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8400000019

第19章 送:“得体地送礼”是为人处世的大学问 (1)

“送”是厚黑学中的求人六字真言之一,即是送东西,分大小二种:大送,把银元钞票一包一包的拿去送;小送,如春茶、火肘及请吃馆子之类。送礼是联络彼此感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一定把“礼尚往来”的“送”和行贿严格区别开来。有“礼”走遍天下

厚黑学之所以强调“送”,就是因为充分认识到了“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常言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此话虽然夸张了些,但对礼的作用则可窥见一斑,特别是在请人办事的时候,如果送一点礼品,则任何话都好说,如果空手求人,只得被别人婉拒。求人要送礼,“礼”多人不怪,这是古老的中国格言,它在今天仍有十分实用的效果。

有人经过调查研究指出,日本产品之所以能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其中最秘密的武器就是日本人的小礼物。换句话说,日本人是用小礼物打开美国市场的,小礼物在商务交际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这句话也许有点言过其实。但是日本人做生意,确实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小礼品是必备的,而且根据不同人的喜好,设计得非常精巧,可谓人见人爱,很容易让人爱礼及人。

小礼物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精明的日本人此举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聪明精明,摸透了外国商人的心理,又运用了自己的策略。一是他们了解了外国人的喜好而投其所好,以博得别人的好感;二是他们采取了令人可以接受的礼品,因为他们深知欧美商业法规严格。送大礼物反而容易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行贿之嫌;第三,他们又很执着于本国的文化和礼节。

可见,礼品虽小,人家功夫到了家,你不能不佩服。

如今商业社会,“利”和“礼”是连在一起的,往往是“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商务交际的一般规则。在这方面,道理不难懂,难就难在操作上,你送礼的功夫是否像日本人一样到家,不显山露水,却能够打动人心。

送礼其实已成了一种艺术和技巧,从时间、地点一直到选择礼品,都是一件很费人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在电脑里有专门的储存,对一些主要公司、主要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爱好、生日日期都有记录,逢年过节,或者什么合适的日子,总有例行或专门的送礼行为,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关系网,确立和提高自己的商业地位。

人们都讲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在求人办事时也不例外。如果不借送礼之机大搞歪门邪道,搞权钱交易,拉拢腐蚀国家干部,那么,这种人情往来则属正常。

送礼是表达心意的一种形式。礼不在多,达意则灵;礼不在重,传情则行。双方都不要着重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应视收到的是一份浓浓的情、厚厚的意。礼物是一种友情的表示,中国早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习俗。朋友之间或出远门旅游捎回一点当地特产,或年节佳辰,个人喜庆,赠送一点敬贺礼品,表现彼此间的一番情谊则是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诚挚的感情交流,是发自内心的赠予,是感情的物化。

送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有其特定的规律,不能盲目去做、随心所欲。它反映出送礼者的文化修养、交际水平、艺术气质以及对受礼人的了解程度和关系远近。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门特殊的交际艺术。

靠送礼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常言道:“受人之财,替人消灾。”送礼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情感上更觉亲近。被誉为“红顶商人”的胡雪岩是深谙此道的厚黑高手。

左宗棠接见了胡雪岩,两人互相寒暄一番。胡雪岩说明来意,“久闻大帅英名,愿做大帅手下一兵。”左宗棠说:“我也早闻你的义举。你曾倾囊资助王有龄,又出资支助官兵,可钦可敬!”

胡雪岩把自己的银子拿出一部分,为左宗棠的湘军筹办粮饷和购买一部分军火。左宗棠对胡雪岩有了初步的好感,胡雪岩趁热打铁,结交左宗棠的幕僚和近侍,局面慢慢打开,胡雪岩投其所需,左宗棠更加信任胡雪岩,并允许胡雪岩走私军火。

胡雪岩靠走私军火和倒卖其他物资,又发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胡雪岩仍旧与左宗棠保持密切关系。

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胡雪岩参与此事。

1868年,左宗棠奉清政府命令,统率直隶境内各军向西镇压捻军。胡雪岩又筹集银两,帮助左宗棠。

左宗棠致力于洋务运动,发展民用工业,但他没有钱。胡雪岩从洋商那儿借来巨款,协助左宗棠。左宗棠得以先后设立兰州机器局和兰州织呢局。

左宗棠此时已是封疆大臣,握有重权,他并没有忘记胡雪岩对他的帮助,便向清政府极力保荐胡雪岩。

清政府统治者见到左宗棠举荐胡雪岩的奏章,便授胡雪岩为二品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于是,胡雪岩成为了清代唯一的“红顶商人”,胡雪岩达到了他的鼎盛时期,在权与利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此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纵观胡雪岩的发迹过程,人们可以得到极深刻的印象:他的成功,并不是由于他真的有奇才大智,他的成功,是由于他洞悉世故人情,投机取巧,善于送礼,因而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得体地送礼”是为人处世的大学问

人们时常讨论给同事送礼的利和弊。其实,在工作中,到底需不需要给上司,给同事送礼,并不是最重要的,送与不送都有可能带来或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如何送礼?什么人该送?什么人不必送?送什么?

“该如何送礼”是人情礼仪中很难处理的学问。这门学问,学校没教,同事没明说,全凭自己去摸索、去掌握。熟知送礼学问的人往往能八面玲珑。

送礼物给同事,是八小时之外建立感情,推进关系的最有效的物质桥梁:同事帮了你的忙,事后不忘认真地选一份礼物亲自登门送上,既还了人情,又不致失礼;同事家有婚嫁喜事,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送上一份合适的贺礼,既添了喜庆,又买了人缘;同事生病,及时前去探望,时间不宜过长,送些鲜花、果篮、营养饮品等足矣,既安抚了病人,又表达了关注……诸如此类同事间的私人馈赠,作为联络感情,人情世故的必要应酬,当然未尝不可,但要注意轻重之分,一般不宜买太重的礼物,免得让对方感到你别有用心。

送礼给上司,可视为一种礼貌,表达感谢照顾的心意。上司在公事上给予不少指点,对工作该如何进行也帮了不少忙,谢谢化成礼物,更具体、更难忘。

有时候,送礼也是一种敷衍,许多人给上司送礼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所求,只是笃信“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领导收下了自己的微薄小礼,尤其是逢年过节或家中有喜庆事时送上的“顺水推舟”便可接下的那份礼,工作中自然就会不好意思过分责难,批评送礼者。

送礼的时机宜自然,毫无理由的馈赠绝非多多益善。老祖先创造了“礼节”一词,恐怕也正是暗示“逢节送礼”,而不是没道理的送。有时,刚到新岗位,刚出成绩,刚被提升,倒是送礼的好时机。

当然,并非所有的礼都能送得出去,万一礼送到人家门上,却被拒之千里,可实在是件尴尬的事情。花钱没讨好不说,弄不好还会误大事。比如,有人自认为眼光深远,喜欢“放长线钓大鱼”,为未来投资而送上司一些大礼,而这种师出无门的大礼恐怕十有八九都会被拒收,弄不好还给上司留个心机太重的印象,真是比不送还糟。

所以,这礼物送也罢,不送也罢,都是根据情况灵活处理的。一个人只要兢兢业业地工作,诚心诚意待人,擦亮眼睛处事,有“礼”没“礼”就都不影响其打天下。

不是什么礼都能送出去的

为了联络感情,给同事、给上司总是要送些礼品的。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礼送得恰到好处,而有的却适得其反,这其中是很讲究艺术的。

善于送礼的高手,所挑选的礼物,总是经过细心的选择,同时,也因其独特的风格,使人觉得送礼物还值得收下。选择自己喜欢的礼物送人,这种在选择时已费了一番心思的礼物,就能够使人欣然接受。

送礼须懂得规矩,不是什么礼都能送出去的。所以,办事求人送礼应遵循一定的准则,这样才起到应得的作用,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送礼的时候,应主要考虑什么因素,遵循什么原则呢?

第一,轻重得当准则

一般而言,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地接受为原则,力争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或多花钱办好事。

除非在对方有困难时,你送礼是雪中送炭。否则,礼物太轻了意义不大,亲朋好友有可能误认为你小气或瞧不起他。求人办事时给对方送礼,礼物太轻,对方不会把你的事放在心上,从而影响办事效果。

但是,礼物也忌太贵重,除非对方是爱占便宜的人,一般人可能会婉言谢绝,因为这样重的人情收礼人日后不好还礼:还轻了,怕你不高兴;照着你送的价值还,有可能会加大他的支出负担。本来你的礼物是为了促进双方的感情交流,反而给对方增添了不少烦恼。

同类推荐
  • 为人处事新艺术

    为人处事新艺术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因为为人处事无方而失败。美国人际关系学家阿尔伯特?爱德华?威根在他的研究报告《探索你的心理世界》一书中指出:“在一年内失去工作的4000名职工中,只有400人即总数的10%是因不能胜任工作而被开除的。其余的90%则是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被解雇。”美国技术协会在对一万人的情况记眉作分析研究后,硬得出类似的结论:90%的人因为不能成功地交往而失败了。如果你不懂得怎么为人处事。你可能单靠精明能干暂时理解不错,但大多数事业都不由你唱独角戏。你可能有很高探的学术知识,却仍然缺乏社会知识——耐心倾听、推己及人,批评中肯而又有接受批评的能力,别人就很难喜欢你。
  • 艺术本质

    艺术本质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女人如何掌控自己

    女人如何掌控自己

    本书是由马银春编写的《女人如何掌控自己》。《女人如何掌控自己》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种修炼,是寻找幸福的过程。而当你懂得了人生的哲理,你会发现,幸福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困难。正如哲学家萨特所说:“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只能靠自己,必须靠自己。而要想让自己走一条幸福的捷径,女人必须要掌控好自己。
  • 健康习惯指导

    健康习惯指导

    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人生才会更美好,当然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是需要用心耕耘才能完成的。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技能的,而技能必然包含一系列指标与规范的和谐混成。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养成哪些良好习惯?培养这些习惯应采取哪些具体步骤?应达到什么样的规范标准?本书为您解答。
  • 每天进步一点点大全集

    每天进步一点点大全集

    我们无法要求绝对完美的幸福,但每天快乐一点点却很容易。一份不经意的关心、欣赏、感激,都会让生活的长,何激起快乐的涟漪。每天快乐一点点,日积月累,快乐将永远和我们相依相伴。每天快乐一点点,就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自己的人生状态,让生活变得轻松愉快。每天快乐一点点,幸福还会远吗?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其有感悟的灵性。正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让我们今天比昨天更聪慧:心界更开阔,心境更明朗,心智更成熟,更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我们匆匆走过的岁月只有通过感悟沉淀了更多的美好时,才获得了它应有的价值。每天感悟一点点,成熟还会远吗?
热门推荐
  • 养个妖精当情人

    养个妖精当情人

    大学毕业后,穷困潦倒的乔国治回家乡搞养殖。想不到他养什么,什么就成精。养鱼养出个美人鱼,养鸡引来了小狐仙。他还在庆幸幸亏自己没招惹狼,狼外婆突然来敲他们家门。面对着或清纯,或妩媚,或彪悍的情人们,乔国治彻底凌乱了……
  • 混沌生死界

    混沌生死界

    生活在酆都的人们其实大多都是在战乱中为避战火不得以栖身于此,只期待在乱世中,得以偏安一隅,苟延残喘而已。但偏偏乱世中不乏阴谋家与嗜杀者,这些人极度渴望力量与全是,为此会不择手段,即使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而阴谋正在渐渐逼近酆都,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展开。
  • 妃常嚣张

    妃常嚣张

    她知道,和亲不是她能左右的,那日,她看向了他,颜王月隐!脸色微红,未宸皇帝大笑说知道了自己的心思,而圣旨上赐婚的名字却不是他,而是当朝的太子,她心中清楚,父皇爱江山大于她。“你也不想娶我吧!”新房中,她看着他说。他凝眉,一脸的愤怒,甩袖离开!都是他嫌弃别人的论,什么时候轮到了自己被嫌弃?“告诉你,就算我不喜欢你,但是你也是我月懿轩的王妃,不许你跟别的男人说话!”他看着她,额头青筋绷起,手紧紧握着,好像怕失去一般。她错愕却默然:“殿下,你这是在吃醋么?”
  • 血魔环

    血魔环

    凤曦...神秘血镯...魔兽森林...逆天功法...一路杀戮...也许他只是为了活下去...
  • 我爱炸毛,不要惹我

    我爱炸毛,不要惹我

    我们的林伊梦小朋友从小就是一个声音甜美长相可爱却又温婉似水的蓝孩纸,但想不到的是我们的林伊萌小朋友是个巨蟹座,骨子里有的是傲娇的气质,而这气质沉寂了十五年终于被我们的林伊萌小朋友的同桌安艺伦大总攻给逼了出来。让我们看看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永乐大帝朱棣(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朱棣善于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在就藩北平的十九年中,他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为了网罗人才,他不惜放下架子,以朋友之情礼遇,甚至割爱将镇藩之宝东珠送人。对于铁铉、方孝孺、景清几位闻名天下的大儒,朱棣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尽管遭到过他们的拒绝和奚落,他照样表现出了相当的耐心和真诚,他要让天下的读书士子看到自己的求贤若渴之心。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否则在他篡位之后,就不会有上百位的前朝骨鲠之臣自愿为其所用,包括分外傲慢的大才子解缙。
  • 被校花欺负的日子

    被校花欺负的日子

    一次太阳的异变,让赵丰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高中,回到了17岁,如果这是梦,那么这一次,他要把梦做到做巅峰,本文没有萝莉,没有御姐,没有后宫,但求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鬼医圣手:绝色小毒萝

    鬼医圣手:绝色小毒萝

    十四岁的皇室傻公主,一朝睁开嗜血的双眸!说她脑子不行?开玩笑!敢问世间几个人比的上她;说她的手无寸铁之力,只是个无用废材?胤王朝这么小根本容不下她!之前为了生存步步为营,设下无数陷阱,现在药毒无双,雪域霸主只恨不能把一颗真心给她狠狠蹂躏,天塌下来,不过是她半句话的事儿。王位她不稀罕,天下还得她给出规矩!
  • 绝美尸妻

    绝美尸妻

    为了还债,我答应了一桩婚事。村里的神婆说,只要我安分守己,三年后就能一世平安,谁知道……
  • 蓦然间

    蓦然间

    本文主写女主人公南宫凝烟和男主人公棋然相遇邂逅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