持多久?下雨、下雪还出去吗?养成习惯的行动一旦中断两三次,就可能荒废掉。
Time-based:养成习惯要考虑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培养习惯?什么时候养成习惯?你要考虑习惯养成的时间期限。
如果习惯既必要又可行,实施起来就会节节胜利,你的劲头就会越来越大,情绪也会越来越高涨;相反,如果仅有必要性,却不可行,一旦遇到挫折,问题暴露了,你就容易放弃,进而影响自信心,以致放弃。
魔法三:习惯养成的策略性。当习惯既必要又可行,就要付诸行动,下面介绍习惯养成的一些策略。
策略一:关键是“少”和“小”。
少:从总体战略而言,要阶段性培养习惯,要讲究一个“少”字,不要贪“多”。不要想着一口气养成好多习惯,要一个一个来,集中火力逐个养成,一旦养成,兴趣就大了,劲头儿也就足了,就容易接二连三地养成,形成良性循环。
小:从具体战术而言,每个习惯开始培养时,要讲究一个“小”字,不要贪“大”。习惯养成之初,注重从容易处、细处着手,一口气背100个单词不容易,可是背5个、10个还是容易的。每天抽出一小时锻炼不容易,可是5分钟原地舒展下筋骨还是很容易的。
策略二:注意“开头关”,关键是前三天。要中彩票,必先买彩票,你必须走出第一步。记住:习惯养成的前三天很重要。俗话说“不管三七二十一”,认真前三天,之后是一星期,如果一星期后还能兴趣盎然,那就努力坚持21天——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形成习惯,重复90天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策略三:从容易处着手。养成一个新习惯意味着改变自身的“状态”,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从容易处着手,不要意气用事,不要逞能。
策略四:逐个击破。左右开弓很酷,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要善于聚焦,从一点开始突破,千万不要着急,先从众多习惯中挑出一个,全力盯住它、对准它,这样就很容易成功。
策略五:循序渐进——迈小步,不停步。一口吃不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养成习惯更是如此,注重“少”和“小”的结合,小进步,不停步,进入良性循环,养成一个又一个好习惯,从而不断超越。
策略六:从好习惯开始。每个同学身上都有坏习惯,我们也想克服坏习惯,但坏习惯不容易克服,它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逐步形成的。如果一开始就针对坏习惯,很容易碰上钉子,遭遇打击后我们很容易对克服坏习惯失去信心。相比之下,养成一个好习惯则要容易得多,而且养成了好习惯并不妨碍克服坏习惯;相反,好习惯养成得多了还有助于坏习惯的克服。比如,有些同学有痴迷游戏的习惯,可是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就会挤占玩游戏的时间,当阅读习惯占上风时,便有利于克服痴迷游戏的习惯。
策略七:好习惯加法,坏习惯减法。这是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和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教授做了大量研究后发现的一种重要策略。培养好习惯要用加法,假如让一个不读书的人养成读书的习惯,可先从小说、杂志开始,然后再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书籍,如果上来就是《资本论》《微积分》,那就麻烦了。克服坏习惯要用减法,比如克服“网瘾”,让你一下子就戒掉很难,但是可以一天一天减少上网时间,这样成功率就会大些。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养成与坏习惯对应的好习惯,来帮助克服坏习惯。比如,要养成利用零碎时间的好习惯,就可以从养成随身带一本书的习惯开始,一旦有空闲,就可以拿出书看两眼。因此你想克服某个坏习惯时,就可以把它转化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好习惯。养成好习惯总比克服坏习惯容易些,这样克服坏习惯也就容易多了。
策略八:注意时常提醒、监督和检查。养成习惯的过程中要时常提醒自己,看看是否做到了每天的要求,是否达到要做的量,一旦走错了方向,要马上纠正。
魔法四:习惯养成的操作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养成习惯还要考虑适合自己的“工具”。建议各位同学参考下边的“习惯养成说明表”,自己动手用A4纸或笔记本纸制作属于自己的习惯养成工具。
表7-5 习惯养成说明表
附录
优秀学习方法五篇
如何预习
经常有同学向我抱怨,为什么我上课总是走神,不能专心听课?
其实,年龄越小,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越短,从开始的10~15分钟,到后来的30~40分钟。而且,即使成年人听课,也会走神的。对于学生上课能否集中精神听课,最大的解决办法是调动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预习。
很多同学,都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使预习,做得也不太好。预习是什么呢?有人说,就是将第二天要讲的知识,过一遍,了解个大概,知道老师第二天讲什么。这是不够的!那么,怎样才是有效预习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六点去做。
第一,明确第二天老师要讲的知识点。很多人只是看看课本,了解第二天讲什么内容,这只是粗略的,考试真正考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难题都是基本知识点的累积。好的预习应该是,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出来这节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又涉及了哪些其他知识点,思考前边学习的知识点是否与这节的知识点有联系。
第二,了解新知识点包含的具体内容。做完第一点后,你可以在知识点下简要列出你认为的这个知识点的重点内容。
第三,了解新知识点内容,包含了哪些解题方法。新知识点都有例题,可是多数人看例题,只是稍微看一下,只要了解了就over了,即使做题也仅仅要求会做。这样做实际是不够的。例题的研究很重要,你还要学习课本上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标准化步骤,题目是对这个知识点的哪个角度的考查,为什么按这样的步骤写,每一步有什么样的道理,从上一步推到下一步又包含了哪些知识点,这类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你需要将这些总结出来。
一旦养成了好的习惯,学会规范化解题,你的成绩就会出现奇迹性的变化。
第四,将预习中不明白的地方列出来。自己预习新知识点,有不明白的地方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将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全列出来,这些才是听课的重点,你要在第二天着重听听老师讲解这个知识点的思路,思考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出入,有对比才能集中注意力。如果你的思路好,甚至可以提出来告诉老师,分享它。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快乐。
第五,拿一页空白纸,勾画知识点内容。在这页纸上,将这节知识点的所有点列出来,自己画一棵知识点树,每个枝节都是这些知识点的细节,每个细节上列出解题方法。解题方法可按照这样子列出来:
考察知识点的角度:……
步骤安排: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该解题方法的陷阱是:……
该类题目考核的意图是:……
以上是我对预习的一些看法。有些同学开始可能不太适应,这是正常的,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坚持21天,就会有一定的雏形,从“刻意不自然”到“刻意自然”再到“不经意自然”,你就将掌握一个好的方法,提升自己注意力,掌握知识点背后的东西,掌握解题的规范化步骤。
如何做题
这个问题是我被问得非常多的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反映他们疲于做作业,做课外习题的时间根本不够。这里我要讲一讲如何做题。
很多人非常熟悉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主人公张无忌集各派神功于一身,精通“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七伤拳”、“少林龙爪手”及武当派的“太极拳”和“太极剑”,其功力已然天下无双。仔细分析张无忌练就这一身武功的历程,可以发现,他的所有功力都是以“九阳神功”为根基稍加修炼而成的。金庸先生书中言道,张无忌被困深山之中,花四年时间练就了“九阳神功”。在光明顶的密室中花两个时辰练就了“乾坤大挪移”神功,并且一练就练到了第七层。在光明顶上与六大门派高手比武之时,忽而回忆起小时候背诵的口诀,当即练成了“七伤拳”。观看了少林神僧的武功后,他立刻领悟到了“少林龙爪手”的精要。在武当山上只由张三丰指点了一个时辰,他便领悟了“太极拳”和“太极剑”。他之所以能进展如此神速,完全在于他有强大的“九阳神功”作为根基。
做题时,我们的“九阳神功”是什么?接下来我将分析下如何做题,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九阳神功”。
谈如何做题,首先需要明白我为什么要做题。做题的目的应该是掌握知识点,但很多同学做题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分析这道题考察什么。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做题。
第一,重视课本上的例题。很多人觉得书本上的例题很简单,一看就会了,就不太重视了。其实,我们犯了一个大错误:不应该轻视例题。纵观考试,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题目都源于例题的衍生变化。对待例题我们要做到这两点:掌握例题的标准解法;掌握例题考察的知识点,从中得到这类题的标准解法。
第二,认真看待课后习题和作业。对于课后习题以及老师留的作业,我的看法是,不要只图做完,我们做完后还需要总结下试题从哪些角度考察了知识点,然后找出自己不熟悉或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最后认真复习,将那些知识点弄明白,这也是一种进步。
第三,做完试题还需总结。做题之后一定要总结。很多人做完题不反过来看看题目,而是直接做下一道了。这种做法在平时做作业过程中,我是不提倡的。做完后,你应该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步骤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可以再优化,是不是只有一种做法,这道题目和别的题目有什么不同,如果是同一个知识点的考察,解法有没有不同。
第四,学会分析题目和做题。我喜欢数学也最喜欢讲数学的题目。拿数学题目来说,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将题目的已知条件列出来,然后在条件下边列出需要求解的问题。不要都在脑子里思考,写出来是最直观的,便于你思考和解决问题。见到题目,列出已知后,思考下这道题的知识点是什么,考核这类知识点一般怎么入手,然后看看已知条件是否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如果不能利用已知条件,怎么样求出未知条件再去解题。
有些人由于不列出已知条件,没有时刻关注条件,结果就出现题目做着做着,已知条件就弄丢了,或者自己创造出新的条件来。这是要不得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想我们需要的“九阳神功”就浮出水面了,就是规范化的解题步骤和良好的解题习惯,也就是上边所提到的四个需要注意的点。归纳下来,做题就是六个步骤:
1.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明白要考察的知识点;
3.按照这类知识点的做法,拿笔写下去,不断将条件应用进去(直接或者利用条件推出新条件);
4.每推出一步都要检查上一步是否能推出下一步;
5.做完题目后进行总结和思考,看自己的步骤是否完善(每应用一个定理或者推论,一定要列出来,然后写明通过什么定理得出你的结论);
6.将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总结出来,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并记在脑子里。
如何考试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对于同学们来说,真是“分分分,我们的命根”,也正是由于我们被灌输了这个观念,学习成绩才成了重担,原本学习的乐趣成了不断追逐成绩的重担。失衡的心态带来了学习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考试是一种技巧,很多同学掌握的知识点并不比其他人少,认真程度也一样,可就是成绩比别人低,这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因为不了解考试技巧。这个技巧,你一定要了解,它可以帮助你提升不少分数。
怎么在相同的考试时间内得到更高的分数呢?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试卷答题的优化方法:圈地法。
圈地法,不是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而是像圈地一样将分数一点点地圈到自己手中,这要求我们答题时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程度,分层次地将分数一步一步拿到手。这里的分层次得分,要有一个舍弃的心理。舍弃并不是放弃,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得分。
考试中遇到难题或是拿不准的题目时,可先把它搁置,做后面的题目,将试卷中你会的题目都做完之后,返回来再去考虑这些搁置的题目,这便是一层或两层的“圈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