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000000020

第20章 向伟大的经济学家学习 (3)

我们从巴里飞到雅典,然后租了一辆车,驱车穿过伯罗奔尼撒到斯巴达和帕尔纳索斯山,接着回头沿科林斯湾到了德尔斐。我在雅典的布列塔尼大饭店的酒吧喝酒的时候,遇到了在哈佛以其深受欢迎的《圣经》课而闻名的柯索普·莱克(Kirsopp Lake)教授。他邀请我跟他和他的妻子、养女乘夜间的船去萨洛尼卡。在那里,我将和他乘坐小船去圣山半岛,他将在半岛的正统寺院的图书馆里寻找手稿。这一邀请太诱人了,叫人无法拒绝。

我原先希望到罗马跟威廉·菲利普斯和他那迷人的女儿比阿特丽斯一起待上几天,但由于我要跟莱克教授一起旅行,因此这部分旅程安排不得不缩短。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为洛克菲勒基金会工作、正在进行消灭疟疾项目的昆虫学家。他主动提出让我晚上跟他同住在他的小房子里。那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假期。

芝加哥大学

在伦敦待了一年以后,我急于返回美国,完成我在芝加哥大学的学业。该大学拥有全世界实力最雄厚的经济学师资力量,其中包括一些显赫的人物,比如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雅各布·瓦伊纳(Jacob Viner)、乔治·施蒂格勒(George Stigler)、亨利·舒尔茨(Henry Schultz)和保罗·道格拉斯(Paul Douglas)。我在伦敦经济学院听过奈特的课,觉得他在经济学上更为达观的方式很令人信服。莱昂内尔·罗宾斯对奈特很熟悉,鼓励我到他的门下学习。虽然祖父曾经帮助该大学的创建,但这一点显然不是我选择的首要因素。

在过去的50年当中,芝加哥的“经济学学派”由于坚定不移地提倡市场经济,坚决支持货币主义,赢得了不小的名声。这些思想与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密切相关—他的观点如今已经成了芝加哥学派的象征,即教条地坚持政府丝毫不得干预市场以及客观的定价机制。弗里德曼还认为,经济活动应当绝对地致力于利润最大化,不应当转移注意力,涉足于属于“社会责任”范畴的外部活动。

虽然弗里德曼后来加入了经济学教学班子,成了奈特教授和瓦伊纳教授的助手,我敢肯定他们一定会拒绝被归类到眼下所指的意义狭隘的“芝加哥学派”。在保持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方面,他们两人都倾向于“市场的无形之手”,而不是政府的干预,但我相信,他们都会反对弗里德曼关于排除公司社会责任的观点。

奈特、瓦伊纳和兰格

1938年秋天,我到达芝加哥,说服了奈特教授和瓦伊纳教授成为我的论文委员会成员。来自波兰的避难学者奥斯卡·兰格(Oskar Lange)也同意加入委员会。对于我的论文题目,我已经有了个大概想法—海克教授在伦敦已经建议我考虑经济浪费的题目,但我请这些着名的经济学家帮我制订一个更加具体的计划。

弗兰克·奈特在全世界经济学家当中享有令人尊敬的地位。他撰写的最着名的着述《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很不寻常,因为该书强调道德方面的考虑必须纳入经济分析过程中。他在书中、在讲座上提出的探索型问题测试着经济信条在道德方面的有效性,引起了大量激烈的争论。

奈特怀疑,政府的强权是否会像新政的策划人所声称的那样自动导致人民生活和幸福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奈特批评了那些在解决重要社会问题上只谈论资本主义效率的人,因为那些人没有同时认识到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和现有制度明显的失败之处。

雅各布·瓦伊纳最出名的是他在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瓦伊纳认为,无障碍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途径。作为一名教师,瓦伊纳以严厉、苛刻的治学态度而闻名。他自己很有条理,很敏锐,也不能容忍学生们达不到他的水准。据说,当学生们连续两三次得不出正确答案的时候,他就会把他们赶出教室。他只是简单地说:“你不配在这个班级,再见。”然后,事情就到此为止了。但是,他对我总是非常友好,在我就自己的论文向他咨询的时候,他表现出很愿意帮助我。也许我很幸运自己只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而不是参加他的日常研究生课程。

奥斯卡·兰格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名气既不如奈特,也赶不上瓦伊纳,但他给我的论文增加了一个重要的、不同的侧重点。兰格是个社会主义者,是支持市场社会主义的一个旗手。他的着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ism)声称要证明“市场社会主义”并不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用词,它可以比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有效得多。显然,该理论还从来没有在现实当中实现,但兰格还是自信地阐述了自己的论点。

兰格是大批移民学者之一,他们是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帮助,为逃避在欧洲的政治和宗教迫害而来到美国的。芝加哥大学之所以聘用兰格,是因为他在数学统计方面的能力和凯恩斯经济学方面的知识。1942年,兰格成了美国公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兰格恢复了自己的波兰国籍,成了常驻联合国大使。后来,他在波兰政府担任过多个职务。兰格是个慈祥、温和的人,深受人们的喜爱,不像拉斯基那样喜欢蛊惑人心。战后,我在联合国几次见到兰格,他当时显得筋疲力尽、郁郁寡欢。

中途生活

大学里聚集了一批耀眼的人物,从大学的一把手开始,其中有许多人个性很强,执着、顽固。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主宰着大学,持续不懈地让该市的商界暴跳如雷。以“神童”着称的哈钦斯在29岁那年辞去了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的职务,接受了芝加哥大学校长的位置。他给橄榄球下了禁令,又重新设置了大学生学位课程安排,从而很快就在校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哈钦斯偏向于为大学生提供内容宽泛的文科教育,重点是他的一个朋友—托马斯主义哲学家莫蒂默·阿德勒(Mortimer Adler)—开发的“巨着”计划。

哈钦斯的改革疏远了师资队伍中的许多人,而那些人同时也对他的傲慢和独断专行深为不满。哈钦斯还不断地把自己鄙视的芝加哥商人和政客树为敌人,觉得他们眼界狭窄、鼠目寸光。哈钦斯太太几乎什么忙也帮不上。她是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艺术家,拒绝在任何方面支持自己的丈夫。1938年,她更是将自己画的他们女儿的裸体画当做圣诞贺卡四处散发,让人瞠目结舌。

尽管我们家对芝加哥大学的创建以及大学早年的维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在芝加哥大学的那一年里,哈钦斯却从来没有邀请我到他家参加过任何活动。但是,我估计哈钦斯可能曾经鼓励他的副总裁威廉·B·本顿(William B. Benton)—本顿–鲍尔斯(Benton & Bowles)广告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花点时间跟我在一起。本顿向我介绍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人,包括比尔兹利·拉姆尔(Beardsley Ruml)。拉姆尔是个人高马大、爱抽雪茄的匈牙利人,在管理劳拉·斯佩尔曼洛克菲勒纪念馆的那些年里曾经是父亲的亲密顾问,而该基金会资助了美国许多大学的社会科学的发展。跟我父亲一样,拉姆尔一直坚定地支持政府的改革努力,不论是在清除腐败和贪赃枉法方面,还是在强化行政服务、改善市政府和州政府的管理上。

拉姆尔让我接触了芝加哥的公共管理清算中心(Public Administration Clearing House),该中心从斯佩尔曼基金会(我们家族的又一个慈善基金会)获得过大量的资金。正是通过该机构,我开始明白了各级政府应当扮演的重要角色,并将政府服务当做一种可能的事业道路来考虑。

本顿还安排我见了威斯康星州州长菲利普·拉福莱特(Philip La Follette),探讨我是否应当进入政界。拉福莱特的意见是,我永远不可能以我的名字被选举进入政界—除非我在中西部买一个农场,创建一种新生活、一个新形象。他的意见打消了我走政治仕途的念头。我无法想象自己如此虚伪地扮演一个我不会胜任的角色。那种花招很快就会被人们看穿。

在芝加哥那年参加的社会活动经常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宾客当中有许多人卑劣地追随罗伯特·R·麦考密克上校的《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所鼓吹的孤立主义立场,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第一”,积极反对介入任何国际事务。1939年夏天,在索尔哲菲尔德举行了一次着名的“美国第一”集会。我记得人群中发出雷霆般的欢呼声,那是在为我少年时期心目中的英雄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的演讲喝彩。林德伯格已经成了孤立主义立场的旗手。

我在芝加哥的一年获得了学术上的丰收,但我期望着回到更加令人愉快的环境中。由于我已经达到了必需的住校学习时间要求,通过了总体资格考试(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有15个经济学家在3个小时里不断地向我提出尖锐的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我决定回到纽约的“基魁特”撰写我的论文。

这个决定的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得多的原因:佩吉·麦格拉思。从伦敦回来以后,我一直在非常认真地追求她,希望能够离她更近一些,希望我们的关系能够顺利发展。

在学术方面,我的成绩多亏了那些教过我的出色的经济学家们。我的师长们是些真正的探索者,他们相信经济学能够反映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有助于社会的进步。他们都是政治上的温和派,愿意聆听来自任何方面的理论。我十分希望自己在以他们为榜样。我是个实用主义者,认识到要实现最佳经济增长,就必须有良好的财政和金融政策。但是,我还认识到,忽略人类真正需求的政策是不能接受的,而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根本需求是一个安全网。然而,我最大的担忧是,钟摆已经朝着代价过大的安全网方向摆得太远了,而我们对能够刺激经济增长的良好政策的关注也太少了。

同类推荐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深圳市长梁湘

    深圳市长梁湘

    本书在对梁湘及其家人的采访基础上,以大量事实向人们披露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国大变革初期最艰苦的岁月,如何在邓小平和中央领导下,带领深圳走向辉煌的历程。其中贯穿着思想解放的阵痛,改革开放的轨迹,以及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奇迹。
  • 梁山泊里论英雄

    梁山泊里论英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那些身怀绝技的各类专业人才,也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吴用其实是武林高手;时迁偷遍天下无敌手,却是头号屌丝男;公孙胜看似逍遥自在,却有诸多无奈;戴宗日行八里,只为宋公明;张顺人称浪里白条,却为老大卖命到老……老大、战神、男神、女神、异人,各有各的绝活,却也各有各的不幸。分组PK,大战五回,比的不是排名,而是谁更惨。最后,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去吧,野草,连着我的题词。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1875年1月2日出生于苏州。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镇江、江宁、徐州等地的知府。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做为江苏候补知县客居苏州。可见沈钧儒出生成长在晚清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则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在3岁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长到5岁时就进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时回到秀水县老家应童子试,16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1904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试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因此沈钧儒也就成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热门推荐
  • 春枝摇曳

    春枝摇曳

    张丫是十八岁那年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本村云家的独苗云帅的。当时,张丫家在赛罕村是首富,而云帅的父亲云老嘎达好吃懒做是村里最排不上号的户主。张丫的爸爸张留住看中的只是云帅这小伙子的人;他说云帅有志气有前途。婚后不久,云帅开始用行动证明老岳父当初的眼光是不错的。他弃农经商,在虎头崖市里办起了不小的公司。可惜,正当张留住为自家女婿有出息而自鸣得意时,找到生意门径公司越办越大的的女婿云帅居然坚决要和妻子张丫离婚。这让张留住始料未及,气得他眼珠子瞪的溜圆,直喘粗气,可他也没辙;婚姻自由嘛,这是法律规定的,张留住也不敢违法干涉女儿的婚事。云帅离婚……
  • 谋妻有道之唐爷太狠

    谋妻有道之唐爷太狠

    苏尔娜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实与资料上相差那么大!说好的病入膏肓呢?说好的不能人道呢?说好的自由生活呢?都特么骗人的!要早知道他手段阴狠不好惹,她还会三番五次送上门自讨苦吃么?要早知道碰上他如此九死一生,她还会趟这趟浑水么?万万不能!他——冷酷无情,心狠手辣,疾病缠身。她——炽热,倔强,骄傲,有苦难言。他是A市商业巨鳄唐氏集团的掌门人,背负的百年企业看似平静,实则疑团重重。她算不上豪门却也是千金,别有用心的一场阴谋与利益将她推上这条漫漫长路。这是一个冷酷无情霸气男人强制征服的宠妻史,这是一个人前优雅背后阴损女人的释爱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法澜澄禅师语录

    法澜澄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81日契约少女

    81日契约少女

    还记得儿时课本上那个七色花的故事么如果那是真的呢真的存在着的七色花妖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剩女出击

    剩女出击

    繁华都市里三个80后大龄女青年,某高级餐厅负责人凌丽,某品牌化妆品卖场销售经理翟蕾,某公司财务文员李雅儿;在面临失业,长相平凡,大龄等问题及压力下,与各位男主人翁,一起上演搞笑,浪漫女追男励志爱情故事。“你是我的,你跑不掉的。。。”
  • 新世界英雄传记录

    新世界英雄传记录

    他们是英雄,他们也许不想当英雄。谁都知道,他们在峡谷中厮杀,谁又知道,峡谷之外,他们何去何从?他们天赋异禀,他们能力特殊,他们掌握着超凡脱俗的力量,他们却渴望平凡的生活,魂悸光年,为新世界联盟中百位英雄记史立传。
  • 命运使她阴差阳错

    命运使她阴差阳错

    她,是一个贫穷女孩。她,是一位千金。这两位少女长得一模一样,自从见面的那天起,两位少女便是知心的闺蜜。因为命运,另一个人的出现——那天,那位少女阴差阳错的拿走了她3年时光。
  • tfboys唯爱

    tfboys唯爱

    三个从小到大的闺蜜第一次来到重庆,会发生什么呢!和我一起来看吧!
  • 新妈妈的第一本育儿书

    新妈妈的第一本育儿书

    本书分三个部分,分别针对0-3岁孩子的育儿要点、身心和智能发育状况,以及平常的照料护理和智能开发等进行全面的介绍。
  • 中华英豪

    中华英豪

    知识就是力量!且看平民小子叶尘,一个国学达人、经济学学士、游戏能手,如何在游戏中用尽生平所学,厚积薄发,赚得一亿元,抱得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