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海平面没有大幅上升,下陷的地面也足以让低洼的宁波在2030年就被海水淹没。
宁波市历史悠久,在远古时就是著名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唐代又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在当时就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而如今的宁波,既是经济强省浙江省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又是浙江对外开放的主要门户。条件优越的宁波港也作为上海国际航运枢纽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开通了航线。
并且,这座城市还很有些书卷气。她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为口号,在历史上还一直以人文荟萃见长。这里不仅有过大批历史上知名的学派和学者,到今天还有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全木质结构的经典建筑保国寺和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山堰也是宁波现在保存的历史遗迹珍宝。
许多现在的上海人的父母辈都是宁波人,就连上海菜中也不时会冒出些宁波菜色。或许亦是因此,当上海告急之时,人们也不禁开始担心起宁波的安危。事实上这里并不比上海更安全。
过度且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是宁波目前最大的威胁。初步估计,近几十年持续的地面下沉就已经给宁波造成了累计达40亿元的经济损失。而即便是不考虑海平面上升,有关科学监测的结果就已经指出,如果宁波的地下水开采和回灌还不能做到同步,到2030年,宁波市区就有可能在海水涨潮时全部被淹。
可以预料的是,一旦海平面上升趋势加剧,平均海拔在4米左右并不断下陷的宁波必然不堪一击。
结语CONCLUSION
从上海开始,这一串长长的城市“沉没”名单中包含了许多人们熟悉的名字,它或许是你正生活着的家乡,也或许是你一直向往着的地方,而这还远不是全部。我们的先辈花费了几百甚至几千年的时间和心血才创造出如今的城市轮廓,而不断进步的科技文明又带来了无尽的财富,让生活这个时代的人们得以享受城市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利,谁能接受不远的将来,这一切都将成为一片汪洋的现实?
但这就是现实,而且不得不面对。正是我们过于追求技术进步、财富和生活的安逸,才间接酿成了这场危机。人们却依然在大肆牺牲环境,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殊不知一切最终都是要还的。
附录APPENDIX
一百多年前发生的那场工业革命不仅为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还让人们改变世界的步伐突然就大了起来。人们欣喜若狂,因为比起肩挑手扛的时代,大型机器的不断发明让地球更易揉捏成形。于是,大城市兴起、三角洲集聚、人类触角遍布水陆空三栖。很少有人意识到,虽然工具由原始的石斧木棍进化成了电钻铁臂,我们却依然敌不过看似轻柔却不容辩驳的自然力量。
百年过去后的今天,我们隐隐发现:花费大气力建成的城市脆弱不堪,三角洲正在缓缓下沉,而海平面却在不经意间上升到了危险的高度。但是,或许是因为这些“回馈”需要太漫长的时光,又或许是因为眼前的利益实在太过丰厚,正在城市化道路上走得春风得意的中国东线众城丝毫不觉危机,依然极尽人力,奋力向海洋“要”地筑城。
在这一时刻,发生在汕头市西郊牛田洋的填海故事不得不忆了,因为这个四十年前的惨痛故事展现的正是被人力压抑的自然戾气如何最终肆虐,如何将人类填海的杰作还原为一片汪洋……
牛田洋的填海故事
1969年7月28日上午10时半,第三号强台风在本区沿海登陆。这次台风正值大潮期,风、潮、雨交加,汕头市区海潮急剧上涨,全市受浸,水深2.3米,郊区及各县地势较低的地方水深4米左右。强台风造成公路交通瘫痪,通讯联络全部中断。为保护这片新垦的土地,当时55军驻守牛田洋生产基地的部队官兵与在该基地锻炼实践的2183名大学生,参加了抗击强台风和暴风潮的战斗,共抢救遇险群众3700多人,动员帮助6400多名群众安全转移,而部队和大学生在抢救海堤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中,有470名官兵和83名大学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汕头大事记》
牛田洋的“大变身”
在人类改造自然的百年进程中,填海造陆或许是早先最富有想象力而现代最具有实施价值的一笔。而在中国,被我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称之为第二故乡的汕头市牛田洋正是当年填海造陆的先驱之一。今天,还有多少人记得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辛酸的填海故事呢。
1962年,解放军41军122师带着希望与使命来到了位于汕头市西郊、榕江入海口西侧的牛田洋。那时候的牛田洋还是一片汕头海港靠里的万亩湿地,跟汕头城区就隔着一条小河。每每到了涨潮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汪洋,而潮落之后又还回一片湿润的海滩,当地人在牛田洋能同时捕到淡水鱼和海水鱼,很是肥美。
而122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片半陆半海的湿地改造成可以耕种的“粮仓”。在那个粮食紧张的时代,为了吃饱饭,人们绞尽了脑汁。如果能把牛田洋改造成水稻田,平白多出的上万亩耕地该能养活多少人口啊。朝气蓬勃的解放军战士们,便是带了这样的盼头来到了牛田洋。
填海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
从抵达牛田洋开始,122师的战士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天亮起身,在附近的山头上用炸药开采出大石头,再用木船拖过来投进海水中。渐渐的,石头露出了水面。到了第二年,这里已经围出了7.8平方公里的良田,欣喜的人们马不停蹄地种上了粮食。
刚刚开垦出的稻田,依然保留着有史以来的海滩特性,烂泥浆里裹着各种各样的海贝,当中还包括口味鲜美无比的海蛎。每当人们下地劳作的时候,田里稀烂的泥浆会把站在水田里的人一直埋到大腿根。而暗藏在泥浆里的海蛎壳锋利的跟刀子似的,碰到在水田里泡得发胀的皮肤就是一条长长的口子,顿时皮开肉绽。当时的人们即便是受了伤,大多也来不及也顾不上包扎,继续干活。
因为泥地过于松软,初时的牛田洋甚至无法用水牛来耕作,只能人硬凭力气拉着犁耕田。而围海造出的地盐碱化严重,为了能顺利的种水稻,开荒者们就引来韩江和榕江的水冲淡盐分,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然而,在当时人们的不懈努力下,牛田洋的田地面积开始从几平方公里向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平方公里扩张。1964年,生产原粮4.5亿斤;1965年,亩产达到1190斤。喜报一个接一个传来,牛田洋人喜出望外。
1968年,解放军55军219师接过了调防他处的122师的旗帜,成为了牛田洋的第二批填海垦荒人。这一次,和战士们一道进驻牛田洋的还有2100多名热血沸腾的大学生和从北京的机关里下来锻炼的干部。有了前辈的辉煌成果,在接棒当年的7月,牛田洋筑堤拦海工程就全面完成。一道依靠着肩挑手扛和步步辛劳而成的漫长海堤,竟围出了2万多亩良田。曾经的荒凉滩涂,一转眼间成了全国知名的大粮仓、一个充满生机的大农场。
现在想来,6年时间,沧海变桑田,这不可不称为一次人类与自然抗衡的伟大胜利。而在当时,牛田洋奇迹般的成功甚至赢得了毛主席的赞赏,号召全国各地向牛田洋学习。
想象中,秋天的牛田洋里应是一片蛙声响,十里稻花香。农忙的田地里此起彼伏是人们的吆喝声,汗水在遍眼沉甸甸的金黄色中都变成了笑脸。劳动、学习、生活,在牛田洋的日日夜夜至今珍藏在那一辈人的记忆之中。
维奥娜“收复”失地
只是,欢喜的时刻似乎永远是短暂的。因为欣喜于成功的人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在这场人与海的较量之中,我们用了6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对海的征服与控制,却在一天时间内便让1969年来袭的维奥娜台风收复了海洋的“失地”。
汕头,本就是一个海港城市,并且还正处在我国沿海台风多发地带的正中间;汕头,同样还占据了榕江和韩江两江入海的风水宝地,门朝大海、地势低洼。这一切就注定了这里时时刻刻都要警惕来自海洋的潜在威胁,因为每年这里都会有好几个台风光顾,而拥有而地处汕头港口内侧的牛田洋,也正是台风登陆的路径之一。
1922年的时候,太平洋台风就曾从巴士海峡长驱直入,一夜之间将数百个村庄夷为平地,饿殍遍野,十室九空。但1969年的夏天,令人惊讶的是西北太平洋上迟迟不见初台的身影。有人开始乐天地认为,就连太平洋的台风都被我们坚韧的精神所折服而不来进犯了。然而表面上的平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大自然根本不理会人类的一厢情愿,而是请出了被命名为维奥娜(Viola)的6903号台风直赴汕头!
相比于往年要姗姗来迟的维奥娜台风没有辜负自然的期望,初生的她孱弱不堪,在太平洋上一番游历与升级后,这才风尘仆仆地长驱直入,终于在7月25日的午后进入了中央气象台的48小时警戒线,同时已经直冲成了四级台风。
不能责怪气象台,在那个即便是富足如潮汕地区也没有几台电视机的时代,他们已经尽了全力在收音机里一遍一遍地播报,这是一次来源于西太平洋的猛烈袭击!警报按时发出,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意。毕竟,他们曾经历过的无数次的台风洗礼,毕竟,去年的台风就是那样有惊无险地折服在他们面前。正是因此,面对这一次前所未有的强烈台风,人们仅仅是把船驶回了港口、提前收割掉田里的庄稼。
还是有人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他就是周恩来总理。就在中央气象台发出台风消息的那天晚些时候,他亲自把电话挂到了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的办公室,而汕头地区就此进入了紧急状态。然而,事实上最危险的围海垦区牛田洋却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当7月26日下午潮阳县委的电话把这个迟到的通知传达到牛田洋时,军人和学生们正在忙于晚稻的插秧。接到消息的人们只是一愣,但并未停下手中的活计。幼儿园撤了、机关撤了、家属撤了,但大批战士与学生却留下了,留下保护历尽艰辛得到的大坝和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