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0100000020

第20章 我们都是网络“病人” (1)

我们比从前孤独了吗?

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被无数驴友奉为旅游圣经。几十年来,《在路上》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何以如此受欢迎?实际上,在几十年前的凯鲁亚克就已经道出了人与人内心的孤独,触发了人们的神经。

凯鲁亚克写的是工业时代的孤独:每一个城市市民的孤独,面无表情的孤独,无动于衷的孤独,而贫富悬殊的强烈对比,使擦肩而过的人群格外冷漠。现代生活产生的挫折感使人们摈弃了一切的幻想,所有诗的韵律都被压缩在了一个个狭小的空间,听起来更像是发动机的节奏。在他笔下,工业化社会中“单面人”的生活使每个人都如机械一般准确:码头、酒吧、货栈、铁路、轮船,如传送带一样,将每个人的一生从头到尾连接了起来。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孤独和寂寞究竟有什么区别。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讲了这样一段话,对于孤独与寂寞的区分是比较清晰的:“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

所以,孤独是心理层面的,而寂寞是感受层面的。孤独是一种寂寞,但寂寞并不是孤独。孤独是渴望理解和认同,而寂寞通常是无聊和空虚。

新时代的孤独有着一些新特点。

第一,联系越紧越孤独。

美国社会学家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985年来在高科技推动下美国人越来越孤独了,他们的社交圈子在缩小。

大家都能切身感受到,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一种通讯工具像互联网这样为人们提供了广泛联系。我们却陷入这样的尴尬,或许我们与大洋彼岸的陌生人聊得海阔天空,却与隔壁的邻居形同路人;我们可以交上几百个网友,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推心置腹。

美国依然是宽带用户头号大国,2005年底的用户人数达4939万人,普及率为16.8%。然而,一个这样自由的信息王国同时也是孤独的现代城堡。一项针对美国人社会联系的调查报告表明:与20多年前相比,美国人的社会孤独感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人表示,他们无人可以相互倾诉。

研究显示,1985年以来,平均每个美国人有至少三个人对其吐露心声,但到2004年,这个数字下降到两个人。更严重的是,有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根本没有可信赖的密友,这比20年前高出一倍多。值得注意的是,超过50%的人把他们的伴侣视作唯一的倾诉对象。这比1985年翻了一番。虽然这预示着良好的家庭生活,但也意味着美国人的社会关系更加脆弱,如果他们的伴侣去世或婚姻破裂,他们将会经受致命打击。

第二,城市越发达越孤独。

据说,在网络的世界里,最孤独寂寞的灵魂在爱尔兰。世界最大网络搜索引擎公司Google今年在对关键词搜索次数进行统计后发现,输入“lonely”(意为寂寞)次数最多的用户来自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而搜索“happiness”(幸福)次数最多的是新加坡用户。

这个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爱尔兰曾经是欧盟中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却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创造了欧洲的经济奇迹,一跃成为仅次于卢森堡的第二富国。2004年,在《经济学家》杂志举办的“生活质量”评估中,爱尔兰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国家。然而,经济的蒸蒸日上、移民的蜂拥而至,却让这个国家多了更多的“网络独行者”。

人们逃离了“鸡犬相闻”的传统,钻进了钢筋水泥的都市文明,实际上已经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孤独。注重保护自我、保护隐私的现代人也封闭了相互了解的窗户。人们警惕地盯视着一个向你发话的陌生人,亲自关上了重重的信任大门,也关上了走出孤独的门。

人们在无形无序的世界中为自己定位,把自己划归某个阶层,又千方百计摆脱这一阶层进入更高的阶层,不断缩小着自己的交往范围,在自己的身边划上一个看不见的、拒绝亲近的隔离圈。人们苦苦追寻,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归属和认同的人群,但往往发出相同的感慨,茫茫人海,知音难觅。

第三,越喧嚣越孤独。

电视的喧闹、音乐的鼓噪一起打发无聊,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消除了孤寂和落寞,人们还在等待消除孤独的手段。科技再发达也不能发明感情,技术再先进也不能创造知音。

我们不愿意放弃来之不易的现代文明而回归传统的农耕社会,但我们却不应该放弃自然的情感交流方式,去追逐更为“浪漫”的鲜花传情,去收集很“酷”的别人精心编织的祝福短信,放弃“土”节日的团聚,追逐不知所以的“洋”节日的时髦。其实我们不用刻意去营造感情,不用刻意去编织美言,只要保留那份传统的朴实和纯真。

可以说,我们孤独的体现是一种借由互联网呈现的新的体验。在传媒专家傅玉辉看来,“人们选择喧嚣是为了释放身心的压力,而选择体味孤独则是为了回归自我,反省人生。这是传播世界的两个极端,但是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然不同的交往方式各有长短,现实的交往在交往的范围和深度上也许会显得比较有难度,但是虚拟的交往则可以弥补现实交往的不足。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人的孤独都是客观存在的。虽然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交往方式,但是即使进入其中,人们也依旧会面临互联网世界的喧嚣和孤独。所以我认为人们所面临的喧嚣和孤独,本质上并没有变化,只不过这种体验是新的体验。”

为何会这样呢?我们该怎么办?

于是,有人主张像凯鲁亚克的行走选择流浪与漫游,成为了现代人为了防止自己被电脑化而做出的本能反应。在路上,至少可以使自己远离思维的陷阱,远离集体性的歇斯底里。

已经有人开始担心,人类想方设法离开田园向现代文明迁徙,浑然不觉这时已经切断了许多感受社会的情感的神经。当人们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自己绑定在时针上时,似乎从未觉察到与家人说话的机会已经渐少。当亲情通过电波去传播时,我们看不到彼此的眼神,当生活的语言变成了短信,带来的可不仅仅是一些错别字和文字的苍白、干涩,情感也被现代文明过滤了。

格羽幸福新知:

要摆脱孤独就不能放弃自然的情感交流,无需刻意营造感情,只要保留传统的朴实和纯真。

网络给了我们沟通的平台,我们却并未付出真心。或许因为我们联系太容易,从而忽视这种沟通的真诚。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都不懂得珍惜。好比爱情。

太阳下是灿烂的孤独,月光下是阴冷的孤独,网络上是喧嚣的孤独。这话的确值得追求幸福的人们深思。

方便化让我们更迟钝

《单向街》里“Google把我们变蠢”的话让我感触良多。该文章由美国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撰写,由郭玉洁翻译。这篇文章一推出就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了中国的学界和IT界的注意,那诸如Google、百度这样的网络搜索引擎,在方便快捷地带给我们海量网络信息的同时,又有哪些弊端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呢?

第一,方便化让我们没有必要思考。

Google宣称它的使命是“组织这个世界的信息,使得它易得、有用。”它试图发展成为“完美的搜索引擎”,能够“准确理解你的意图,准确满足你的需要”。在Google看来,信息是一种货物,是一种可以以产业效率为原则进行开采和占有的现实资源。我们得到的信息越多,提炼要点的速度越快,我们思考的成果就越高。

“最终的搜索引擎可能和人类一样聪明——或者更聪明。”佩奇在几年前的演讲中说道。

这表明了一种理念:“智力是机械过程的产物,是一系列可以被分解、度量和优化的步骤。”在Google的世界,我们上网时步入的世界,并未给思考的模糊性留有空间。人类的大脑只是过时的电脑,它需要更快的“处理器”,和更大的“硬盘”。

不管是百度,还是Google,的确带给了我们很大的方便,而且买一样东西之前,都会习惯性地去搜索信息,看这个公司的服务怎么样,看这个品牌的口碑如何。当然,我承认,网络,尤其是搜索,对我的写作起了很大的帮助,我能更快地找到我要寻找的素材和资料。只要搜索关键词,大量的信息就出现在屏幕前。要换做从前,这都要去图书馆排队等待好多天,而且经常等不到。

例如,在写这本书之前,我就在网络上搜索了几十万字的参考资料和数据。这是否让我更迟钝呢?其实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仅仅是以获取信息作为结果的方式,那这种方便化的确让我们少了思考这个环节。

而对于我这样的写作者,恰巧相反,搜索到的信息,恰巧是我思考的开始。选择、筛选、萃取、融会贯通,然后创作,这一系列的步骤,都伴随着思考。

第二,信息太多让我们没有时间思考。

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指出,“媒体不仅只是被动的提供信息渠道,而是在传输资源的同时改变思考的模式”。前所未有的互联网变革更是如此,对于习惯了纸张和书本的人们而言,高速网络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难以深度思考。大脑处理网络信息的方式正如网络本身一样——是对信息流的高速传输,而非“细嚼慢咽”。网民们在标题、内容页和摘要间进行着平行式“海量浏览”,为的是很快得到结果。也可以说,人们上网正是为了避开传统意义上的阅读。

是的,信息太多,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分配在每一条信息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变少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思考已经被这些海量信息分摊,摊薄了,于是就不再那么深入地思考了。

对于我来讲,我的思考是保持在晚上睡觉前,在睡觉前宁静的那一刻,我会清除掉所有信息,让自己思考。这也是我最近两年才做的事情。

信息清空,信息清零,这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第三,诱惑太多让我们无心思考。

研究发现,人们使用这些站点时,表现出“略读行为模式”,从一个地方迅速跳到另一个地方,并且很少回到之前访问过的站点。他们阅读文章或者书籍通常不超过一两页就跳到另一个站点。有时候人们也会保存一篇长文章,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真的会认真阅读。研究报告的作者写道,卡尔和一些学者认为,互联网的迅捷和内容丰富带来的一大副产品是扰乱注意力,让人无法专注于某个事物。心理学研究人员指出,没有人能同时写邮件和打电话,因为大脑无法如此迅速地转移注意力,而长期的“一心二意”导致的后果可能和吸烟一样危险。而科技作家麦琪?杰克逊在新作《正在到来的黑暗时代》中警告说,当我们的注意力愈发分散,沉溺于走马观花式的认知,我们可能沦为介于人和机器之间的半成品。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诱惑无处不在的社会。“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背后代表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或者说,这些信息本身就是一种诱惑。

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安定下来,踏踏实实地静下来,我们总是看着别处。

其实解决方法也是有的,比如我写作的时候,我就会把一些即时工具关掉,比如MSN、QQ等,甚至手机也是静音,尽量不被打扰。

《异类》里探讨了成功法则,任何一个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的人,其实都付出了1万小时以上的练习。如果被太多诱惑所牵绊和影响,那肯定是做不好的。

第四,缺乏练习,而丧失了思考能力。

沃尔夫解释说,阅读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技巧,不像语言那样是人类基因的一部分。人们必须训练自己的大脑,让它将看到的字符翻译成可以理解的语言。而阅读所需的媒体和技术则对大脑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实验证明,使用意表文字的人,如中国人,和使用字母的人在阅读时相比较,神经环路上有明显不同。这样的区别在大脑各个部位都有出现,其中包括掌控核心认知功能的区域。因此,也可以这样推测,在线阅读和读书读报也会产生不同的神经环路。

同类推荐
  • 婚姻七日谈

    婚姻七日谈

    站在高屋建瓴的视角,把每个人的婚姻分为七天,每一天都相当于婚姻的一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婚姻中的人们都将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这些考验都围绕着拥有幸福的婚姻而生。书中以生动翔实的故事为依据,对如何经营好每一个阶段的婚姻、收获幸福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论证,并为融洽夫妻关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 墨菲的爱情定律

    墨菲的爱情定律

    全书以“墨菲的爱情定律”为开篇,讲述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饮食男女在爱情、婚姻方面所遭遇到的种种诱惑与困惑,以优美的文笔、深入人物内在心灵的心理描述,将如今流行于都市生活中的诸如一夜情、艳遇、包养、只做情人、拒绝婚姻等话题化为每一个真实的故事,将那些拒绝婚姻、恐惧婚姻,可却又渴望爱情、守候爱情、期待肉体快感的男女们的矛盾内心世界展露无遗,真实地记述了生活在你我她之中、流浪于都市夜生活中的种种心动、种种痴迷与种种迷茫。
  • 家有鲜妻

    家有鲜妻

    本书教会读者利用九型人格来读懂自己的老公,从而获得幸福美满的婚姻。内容包括:“幸福婚姻,读懂你的他”、“完美无瑕型老公”、“追求真爱型老公”等。
  • 给爱腾出点时间

    给爱腾出点时间

    本书收录并分析了大量真实的婚姻故事,以便彻底解除围城中的人们对于婚姻的困惑与无助,提供了一套有关创造幸福婚姻、巧妙处理感情危机以及解决婚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策略。
  • 像菜花那样幸福

    像菜花那样幸福

    看了很多电影、读了很多书、翻过砖头般的词典,你以为爱情是电影上那般死去活来?抑或是书上白纸黑字写的那样惊心动魄?翻开这本《像菜花那样幸福》,你会发现,精心、动心的爱情永远不是明星们演绎的那般,现实中的你或他才拥有最醇美的情感。零星的小火花,温暖的小情调、搞笑的小把戏是我们的生活中最精彩也是最难忘的片段。谁不憧憬爱情如玫瑰般灿烂?但生活却往往像菜花似的平淡;正像那乳白、翠绿的花椰菜,是这个世界里最质朴、最健康、最廉价的蔬菜一样,最经久的幸福其实就是一茶、一羹、一饭那样简单。
热门推荐
  • 致永恒不变的十二颗星EXO

    致永恒不变的十二颗星EXO

    这是致我的十二个哥哥,他们是我们所有行星饭的哥哥,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文文,致我爱的哥哥们。weareone!当天与地是一体的时候,传说用十二个力量照顾生命之树,红色气息之眼制造了邪恶,贪图生命之树的心脏,生命之树的心脏渐渐枯萎,传说将生命之树的心脏紧紧保住看护,生命之树被分成两个藏了起来。。。。。。十二个力量与天空中十二颗星发生共鸣,但还有一颗星,是与生命之树发生共鸣,成为其他十二颗星的领导者,十三颗星落入世界中十三个孤儿的身上,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期间,这十三个孤儿都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在他们身上发生共患难的感情与爱和信任。。。。。
  • 绝冷静华女王归来

    绝冷静华女王归来

    她,只是一个普通现代女孩,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带入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她被迫接受另一个身份,从此承担下一个不该承担的重任……一场场阴谋追杀,一件件黑暗计划,一次次生离死别,逼着她不得不东躲西藏……她挣扎,她世故,她狠毒,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他,风华绝代,主宰四界,却甘愿为了她沉沦……她,风姿绰约,倾倒众生,却最终为了她玉殒……她不再躲藏,她开始回击,她要更强,她要报复,她要离开这个世界……既然缘一场,那在临走我便送你们一场造化,从今以后有缘的相聚,有情的相守,相聚的不分,相守的不离……至此,缘尽。但我愿与你,同饮千古酒,共销万古愁!
  • 仙幻传奇

    仙幻传奇

    31世纪,人类科学家成功的开发出了名为“仙幻”的超级芯片,据说,利用“仙幻”芯片,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超人般的实力。到了51世纪时,逐渐完善的仙幻系统已经被分为修真系,机甲系,魔法系,古武系四大流派,除此以外还不乏其他稀有派系,如:异能系,召唤系,斗气系,念力系,……在这个仙幻时代的宇宙纪元,属于弱势的古武系中的一名小小学员,开始踏上了重振古武系之威,纵横大宇宙世界的道路!
  • 盛世容华

    盛世容华

    女主挥刀自尽,却一梦千年玄武门事变,生母服毒,辗转间成了一间小庙中的女和尚大唐高歌,盛世伊始,江山如梦,美人无数且试容华
  • 大叔,我带你去修行!

    大叔,我带你去修行!

    “小丫头,槐花好吃吗?”一脸不自在“小丫头,我娶你好不好??”一脸不正经“小丫头,对不起!”一脸失落“大叔,你难道不知道你已经挂了吗?”“跟我走吧!大叔。我带你去修行。”从此,一只鬼就被一只妖带着去修行了......
  • 枫慕

    枫慕

    【本故事有感于游戏君成录,取自其中剧情,如果非要说是抄袭,我也没办法,但是还是稍作了更改】他是千古一帝,一统天下,只为他。他是放荡不羁的王爷,身世曲折,朝如青丝暮成雪。待到世事结束时,他问他:“我已经厌恶了皇族的争权斗势,尔虞我诈,你可愿放弃王位,跟我走?”
  • RAFFLES

    RAFF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道天门

    魔道天门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 网游之传奇神话

    网游之传奇神话

    一部真正的描写游戏生涯的书……
  • 兽啸虚空

    兽啸虚空

    万年前,亡灵入侵;源之大陆,烽烟再起;伟大的光明龙神骑士奥赛德塞洛斯用自己的生命将亡灵封印在两界海的九重冥河结界之中结束了这场伤亡惨重的战役。当莫忧来到这个世界时,邪恶的力量再次蠢蠢欲动,亡灵的力量又将卷土重来。这正是:生来命里多不幸,战士无缘法不通。亡者再临何人救,看我万兽啸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