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000000038

第38章 冲突 (1)

1956年12月,我们完成了大通与曼哈顿银行彻底合并的最终计划。我从执行副总裁被提升为副董事长,而乔治·钱皮恩当上了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很显然,在竞争杰克·麦克洛伊—他将于20世纪60年代初退休—位置的斗争中,我们成了急先锋。“擂台”已经摆好,而我们两人的这场斗争进行了15年。

银行的“灵魂”之争

乔治·钱皮恩是美国最着名、最受敬重的银行家之一。1958年,他被选为储备城市银行家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rve City Bankers)的总裁,就是一个证明。乔治认识我们所有的主要公司客户,他们都尊重他的意见、珍惜同他的友谊。他稳重、聪明、专业、冷静。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更好地代表大通的保守型银行文化—也就是那种我感觉需要进行变革的文化。

他唯一在乎的是要当个信贷官员,一个“棒极了”的信贷官员。而且在他看来,这也是银行应当唯一在乎的。他一直辛勤工作,致力于把大通建设成为全美最好的批发型国内银行,主要服务于美国的大型公司。满足这些公司的需求一直就是大通的主要职能,那是我们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对于乔治来说,其他任何事情基本上都是不务正业,是浪费资源。我已经明白,他对开展国际业务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有一次,他对一群信贷学员说,如果银行走向国际,“我们就会失去灵魂”。

我对大通面临的挑战存在不同的看法。我接受的培训和已有的经验并不是在借贷方面。相反,14年来,我一直在对外部和都市部工作。我理解银行的人和银行的文化,知道它最大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以及它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面的显着弱点。在我眼里,大通的未来取决于加强为全世界客户提供的服务。

几乎从我踏进银行大门的第一天开始,我和乔治在目标和见地上就有分歧。由于我们两人截然不同的个人风格,我们的争执也在升级。乔治精神抖擞,时而大吼大叫;我却内向得多,表达起来更加微妙。但是,我们之间冲突越来越严重的原因却不仅仅是迥然不同的个性。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乔治把我看成是他在银行晋升的主要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我和他在看待银行应当如何组织、应当往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上,有着根本的区别。乔治似乎沉湎于过去,满足于大通作为国内着名银行的地位。我认为有必要进行大幅度改革,并努力领导银行往新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随着我们两人事业的进步,这些理念上的根本区别更加突出,我们个人之间的冲突也在加剧。

“特洛伊木马”

作为总裁、首席运营官,乔治占据着支配位置,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不能阻止我的所有想法,因为我作为副董事长,是直接向杰克·麦克洛伊和董事会负责的。在那些年里,我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我们在下曼哈顿的新总部的建设上,用于人事和合并后银行的计划上,用于努力推行一个更加有效的管理结构上。这些任务并不需要我直接介入银行的借贷领域—那方面仍然是乔治的“领地”。

但是,我把我的员工当做某种“特洛伊木马”,悄悄地启动了一些重要改革。我的职权范围集中在业务运作、市场营销、管理开发、员工关系、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等现代公司企业的所有关键领域,也包含一个改进了的经济调查班子和新成立的组织机构规划班子。这两个班子一旦运作起来,会在针对我们所在的金融环境进行中长期分析方面,以及在提出如何利用该环境的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这将会不可避免地—回头想起来似乎的确是这样—推动大通向我认为正确的方向发展。而只要我将自己的行动局限在银行的员工职能范畴内,不直接干涉银行的基本业务,乔治则听凭我随心所欲。我估计,他觉得这些举动相对来说并没有什么害处。

绕过国际部

机构重组以后,我的职责范围内有个一线部门。这个部门被含糊地叫做特别投资部。通过它,我能够与国际部合作—但又独立于国际部之外—扩大银行在几个海外国家的活动,拓宽我们的金融服务范围。

我不得不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因为虽然杰克·麦克洛伊认同我关于国际多元化的观点,但他从来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来使银行走上这条新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别无选择。在整个任期里,杰克指望着乔治和他的国内信贷官员们提供稳定的增长和说得过去的收益。到了1960年年底,大通的贷款总额接近50亿美元,但美国之外的贷款只占大约5%。因此,虽然杰克允许我跟踪几个项目,以便“两边下注”,但他从来没有知难而进地去面对基于国内市场的银行文化。

1955年,也就是我们与曼哈顿银行合并的时候,我们只经营着17个国外分行,其中9个集中在加勒比—其中有4个是我自己创建的。我们在海外的那点不起眼的规模与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两家银行正大肆扩张在欧洲、南美和远东已经非常广泛的海外网络。从海外分行网络的角度说,我们远远落后于我们这两家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且差距还在加大。

得到乔治·钱皮恩—以他美国部负责人的身份—大力支持的对外部,除了短期贸易融资和传统的代理银行业务领域外,反对扩大我们的产品范围。该部门走这条路的原因,更多的是出于害怕,而不是分析。我们的外国代理行提供着我们的低成本活期存款的很大一部分,这也是大通银行国内借贷的主要资金来源。20世纪50年代末,对银行信贷的要求大幅度上升,但我们的存款却没有同比例增长,从而加大了我们不得不—随着我们接近美联储规定的极限—减少贷款额度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鉴于我们的外国代理行在我们银行有大量存款,乔治不希望采取任何可能会破坏我们与他们之间关系的行动。

我认为这是一种短视。那些存款固然非常重要,但我们必须跳出代理银行业务的范畴,开辟更多的海外分行,收购国外机构,提供更大范围的产品种类,包括可能会要求期限比较长的产品,甚至直接投资。我深信,我们的这种举措不会破坏我们的代理银行业务,因为我相信我们的代理行对我们的需要大于我们对他们的需要。起初,我的观点没有被接受,但我还是通过几个途径努力开展我们的国际活动。

与进出口银行竞争

1953年,艾森豪威尔总统上台的时候宣称,他打算更多地依靠私人界为国际贸易融资。这似乎为大通提供了进入中期贸易融资的机会,而这个领域是私人商业银行界迄今一直忽略的—几乎完全交给了政府投资的进出口银行。

在我的鼓动下,我们取得了美国其他商业银行的合作,拟推出提供为期1~5年的中期信贷品种,用于“大单”出口商品的融资,比如蒸汽推土机、电涡轮机、掘土设备和铁路机车。我们联系了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代理行,并最终说服了底特律国民银行、匹兹堡的梅隆银行和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与我们和纽约化学银行联手,创建一家新的贸易融资公司。我们还联系了我们的许多公司客户,比如卡特彼勒、万国收割机公司、约翰迪尔、通用电气和西屋公司,向它们通报了我们的计划。最后,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与华盛顿的进出口官员们协商—根据他们的职责,他们必须在促进美国出口方面“协助”私人贷款机构。但是,我们从我们的客户那里得知,他们对进出口银行的表现非常不满意。他们抱怨让人忍无可忍的拖延、无休止的繁文缛节和相对较高的融资成本。

所有这一切都鼓励着我们于1955年6月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我们给它起名叫美国海外金融公司(American Overseas Finance Corporation, AOFC)。每一个股东平均购买1 000万美元的普通股。大力支持这个设想的杰克·麦克洛伊担任董事长,我成了董事。

美国海外金融公司很快就证明了我们的设想是正确的。它为几个贸易项目融资,为几家美国制造商设立了贷放限额。到了1956年年底,美国海外金融公司拥有的总资产为1 100万美元,购买承诺为2 200万美元商业票据。也许起步并不很高,但却是私人界针对美国出口商急需中期融资而作出的最早的努力。

进出口银行对我们进入这个领域非常警觉。它们的反应是降低了我们潜在客户的利率,以便留住它们的生意。两方的讨论—包括麦克洛伊与财政部部长乔治·汉弗莱之间的激烈争吵—没有能够解决问题,而我们的合伙人们开始对美国海外金融公司和进出口银行之间出现的竞争态势感到担忧。美国海外金融公司的其他董事们决定卖掉公司,以免冒险惹恼华盛顿的管理当局。1957年5月,我们按照我们已经作出的投资将公司卖给了国际基本经济公司。

对于这个结果,我深感失望。虽然美国海外金融公司没有能够实现我雄心勃勃的预期目标,但我感到很欣慰的是,大通在贸易融资的一个重要领域表现出了创新性,并且—更重要的是—向乔治·钱皮恩和他的追随者证明了,我们可以延伸我们的国际触角,并同时加强我们与代理行以及大型美国公司客户之间的关系。

投资于发展中国家

美国海外金融公司成立后不久,特别投资班子创建了一个分支机构,投资于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市场的另一个层面进行了摸索。我们感觉大通应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就能在刚刚摆脱欧洲殖民主义桎梏的亚洲和非洲国家,以及仍然挣扎着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国家—比如拉丁美洲国家—打下基础。

通过我在国外的考察,我注意到了资本市场的劣势和当地商人、企业家在借款促进增长方面能力的低下。美洲金融投资公司是一次早期的努力—也许构思得很糟糕,企图解决巴西的这个问题,但是,对长期资金注入的需求在那里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依然存在。其中的一个办法是直接投资于当地公司,尤其是为当地市场创造就业机会、生产消费品的关键领域,比如采矿、商品农业和制造业。在经济形态好的国家里创建工业发展银行是另一种途径,能让我们用我们的资金来影响当地投资人的资金,从而刺激卓有成效的多元化投资。

在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富有创造性,因为美国政府的规定禁止商业银行直接进入投资金融领域,无论是自己单独运作还是与他人联手,甚至包括到国外运作。于是,我们将我们现有的《埃奇法案》规定的公司重组成所谓的非金融公司,使之可以在美国境外进行直接投资。

我们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导致我们先前在巴西和美国海外金融公司的运作复杂化的两个问题。我们挑选了投资坚决的合作伙伴,找到了能干的领导班子来经营银行业务。我们聘用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银行家负责操作,并于1957年8月成立了大通国际投资公司(Chas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Corporation, CIIC)。我成了该公司的董事长,并引进了几个经验丰富的外部人员在我们的董事会上任职。

同类推荐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本书把视角房子张爱玲和苏青身上,分别选取了她们人生中的几个片段,描写张爱玲和苏青的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李姓的起源、李姓的发展和变迁、李姓主要分布、少数民族李姓、李姓郡望与堂号、李姓名胜古迹、李姓名人等。关于姓氏,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中国的第一大姓是李姓吗?李姓起源于什么时候呢?李氏族系又有哪些典故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开始李姓穿越之旅吧!
  •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韩愈出身于世宦之家。父韩仲卿曾为武昌令,以美政和文章出名。生三子,长子韩会,官至起居舍人,以道德文学着称。韩愈为小,生三岁,父死,养于韩会之家。十岁,韩会因事贬为韶州刺史,韩愈随兄而去,不久兄死。又随嫂北归河阳韩氏别居。嫂郑氏对韩愈情若所生,辛勤培养,诲化谆谆,及嫂去世,韩愈服而加隆(唐代嫂叔服小功五月即可),以报嫂养育之恩。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热门推荐
  • 冥婚续情缘

    冥婚续情缘

    清朝末代,男主因家族内斗被害惨死,死后尸体被送给当地一大户人家配冥婚,在冥界相遇时,女主不喜欢男主,冥界一年后喝孟婆汤投胎转世了,但是经过的一年的相处,男主爱上了女主,打算跟着女主一起投胎,但是由于男主怨气太重无法投胎,只能逗留冥界.但男主心有不甘,去了人间。。。。。。。。。。。。。……
  • 不要轻易惹女人

    不要轻易惹女人

    苏伊是这样的一个女生,她没有公主的命,也拒绝灰姑娘的遭遇,因为她不善良,她,够狠。对别人狠,对自己,也决不手软。至于我,我是一个旁观者。我与苏伊一样,不认为这世上有什么绝对善良的人,我也不认为我这篇文章能有多真实,但这只是一个少女真实的想法,因为不甘,所以报复。即使出卖一切,她也要毁了伤害她的东西,所以记着,不要轻易惹女人。
  • 无敌剑人

    无敌剑人

    仗剑天涯,问道修真;善恶是非,怨恨情仇;正邪在心,心存本性;不怕天地,不信宿命,我狂我无敌,只为问心无愧,随心所意...
  • 我是一只杀手

    我是一只杀手

    王泽,一个从小被培养的杀手。一次次的展现出他独特的技艺,打开一个杀手的世界
  • 残王妖妃

    残王妖妃

    她也苦逼地穿越了!变成了陌生朝代里丞相傻幺女,依仗权势嫁给了雾城第一美男上官夜,大婚当夜却被人下毒陷害。买噶的,又一次再次重生,这次她不愿当命运的傀儡受它左右,害我者我必加倍害之,上官夜?不过是一个她不爱的男人,休了又如何!
  • 霸者官途

    霸者官途

    穿越官场的刘海洋为一学生。官场激烈拼杀,让他深深感悟:官场如丛林,适者人则生,不宜者则汰。此世界充满着无数诱惑、陷阱、谋略......在此世界中,择营尤为重要,如何选择,君之智勇也。刘海洋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口头禅说:官场就是一场生意,怎么经营就要看个人智慧和运气。观其在文章中如何披荆斩刺,引领华夏宦海,成就海洋之不朽传奇!
  • 葬宝图

    葬宝图

    少年时无意间闯入传说中大清藏宝地,偶得半部残图一本奇书,从此开启了一段存在数百年的故事。神秘的赫图阿拉大清宝藏,古怪的长白天池,大枭雄陈友谅的惊天宝藏还有那传说中掉落崖山深海的传国玉玺。精彩尽在{葬宝图}
  • 我的冷酷保镖

    我的冷酷保镖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酒吧,他英雄救美,却不留名而去,她心生好感;再次见面,他已经成为她的贴身保镖,陪她度过重重难关,甚至生死关头,舍身救她;她终于爱上了他,不顾身份地位悬殊;历经磨难后,终于得到长辈的祝福,举行盛大的婚礼,却没想到,拉开了他复仇的帷幕。在家破人亡、流产、毁容的多重打击死,她死里逃生,换脸重获新生,带着仇恨接近那个已经是高高在上、睥睨冷冽的他。她在爱他和恨他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还是狠下定决心动用资本力量谋夺总裁之位。功败垂成时,他凝望着她:如果告诉我你是谁,我把集团还给你!她:我是一个恨你入骨的人!然后,一场车祸却试他的真心,原来他最爱的人是她啊......
  •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回顾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回顾

    海上丝绸之路是1840年之前中国通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通道。它由两大干线组成:一是从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二是从中国通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的南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把世界不同的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并对整个人类文明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港口、造船、航海术、航线、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民间的商品贸易、外贸管理体制、货物流通、人员往来、文化传播、民俗信仰等众多方面,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领域。由于各国学者都在关注这个领域,所以,它又具有鲜明的国际性。
  • 落跑甜妻:爸比你鞋带松了

    落跑甜妻:爸比你鞋带松了

    她是宫家大小姐,却是小三出生,身份卑微渺小。他是商业巨头,冰冷霸道。翻手覆云,天下我有。一场事故,她被他吃。事后她逃,他却忘得一干二净。当心与心的近距离接触,让贝里斯有开始渐渐爱上她,可没想到直到某天玩物即将嫁与良人。他匆匆赶来,在圣洁的教堂前,他霸道宣誓:“宫贝贝,你的手只能我碰!你的结婚证只能是我!”“我明明不喜欢你!因为我爱你!”宫贝贝匆匆赶来穿着高雅的婚纱丢过一句情话。他一瞬间的失神,让她有可乘之机。她逃,可他邪魅勾唇,薄唇初启“女人,孩子都有了你还想逃么?”眼中的占有欲一览无余。她惊!给萌宝一个眼神。萌宝会意,直接睁着眼说瞎话“爸比你鞋带松了!”他看向鞋,她转身就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