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血洒料罗湾——郑家水师与荷兰舰队的碰撞
对于荷兰人来说,郑芝龙的受招安,对他们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喜的是从此开始,他们才真正成了台湾南部的主人,可以肆意宰割台湾岛上屯垦的大陆农民们。但忧的是,恐怕他们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活动,会不像以前那么自在了。因为郑芝龙的离开,虽然导致台湾的彻底沦陷,但此时的明朝东南沿海,终于有了一支拱卫国门的强大舰队。一直霸占台湾的荷兰人自然不能坐视,他们也有样学样,拉拢了另一股海盗势力刘香。而明王朝与荷兰舰队的再一次战争,也因此一触即发。
这里有必要说说这位刘香,其实他也是当时中国海商中的一位名人。刘香,又名刘香老,广东香港人,此人和郑芝龙一样,是当年与颜思齐结拜的二十八人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非福建人。在郑芝龙早期接班颜思齐的时候,他是郑芝龙的重要助手,还曾是郑芝龙“十八芝”的成员之一。此人原本和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走的很近,给西班牙人做过买办,但他是个火爆脾气,性格凶狠残暴,最后和西班牙人闹翻后,转而与颜思齐联合。郑芝龙盘踞台湾时,刘香是十八芝里的重要战将,尤其是对大陆沿海的侵扰里,他往往是急先锋,数次挫败明军水师,但对于郑芝龙当时的“部队纪律”,他却极为抵触,因他性格凶狠毒辣,最好奸淫掳掠,因此和郑芝龙多次发生冲突,在明白了郑芝龙的招安目的后,刘香坚决反对,结果和郑芝龙分道扬镳,拉着队伍出去单干了。
郑芝龙受招安后,刘香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难过了。脱离了大部队的他,数次遭到明军的围剿,偏偏郑芝龙又是个很翻脸不认人的人,对刘香的势力下死命清剿。而刘香也是个很执着的人,拉出去单干后,数次被郑芝龙击败,有史料可查的,就包括他在崇祯四年连续在海澄,漳州,广州湾,西草湾四地与郑芝龙连续发生激战,双方皆死伤千余人。但郑芝龙毕竟家底厚实,拼消耗自然是刘香吃亏。但几番打下来,刘香却死硬到底,毫不服软,对这样一个执着的人,荷兰人自然要全力拉拢。在刘香最困难的时候,荷兰方面又给钱又给武器,很顺利的把刘香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从此之后,刘香就成了荷兰人侵扰的盟友,多次带着荷兰人窜犯,对沿海危害极大。借助这股势力,荷兰人也动了打一把大仗的念头。
打大仗的直接原因,就是此时荷兰的台湾总督换人了。这时候的台湾总督,叫普特曼斯,这是一个欠着台湾血债的人。明朝崇祯元年,他率领军队镇压台湾麻豆社高山族人的抗荷斗争,在当地大肆屠杀,制造了麻豆社惨案。也素来被看做心狠手辣的角色。他于明朝崇祯五年接替了台湾总督,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对郑芝龙也心狠手辣一回。
而深层次的原因,却还是经济利益的驱使,这时候的荷兰人,在东亚海洋上的势力,已经远远压过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但是让荷兰人不忿的是,明王朝始终没有给过他们优惠的贸易待遇。所以对荷兰人来说,是时候再和中国打一场大仗了,如果能消灭郑芝龙的水师,剪除自己在东亚海洋上的最大威胁,固然是好,如果能迫使明朝政府屈服,给予荷兰人“贸易最惠国待遇”,那就是更好。按照荷兰人的算盘,两个目的,至少也能达成一个吧。
对这次军事行动,像当年占领台湾一样,这次荷兰方面态度也并不坚决,但这个普特曼斯是个绝对的好战分子,崇祯五年二月,回巴达维亚述职的普特曼斯得到任命,继任台湾总督,接着他就给明朝福建政府写信,要求明王朝给予荷兰贸易特权,否则就兵戎相见。还没等到答复,他就擅自带领舰队驶向了中国沿海。在行军的路上,他才向当时新上任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维尔写信解释,按照他信里的话说“只有通过武力,也能迫使中国人接受我们的条件。”到了是年七月,荷兰东印度公司指令普特曼斯,同意他的作战计划。一场注定的大战就这样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按照普特曼斯先前给荷兰东印度公司上报的作战计划,他显然吸取了当年澎湖之战的教训,发动这场会战,荷兰人是做了更谨慎的准备的,首先是坚决避免登陆,要发挥自己船炮机动性强的优势,打完了就走。尽可能的避免陷入到胶着战中。二是要拉拢海商势力,刘香就是个很好的选择,让他在后面起到牵制的作用,尽量不给明军以多打少的机会。三是要想办法封锁海口,断绝明朝的海外贸易,迫使明朝就范。
这一次的荷兰人,还很懂得中国兵法虚虚实实的特点,对郑芝龙很“和谐”,基本不露任何战争意图。郑芝龙本人也给瞒哄了过去,在这一年的六月,他还曾经和荷兰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是年六月底,郑芝龙在自己的晋江豪宅里举行饮宴,普特曼斯还曾派使者到场祝贺。一片和风细雨下,郑芝龙怎么也没想到荷兰人会突然翻脸不认人。
是年七月七日,荷兰人的进攻突然打响了,当日荷兰军队先强攻南澳炮台,南澳守军奋起反击,将荷兰舰队击退。事已至此,郑芝龙却还不相信荷兰人可能会发动大规模进攻,不顾别人阻拦,依然坚持把自己事前准备待修的一批船只送到厦门维修,结果一下子就被荷兰人逮了个正着:七月12日,荷兰舰队突袭厦门,战斗打响的时候,厦门守军张永产竟然还在泉州出差,结果毫无防备的厦门遭到沉重打击,仅停靠在港口的战船,被击沉就有十五艘之多。之后,荷兰人又封锁了厦门港口,勒令厦门居民向荷兰人纳贡。原本信誓旦旦认定荷兰人不可能开战的郑芝龙,这下可颜面扫地。
战事爆发后,明王朝起初并不像闹大,厦门被封锁了几天,明朝一直试图努力用谈判来解决问题,结果荷兰人提出了相当荒唐的条件,明朝必须立刻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的贸易,必须只能同荷兰一国贸易,同时允许荷兰人在中国沿海修筑据点,建立商站,中国的船只只能开往台湾或者巴达维亚,而绝不能开往马尼拉,这着实痴人说梦了。明朝方面的答复说,别的事情以后再谈,现在必须先赔偿明朝的经济损失。俩家各执一词,谈判自然谈成了儿戏,那只有接着打了。
比起之前荷兰人和明朝的冲突,这次的荷兰人,可以说是学乖了很多,首先不再盲目的抢占修筑陆地要塞,海战中也尽量发挥机动性,不给明朝人重兵围困的机会。最大限度的以坚船利炮重创明军。在单个战船吨位远不如对手的情况下,这种打法确实让明朝很头疼。
明朝在头疼,荷兰人却开始头脑发热了,刚在厦门沾了点便宜,接着荷兰人又再次进攻厦门,火速从泉州赶回来的厦门游击张永产正憋着火呢,来的正好,打你没商量。这次荷兰人也玩大了,竟然派军队登陆攻坚,这就不是荷兰人的强项了,上来就被张永产带兵一顿狂打,死了十几个人。冷静下来的荷兰人连忙退到外海,明军追击了一番,却终还是惧怕荷兰人的海上优势,未敢追的太远。
厦门风波很快传到了京城,正为内忧外患的国家大事上火的崇祯帝,闻讯自然大怒。立刻下严旨,要福建方面全力一战。福建总督邹维琏不敢怠慢,立刻亲自到前线指挥,命令郑芝龙担纲前锋。此事件中丢脸最大的,当属郑芝龙了,被荷兰人虚虚实实的玩了一把,厦门一战被击毁的战船,也大多是他的。损兵折将加丢脸,让恼怒万分的郑芝龙也动血本了。除了调动了自己嫡系精锐部队外,还以江湖大佬的身份,颁布了悬赏令,即每个参战士兵,都有二两白银赏钱,砍死一个荷兰人,赏白银五十两,烧掉一艘荷兰战船,赏白银五百两。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此战击毙一个敌人,就可以拿到三万块钱奖金,打沉一艘敌船,赏金更高达三十万。重赏之下,全军士气高涨,誓要与荷兰人决一死战。
但这次的荷兰人,确实比以往历次都难对付。澎湖血战的时候,荷兰人只是依靠小股海盗从旁协助,尚弄得明军寸步难行。这一次荷兰人动用的战舰数量,多达11艘,全是一等一的重型炮舰,总吨位远比澎湖之战要大。此外他们还有刘香的五十艘战舰协助,这个刘香实力强劲,又熟悉郑芝龙战法,极难对付。所以悬赏令虽然下了,但是之后的数月,郑芝龙一直都很谨慎,静静的等待着战机。
在郑芝龙的悬赏令下了后,荷兰—刘香的联合舰队,也突然神龙见首不见尾了,经常是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打你一把,你要追击的时候,他们却又不见了踪影。毕竟荷兰的重型炮舰,拥有极强的远洋作战能力。明军是轻易不能冒险的。郑芝龙的军舰,虽然在火力上远胜于先前明朝的政府军战舰,但是比起荷兰人的大炮船,却还是太过逊色了。正因如此,荷兰人的战略计划也很有针对性,他们就是要通过不断出没的游击战,持续消耗郑芝龙的斗争,等到郑芝龙最疲惫的时候,就发出致命的一击。
偏偏在这期间,老天爷也来凑热闹,从是年九月开始,福建沿海台风大作,暴雨如注,双方只得暂时休战,从九月中下旬起,荷兰人恢复了对中国沿海的骚扰,他们的战术是“叼一口就跑”,只要见到有中国船只,立刻展开攻击,甚至劫掠沿海村落,逼迫当地居民向他们提供粮食和淡水。值得一提的还有刘香这些海盗们,他们的主要任务,跟抗战时候的伪军差不多,一方面要给荷兰人带路,引导他们去攻击沿海的薄弱防区,另一面充当抢劫的急先锋,每到一地,都率先去打劫村民,劫掠粮食和淡水,荷兰人的物资补给,基本全靠这些“二鬼子”来办理。
在与荷兰海军对峙的同时,郑芝龙也以牙还牙,他下令其麾下的战舰,在台湾海峡周围展开撒网式的搜捕,击沉一切敢于经过台湾海峡的荷兰船只,如此一来,连荷兰人通向日本的航线也大受影响,对于以商业贸易为生的荷兰人来说,这样下去显然是不行的,既然武力恐吓吓不倒明朝政府,那就必须尽快准备决战,以一战摧毁中国海军的有生力量。九月二十八日,荷兰人经过考虑,将舰队全数移至金门,目的也很明确,找一个落脚的地方,以便发起对郑芝龙的总攻击。
荷兰人的算盘,郑芝龙又怎能不知,以现在明军的力量,远洋作战确实是下策,消极放手,等于把主动权拱手相让,所以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要捕捉到荷兰舰队的集结处,集中优势兵力发动突袭,将其一次性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