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1800000002

第2章 前奏

学堂乐歌和时代曲

20世纪是中国音乐由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型的一百年。1903年,清政府迫于维新派的压力,对学校开设乐歌课予以认可,于是,学堂乐歌率先揭开了传统音乐向现代音乐转型的历史进程。当时积极从事乐歌的编配、创作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高寿田、冯亚雄等人,他们主要是选用美国、日本歌曲的曲调,填词成为“乐歌”教学生学唱。有些受到欢迎的歌,流传到社会上,也成为成年人喜欢唱的歌。李叔同用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填词而成的《送别》,就火爆走红,广泛传唱,流转至今。但不管这首歌如何广泛传唱,它的属性就是一首“学堂乐歌”,不能把它称为时代曲(流行歌曲)。

艺术歌曲和时代曲

20年代开始,从欧美学成归来的肖友梅、赵元任、青主等人,用他们在国外学得的西洋歌曲的创作方法谱写歌曲,中国乐坛出现了一种未曾有过的歌曲音乐形式—艺术歌曲。1927年11月,肖友梅创办了国立音乐院,他聘请了多位当时在上海的中外音乐家任教。1929年秋,黄自从美国学成回来,1930年出任音乐院的教授兼教务主任,和黄自同时期在音乐院任教的还有应尚能、李惟宁等名家。30年代先后进上海音乐院学习的贺绿汀、刘雪庵、江定仙、陈田鹤,被称为黄自的“四大弟子”。从肖友梅开始,到出身于上海音乐院的师生,曾创作有一批“艺术歌曲”,创作“艺术歌曲”的作曲家被称为“学院派”。

在当年的上海滩,学院派作曲家,认为时代曲不能登大雅之堂,谱写时代曲是堕落,是有伤风化,他们曾对黎锦晖发起猛烈的抨击和围剿。艺术歌曲和时代曲南辕北辙,在我们今天研究时代曲(流行歌曲)的历史时,不能把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也当做流行歌曲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介绍。流派不同、观点不同,历史上的地位、作用不同,把他们也放在流行歌曲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只能搅乱历史,无助于澄清流行歌曲历史的来龙去脉。

“新兴歌舞”和时代曲

黎锦晖1920年开始创作儿童歌曲,1921年开始推出儿童歌舞剧。其作品迅速流传海内外,使他成为“五四”时期名扬海内外的教育家、作曲家、音乐家。他的作品使中国的乐坛、艺坛出现了音乐史和艺术史上未曾有过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称为“中国的新兴歌舞”。这些“新兴歌舞”主要是写给孩子们的;而他1927年开始创作的时代曲,则是写给成年人的“新型爱情歌曲”。这是两种不同历史阶段登上中国音乐历史舞台性质不同、风格不同的艺术作品,代表着黎锦晖创作历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领域。他的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都曾被广泛传唱,但不能称之为时代曲(流行歌曲)。

“时代曲”“摩登歌曲”和流行歌曲

在以《毛毛雨》为代表的流行歌曲问世的最初几年,无论是在歌坛上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都没有出现“流行歌曲”这样的名词。当时,此类歌曲叫做“时代曲”或“摩登歌曲”。当年百代公司为黎明晖灌录的《毛毛雨》唱片,封套上有“时代”二字,黎锦晖出版的歌曲集则称“时代新歌”、“时代新歌选”或“摩登新歌选”。我国著名演奏家、指挥家和音乐教育家秦鹏章老师,1935年进入百代唱片公司,任“百代国乐队”的演奏员,当时“百代”录制的唱片,他都曾参与伴奏。他生前曾回忆:“流行歌曲这近代名词在当年是称为‘时代歌曲’、‘摩登歌曲’作为商业上的招徕词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论述当年流行歌曲的文章多把当时的歌曲称为时代曲了,“时代曲”一词的意思是这些歌曲属时代的新潮,“摩登”则是说这些歌曲是“时髦”的东西。

“时代曲”、“摩登歌曲”何时过渡到“流行歌曲”尚无足够的史料佐证,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是一夜之间的“突变”。1935年8月创刊的《歌星画报》,在第一期的《歌星论坛》专栏发表的一篇《供献给歌咏界》的文章说:“自从黎锦晖先生首创新流行的歌曲后……”这里出现了“流行”二字,但还不能把“新流行的歌曲”和“流行歌曲”当成一个概念。只能推断,在上海逐渐使用“流行歌曲”一词,是1938年以后的事情。

流行歌曲和电影歌曲

“流行歌曲”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把凡是广泛传唱的歌都称为“流行歌曲”。

中国流行歌曲问世的时间,比电影歌曲问世的时间早了三年。到1936年,黎锦晖离开上海前,流行歌坛火爆走红的是他的几百首时代曲。1930年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问世后,电影歌曲中具有时代曲特征,在歌坛广泛传唱的电影主题歌和插曲,成为流行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由于中国电影由无声到有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1936年才完全进入有声时代。此前问世的电影歌曲不超过百首,火爆走红的只有《渔光曲》等十几首,和当时大量灌录唱片、整天在广播和留声机里播放的时代曲无法抗衡。因此不能说是“随着有声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才有了流行歌曲”。

1937年以后,周璇唱红了《天涯歌女》、《四季歌》和《何日君再来》,龚秋霞唱红了《秋水伊人》,赵丹唱红了《春天里》,盛家伦唱红了《夜半歌声》,以及陈娟娟的《月光光歌》和影片《王老五》的同名主题歌的走红,特别是1939年开始周璇连续唱红的电影插曲,电影歌曲中不断涌现的“流行歌曲”,形成了“流行歌曲”和“电影歌曲”平行发展,相互渗透的局面。

“流行歌曲”或“时代曲”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曲调通俗易唱,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流行歌曲的词作家和曲作家吟唱的是他们本人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是他们从生活中捕捉、提炼出来的素材和形象,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作品能否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电影歌曲表达的则是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根据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影片主题的需要而创作的,词作者和曲作者,不能离开这些需要去随便表达自己的情感,否则将破坏剧中人物的性格和剧情发展的合理性,这是时代曲和电影歌曲的根本区别。无声片时代的电影,决定它的票房价值的是情节(故事)、人物和演员的表演;有声片问世后,凡是片中有插曲的,除了前面的要素,片中插曲由谁唱,歌曲是否好听,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片的上座率。为电影谱写插曲的作曲家既要考虑影片中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需要,也要使自己作品的风格能为观众(听众)所接受,时代曲的特点就自然地融入了许多电影歌曲。一些编导还根据那些歌影双栖明星的特点,不只让她们每片必歌,还专门为她们拍摄“歌唱片”、“歌舞片”,越来越多的电影歌曲同时也是流行歌曲。大家常常把电影歌曲都当成流行歌曲,是因为两者关系十分密切的缘故。

中国流行歌曲的历史始于1927年

研究中国上海时期流行歌曲的历史,首先要界定这一课题所涵盖的时间,而且要依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来叙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1927年《毛毛雨》问世前,中国乐坛没有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中国流行歌曲历史的起始时间是1927年,这是比较准确的不应该存疑的。目前,这个问题出现了多种说法,有说是1898年的,也有说是1917年的,还有说是1930年的,应该说依据不足,有些牵强。

中国上海时期流行歌曲的历史和香港时期流行歌曲的历史

1949年开始,中国大陆不能再公开传唱流行歌曲,也不再出版这些流行歌曲。当年号称“当代名歌全归百代”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1950年春节前后宣布停业,从此这些流行歌曲在中国大陆“销声匿迹”,中国流行歌曲创作、传播的中心,逐渐由上海向香港转移。这一转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1952年末,“百代”在香港恢复运营,1954年,香港时代曲的创作和传播才进入黄金时期。进入60年代,上海时代的影响即“海派风格”逐渐淡薄,特别是1967年姚敏的逝世,在香港被视为一个时代的结束。香港时期流行歌曲的历史,与中国的上海时期,既有联系又不是简单的延续,那是香港流行乐坛自身的历史,不能把中国流行歌曲历史研究的时间跨度延伸到香港时期。

“黎派音乐”和“海派文化”

黎锦晖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唯一一位自成体系、自成流派的大师级作曲家。由于“黎派音乐”长时间被否定,今天,一些研究或涉及中国流行音乐历史的文章,不用“黎派音乐”,而是用“海派文化”、“海派流行歌曲”的提法来阐述。“黎派音乐”和“海派文化”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这是研究和阐述中国流行歌曲历史无法回避的课题。

“海派”一词,最原始的含义是指上海一派京剧演员的表演风格,后来发展延伸到泛指上海的文学、戏剧、电影……所有的艺术形式和人文景观,都称之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通常是指由市场和大众趣味导向形成的市民文化,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通俗文化。“海派流行歌曲”的源头就是黎锦晖的时代曲,是“黎派音乐”。

这些问题,是我在研究史料,撰写《流行歌曲沧桑史话》过程中遇到的,在正式叙述“沧桑史话”前告诉读者朋友,是为“前奏”。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真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总是一方面保持着它与自身历史和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保持着它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本质。只要在这一脉络中继续努力,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一个“文化艺术哲学”王国的出现。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为了帮助广大文艺爱好者报考各类艺术院校,或者参与各类电视选秀活动(包括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持人大奖赛等),我们组织全国部分艺术院校、媒体及文艺团体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课外雅致生活-塞尚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塞尚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恶魔公主的超酷王子

    恶魔公主的超酷王子

    冷忆,冷氏集团的千金小姐,为了寻找自己小时候的白马王子,进入四大家族共同创建的贵族学院。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冰宇洛,但是,好景不长,因为第三者的出现,把他们的感情弄得支离破碎,也把冷忆伤害得遍体鳞伤!当误会解除,原谅他?本小姐还要考虑考虑!
  • 永恒武魂

    永恒武魂

    《永恒武魂》书友QQ群:249918135-----------------------------------------------林霄穿越到了拥有武侠名人,却又神秘不同的玄幻世界……笑傲位面——拥有帝级玄功葵花神典……射神位面——五绝势力冠绝诸多位面……倚天位面——明教掌握数个妖兽世界……然而此时林霄捧着那本避邪剑典,脑中只有一个问题……“到底是切,还是不切?”-----------------------------------------------
  • 酒香君满怀

    酒香君满怀

    重生到古代出生武林世家,却身中奇毒不能习武。那就安分守己的开个酿酒坊,赚赚银子看看美男子。你说什么?老娘有两个未婚夫?还有还有,不会武功也算武林人士?拜托,江湖离老娘远一点,老娘忙着泡美男呢!·············很多读者反响这书太慢热,其实黑白也知道,可惜故事情节已经成立,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了已经,黑白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啊!。毕竟是第一次写小说,经验不足,黑白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看客的支持!
  • 补天秘典

    补天秘典

    一个身份扑朔的孤苦少年,一朵来历不明的青色宝莲。两者交织之下,究竟会在这个世界绽放出怎样的光彩?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这条通往长生的仙业大道,他将踏出怎样的一步?是黄土白骨,身死道消?亦或是得登仙台,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且看——《补天秘典》。
  • 奇门日记

    奇门日记

    一部奇门法师的日记,一篇玄学真实的记载,一段神秘文化的组合,一卷学习奇门的佳作。曲折神奇的故事即将展开........
  • 狼人学生

    狼人学生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强大的血族、狼人能否与人类并存?真正的恶魔是吸血鬼、是狼人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就让拥有狼人血统的苏小东来诠释强与弱、善与恶吧。
  • 读懂闻一多

    读懂闻一多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闻一多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闻一多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闻一多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闻一多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闻一多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闻一多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闻一多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仙君囚爱:一只萌后出墙来

    仙君囚爱:一只萌后出墙来

    他是四海八荒人神敬仰的主君,无情无爱;她是沧澜一族最小的公主对他执念千年。可终就不过一场梦她说一生爱已错付,她说不要过奈何桥不要喝孟婆汤不要忘记我,他说无论轮回几世你爱的还是我我都是你的夫君……他娶了,她嫁了,她毁了真身,他不识她……注定无缘的局她不再爱他,他说有缘无缘本君说来才算,天命所归姻缘他来定!
  • 步步登天王妃震天下

    步步登天王妃震天下

    她最爱的人竟然和自己最好的闺蜜···这撕心裂肺的背叛怎么能忍?一觉醒来,竟然穿越到了异世大陆,而且还碰见了和成帆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个人竟然要娶她,那么好吧!既然背叛我,那我就要复仇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巴尔扎克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巴尔扎克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