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4000000065

第65章 《周易》卷之二 (20)

刚中为孚,居阴为悔,占者以孚而说,则吉而悔亡矣。

[九二]九二以阳居阴,失真正,未免有妄说之悔。然有刚中之德,是有诚心者也。则上焉得君,下焉得民,内焉顺亲,外焉信友。诚固未有不能动物者,占者人无不悦而吉,虽有可悔之事,而亦不见其为悔矣。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二象]孚兑之吉者,由其以刚居中,一以诚信为心也。心存乎信悦,岂有以孚而吉不得者乎?

《存疑》信志只是诚心,解孚兑。

六三:来兑凶。

阴柔不中正,为兑之主。上无所应,而反来就二阳以求说,凶之道也。

[六三]阴柔不中正,妄说者也。为悦之主,又善悦人者。上无系应而反来就二阳,以求悦。弗计其分之非宜,所谓未同而言者,为来兑之象。其占为在己既失其道,在人未必我应,而凶。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三象]来兑之凶,由其阴柔不中正,而处位不当,妄说以取凶也。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四上承九五之中正,而下比六三之柔邪,故不能决而商度所说,未能有定。然质本阳刚,故能介然守正而疾恶柔邪也。如此则有喜矣。象占如此,为戒深矣。

[九四]四上承五之中正,下比三之柔邪,欲从三则虑失五,欲从五又虑失三,筹商而未定,不获安宁之象。然九四阳刚是素能守正之人,故能介然自守而疾恶柔邪,如是则有直谅多闻之益,无便将善柔之损,不为有喜乎?

《参义》如大臣之绝私党,而忠于君,学者远损友而亲仁贤,皆可喜也。《程传》两间谓之介,分限也,地之界则加田,义乃同。人有节守谓之介。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四象]九四之所以为喜者,无淫比之损,有师资之益,有庆如是,为可喜也。

《蒙引》当邪正两途疑于所从之际,乃能介然守正而疾邪,一向从好路上去。在人君,则有以宁谧国家。在人臣,则有以保其名位。在君子,则有以成其德业,不坠其名节。皆庆也,皆可喜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

剥谓阴能剥阳者也。九五阳刚中正,然当说之时而居尊位,密近上六,上六阴柔,为说之主,处说之极,能妄说以剥阳者也。故其占但戒以信于上六,则有危也。

[九五]阴柔小人,工为媚悦,能剥阳者也。五虽阳刚中正,而当悦时,居得为之位而密近之,实有听信小人之几,故周公为之设戒曰:天下邪媚小人,最能以说蛊惑君心,况为君者,狃于所说而亲信之,则将为其所剥,剥刚则刚危,而有厉,可不戒乎?

《程传》虽舜之圣,且畏巧言令色,安得不戒也。悦之惑人易入而可惧也,如此。《大全》胡云峰曰:剥之一字,深为君子戒也。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与《履》九五同。

[五象]五之孚于剥者,由其位正。当正则恃其才,足以烛小人之奸,当(正)则恃其位,足以制小人之命,以为不能害己,而孚于剥而不自知也。

《蒙引》《履》之五位正当,伤于所恃,则凡事必行而无所疑。《悦》之五位正当,伤于所恃则密近小人而不畏。《存疑》正谓阳刚中正,当谓居尊位。爻词是戒词,非指实说也。《象传》则指实说也。如唐明皇和在李林甫之奸而犹用之,盖一则恃己之明聪,一则恃海内之平安,谓其必不能为害也。不知但恃明聪,便是昏了;但恃平安,便致危了。

上六:引兑。

上六成说之主,以阴居说之极,引下二阳,相与为说,而不能必其从也。故九五当戒,而此爻不言其吉凶。

[上六]成说之主,以阴居说之极,耑务悦人。引下二阳,相与为悦,由为便佞,巧为逢迎,无所不至,为引兑焉。人之从不从,固未可必,而彼之性质柔媚,固如此也。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上象]与人同归于善,君子莫大之善也。上六相引为悦,小人之道甚矣。其未光明也。

涣 坎下巽上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涣,散也。为卦下坎上巽,风行水上,离披解散之象,故为涣。其变则本自《渐》卦。九来居二而得中,六往居三得九之位,而上同于四,故其占可亨。又以祖考之精神既散,故王者当至于庙以聚之,又以巽木坎水,舟楫之象,故利涉大川。其曰利贞,则占者之深戒也。

[涣卦全旨]世之乱也,其人心之涣乎?则所以维持其涣而使之复合者乎,存乎其人。五为济涣之君,而颁令发财,以收天下之人心。四为济涣之臣,而散群聚义,以一天下之归向。初无才而赖济涣之有其人。二无依而幸济涣之有其德,三则散己之私以济涣,上则遇时之极,以出涣义,各不同也。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以卦变释卦辞。

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

中谓庙中。

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涣彖]坎下巽上,卦象具有人心时势涣散之义,故为涣。涣则似难得亨。然以卦变观之,为有合涣之道。占者得之,其涣可合而亨。又以理言,涣之时,九庙震惊,祖考之精神,因以散矣。王者,当竭诚以聚己之精神至于庙,以聚之。又以卦象言,具有济险之义,故利于涉大川焉。而贞者又为制事之本,故凡事必以正行之,即如假庙非媚神以邀福,如涉川非行险以侥幸,乃为利也。

《存疑》假庙蒙涣字来,是祖考之精神涣也。假庙所以合涣,利涉大川,当实事说,不作济难之象,以《本义》有乘木之象也。利贞总承,不耑指假庙涉川说,济涣之贞,所该者广。

《蒙引》利涉大川,不必拘于涣,易词所取,只是理象两端,假庙从理取,涉川据象取。

[彖传]至难济者,天下之险,未易得亨。卦词涣而曰亨,何也?盖济险之道,非据可为之地,具能为之才而得人之协力者,不足以有济也。卦变自渐而来,九来居二而得中,是得其所安,而不至于困穷也。六往居三得九之位,则柔不一于柔而济之以刚,有得正之德,上同于四。又同心者,多协力者象也。有同德之助,此涣所以可亨也。

[二节]又曰王假有庙者,当涣之时,祖考之精神亦涣矣。王者乃聚己之精神,在于宗庙之中,致其祭祀,以聚祖考之精神,所以合涣也。

[三节]又曰利涉大川者,巽木在坎水之上,是人乘木之象,所以利涉而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皆所以合其散。

[象传]坎下巽上,是风行水上,离披解散,涣之象也。先王以为,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然天人之分殊,是其涣也。于焉郊祀以享帝,则天人感通,而涣合矣。幽明之途异,是其涣也。于焉立庙以奉神,则幽明感通,而涣合矣。此治涣之大端也。

《蒙引》假庙于聚涣之义为切,立庙于聚神之涣为先。立庙对享帝,则该假庙意。《折衷》享帝立庙,尊尊亲亲之道也。王龙溪曰:知天则人思尊而不敢以下而犯上,知袒则思亲而不忍背死而忘生。圣人神道设教之大端也。

初六:用拯马,壮吉。

居卦之初,涣之始也。始涣而拯之,为力既易又有壮马,其吉可知。初六非有济涣之才,但能顺乎九二,故其象占如此。

[初六]初居涣始,涣犹未深,正当速救。初之阴柔,其才不足以济。九二在上,有刚中之德,而初能顺之,仗其力以济涣,是用拯而得马之壮也。夫始涣而拯之,为力既易,又有壮马,则涣可合,而难可济,吉之道也。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初象]阴柔难以济涣而得吉矣,初六所以吉者,以其能顺乎刚中之才而成功也。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九而居二,宜有悔也。然当涣之时,来而不穷,能亡其悔者也。故其象占如此。盖九奔而二机也。

[九二]以阳居阴,失其故居,宜有悔矣。然当涣之时,来居二而得中,可藉以安,犹奔走者之得其机而身安者。然由是可以图将来之事,是能亡其悔者也。

《蒙引》古人席地而坐,危坐势亦难久,故有机以恁。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二象]当危难之秋,奔窜流离,其志拳拳在于图安。九二涣奔而得其机,是得其所愿也。

六三:涣其躬,无悔。

阴柔而不中正,有私于己之象也。然居得阳位,志在济时,能散其私以得无悔,故其占如此。大率此上四爻皆因涣以济涣者也。

[六三]阴柔不中正,气质之偏,未免有自私之悔。然居得阳位时,位在我,志在济时,志操之大,为能经营四方,以图匡济。而于一身之私,不暇复顾,为涣其躬之象。如是则公尔忘私,国尔忘家,于理无愧,而悔可亡。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三象]涣其躬者,其志将以身济涣,而志在天下国家,则不复顾其私矣。所以能涣其躬也。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居阴得正,上承九五,当涣之任者也。下无应与,为能散其朋党之象,占者如是,则大善而吉,又言能散其小群,以成大群,使所散者聚,而若丘,则非常人思虑之所及也。

[六四]天下之涣,起于人各为群,或在廷臣,工各相朋,结为党。或天下豪杰各相朋,结为党。四以柔正之德,当济涣之任,而下无应与,不系于私,是能正身率物,散天下之朋党,而专以事上者也。有涣其群之象。占者如是,则涣可合而任克胜大善而吉。夫朋党既散,合而为一,是散小群以成大群,为涣有丘之象,是则四之散也,乃其所以聚也。此岂常人思虑之所能及哉?

《大全》朱子曰:老苏云:夫群者,圣人之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盖六四能涣小人之私群,成天下之公道,此所以元吉也。《存疑》凡内外之明,皆起于人心涣散之时。朋党有二,如唐牛、李宋、洛蜀,此一党也。如春秋战国,诸侯各为朋党,以相侵伐,汉唐群雄割据而为党者,此一党也。涣有丘,是即上文而赞之。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四象]涣其群,元吉,言能涣私群而归于一,功德光辉盛大,所以称元吉也。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阳刚中正,以居尊位。当涣之时,能散其号令与其居,积则可以济涣而无咎矣。故其象占如此。九五巽体,有号令之象。汗谓如汗之出而不反也。涣王居,如陆贽所谓散小储而成大储之意。

[九五]当涣之时,患在情不下达,而泽不下究。君之所当涣者,莫大于号令与居积焉。九五阳刚中正,既有济涣之德,居尊位,又有济涣之权。为能散其号令,则万姓因王言之大,而知王心之一矣。散其居积,则财散于上,而民聚于下矣。天下之涣可合,生民之难可齐,无咎。

《蒙引》《程传》:大号,大政令也。谓新民之大命,拯涣之大政。汗谓如汗之出而不反。《书》曰:令出惟行弗惟反。《存疑》汉高入关,与民约法三章,唐高祖伐隋,与民约法十二条,是能涣其大号者,武王伐商,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财,以周穷民及善人,是散其王居也。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五象]不徒涣号,且必涣王居,而得无咎者,由其以阳刚中正之德,而居尊位也。有其德,则志在民,有其位,则权在我,是以能公其利也。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上九以阳居涣极,能出乎涣。故其象占如此,血谓伤害,逖当作惕,与《小畜》六四同,言涣其血则去,涣其惕则出也。

[上九]阳刚而居涣极,以能济之才,乘将济之会,为能散其伤害而血去,散其忧惧而惕出焉。占者如是,易危而安,无负济涣之责,何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上象]涣其血者,言阳居涣极,能出乎涣而远其伤害忧惧之害也。

节 兑下坎上

节:亨。苦节不可贞。

节,有限而止也。为卦下兑上坎,泽上有水,其容有限,故为节。节,固自有亨道矣。又其体阴阳各半,而二五皆阳,故其占得亨。然至于太甚,则苦矣。故又戒以不可守,以为贞也。

[节卦全旨]《存疑》阳多于阴,是刚过于柔也,则立己太峻,用物太俭,节之遇者也。阴多于阳,是柔过乎刚也。则纵乎礼法之内,溢乎制度之中,节之不及者也。卦体三阴三阳,刚柔中分,而刚又得中,岂非节之适中者乎?初九之节,得其中者也。九二之节,失其中者也。六三之嗟,不及之节也。上六之苦,太过之节也。六四又节,承节于下而得其中者也。九五其节王节于土而得其中者也。《蒙引》节字该两意,有度数之节,有德行之节。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

以卦体释卦辞。

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

又以理言。

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又以卦德卦体言之,当位中正,指五又坎为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极言节道。

[卦彖]兑下坎上,卦象具有所限而止防而不溢之意,故为节。在人立身制用,皆严其自然之限,而不过,节,固有亨道矣。况卦体节而下过,裁制得宜,又节之善,而当得亨者。制行有节,则邦家必达矣。用财有节,则不伤财害民矣。苟其持守太狭,经用过陋,而苦其节焉。矫情拂理,物不能堪,其势不可行,不可守为正道而不之变也。

《蒙引》如节以制度,是以度数言者,如不出户庭,是以德行言者。节亨、苦节之节,都该两意,阴阳各半,二五皆阳,是节之中而不至于苦者也。故亨。此即中正以通之理。《存疑》得中则甘,过中则苦。调味用心制行,莫不皆然,甘则

同类推荐
  •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

    现代思想大师海德格尔思想的巨大震撼力,一直浸透在作者研究与写作的始终,不得不令人折服。这不仅改变了作者自己的许多观点,也动摇了作者原先对海德格尔研究的一些盲目自信,更使作者开始怀疑国内美学与哲学研究中许多“鸿篇巨制”的价值和意义。在通往海德格尔的小路上,时常会发现许多激动人心的东西,但“海德格尔的著作是作者们还没有能力攀登的高山”。登不上高山,不能说高山的存在没有意义,也不能说攀登者的努力没有价值。愿本博士论文成为一个攀登者的一次努力,尽管山顶还遥不可测、难以企及。
  • 老子新解

    老子新解

    以往的人们解释《老子》总是从《老子》一书的词语出发。而本书的作者则完全从《老子》一书的内在逻辑出发因此,本书就其方法论上的革新来看,是对老子解释的一次革命,其所获得的结果是完全崭新、与众不同和引人注目的。通过这本书,现代的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将会重新发现,他们可以从中国古人的著作中,特别是从老子的著作中汲取丰富而又极为珍贵的思想与精神的养料,从而使自己生命的存在变得更加充实和完美。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韩非子》共55篇,分为20卷,约10万言,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韩非子所作。纵观《韩非子》全书,构思精巧,说理精密,描写大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语言幽默。书中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之谜(上)

    《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由唐太宗时期的司天监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推算大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盛衰,《推背图》因其预言的准确性,在古代历史上,一直被历代统治者视为禁书,同时却被平民百姓奉为经典,以各种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承载着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思考和预知一切的希望。《推背图中的历史(图文版)》以明末清初大才子金圣叹评注本为底本,对《推背图》的六十象一一进行解读,揭开了《推背图》背后的玄机。令人不可思议地预测出了从武则天称帝到清朝灭亡一千多年的历史大事,并预言了核战争爆发、外星人入侵等未来事件。其的预言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顺序,而历史更是不可思议地按照《推背图》一一演进。
热门推荐
  • 珠江流韵

    珠江流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地方的特点,从总体精神上说,实则是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长期造成的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方式、人情风俗和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属于文化范畴的特征,既决定着又体现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体、措施与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
  • 两小天鹅奏魂曲

    两小天鹅奏魂曲

    她,千金大小姐,却是个千古废柴——他,亿金小少爷,竟是个练功好料——废柴遇上好料,会磨出怎么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不朽龙荒

    不朽龙荒

    泯灭的荒古,枯寂的深渊。神秘的废墟,埋葬着一个不朽的时代。传说在那一片天地上,鼎盛时期,一度存在大陆最为强悍的种族,堪比神灵,称之为龙荒。然而,就在龙荒最为鼎盛时期,一夜之间从大陆蒸发殆尽。直到,万年后,一个拥有龙荒血脉的少年,从荒古之地踏出……轮回不止,薪火不灭。
  • 等着恋爱吧

    等着恋爱吧

    [花雨授权]那人甩也不甩她,把她的真心踩在脚下。哼,天涯何处无芳草,此花不开别枝攀,她就不信她找不到一个绝世好男人!这不,那个一直跟在她身边的男子,处处宠溺她,时时爱护她,不就是最佳人选?
  • 迷人的危险之妖精女皇

    迷人的危险之妖精女皇

    她本以为自己是孤儿,却从未想到自已居然会有这么大的身世,千星惊呆了!一个穿越的千年的爱恋,结果究竟怎样?一个伤过了的心,又怎么复原?俩段爱恨纠缠,到底是否会有结果,彼岸花的花和叶,是否真的会相见?注:作品原名《爱是一个轮回》
  • 黑爵四校花

    黑爵四校花

    “什么?有四个女人死缠着校草大人?”“什么?这么快就要同居了?”“厄……还没呢!不过似乎要订婚了!”“噗!(吐血)”“校医!我们后援队的队长晕倒了!”某校医:“这个月第8次了,今天才3号诶!”
  • 词品-郭麟

    词品-郭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等一树花开

    等一树花开

    终有一天会发现原来让自己泪流满面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往事
  • 属于她和他的大学时光

    属于她和他的大学时光

    这是属于她们的大学时光,她们的相遇不知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还是精心的安排。曾经那么美好的时光,最后为何会变成这般田地?墨晓熙说:“如果可以,我真希望没有遇见过她们......”。属于她和他的爱情为何又这般艰难,萧夜尘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上这样的一个女生,仿佛命运的安排,他遇见她的时候便知道和她粘上关系可能会惨淡收场......魏季蓝说:“我从未想过伤害她,可是......”
  • 情到深处已惘然

    情到深处已惘然

    一代杀手,不问世事。风华绝代,才子佳人。不爱红妆爱武装,桃花纷纷扬落了一世繁华。蓦然回首,灯火斑斓。待君临天下!“愿砌千里孤坟,换君一世长安”她笑着,待这血干涸时,喃语着曾经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