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65100000168

第168章 气吞山河窥狼心【5】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全世界最有权力的人,久经考验的****主义统治者,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暴君之一的朱元璋,永远地闭上了让无数人恐惧的眼睛,终年七十一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害人的一生,以四十岁为界,前半生是与外敌斗,灭陈友谅,杀张士诚,害小明王,北伐元朝;后半生是与内敌在斗,很多倒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假想敌。但是,他却有意改变门风,选择了一个仁慈厚道的皇孙作为接班人。

皇太孙允炆公布了朱元璋的遗诏:

“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听王。诸王不得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这个遗诏,一开始是对朱元璋的缅怀,说他是三十一年来为民操劳,从不懈怠,也知道天地万物有生就有死,让天下不必过于悲痛。然后是对朱允炆同学的肯定,为其继位制造合法性,丧事要俭办,臣民只需要哭临三日,而不是守孝三年,而且不妨碍正常的嫁娶。

问题出在遗诏的后面。“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这是不让他们来向遗体告别。朱元璋对于父子之情看得很重,也非常想见各位皇子最后一面。这真不太符合他的本意,也有些不近人情了。

“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听王。”这不仅剥夺了藩王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权,更要命的是,连军队指挥权都直接拿走了,诸王现在能调动的,不再是以万计的大明军队,而只剩下以百计的王府护卫。这也与朱元璋的一贯作风并不符合,朱元璋信任儿子远胜过地方官员,自己都要死了,不给孩子们多些优惠政策,却收他们的权,这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逻辑上,都让人无法理解嘛。

每一个皇子都不由得不怀疑,这是一份被篡改后的遗诏,倒未必是朱允炆的本意,很可能是他手下那些急着立功献殷勤的大臣们搞出来的。但无论是谁给出的主意,不经朱允炆加盖大印就无法发出。

那也就是说,这个阴招是朱允炆默许的。

真是个不懂事的大侄子,让人心寒!

不过,让后宫三十八位妃子遵循元朝制订的习俗陪葬,杀死所有给朱元璋诊断的太医,这肯定应该不是天性仁慈的朱允炆自己的主意,是朱元璋希望这么做的。但是,一个问题就来了,既然圣旨已经做了修改,要限制藩王的权力,又何必这么羞羞答答,遮遮掩掩?

要么不作,要么做绝,想当****,就先别想着立牌坊。

如果先把藩王都召入京,然后在圣旨中,果断地加入命令,让对新皇构成危险的几个皇子殉葬,那样,这个世界应该多么清静啊。

当然这个名单里,肯定应该包括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两个掌握兵马最多的人。

显然,建文身边的智囊,没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

但是,遗诏一出,不满情绪已经在诸王心中埋下了,朱允炆的威信,已经受到了相当程度的伤害。当然,作为皇子,叔叔们还不至于在老爸尸骨未寒之时,公然对抗帝国的接班人。不过,抱怨的种子已经埋下了。要知道,得罪几千万老百姓,可能也没有得罪一个叔叔后果严重,朱允炆却一次把二十几个叔叔全坑了。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去世仅仅六天之后,已经22岁的朱允炆在就奉天殿正式登基,宣布改次年年号为建文。当天,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礼,把朱元璋葬入了早就修建好的孝陵。这个行为显然相当荒唐.

首先是急着下葬。一般大行皇帝的灵柩,怎么着也得停一半个月以上,这么着急,似乎很有杀人灭口、毁掉证据的嫌疑,让满朝文武和全国百姓留下话柄……

其次是急着登基,虽然有遗诏做保证,怎么也得搞个三推让的表演,表现出我实在不想当皇帝,都是大臣们逼的这种架势;这个过程重要吗?特别重要,这个过场要走吗?一定要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居然把老皇上下葬和新皇上登基两项重大活动放在一天,显得对大行皇帝很不尊重,你小子当个皇帝就这么着急吗?

朱允炆从小知书达礼,做事很识大体顾大局,很难想像他会这么做,因此我可以大胆地推测,这是后来的历史学家为了败朱允炆的人品,而故意这么写的。

当时建文已经娶亲,皇后也姓马,并且有了两个皇子。作为古代帝王,22岁其实并不年轻,已经不能用年幼无知来形容了。

如果不当皇帝,李煜可以是个伟大的婉约派词人,赵佶可以是个天才的山水派画家,朱由校可以是个出色的木匠,光绪可以是个了不起的钟表师。但作为皇帝,他们不但明显不合格,还因为能力缺陷,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自己的荣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当然,这些人坐上龙椅,并不是出于自己主动的选择,而是一种被动的继承。从事普通职业,可以正常退休,当是当皇帝,除非被赶下台,就得干一辈子。你就被绑在了命运的陀螺上,龙椅前的台阶,不是给你下的。从这点来讲,当皇帝也挺可怜。

闰五月的的北平,天气已经非常炎热,即使燕王府这样的深宅大院,也不能让人有丝毫凉爽的感觉。

朱棣一家人也经常在后院避暑。但这一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探报,却把王府上下浇个个透心凉。

当打开南京加急连夜赶送来的探报,朱棣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没有当场昏倒——洪武皇帝闰五月初十归天了!

尽管他早有心理准备,尽管他知道这一天尽早会到来,但真的来到之时,他还是感到有些无法承受。

他已经整整四十岁了,过去三十一年来,整个帝国的大船,都是在朱元璋的把控下行驶,父亲的死,必然会给这个国家,给这个家族带来轩然大波,甚至是血雨腥风,他有这个清醒的洞察,也有了足够的防范措施。但是,对于无法预知的未来,他依然无法做到成竹在胸。

徐王后则是放声痛哭。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和四个女儿也哭做一团。朱棣强忍住泪水,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必须马上行动。

尽管没有接到入京奔丧的圣旨,但朱棣不愿意等待了,父亲临终前,自己没有能够守在病榻前,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没能听到他的遗嘱,这让他更感到悲凉。

朱棣很多快做出了决定,自己带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领五百护卫,骑马日夜兼程赶赴南京,为父奔丧。道衍和徐王后负责在北平布置灵堂,立即开始悼念活动。

这一年,朱高炽二十岁,身材胖大但显得相当臃肿,外表和善但透着平庸;既谈上不英武,又没有风流倜傥的浪漫气质,如果没有个好爸爸,靠这两百多斤,泡个妞都困难。老二朱高煦年方十八,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眉宇间有一股收敛不住的杀气,不看就不是省油的灯,但霸气过于外露,略显城府不足。老三朱高燧只有十二岁,但却已经脱离了少不更事的年龄,他身体瘦小,还没有进入青春期,但一双小眼睛,却似乎看透了世间的一切。

朱棣父子出了北平,换马日夜兼程,希望能早一点到达南京。生平第一次,他们感到了路好长,时间好快。每个人都非常着急。

当一行人眼看就到达淮安,正准备找船过淮河时,前面一支兵马拦住了前行的道路,这支队伍人数有数千,为首的人朱棣认识,正是锦衣卫校尉潘安——别吃惊,这名字可没专利。

潘安同学见到朱棣,连忙下马,说是要朱棣接旨。朱棣父子四人当然得下马跪倒。潘安拿出来的,正是早前公布的洪武遗诏,读完之后,要求朱棣他们立即返回北平,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原地悼念大行皇帝。如果再继续前行,自己的兵马就要被迫还击了。

朱棣接过了圣旨,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地不满意。老爸的死,都够上他难过的了,自己的权力又被剥夺,很有些被人趁火打劫的味道。而且,以他对朱元璋的了解。他也不相信这是老爸的本意。他恶狠狠地盯着眼前这个小帅哥,那眼神简直就能杀了他。潘安自然紧张得不得了,自己不过是个小官,而对方是皇帝的四叔。伤不起啊。

不过恼火归恼火,朱棣还是相当有理智的,毕竟人家有圣旨,可以借先皇来发号施令,总不能背个搞旨不遵的罪名,那是白白吃亏。但是,父皇灵前总不能没有一个自己的人磕头吧,那这个皇子当得也太失败了。

同类推荐
  • 回到三国去种田

    回到三国去种田

    都说我家族内有一龙一虎一狗,我大哥是虎,我二哥是龙,可老三我却连狗的称号都混不上。我是谁?我是诸葛均,只在历史上留下寥寥两笔记录的孩子,活在兄长阴影里的弟弟。前世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厨子,今生是蜀汉丞相的弟弟。我可还要跟随历史的足迹,过那平淡的一生?罢罢罢,富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吹的。打仗太凶险,策略我不会,王霸之气我没有,不如归去种田。开得良田万顷,种出瓜果如云,闲来调教正太兄长诸葛亮,欺负可怜孩子庞士元,端一杯香茗在手,看乱世再起烽云。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
  • 三国之无耻之徒

    三国之无耻之徒

    寂寞如雪,悲催屌男,阳寿未尽被抓到阴间,敲诈阎王,哄弄判官,再此复生却已经是三国世界。哎,这不是貂蝉吗!我帮你杀了吕布,跟哥走吧!一个坏蛋在三国欺男霸女的故事。
  • 唐朝大明星

    唐朝大明星

    屌丝男吴卫,偶得游戏手机,穿越到大唐。他的美食,传入千家万户。他的现代诗,惊得李白,杜甫为之感叹。他的娱乐节目,红遍整个大唐。他还逼得大唐美女纷纷减肥,以瘦为美他的梦想只有一个:将自己打造成为大唐子民心中的大明星。这是一场现代文化与唐朝文化的碰撞,这是一场现代娱乐与唐朝娱乐的碰撞,且看吴卫,在大唐,撞出多少灿烂的火花!
  • 三国之兵戈铁马

    三国之兵戈铁马

    三国乱世,群雄何其之多,谁才是平顶这乱世的真龙天子,何旭,乱世之星,因穿越到三国致使空间崩溃,迎来了再一次诸神时代......楚霸王(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蒙恬(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蚩尤(涿鹿之战千古传,轮回千古终回归)......神话再现,时空错乱,远古战魂,重现九州,神魔乱世,唯旭之歌。
热门推荐
  • 我们去西线

    我们去西线

    本小说为短篇小说,发于庆祝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时。所有历史背景均为网络资料可查询,主要人物为虚构,历史路线绝无任何虚假崩塌。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盟国官兵及平民致以崇高的敬意,祈求世界和平。
  • 凌霄战王

    凌霄战王

    科技之门开启,人类获得新生力量。人类,亚人,塔克族,统统滚蛋!为报再生之恩,龙文毅然扛起复兴家族的重任。为战而生,至死方休!
  • 恋上我的小萌妻

    恋上我的小萌妻

    她,是校长的女儿,所以受到学校里所以学生的欢迎,虽然如此,但她还是选择自己一个人住在学校里的后花园,文静又不失活泼的她,在开学的第一天,他抱住了她,他们会产生怎样的爱恋呢?
  •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研究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研究

    成人高等外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个分支,成人教育是教育这个大的概念框架下所包括的一部分,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的内涵,在解释成人高等外语教育的定义之前,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的涵义。
  • 水月逸事录

    水月逸事录

    清朝咸丰年间,天下大乱。白莲教祸国殃民,危害江湖,恭亲王奕昕更是野心勃勃,勾结白莲教风易水等江湖败类,妄图夺取皇位;外面更有西方诸国入侵中华。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川西“水月剑”水清之子水玄月在江湖大会上赢得了盟主之位,领导武林正派势力与风易水等展开了激烈地斗争,阴差阳错却与白莲教教主的女儿西门飘香相识,相知到相爱。最后,为了天下太平,水玄月与恭亲王达成协议,放弃武林盟主之位,与西门飘香归隐滁洲醉翁亭……
  • 进击的火种

    进击的火种

    “火种.巨人变!”转眼间,一个庞然大物拔地而起,同级武者一概秒杀....升级练功,他最快,领悟战技,他最强,扮猪吃虎,他最会,只为他是,神火卫。------------------------------------无数文明相继毁灭,火种之力从新燃起,其中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且看巨人村的少年始徒,开启无尽冒险之旅,寻找传说之门,战破天地八荒。亡灵之塔,巨人城堡,诺亚方舟,莽兽山谷,科技文明,母虫巢穴,深海异兽,天空浮岛,城墙国度,神树地界......火种书友群:321943365等你来闯!!
  • 凌武

    凌武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一个截拳道爱好者一个古朴的四方盒子一个传奇的诞生.................................弱弱的问一句:“大家有喜欢李小龙的么?有的话就来跟我一起嗨皮吧!”凌武第一个群:17612901要是喜欢本书的话大家可以进来交流一下!!!感谢桃子MM精心制作的封面,嗯,谢谢!!!
  • 流云剑尊

    流云剑尊

    陌行夙在思考:大道不变,路有千条,为什么世人修仙,修魔,修妖,修佛甚至是修神都要有境界的约束呢??我又是哪一条道上的呢?正道代表的就是浩然正气?魔道就一定是恶贯满盈?那邪道就是邪恶无比?这是什么依据……心有善恶,何惧口舌。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追求极致的力量,用强大的力量打破这狗屁境界约束。(主角不是嘲讽脸,没有宛如吃了死苍蝇般的满篇嘲讽词汇;也没有令人揪心的阴谋诡计。)
  • 镇六道

    镇六道

    在所有事情都要有个科学依据的年代,那些超出科学范畴的事物便被硬生生打上了妄想与不存在的标签。在幸福已经成为廉价品的今天,人们早已忘了被妖魔鬼怪所侵袭的恐惧。唯有那么些不知道还能否被称为人的存在,默默的镇守着这一条六道之中最为弱小的人间道!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景在花未央

    景在花未央

    本是娇弱的女子,注定要用一生守护他人;本是世家的公子,却为所爱之人不顾世俗;当你觉得生活不易时,可曾预料日后的庆幸?当你觉得生活容易时,可曾想到有人在守护?主人、随从、医者、贵女、世子、平民……众生芸芸,谁人躲得过命运逃得了情。桃花雨下,时光流转。尘埃落定后,谁欢喜了谁,谁又辜负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