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4200000011

第11章 养生的智慧:与天地自然相融相生(1)

云水随缘,生死由他

南怀瑾语录:科学文明越发达,一般人的心理疾病越严重。庄子的“无怛化”这三个字就有助于治疗心理疾病。“怛”就是忧虑的意思。把生命看空一点,不需要那么害怕自己的生死。

南老师认为,长生不死并不是不可能的。南老师追求的长生不死有两层意思。第一,南老师说:“所谓长生,就是祛病延年的引申,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快快活活地活着;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得的幸福。”这些话,南老师是经常讲的,也可以说是南老师生死观吧。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死的时候,不拖累别人。

现在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叫做“安乐死”,在一个人在得了不治之症后,为了使患者减少痛苦,用人为的力量让他早点死去。要不要实行“安乐死”,在全世界范围里,争论了几十年,也还没有结论。南老师的长生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追求这个目标,但是不用外力,而是通过自身的修持,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痛痛快快,寿终正寝。这在禅宗里,有许多记载传说,许多禅宗大师的死,就是“圆寂”,真正做到了说走就走,自己毫无痛苦,也不连累别人。第二,南老师追求的“不死”,“不是指肉体生命的常在,它是指精神生命的永恒。”

一个真正懂得生命的人,才会真正懂得死亡。在庄子眼里生死是一样的,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以怕。对于生死的难题,大部分的人都是茫然的,甚至避讳不谈,就连至圣先师孔子都说:“未知生,焉知死。”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的法则。关于生与死的命题,古今中外无数先哲圣贤都作过见仁见智的探讨,在中国,儒、释、道三家也早就对生死问题作过探讨和研究了。

面对生死,释迦牟尼佛给出了一个回答:

人从入母胎、出生、长大、成家、立业、衰老、生病至死亡,这就是生命从生至死的现象。可以说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走向死亡之路了。乐观的人,将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结果,把它看得很淡。有人以为自杀的人是不怕死,其实那是被逼到绝路,以为只要死才能解决生的痛苦而做出的愚蠢行为。这种人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又怎能说他对死不害怕呢?

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不朽。只要人在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社会服务,那么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可以安详自在、无愧无悔。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将生和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老子认为,如果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可以较好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无论是儒家的重生轻死思想,还是道家的轻生轻死主张,都教导人们要不畏死亡、藐视死亡。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观直接孕育了国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其进步意义不可低估。

佛教讲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认为人世是充满各种苦难的苦海,人因为“无明”的缘故在苦海之中备受折磨。其实,佛性是人人皆有的,这种佛性便是每个人的本心。如果一个人能够洞彻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显露出佛性,进而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如此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不止在于生前,也不止在于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它不是一味地重生轻死,也不是简单地轻生轻死,而是教导人们如何最终超越生死。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来吊丧,庄子正叉开两腿坐在地上,敲着瓦盆唱歌。惠施说:“你和人家生活在一起,人家为你生儿养女,人老身死,不哭也就罢了,还要敲着瓦盆唱歌,这不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要这么说。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会没有感慨呢?但是推究起来,她原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混杂在恍恍惚惚之中,变化有了气,气变化有了形体,形体变化有了生命,现在又变化死去了。这是与春夏秋冬四季成为一体运行的。她要舒舒服服地睡在天地的大屋子里,而我却在这里嚎啕大哭,自认为这太不通达天命了,所以不哭了。”

可见庄子并非不爱他的妻子,他的先哭而后不哭,是他对死的悟解;而他之所以唱歌,乃是为了抒发对妻子的深情。

庄子把人的生死还原成一种自然的过程,强调关于生死的一种自然对待,把死看作自然的回归,进而强调关于生死的一种超越对待,把死看作生的“悬解”。他立足于生来领悟死的意义,凭借着死来体察生的价值。庄子主张超越生死,其意义不在于生死本身,而在于返回到现实的人生,视天下万物为一,不被物所役,没为物所累,以无比开阔的视野来审视人生的利害、得失、祸福,积极面对人生。

一日一心得

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生命是一个过程,生死交替,构成了生命运动的基本方式。既然我们无法逃避死亡,那么就坦然面对它吧!

打理心灵后花园

南怀瑾语录:佛学里有净土、有秽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算秽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净土。他又解释常寂光土说,这个土已经不是土地,不是物质,而是说,在那个境界里,永远都是快乐的、清净的、寂灭的。

这是心灵境界上的土,是人人都渴望居住其中的桃花源。而现实人世间有烦恼、有快乐、有悲痛、有洒脱,百味丛生。

南怀瑾老师讲学时,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阳春三月,弟子们坐在禅师周围,等待着师父告诉他们人生和宇宙的奥秘。

禅师一直默默无语,闭着眼睛。突然他向弟子问道:“怎么才能除掉旷野草?”弟子们目瞪口呆,没想到禅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禅师听完微笑地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掉!”禅师依然微笑。

第三个弟子说:“把石灰撒在草上就能除掉杂草!”禅师脸上还是那样的微微笑。

第四个弟子说:“他们的方法都不行,那样不能除根的,斩草就要除根,必须把草根挖出来。”

弟子们讲完后,禅师说:“你们讲得都很好,从明天起,你们把这块草地分成几块,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杂草,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再到这个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弟子们早早就来到了这里。原来杂草丛生的地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灿灿的庄稼。弟子们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用尽了各种方法都不能除去杂草,只有在杂草地里种庄稼这种方法获得了成功。他们围着庄稼地坐下,庄稼已经成熟了,可是禅师却已经仙逝了,那是禅师为他们上的最后一堂课,弟子无不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想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就是修养自己的心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岁月的车轮如翅膀一样掠过你的身后,你将收割一茬茬金黄稻谷。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下良善的种子,即使遭受误解、屈辱,也终将大白于天下,从来没有纸包得住火的。时时给我们的心灵后花园浇水施肥,让人生在任何风暴挫折之下,都能展示美丽的图景。白隐禅者就是心灵花园的一位辛勤守护人。

白隐禅师一向受到邻居的称颂,说他是位生活纯洁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在他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个漂亮的女儿。不经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了起来。

这事使她的父母颇为震怒,免不得要追问来由。她起初不肯招认那人是谁,但经一再苦逼之后,她终于说出了“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禅师理论,但这位大师只有一句话:“就是这样吗?”

孩子生下来,就被送给了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介意,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舍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一切用品。

事隔一年之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再也忍不下去了,她向父母吐露了真情:孩子的亲生父亲是一名在鱼市工作的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依旧无话,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7”

白隐禅师的修为令人赞叹、景仰,环视芸芸众生,能做到遭误解、诽谤时,不仅不辩解、报复,反而默默承受,还甘心为此付出、受苦受难者有几?

白隐禅师时刻不忘打理他的心灵后花园,所以他的人生才如此美丽。心灵这个品类繁多的花园,需要我们时时垦殖翻耕。这个花园中有秽土,也有净土,所以不可能永远都是快乐清净的。

一日一心得

只要是花园,就会衍生杂草,四处蔓延。不能放任,而要及时除去这些占用花木营养的野草,让我们预备肥沃的心田。不过,与其等待野草来疯长,不如积极播下真理和爱的种子。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南怀瑾语录: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够超然于物外,超出了万物的范围以外,所以庄子告诉我们“物化”的自在。那么,庄子同时在这个观念里头也告诉我们,人也是万物之一,人可以“自化”。如果明白了“具见”,见到了“道”的道理,我们人可以“自化”,我们这个有限的生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生命,有限的功能可以变化成无限的功能。

南怀瑾认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要做一个伟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独立,顺应天地之道,在有为无为之间,顺其自然,平和地看待万事万物,清不喜、浊不嫌,不去责备世间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宠辱不惊,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与大众融洽地相处,身在红尘之中,心游天地之外。一个人达到了这种境界,他的心灵就获得了大自由、大自在。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天,苏东坡调任密州知州。当时密州因连年收成不好,到处都是盗贼,吃的东西十分缺乏,苏东坡身为知州,还时常挖野菜作口粮。人们都认为东坡先生过得肯定很苦,不快乐。

谁知苏东坡在这里过了一年后,脸上长胖了,过去的白头发有的也变黑了。这是为什么呢?苏东坡说,我很喜欢这里淳厚的风俗,而这里的官员和百姓也都乐于接受我的管理。于是我有闲自己整理花园,清扫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园子的北面,有一个旧亭台,稍加修补后,我时常登高望远,放任自己的思绪,作无穷遐想。我还可以自己摘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捕池塘里的鱼儿,酿高梁酒,煮糙米饭吃,真是乐在其中。我之所以能每时每刻都很快乐,关键在于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游于物外。过着老子所说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

人,一旦像苏东坡说的“游于物外”,官大官小不系于心,钱多钱少毫不在意,有名无名也不在乎,穷富得失淡然处之,怎么会不快乐呢?

与自然对话,我们的目光像孩子一般纯洁好奇,仿佛对世界一无所知,仿佛世界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它们的结构、大小、尺寸、形状、色彩、运动形式,都是全新的。

只有在此时此刻,我们才不会被过去的经验所左右,被过去的欲念所渗透。

我们此时免受一切因素干扰,像小孩一样,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既不受道德的约束,也不受文化习俗的约束。

我就是我。我就是自然的我。我就是那个保持婴幼需求状态的我。我的目光是那样的好奇,讶然四顾,我的小手乱拍,什么都想要,我的小嘴不停地咧嚅,什么都想吃。此时,我是全然开放的,是完全敞开的,没有任何顾忌的。我的每一寸肌肉,每一个细胞都是敞开的,都是裸露的,都是开放的。天空任我自飞翔。想像我是在平静地坐着。我坐在一间绝对安全、安静的、洁净的空房子里。我坐在一间比天空还大的房子里。天空中有美丽的高山,有秀丽的江水,有长满奇花异草的花园。

我看见在万花丛中飞动的蝴蝶。我就是那只花蝴蝶。我自由地在阳光下扇动着翅膀。我开始飞向前面的鲜绿色的高山,飞过静静流淌的河流,飞向更遥远的天际。

我与天地共呼吸。此时,天地间就只听到呼吸声,大地在呼吸,江河在呼吸,山川在呼吸,一切生命都流畅不止。我们此时是放松的,全面的放松。我们此时不只坐着休息,也可以走动起来,跳动起来,呼唤起来,疯狂起来,无论什么形式的运动都可以,我们只是不思维。我们平常思维得太多,此时,暂时停止思考。我们在此只强化我们整个生命的呼吸。随着某种被采取的运动形式,我们在呼吸中会觉得我们与自然万物皆接通了电流,仿佛开通了连接渠道。

每深呼吸一次,就感觉从自然中流来了许多能量、许多信息、许多物质,这一切流动都朝着我的身体内部流来。我正在与万物进行能量交流,与大地共呼吸,与一切存在进行能量交流。随着呼吸的延长,体内力量逐渐变得充盈起来,精力变得充沛起来,血液流淌得更快起来。

此时,我们会变得活生生,变得充满朝气、生机和活力。在深呼吸中,我们能与外界交流得愈充分,我们付出得愈多,自然我们得到的也会愈多。

一日一心得

我们只需在大自然的呼吸中感知生命的高峰体验。因为每当一个物质的生命中最真实的部分被我们感知时,我们就产生瞬间休克的震动和颤抖。不要抗拒,这才是我们在呼吸和静观中得到的真实报酬。生命因此而生动,人生因此而富饶。此时,我们是全然开放的,每个毛孔都是敞开的。

心定,则万物莫不自得

南怀瑾语录:世界上各种宗教,所有修行的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宁静,所谓止住。佛法修持的方法虽多,总括起来只有一个法门,就是止与观,使一个人思想专一,止住在一点上。

南怀瑾大师认为,只有达到了止的境界、定的境界,才能够停止一切的动相。所以,心念不能像止水一样澄清,就永远没有智慧,就永远不能悟道,而生命之流就永远不能属于你自己,你就永远无法自主,无法解脱生死。

什么是定力?《顿悟入道要门论》上说:“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荣辱得失不放在心上,喜怒哀乐也不在脸上表露出来,能做到这点,凡人也能成佛。

同类推荐
  •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今天,你日事日清了吗?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执行、完美复命;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智慧做事;日事日清强调的是完美的工作结果,贡献结果、创造佳绩。
  • 历代名相智慧今用

    历代名相智慧今用

    一百余年来的才人俊杰,为什么对曾国藩推崇备至?笔者带着这个疑问,遍读曾氏著作,并参阅相关历史,方略得其味,不禁为曾国藩的才识智慧惊叹不已:其人精通儒家进取之道,又深悟道家无为之理,一身兼两家之长,而举一反三,自成一格,堪称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者。
  • 小强升职记

    小强升职记

    怎样才能既出色地完成工作,又快乐地享受生活?本书向你介绍了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事半功倍的方法。小强的经历为万千职场人士提供了游刃于职场的范本。小强的方法适合各种工作层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所有人士,即使对于家庭主妇和学生,也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敬业胜于能力(提升版)

    著名管理培训大师余世维、路长全,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芧理翔,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余阳明推荐读本。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口才课

    一本书,让你成为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至少有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学者汤姆森如此断言。在很大程度上,口才甚至能够直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本书立足30岁这一特定人生年龄段,总结出33堂口才精华课,从求职到升迁,从交际到办事,从营销到谈判,从恋爱到婚姻,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口才训练教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练就口才的基本要领以及提升说话能力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这些要领,学会这些技巧,你将迅速突破语言障碍,大幅提高口才能力,30岁后你将在人生的各个领域挥洒自如,无往不利,征服人生,改变命运!
热门推荐
  • 魔神重生

    魔神重生

    号称可以灭杀仙人的上古天劫‘九重灭仙劫’劈下第八道劫雷,金色劫云下,一个赤臂青年悬空而立,身上雷光闪烁电蛇飞舞,古铜色肌肤内清晰可见无数金色符文闪动,其状犹如魔神下界,散发出无穷的威能……
  • 都市紫霄记

    都市紫霄记

    远古的神话或许是杜撰,新的时代也刚刚开始。吴洋一个平凡的小子,幸运的或得了修炼功法。而一切也开始变得不平凡起来。这是一个洪荒时代!!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个时代的领导者的崛起!不是种马小说
  • 天眷之路

    天眷之路

    一颗来自天外的神秘珠子进入到了一个少年的体内,使得少年的身体发生了奇异的变化,不知是上天眷顾,还是命中注定,少年的人生从此改变。。。。。。
  • 白衣少年娶我可好

    白衣少年娶我可好

    在这场关于爱的旅途里,我们都患上了一种病。是关于那些固执的他爱我,我却爱他,他不爱我。原以为时间是良药可以治愈我们的病。直到他永远睡去离开了我。他带着妻儿出现在我身边时。我终于醒了。岁月留下的记忆酿成绝症。
  • 行为管理学

    行为管理学

    本书分为四篇,包括行为管理导论、个体行为的管理、领导行为的管理、群体与组织行为的管理。
  • 唱给自己的诗

    唱给自己的诗

    十年,从高中到大学到工作,一段岁月,生命的旅程。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写下来,留作纪念。
  • 许你一生:爱你一世

    许你一生:爱你一世

    七年前只惊鸿一瞥他便爱上了她,七年后的重逢他满心欢喜但她却记不的他了???????他却觉得如果她幸福,他便一世守候,但她身边若没人,那他便会拿下她,许她一世幸福。可他没想到自己会如此爱她,竟不能看见她身边有别的男人,既然无法忍受那就拿下她。
  • 两皇夺妻:皇后究竟爱着谁

    两皇夺妻:皇后究竟爱着谁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萧雨柔阴差阳错沦为两国皇帝争夺的对象。当三人会面之后,一场风起云涌的江山美人争夺战从此展开,当萧雨柔为救欧阳清寒再次回到夏凌君的身边时,她却发现,原来自己的心早被分开两半。萧雨柔悲痛无语,耳边传来两个男人异口同声的追问,“告诉朕,你到底爱着谁!”
  • 血奶

    血奶

    抗日游击小队队长马朝武战死。马朝武的媳妇吴月清,正在奶四个月大的儿子,性情暴烈的她痛不欲生,以致奶头流出了血……
  • 他的一生给了这个混蛋

    他的一生给了这个混蛋

    既然自己把心交给了他,他又为什么要这样对待?非要把自己的心伤的体无完肤才好吗?他累了,也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