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58800000048

第48章 自负、败走麦城及其它

第四章、自负、败走麦城及其它

关羽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大英雄,人们读《三国演义》为他温酒斩华雄,为他万军之中取颜良首级如探囊取物的英勇武艺而倾倒。为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奔刘备的忠诚而感动。为他华容道上义释曹操的忠义而敬佩。更为他败走麦城而惋惜。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为其立庙祭祀,并奉为武圣人,与文圣人孔子并列。其实,我们如果认真、细心去读《三国演义》、去比较阅读《三国志》就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艺术形象,有很多虚构的成分。如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就不关关羽什么事,斩华雄的是孙权的父亲孙坚。投降曹操前的关羽约三事及过五关、斩六将等故事是《三国演义》的作者虚构的,历史文献《三国志》里没有记载,华容道上义释曹操也许是没有的事。《三国志.关羽传》裴松之注《蜀记》中倒有这样一件事,曹操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下,羽心自不安。”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关羽倒是个好色之徒,为了一个女人,多次向曹操开口,以致,曹操这个好色之徒怀疑这个女人一定长得漂亮,就派人先把这个女人迎接过来留在了自己身边。由此,关羽心里不能平静。也许这一点影响关羽的高大、完美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没有讲述这个故事。我写这么多多余的话,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平常所敬佩的关羽只是《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一个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与生活中原型抑或模特儿相差甚远。我们可以将关羽当做英雄人物来崇拜,但决不可迷失于这个艺术形象之中。艺术形象的完美,不能代替生活中酸、甜、苦、辣,我们欣赏关羽的艺术形象时,因为其艺术形象的完美,我们为其败走麦城而惋惜,但是生活是有酸甜苦辣的。我们更应从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来认识关羽败走麦城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如此,我们才会避免重蹈覆辙,少一点酸、苦、辣,多一点甜。我们如果一味地沉浸在关羽的艺术形象之中,一味地为其败走麦城而惋惜,那也许会酿成更大的败走麦城的悲剧。那就是“后人哀之而不鉴,复使后人哀后人也。”

那么,关羽败走麦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概括起来讲就是两个字,自负。由于自负,关羽为官不懂统一战线。由于自负,关羽为事,不懂谦虚谨慎。由于自负,关羽为人不懂大成若缺。由此败走麦城是关羽命中注定要上演一曲悲剧。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探讨关羽败走麦城的深层次原因及我们应当从中应吸取的教训。

一、由于自负,关羽为官不懂统一战线。

关羽不懂统一战线是伟人******说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之初,******与高级干部谈话时说过这样的话,关羽这个人大体上不懂统一战线,并不高明,对待盟军搞关门主义。

什么是统一战线?结合******的谈话,我们便可知道,统一战线就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对付我们共同的敌人。

******讲过,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有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为三大法宝之首,可见统一战线之于中国革命之重要。时至今日,台湾的民进党人谈起统一战线都风声鹤唳。谈起统一战线就如谈虎色变。

******为什么批评关羽不懂统一战线,搞关门主义呢?关羽当时驻守在荆州,荆州是刘备出入中原的南大门。诸葛亮在《隆中对》早就告诫刘备等人,扼守这一重要战略地位有特别的意义。一是天下一旦有变,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这是战略意义。二是政治意义,占据荆州,联吴抗曹。这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而关羽驻守荆州客观地分析,对于拱卫蜀汉政权的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而对于执行联吴抗曹的建国方针不但不理解,而且抗拒、不执行,致使才导致了败走麦城、夷陵惨败等一系列悲剧。

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权大怒。”这件事发生在关羽征战襄樊之前,《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有交代,担当这一历史使命的人物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诸葛瑾与关羽见面有这样一段对话。诸葛瑾说:“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主吴侯有一子,甚聪明,闻将军有一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曹,此诚美事,请君侯思之。”云长勃然大怒:“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随唤左右逐出。”诸葛瑾回到东吴,向孙权做了如实汇报,孙权大怒。

我们再介绍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在诸葛瑾出使荆州向关羽求亲之前,曹操就派遣使臣满宠到了东吴,其使命就是游说孙权共同征伐荆州。满宠对孙权说:“吴、魏自来无仇,皆因刘备之故,致生衅隙,魏王差某到此,约将军攻取荆州,魏王以兵临汉川,首尾夹击。破刘之后,共分疆土,誓不相侵。”孙权对此犹豫不决时,才派诸葛瑾到荆州求亲,顺便以观荆州动静。殊不知讨来关羽的一顿辱骂,由此将犹豫不决的孙权推到了曹操身边。这就是******所说的对盟军搞关门主义。后来,关羽不知死活地发动了襄樊之战以致让孙权血不染刃地偷袭、占领了荆州,使关羽没有了归路。

如果关羽懂得统一战线,不说主动地积极地执行联吴抗曹的治国方针,就是被动地接受孙权抛过来的绣球,以此巩固孙刘联盟,也不至于只有败走麦城一条不归路。后来关羽兵败,孙权又派遣诸葛瑾前来重提求婚一事,关羽还是一如既往地对诸葛瑾嗤之以鼻,将一息生存的指望泯灭了。却反过来向吕蒙求救,以为昔日与吕蒙关系好,吕蒙会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救他一把的,不想吕蒙却说,昔日之交是私交,今日之事是国家大事,不可以私交坏了国家大事。碰了一鼻子灰。此时的关羽,无法想象是一个怎样的人?孙权主动抛过来的绣球他嗤之以鼻,反而求救于吕蒙却被吕蒙嗤之以鼻。只能说,自负,使关羽失去了理智。

有条成语叫做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关羽自负,不联合东吴,致使东吴倒向了曹操,这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为曹操驱赶东吴。

二、由于自负,关羽为事不懂谦虚谨慎。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语大家一定很熟悉,伟人******对此做过透彻的解释,他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并告诫他的同仁,应当永远记住在这个真理。当然,关羽不可能听到******的告诫,但是关羽应该知道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因为关羽是读过古书的人,他尽管只是对《春秋》情有独钟,他也应该读过《尚书》。满招损,谦受益,出自《尚书》。不管关羽知不知道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训,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但终归一点是明白的,就是关羽不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训的教育意义。

为什么说关羽不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古训的教育意义呢?

我们还是以关羽防守荆州这段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为例作说明吧。

关羽在荆州为官不懂统一战线,不注重与孙权搞好关系,巩固孙刘联盟,这是从客观上讲的。关羽为事不懂谦虚谨慎是从微观上讲的。

关羽离开荆州去襄樊时,对荆州的防御做了细致部署,《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讲述,云长得了襄阳,赏军抚民。随军司马王甫曰:“将军一鼓而下襄阳,曹兵虽然丧胆,然以愚意论之:今东吴吕蒙屯兵陆口,常有吞并荆州之意;倘率兵径取荆州,如之奈何?”云长曰:“吾亦念及此。汝便可提调此事: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吾当亲往击之。”王甫曰:“糜芳、傅士仁守二隘口,恐不竭力;必须再得一人以总督荆州。”云长曰:“吾已差治中潘浚守之,有何虑焉?”甫曰:“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可任用。可差军前都督粮料官赵累代之。赵累为人忠诚廉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云长曰:“吾素知潘浚为人。今既差定,不必更改。赵累现掌粮料,亦是重事。汝勿多疑,只与我筑烽火台去。”王甫怏怏拜辞而行。这段文字独立分析,关羽还是个办事谨慎的人,一是对荆州防务沿江设哨所,只要有事,晚上举火,白天举烟,关羽可及时回防。二是对两个紧要关口虽有糜芳、傅士仁防守,还是安排治中潘俊总督荆州之事,应该说关羽是注意到了有备无患的。但综合分析,关羽是有点自以为是、有点固步自封。

先说自以为是。关羽沿江设置哨所就以为可以监察吴军动静了,没有想到战争是件诡秘的事情,吕蒙、陆逊之流也是诡秘之人,他们会行诡秘之事,吕蒙、陆逊将士兵化装成商人,不但骗过了沿江哨所的监察,而且顺利地偷袭了沿江哨所,使沿江哨所白天无人举烟,晚上无人举火。这是其一。还有其二,对于潘俊总督荆州一事,司马王甫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关羽也认为司马王甫的质疑有道理,却以今已差定为由拒绝了司马王甫的建议,结果酿成大错,关羽由此悔恨终生。

再说固步自封,关羽防守荆州,一直太平无事,由此放松了警惕。关羽不知事情永远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不知原来的对手是鲁肃,现在的对手是吕蒙、陆逊之流。过去的对手鲁肃在意孙刘联盟,注意力在维护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上,所以相安无事。现在的对手吕蒙,可不管什么孙刘联盟,他们只在意收回荆州。《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在,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意思是曹操还在,祸患还在,应联合刘备共同对付敌人曹操,不能失去这个盟友。而吕蒙却不这么认为,他对孙权说,刘备等不可信任,不能对他们太死心眼儿,关羽现在不对东吴用兵,是因为主上您英明,再加上我吕蒙等人还活着的缘故。现在不趁我们年轻力壮时设法消灭他们,一旦我们都过世了,后人再对付他们,能办得到吗?孙权对吕蒙的建议很赞同。关羽没有深究这一点,只认为对手虽然换了,新来的对手还是一如既往地注重与我结交,和我关系很好。只看到了这些表面现象,而没有认识到,今天的吕蒙虽然注重与关羽搞好私交,那仅仅是一个烟幕弹,迷惑、麻痹关羽而已。正如吕蒙自己说的那样,决不会因私交而坏了国家大事。由于关羽只看到昔日与鲁肃私交好而荆州太平无事,将自己封闭在这段和平的日子里,没有意识到对手换了,应有新的思维,由此埋下了隐患。

兵家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吕蒙、陆逊之流,时刻都在准备、谋划收回荆州,做到了知己知彼。《三国志.吕蒙传》裴松之注《江表传》记载:吕蒙说关羽性颇自负,好凌人。陆逊也看透了关羽这一点。《三国志.陆逊传》记载:陆逊对吕蒙说,关羽自恃他的骁勇之气,欺凌别人,刚刚建立了大功,志得意满,只一心北进攻魏,对我们没有戒心。英雄所见略同。如是两人共同算计关羽。先是吕蒙接替鲁肃之初,外倍修厚恩,与羽结好,表面上加倍地加强与关羽的亲密友好关系,以此麻痹关羽,后是吕蒙装病,让一个没有名气的白面书生陆逊取代吕蒙,以此松懈关羽的警惕,而后是陆逊利用关羽的自负,给关羽写了一封信。一方面极其夸张地、赞扬关羽征战襄樊为伟大的功绩。一方面又表现自己的谦卑,说我这样一个懒散、迟钝的书生能与德高望重的您为邻是非常高兴。关羽见陆逊信中语气谦卑,有依附自己的意思,更加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甚至将留守在荆州用于防守东吴的兵力调到了襄樊前线,最后是吕蒙、陆逊趁荆州防务空虚,轻而易举地收回、占领了荆州。

而关羽呢?当军中甚传荆州已被吕蒙端了窝,还以为是敌人在耍阴谋,以此,动摇我军心。《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写道,多有人言荆州被吕蒙袭了,对此,关公怒喝曰,此敌人讹言,以乱我军心耳。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虑。而事实是孺子陆逊与吕蒙联手已偷袭、占领了荆州。关羽对陆逊悲而骄之的用兵之道,居然自负到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虑的糊涂地步。

兵家有言,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每战必殆。关羽自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又瞧不起对手。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所以必败无疑。人们用大意失荆州来概括关羽失荆州的教训,以此告诫天下人为事谨慎,确实不失警世之言。

三、由于自负,关羽为人不懂大成若缺。

大成若缺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老子说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最好的东西,你应当它有缺陷,或说最完美的东西你应该当它不完美,这样使用起来就不会有弊端。纵观关羽的为人,可以下结论,关羽没有读懂大成若缺这句话。关羽老当自己武艺天下第一,在蜀汉内部,他关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不但不注重与同僚搞好关系,反而是不屑与同僚搞好关系,最后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被刘备视为老师的孔明,关羽不以为然;人家说马超武艺超群,他不服马超,要与马超比试比试;当得知黄忠为后将军,与自己同列时,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这就是关羽对待同僚的心态,傲慢无礼。

对待自己的部属又是怎样的呢?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糜芳、傅仕仁认为“素皆嫌羽轻己”。这说明关羽一向就看不起糜芳、傅仕仁。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关羽轻视部下。

关羽对皇亲国戚的态度怎样呢?

我们以刘封为例。刘封尽管是刘备的义子,但刘备对之是十分重视的。孟达进攻上庸,刘备担心孟达难独当重任,派遣刘封前去协助。明理是搭档,暗地里是监视孟达。刘备甚至还想封刘封为太子。为了这件事,刘备还征求过孔明的意见。孔明以其是家事拒绝了,并建议刘备征求关羽、张飞的意见。对于这件事,张飞怎么说的,没有人知道。可是这关羽却闹得沸反盈天,满世界都知道了。满世界都只知道关羽反对刘备立刘封为太子。这本是一件十分机密的大事,刘备也是十分小心地征求关羽的意见,关羽由于自负,不屑于机密办理,所以闹得满世界都知道,这当然也包括刘封,因此,刘封与他这位义二叔的关系也就不会那么和谐了。

由于关羽自负不注重与同僚搞好关系,轻视部下,对于刘备的义子刘封也瞧不起,由此一来,关羽,这个孤家寡人就成了独行客,行事十分艰难了。

关羽在襄阳前线告急,迫切希望后方支援,而留守后方的糜芳、傅仕仁因为关羽一向轻视他们,所以,对关羽所需军用物资总是不悉相救。后来见关羽大势已去,反而投靠了东吴。对于糜芳、傅仕仁的投降,这两人自然有他们主观上的原因,也与关羽自负的性格有关系。一是关羽向来就轻视这二人,致使这二人有不满情绪。二是不能按数完成军需供给,关羽扬言,还当治之。于是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这二位部属在关键时刻,不但没有帮上忙,反而投降了东吴。这糜芳是皇亲国戚,对于投降东吴,多少感觉对不起刘备,只因关羽的言论太过于冷酷被傅仕仁抓住挑拨,致使糜芳无可奈何地跟着傅仕仁投降了东吴。再加上糜芳也确实感到,星夜前去军前交割白米十万石,确实办不到,办不到,关公有令,如迟立斩。糜芳在傅仕仁的裹胁下,在关公如迟立斩的军令威胁下,只得跟着傅仕仁投降东吴了。

当关羽襄樊前线告急时,被迫向靠近的刘封求救时,刘封因孟达以昔日封太子之事相挑拨离间,使犹豫中的刘封因怨恨关羽昔日反对刘备封自己为太子一事以种种借口拒绝了救援,终将由于刘封的见死不救,关羽只好败走麦城,落得身首异处的可悲下场。

四、败走麦城极其它。

1、关于败走麦城。

综上所述,关羽败走麦城是其命运之必然要发生的悲剧。

首先,由于自负,防守荆州前线,不但不积极与孙权巩一道巩固孙刘联盟反而与孙权处处过不去,长此下去,关羽与孙权必有一战。

再者,关羽由于自负,不把吕蒙、陆逊之流当一回事。特别是不把陆逊放在眼里,放松了对于东吴的戒备。而吕蒙、陆逊之流,利用关羽与曹仁在襄阳作战、陷在战争的漩涡之中不能自拔的有利战机,小心、积极备战,由此可进一步得出结论,只要双方一开战,关羽必败无疑。因为,此时的关羽是陷在曹魏与东吴的夹击之中,而且疏于对东吴的防备。

其三、关羽由于自负,在蜀汉内部,实属孤家寡人,只要关羽战败,不管是被曹魏,还是东吴战败,在蜀汉内部,都不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不说蜀汉内部会对关羽落井下石,黄鹤楼上看翻船的幸灾乐祸者自然不乏其人。所以说,关羽败走麦城是其命运中不可避免的悲剧。

2、关羽败走麦城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其一、关羽这种人不可救药。其原因是这种人确实有本事,正因为这种人有本事,而又自负,再加上由于与上级关系又特别好,更要命的是所在单位的稀缺资源(关羽自恃武艺天下第一),由此以上种种原因,势必造成这种人不可救药的悲剧命运。有本事,就会沾沾自喜,加上自负,就会目中无人,所以,别人只好敬而远之。再加上与上司关系特别好,又以宠臣自居,别人不敢也不愿讨这种人的麻烦,上司由于其特别的关系,却不过面子,对这种人包容多于批评。又是稀缺资源,更多了几分敬畏。所以这种人在无拘无束中必然会形成老子天下第一的优越意识,最后变成了孤家寡人。说这种人不可救药,不是真的无药可治。其实,治这种人的病要很简单,告诉他,谦虚一点就行。由于以上原因,他也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别人也不愿意说,长此下去就不可救药了。

其二、关羽这种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单位,都不受欢迎。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自认为怀才不遇。其实有这种认识的人,都是和关羽一个毛病—--自负。总以为人家不行,在旁人身上找原因,不回过头来检查自己。没有认识到由于自负、自高自大而使上司感觉不好用、不敢用。所以,这种自命不凡的人多半找不到工作状态,不是被人排挤,就是当闲置设备放在那里。

其三、关羽这种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单位都是一个危险元素。因为自负,不注重与人相处,也不好相处。这种人的危害性在于不利于团结,一个不团结的单位,其工作效率如何,可想而知。

其四、老子有言,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一个无所顾忌的人,为人处世,必然没有好结果。

其五、关羽这种人自负性格地形成,既有自己的原因,也与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关羽在蜀汉内部,没有人敢对其提出批评,就是军师孔明只是对之奉承。如在关羽对待马超这件事情上,孔明就是一味地奉承关羽。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写信问孔明,马超可与谁相比?孔明知道关羽护短,便写信告诉关羽,马超文武兼备,气概雄武壮烈超过常人,是一代豪杰。属黥布,彭越一类的英雄,可以和张飞相比。然而赶不上您美髯公。您超逸绝伦。关羽的须髯确实很漂亮,所以,孔明投其所好。关羽看了来信沾沾自喜,将信交予宾客传看。此举无疑助长了关羽的自负。

其六、关羽的自负需要有人真心实意的关怀。关羽自负,不是不可救药,只是缺少有人真心实意的去关怀。如果有人真心实意地去关怀,去帮助,关羽也许会成为一个更可敬的人。蜀汉内部确实有这样一个正人君子,这人就是费诗。费诗也许是蜀汉内部唯一一个不顺着关羽,不由着关羽性子的正人君子。《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就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费诗受命送官诰于关羽,关羽得知自己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一同授予五虎上将,愤怒地说:“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诗笑曰:“将军差矣。昔萧何、曹参与高祖同举大事,最为亲近,而韩信乃楚之亡将也;然信位为王,居萧、曹之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将军受汉中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愿将军熟思之。”云长大悟,乃再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见教,几误大事。”即拜受印绶。此事说明关羽自负,只要有人真心实意提出批评,关羽还是能够接受的,能够改正的,只不过像费诗这样的正人君子太少,也因为做这样的事其实也不讨好,所以便成了凤毛麟角。

其七、关羽忠诚、仁义的形象实际上是封建文人与封建统治者共同打造的一个偶像,其目的是用关羽的忠诚仁义捆绑封建中国,奴役广大民众,为营造巩固封建统治服务。所以还是开头说的那几句话,从艺术形象这个角度看,我们崇拜关羽,从现实这个角度看,我们既不能向关羽学习,也不能以关羽自居,遇事多几分小心,多几分谨慎。我甚至想,我们遇事可以学习张飞,不要以为张飞是个粗人,其实,粗人不粗。欲知其详,请看下一章,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同类推荐
  • 哲度

    哲度

    乱世枭雄,群雄逐鹿。乞丐土匪,自有摸天路。铁血孤儿,一路上王座。
  • 明月三国

    明月三国

    主角跟随潮流穿越了,系统也是有的,还是当下很流行的召唤流,不过却只能召唤12个人,统帅岳飞,李靖,徐达。智力,刘基,赵普,房玄龄。武力李存孝,杨再兴,冉闵。政治王安石,张居正,王猛。
  • 妖娆盛唐

    妖娆盛唐

    盛世唐朝,天宝狂飙,虚幻繁荣,暗流涌动,明暗势力交织,只为分得盛唐一杯羹。五星级酒店大堂经理,悲催穿越,成为青楼小龟奴。万花丛中过,怎能不留种。本想醉卧青楼忘忧愁,无奈被卷入滚滚历史洪流,只好奋勇拼搏,求的只是一份寂寞。
  • 宋元大商家

    宋元大商家

    他,穿越的时间地点都很囧--再过半年,南宋就要被元朝一脚踩死!得得,不啰嗦了,总之就是猪脚抓住最后时机掘到第一桶金,然后在忽必烈眼皮底下发大财!当大官!拉人马!杀坏人!灭元朝!对,就是灭元朝!让朱元璋提前失业!当然,猪脚还会顺便推倒两三个妹妹,呃,其中一个就是--忽必烈的女儿……还有还有,猪脚会很得意地立在自己的队伍前,大教士兵学唱宋版国歌--起来,不愿意做汉奴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大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已完本100万字VIP作品《神耳侠道》,书号:16716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风录

    古风录

    一场莫名其妙的婚宴,莫名其妙的人。走上了一场寻找诡异的道路。西域流传的生物,整个朝廷的变化。所谓“九幽”的玉佩,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背后的真相谁在操控?第一卷镇都迷影开始了起于平凡而非凡的世界。新书《幽荒》新开,欢迎各位新老读者捧场,谢谢。顺便求个收藏,点击。
热门推荐
  • 穿越盗墓笔记同人小说

    穿越盗墓笔记同人小说

    【原著:《盗墓笔记》】此为一部盗笔同人二次元小说,穿越时空类型,第一次尝试,文笔不好多多见谅。谢谢观赏这本【同人小说】,不喜勿喷,实在不喜从书架删除即可。注解一句:其它软件或者除去创世与其联合网站以外的网站发现同名同姓的这个同人,还是回来看吧。必定这里已经完结了Thisisthetruth。
  • 冰雪帝君

    冰雪帝君

    “你就是要遭天妒,注定要为天地不容。”焚焰冷眼看着他。“我不信天,不信地,更不信宿命。”君浮念纵剑舞长天,气势如渊,锋芒毕露。“我只信我自己,只信手中之剑。”“在修道路上,天地若挡我,我便劈开这天地。”“宿命若阻我,我便破碎这命运。”“什么天地不容,什么万古禁锢,阻我道者,我都会将之一一击碎。”一个被族兄夺走命格,注定要死去的人,活着回来,开始崛起之路。
  • 麦克阿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麦克阿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麦克阿瑟于1880年出生于一个美国军人家庭,1899年考入西点军校,军校的校训使他心中常常想到的是“责任、荣誉、国家”。19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17年,他奉命前往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任上校师参谋长。因同德军作战英勇无畏、战功卓著,于1918年,38岁的麦克阿瑟被提升为准将,出任美军彩虹师师长,成为当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39岁那年,回国出任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西点军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在他任内,西点军校废除了许多陈规陋习,面貌焕然一新。1925年,他被提升为少将,又成为当时美军中最年轻的少将,并先后出任第3军区司令和驻菲律宾美军司令。
  • 谁是老大

    谁是老大

    从前有一个小镇,生活着一群人们......主角:赵×,他的妈妈在还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把赵×生了出来,姓氏是随父姓的,填名字后面直接打了个‘X’,因此,那个字没有发音。男二:莫凯,福利院长大的孤儿,成为了赵最好的哥们。
  • 网游之异次元的光

    网游之异次元的光

    游戏高手刘一遥因种种变故在游戏中黯然退出,可现实发生的许多事情最终还是将他拉回到最新的游戏里——异次元的光之中。且看“孤独的九”如何重回游戏巅峰!
  • 追婚:不爱情放手

    追婚:不爱情放手

    十九岁那年,他说要对她对负责,她轻笑了一声,摇摇头,说不用了。可他把那一声轻笑当作是对他的嗤笑,为了证明自己能付得起她的责任。非娶了她不可。她不肯,他就各种死缠烂打。二十一岁那年,她穿着一身洁白的婚纱嫁给了他。多年之后,黎微冉想起那条没有发出去的短信“你若不离,我定不弃”只是当她签下男人给的离婚协议之后,却也没有再说出口的必要了
  • 谍城匪情

    谍城匪情

    “我是土匪怎么着了,是偷了你的,还是抢了你的,还是放火烧了你全家!”王妃皇甫语萱想不到自己爱上的人竟然会这样看待自己,心里很是恼火,她为他做得够多的了,既然昔日的恩爱已不再了,那她也必要继续在这里受气。王妃是土匪,那又怎么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云衾

    云衾

    她是被贬天仙,亦是凡界亡国遗孤。她生有红眸,寓意不详,乃天煞孤星,世人避而远之,唯恐惹祸上身。他乃邪修魔君,法力无边。他受重金毁她国度,却被她寻到踪迹。从此纠葛不断,爱恨萦绕,不死不休。
  • 重生之庶女成妃

    重生之庶女成妃

    梁朝死牢里,女子一袭华服,双手紧握牢柱,一双美目紧锁牢门,直到那抹绛紫色出现在视线里,紧绷的神经才瞬间放松下来,他说过,梁朝城破之时,便是他来接她回家之日。此后夫妻恩爱,举案齐眉,共享一世繁华。而等来的,却是一场爱人与姐姐谋划好的大火。她为他,委身半百老头,自此背负妖妃的罪名。目的达到后,他那高傲冷漠的性子,又怎能忍受她的存在,每看一眼,都是提醒自己,这女人曾经在别人的身下辗转沉欢。什么为国献身,一片苦心;什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都是谎言!谎言下的事实,不过是两个男盗女娼的阴谋诡计!故人心,不是情。
  • 公司是个什么玩意儿

    公司是个什么玩意儿

    弄清楚公司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才能更好地借助公司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本书从“公司是讲究纪律的组织,而非游乐场所”、“公司是业绩至上的地方,而非慈善机构”、“公司是交流思想的基地,而非抱怨的灌水区”、“公司是目标一致的?队,而非个人的独角戏”、“公司是事业梦想的归宿,而非职业的栖息地”、“公司是重新出发的起点,而非成功的终点站”六个方面分别论述,运用鲜活的案例,轻松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分析方法,探究和解析了公司的实质,为员工的职业生涯点亮了一盏盏智慧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