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大家刚起来,孩子们在洞外的场地上嬉戏,一群野牛闯了进来,因为平时和睦相处,谁也没想到,一个三岁的调皮孩子拽了一下公牛的尾巴,因此惹怒了牛发起飙来。将孩子顶起来,又抛向空中,被火娃及时地救起。孩子的哭叫声引来了众多的人,立即包围了牛群。受到惊吓的牛群,又踩踏倒了几个小孩,就有人不顾一切的冲进牛群中抢救小孩,还有的人拿着木棍对牛发起了攻击,一时场面比较混乱,火娃也难以控制,为了抢救孩子,不得不对牛痛下杀手。火娃一出手,闪电般地击倒了几头牛,抢回了孩子。牛群冲出重围跑掉了,倒下的几头牛再也没有站起来,有的牛头也被愤怒的人群用石头砸烂了。再看看孩子却没怎么受伤,只是受到点惊吓,在大人的安抚下,很快恢复了情绪,自个儿玩去了。
大家商量着把这几头牛当作食物来分吃了,火娃提议说:“如果烤熟了再吃会更好吃。”说完微笑着环顾一圈看着大家,都随声附喝回答说:“好。”
因为就在前几天,下了一夜的暴雨。清晨,火娃随族人去森林深处采果子,看到一处树林因雷击起火了,还有湿鲜的树藤没有点着。尽管对火还有些恐惧,还是大着胆子围观了上来。上面是参天大树,树下有疯长的树藤,的确可以遮风挡雨,再加上地下有多年厚厚的落叶,无论多大的雨都可以保持牛窝里干燥舒服。一头大牛当时应该躲在树藤下,慌乱逃跑中,牛角挂在了茂密的藤中,怎么也抽不出头来。大火过后,成了烤全牛,远远地就能闻到牛肉香。火娃和族人忍不住尝了尝,那是异常的香甜可口。最后大伙齐心协力把这烤牛抬了回去。自从吃了这样的牛肉,火娃和族人可是念念不忘啊!多数人都是平生第一次吃到这么好的美味。
火娃赶紧找来一黑一白的火石和铁矿石,有人拿来了棉花、树叶、树枝。大家七手八脚架起了树枝。既不是方也不成圆,只是随便搭起,下面留出空来,将牛整个儿抬上了树枝。火娃负责生火,咔嚓、咔嚓几声后,火被点着了,一会蹿起了老高,烧的牛皮滋滋响。
前次生火是为了开荒种田,这次却是为了生活,意义极大,从此以后,生火做饭的时代开始了。生火是为了生活,这一思维扎根了在每一个人的意识里。从此开始,每每有肉吃的时候总是要生火烤熟了吃。在这之前,原始人很少有吃肉的习惯,除非在食物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不得已才去打猎,也只能捉些野兔、羊、山鸡等小动物,回来也是吃的生的,并没有感觉到比水果有多么可口。那时人类比较少,原始森林里食物比较丰富,水果和干果可以填饱他们的肚子。
大家围在火堆前,不停地添加树枝,火也是越烧越旺,外面烧的有些黑,里面有几分熟了,香味开始飘荡在空中,所有的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有的小孩子开始手舞足蹈,引的一些年轻的妇女也开始欢快地跳起来。过一段时间,一些年轻人都要翻动一下这几头烤牛,以使受热均匀。牛肉快要熟了的时候,有人拿来了种田用的工具,算是稍微锋利的小刀。在水里略加清洗。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辨认了一下牛肉成熟的程度,随后抬下烤牛到草地上,划开牛皮,露出鲜红的牛肉来,再剥开牛皮香味迎面扑来,又分散到每个人的面前,使得他们非常喜悦。由专人把牛肉分成小块,第一个送给大王,然后是老人、小孩、妇女,再轮到年轻人。最后每个人都分到了,还有剩余,送到了洞里的储藏间,以便晚餐再加热食用。幼小的孩子得有母亲嚼碎再嘴对嘴的喂给孩子吃,喂别的干果也是这样。再大点的的孩子用两根干净的近乎等长的小树枝夹着自己吃,别小看这两根短树枝,那可是筷子的最初雏形。火娃分得一块肉吃的很满足,又给金雕要到一堆牛骨头,金雕也吃到了这个美味。火娃吃饱后,喝了些泉水。那时,渴了只能喝生水,其他人也一样。有了火,像这样丰盛的餐食以后逐渐多起来。有几个开始发胖了,更愿意习惯这种安稳的生活。也就对火娃的任何决定,表现出极大的支持,火娃的威望大有超过大王的趋势。所有的人都对火娃的命令百依百顺,不用再靠着大王的光环发号施令了。接下来的工作什么都好开展,常常是火娃一声招呼,下面都积极响应。
冬天到了,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雪,积雪有半米深。洞里有储存的食物,勉强可以度日,只是泉水出口处也结了冰,又被大雪盖住了,一时还找不到泉头水源。没有水喝,大人可以吃雪,只是苦了孩子。由于天太冷,含在口里的雪迟迟也不怎么化。稍大点的还好,特别是刚断奶的孩子;正赶上奶水断供几天了,孩子正在嗷嗷待哺,这可愁坏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她知道火娃办法多,怀抱着用兽皮和棉花紧紧包裹严实的孩子来求火娃说:“小王子,能不能去取点水来,孩子渴的不行了。”
火娃看着红扑扑的脸蛋粉嘟嘟的嘴可爱至极而嘴唇有些干裂的孩子应到:“好的,让我想想办法。”因为大人平时谁渴了都是自个儿到泉边喝水,小孩子呢,有专门找来的凹型石器盛好水拿到洞中给孩子喝,这就是最初的碗的雏形。火娃拿起凹形石器径自往外走,来到泉边左转几圈,右转几圈,只见冰棱从上挂到下有数米长,就是不见一滴水。泉头边堆满了厚厚的雪,还有从上面悬崖上落下来的雪,完完全全的盖住了。火娃只得下来,看着冰棱一点辙也没有,这时他也感觉渴了,拿起一点冰棱放在嘴里,凉丝丝的,思忖良久,怎么才能把雪化成水呢?这时他想到了火,根据经验,太阳的照射下可以把雪融化,冬天的太阳微弱不说,可能怕冷还躲到了云层里去了。这时又想到火,火连带水的鲜树枝都能点着。他有了办法,立即行动。
很快找来引火的材料,把凹型石器盛满雪放在架起的树支上。火被引着了,火苗慢慢加大,石器里的雪一点点往下落,慢慢变小融化。雪化完了,再加雪,当水满了就停止了。那时还不知道水可以加热到一百度,更不知道水烧开后是什么样子。只知道水会烧热,雪化成水能喝就行了。火娃给那小孩送过水去,年轻的妈妈很是感激。又想到自己也有点渴了,于是,也为自己用雪融化了一凹型石器水,这一次要比刚才给小孩喝的水要热多了。喝着这温暖的水,相比原先的雪水要好喝的多了。喝完水,全身也暖和起来,很是舒服。这让他有了比较,水是不是应该加热了再喝呢?不是冬天还无所谓,在冬天里喝热水会更好,不光是口感好,而且又不会凉着牙齿,瞬间全身就暖和起来。火娃在思考着,以后怎么能更多的用雪化热水呢,那得需要一个更大的凹型石器。这水到底能加热到多少,如果烧的太热会怎么样。有了这一连串的想法,接下来他想试一试。
开春,待大雪化完,机会来了。火娃骑马到山上去寻找大一点的凹型石器,不知走过了多少山头,经过几天几夜的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悬崖下面的乱石堆里,终于找到一个厚薄大小都合适的石器,只是凹得不够深。于是,用马驮了回来。
试验开始了,众人纷纷来帮忙。先将石器用树枝搭成的架子固定好,然后加满水,下面放上足够多的树枝,引火很顺利,一会火苗蹿起老高,尽管火烧的很旺,凹型石器的水却是热得很慢,仅仅冒起一点点水蒸气。有人伸手试了一下,水气是非常热的。围观的一大群人等得不耐烦了,谁也没有离开,就想知道这最后会是个什么结果。大家围着火堆,或蹲或站,交头接耳,议论开来,有人提议,是不是应该把这个大石器用什么盖起来,火娃采纳了意见,差人取来一张又平又薄的石板,盖起来刚刚好。再烧了一会,听到了响声,就有人打开来看看,发现四周冒起了小水泡,水气不断从水面升起,见无异样,只好盖了起来。又烧了一会,响声越来越大,只有少量的水蒸气从没盖严的空隙冒出来。又加了一把火,当响声变小了,水蒸气却是越来越多。又有人伸手去摸水蒸气,刚碰到赶紧缩了回来,“啊”地叫了一声,引来人群哄堂大笑。这时围观的人群也看出来和先前不一样了,赶紧打开来看,发现水从中间底部不断向上翻滚,观察良久还是这个样子,又盖起来,再加大火烧。就这样反复几次,只是发现水了些,再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大家都一致断定,水从中间冒泡翻滚,这就是水烧开了的表现,是最后的结果,也应是最高的温度了。又有好事者拿来了几个小枣、梨子、苹果扔进了热水里,然后盖起来。不久再打开来看时,发现小枣变胖了,浮在水面上,梨子和苹果变色了,用小树枝捞出来看时,发现都已经熟透了,吃起来别有一翻口味。
经过这次试验,大家都有了暂新的认识,知道了食物烤和煮的好处,能够改善生活条件。
然而,对天火娃思考的更多,他想的是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石器用来煮饭,以及有没有更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