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58800000013

第13章 ,装在套子里的革命家

第三章,装在套子里的革命家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世人都认为曹操是奸雄,如果你认真去读《三国志》,会认为将曹操称之为奸雄不适合。《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在我看来,奸雄曹操,是装在套子里的革命家。

一,曹操是革命家。

为什么说曹操是革命家?曹操率领他的部下尽毕生之力荡平了一个腐朽的社会,结束了东汉末年诸侯混战****的时局,推翻了一个动荡、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使中国的北方有了一个较为安稳的社会环境,为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曹操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革命家。

为什么说曹操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革命家?曹操在推翻东汉没落王朝的同时本可以同时建立一个新兴的封建王朝,但曹操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勇气与胸怀,也没有那样宏伟的理想。曹操满足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喜悦之中,禁锢在封建文化的桎梏之中,在封建文化的影响下,为光宗耀祖、青史留名,曹操甘当一个维护旧的封建王朝的周公。

三,曹操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曹操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曹操受封建文化影响太深,以致自觉地把自己装在了套子里而且浑然不知,以致不能自拔,或许不只是不能自拔,而是甘心情愿。

封建文化有两大特征:

一是封建文化的功名思想。封建文化的功名思想是曹操前半生的精神支柱,并使之产生文化自觉。

封建文化功名思想的核心是《左传》所宣扬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的光宗耀祖的人生观。

二是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曹操后半生影响极深,以致禁锢了曹操的革命性,使之产生文化自律。

正统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天命论思想。这是孔子对齐景公的告诫。齐景公求教于孔子,问怎样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子于是说了这番话。这一思想的核心是使人臣服于天命,使人遵守封建社会的宗法秩序,使社会形成固有的一成不变的社会秩序。

这两种思想文化对维护封建社会的世袭统治有如唐僧戴在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使封建社会的广大臣民在这两种思想文化的奴役下,不敢越雷池半步。在某种程度上封建臣民不但不认为是戴在他们头上的紧箍咒,反而被当成了行为准则与自觉追求。《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多有这种追求。如郭嘉,他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就是受功名思想的支配。郭嘉认为投奔曹操,辅佐曹操,曹操是一个能建立功业的明主,在辅佐曹操建功立业的过程中,自己也可青史留名。而袁绍缺乏远见,不可能有远大的前程,自己也不可能有青史留名的机会。如陈宫,他怂恿张邈叛离曹操,投奔吕布,其理由也是利用功名思想做文章。他说,“今雄杰并起”,“此亦纵横一时也”(见《三国志.张邈》传)。功名思想,光宗耀祖,在士大夫中是人生孜孜以求。用辛弃疾的诗句说,是“了却君王多少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种思想,把个人的功名绑架在君王的战车上,使之认为,要实现个人的功名必须自觉地为君王建功立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个人的功名。这种功名思想,在曹操的头脑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清楚地读出来,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曹操已把自己装进了封建文化这一套子里。

四,《让县自明本志令》说了些什么?

《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了些什么?

(一),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自己的志向。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成功做人,青史留名,甘当周公。

1,成功做人。

这是曹操人生的第一个追求。

文章开篇便说,“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为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曹操明白自己推举孝廉时很年轻,又不是那种“岩穴之士”,肯定不被人看好。当时的社会,士大夫们以隐居岩穴为时尚,以此博取社会名流的虚名。而曹操不是这类人,要赢得社会的知名,曹操想做好一郡守,以建立自己的荣誉,获得世人的承认与称赞。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在济南郡守任上,确实做了有益于老百姓的实事,扭转了当时混乱不堪的社会治安,这是曹操人生志向的第一步。但在整治社会的过程中,又得罪了当地权贵,威胁到家人的安全。由此曹操又不得不离开济南郡守岗位。于是曹操辞官回家,希望过一种远离尘世,夏秋读书,冬春狩猎的世外生活。由此超世脱俗的告别了人生志向的第一步。

2,曹操人生志向的第二个目标是青史留名。

当曹操想隐居家乡,过一种世外桃源的清静生活的时候,但是,大汉天下不太平,先是光和末年的黄巾起义军搅动了大汉天下。为征讨起义军,东汉王朝拜曹操为骑都尉。由于征讨起义军有功,便升迁为济南相。后辞官还乡,希望安心读书。后又遇上金城(现在的兰州)边章、韩遂刺杀郡守,闹得天下鸡犬不宁,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为典军校尉,曹操便想在天下大乱时“为天下讨贼立功,希望封侯作征西将军”。为什么曹操想作征西将军呢?因为东汉开国,只封了四位征西将军,由此说明征西将军是一个难得的封号。由此可见曹操对功名的渴望。然后是去世以后在墓前树一块墓碑,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以此青史留名。这就是曹操人生追求的志向(此其志也)。

3,曹操人生的第三个志向就是甘当周公。

曹操有一句名诗,叫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歌以咏志”的角度看,这句诗明白无误得表达了曹操的心声。这一志向,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也表达得淋漓尽致。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简述了这段人生经历。先是招募义军征讨董卓,在征讨董卓的过程中,本可多招一些义军,扩大队伍,自己却经常主动裁员。为什么要裁员呢?是担心士兵多了,队伍强大了,会使自己的志向更加远大,这样会使自己与更强大的对手产生抗争,会由此带来更大的祸患。在汴水与董卓部下徐荣交战时,也只有几千人,失败后到扬州募兵,也只招募有三千人。不是招募不到士兵,只是自己人生的志向有限,不想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士兵。

后是占领兖州,剿灭黄巾起义军,只是收降、改造了三十多万青州起义军。

接着回忆了剿灭袁术的过程。袁术想篡位,一切都准备好了。就是不敢向天下公布,用袁术自己的话说就是“曹公尚在,未可也”,意思就是有曹操在,不便这样做。后来,曹操擒获了袁术的四员大将,收编了其大部分部队,致使袁术土崩瓦解,后发病而亡。

继而是征讨袁绍。当时的情形是袁强曹弱,天下向袁的多。官渡之战,战事未开,曹操内部就人心浮动,有一部分官员与袁绍私下里还有书信往来。在如此不利的情形下,曹操说自己为了国家,不考虑个人安危,抱着“以义灭身,足垂于后”的想法,不惜与袁绍决战,有幸战胜了袁绍,后又灭掉了他的两个儿子,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最后是征战荆州,刘表病逝,其儿子刘琮率荆州归降,于是平定了大半个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由此,曹操认为自己身为一国宰相,作为臣子的尊贵已达到极限,也超过了他自己当初的人生志向。其潜台词就是自己已得到了作为人臣应得到的一切,平生再没有什么遗憾了,也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由此,曹操是不是没有什么追求了呢?

(二),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主要阐明了自己的心迹---“太上有立德”。

曹操身为一国宰相后认为“身为宰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就停止了向前进,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曹操为什么没有继续前进呢?这正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对曹操产生了文化自律。《让县自明本志令》后一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在前面讲过,曹操的理想是止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止于推翻一个四分五裂的封建混乱局面,继续维护刘氏汉家的封建统治。所以,当汉献帝一次次想利用皇妃、皇后等保皇势力想致曹操于死地时,曹操也没有废汉献帝自立。起先,汉献帝想依靠国舅董承的力量铲除曹操时,曹操也只是想废掉汉献帝而选贤者立之。就是这一温和的方案也止于程昱的献计。程昱说,“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曹操接受了程昱的建议,仍尊刘协为帝(《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后来,汉献帝又利用皇后伏氏家族的力量想废除曹操,曹操也只是废除了伏氏家族,并鸩杀了伏皇后所生的两个孩子,也没有废除汉献帝(《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曹操不但没有废除汉献帝,反而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献帝。大女儿在废除伏皇后册立为正宫皇后,三女儿由于年龄小聘为贵人,待嫁闺中。这些《三国志.武帝》都有记载。

曹操为什么能一次次容忍汉献帝的铤而走险呢?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曹操反复说明,概括一点,就是曹操“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之后,追求的再也不是建功立业,而是---“太上有立德”,而是千古流芳、永垂不朽。在曹操所处的年代,要做到千古流芳,永垂不朽,就得按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来要求自己。具体来说,就是对刘氏汉家不得有二心。为了表明这一点,曹操以现实为例,表白了对刘氏汉家的忠诚。

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表白,“假使国家没有孤,不知会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于这一点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曹操在世时,曹操自己没有称帝,所以没有人敢称帝。袁术想称帝,也畏惧曹操,不敢公开表露。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了,刘备尽管说扭扭捏捏,却也还是迫不及待地做了蜀汉皇帝,孙权也在东吴穿起了黄袍。国家由此四分五裂。曹操在世时,刘备、孙权尽管有野心,但在公开场合也不得不高喊匡扶汉室。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这样写道,“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曹操担心世人因自己力量强盛,又不信天命,被人误解,或者被人妄加揣测,以致曹操对此也常常不能忘怀。

曹操为了保持自己忠于汉室的志向,常常以古代先贤鞭策自己。齐桓公、晋文公以自己强大的国家来敬奉弱小的周朝,是曹操常用来借鉴自己的一面镜子,以此提醒自己,尽管曹魏集团力量强盛,也不能忽视对刘氏汉室的敬奉。

乐毅、蒙恬这两位古代先贤也是曹操的楷模。乐毅是古代的名将,孔明先生常将自己比之于管仲、乐毅。乐毅是魏国人,因率六国而伐齐建立不世之功,后遭人算计,投奔赵国。赵国要乐毅率兵伐魏,乐毅不从,伏地而垂泪说,我当年侍奉魏昭王,犹如今天侍奉您赵王,我如果犯罪流放他国,直到死也不敢冒犯赵国,不忍心做有损害赵国之类的事情,况且我还是魏国的后代。曹操以此自明忠于汉室的志向。

蒙恬是秦国的名将,祖宗三代均为秦国忠臣,胡亥要杀害蒙恬。蒙恬对胡亥说,从我的祖父到我这一代,三代都是秦国的忠臣,现在我带兵三十万之众,其势足可以撼动秦国江山,然而我知道,我就是死也不敢背叛秦国,这是我要坚持道义,不敢侮辱先人对我的教诲而忘却了先王的知遇之恩。曹操以蒙恬自况,自己犹如蒙恬一样,自祖父至自己已历经三代世袭汉臣,加上他的儿子辈,曹丕、曹植已是四代,更应该如蒙恬一般,坚守道义,不忘先祖的教诲,不忘先王的知遇之恩。

曹操不厌其烦地列举先贤忠于国家的言行,其用意就在反复表明自己忠于汉室的心迹,以消除世人对自己的误解与诽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世人的误会,他还要求身边的女人在他死后重新嫁人,其目的就是利用这些女人嫁人的机会替自己辩白,告诉世人,曹操没有私心,是汉室的忠臣。曹操甚至以周公来映衬自己的苦衷。周公曾遭到周成王及其王室成员的误解,幸而周公有藏在金柜里的“金藤”之书为他洗刷了不白之冤。而曹操自己感叹没有机会做到这一点,所以只好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来告知世人,曹操对汉室没有异心。

曹操也明白世人质疑他的表白,其理由是。你曹操既然忠于汉室,为什么不交出兵权,为什么不放弃权力,还权于汉室,回到你的封地去?曹操告诉世人,他做不到这一点。他清楚地知道,他曹操交出兵权,放弃权力,那就是祸患的兴起。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国家,他不能交出兵权,不能放弃权力。曹操说,我也反省过介子推有功不受封,申胥有功于楚而为了不受功勋而逃离楚国,这些人的高风亮节令我为之惊叹,但我做不到这一点。他也深知,他所做的一切也就说自己能荡平天下,不辱主命,是上承苍天回顾汉室,并不是他个人的能力所能做到的。但尽管如此,让出部分封地是可以的,至于交出兵权,放弃权力万万办不到。因为“江湖未静”。

曹操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独立、静止地读十分感人,对照史实读更加感人,因为所说的是心里话,且这些话既合事实,也合事理,而且直白,正像鲁迅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做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如不信,各位可找来《让县自明本志令》读一读。

曹操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接着要介绍的是刘备。刘备在中国社会一直被奉为仁义之君,但在我看来,却不尽然。欲知其详,请看下一卷,枭雄刘备---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同类推荐
  • 超时代王朝

    超时代王朝

    青年科学家狂人王铮,在寻找平行空间的实验中,莫名其妙来到另一个国度。无意中救下两个姑娘,从此和她们结伴混江湖,也因此卷入纷争的洪流,经历武林的生息抉择。看他如何用独特的人生态度,聪明才智和那些古怪的科学技术,建立属于自己的超时代王朝,去谱写一段段壮丽的传奇。
  • 三国烽烟起

    三国烽烟起

    吕布?那是我手下败将!赵云?那是我师兄!孙策?他得管我叫老师!孙权?哪次看见我他不得打哆嗦?一本现代人穿越到三国的小说,一个抢兵抢粮抢地盘,顺带抢枪MM的书。(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人类的故事

    人类的故事

    当我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舅舅,使我爱上书籍和图画,他答应带我去探险,一次难以惠怀的探险——他带我到鹿特丹的一个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我们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教堂的司事拿着一把巨大的钥匙,为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顶部的神秘大门。
  • 战血飞舞

    战血飞舞

    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在救赎与退缩的悬崖!他的身份为何高贵而又贫贱,破旧的长矛机械般的挥舞,铁血生死营,豪情真男人,这累累军功,能否换回心上人的青睐,帝王的权术,可是他的选择?
  • 靖康志

    靖康志

    北宋之末,靖康之初;六贼乱政,金兵围城。世祖初立,李纲请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难道,我们只能在虚幻中演绎辉煌?难道,曾经的屈辱是上天注定的宿命?想知道,一个具备了现代思想的皇帝,对于历史到底意味着什么?想知道,当历史还原的刹那,现代文明是否会变成风中摇摆的枯叶?让我们的目光回到东京汴梁——那个曾经代表了中华文明颠峰的城市;让我们的思绪回到靖康元年——书中故事缘起的瞬间!
热门推荐
  • 冥徒

    冥徒

    倪天,一个活不过二十四的冥门子弟,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踏上那逆天改命的道路。为了寻找昔日的爱人而放弃轮回的千年僵尸,令倪天懂得了什么叫付出。为了阻止大灾难日发生而呕心沥血的修行人,令倪天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 终极强者

    终极强者

    当命运的车轮开始转弯时,每一步挣扎,都是向毁灭走得更近,命运早已注定!万物毁,我不毁!日月毁,我不毁!天地毁,我不毁!我是不死不灭,超脱一切、轮回一切,毁灭一切的存在!
  • 遇到霸道王俊凯

    遇到霸道王俊凯

    “王俊凯,你看上我哪一点了?我改还不行吗?”林玉婷哭丧着脸,对着王俊凯大喊。这个男人!感觉是最近对他太好了!“你给我唱歌,你要不唱你今晚就完。”“啊?不唱不唱!”林玉婷看着王俊凯的歌名。自己才不要喘呢!要喘也是他喘给我听!“那你今晚就完!”某男扑倒某女身上。“王俊凯!你还我清白!”林玉婷哭丧着脸“我还你一辈子。”王俊凯回眸一笑。王俊凯:呸呸呸!什么回眸一笑?我是一纯爷们儿好么?!小格:某人穿女装当女神勾搭了不少男士呢!王俊凯:“滚滚滚!”男女主身心干净。有甜有虐,有哭有笑。
  • 霸气冲天系列3

    霸气冲天系列3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无敌逃妃

    无敌逃妃

    其貌不扬草包女交好运,奉旨嫁给俊美三王爷。谁知,她却火烧洞房,杖责宠妾,大闹皇宫,并留下休书一封,包袱款款闯荡江湖。三王爷横刀立誓,势要将她生吞活剥,于是,虎与狐的较量开始了……
  • 仰望幸福的角度,捡来男神的关注

    仰望幸福的角度,捡来男神的关注

    她女扮男装,不料遇上了聪明、睿智的他,一眼看出其中奥秘。他嘴角勾起一抹邪笑,这个女人,倒是勾起了他的兴趣,随之也勾起了轩然大波......
  • 阴差阳错,却注定相遇

    阴差阳错,却注定相遇

    时光的年轮转动,即使是两个平行线,也注定会相交“夜君辰,遇见你是不幸还是万幸,与你相遇,我的人生,究竟是不是一个错误,那我还要不要一错再错”“叶思雨,无论如何,我绝不会让你逃出我都掌心,你一定要好好的在我的身旁”
  • 藏灵密宗

    藏灵密宗

    这个世界——立于无穷之上的满天神佛,掌控着三界六道的芸芸众生,是他们,制造的世界规则,是他们,延续着一成不变的思想道义,同样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凡人所制订出来的秩序,这个世间才能够去执行。亿万年来的慈悲为怀,由于这种唯我独尊的膨胀,让它们逐渐的在岁月中分崩离析……无数万年之后,在蛮荒大陆西蛮境雍城的一个小小青灵镇,有一个家族叫做云家庄。颠覆者的颠覆之路,就从这里开始!
  • 不死凡人

    不死凡人

    明日,谁知?彼岸?一壶而已。这一生,只问今朝,不求来世。我,一介凡人。求长生,问天道,我要不朽。
  • 秘勤局档案

    秘勤局档案

    我出生于农历七月十四,也就是鬼节,老人们说我是扫把星转世,是不祥的象征。因此我经常厄运缠身,几次差点死掉,偶然的机会我被道门后裔接上山借寿改命,我从一个苦逼屌丝逐渐的成为国家的秘勤骨干,一路披荆斩棘,驱鬼降妖,维护正道,闯出一条我自己的道路,完成从屌丝到巅峰人生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