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1300000022

第22章 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6)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司马迁这些年的游历拓展了他的视野,同时,因为身份的关系,他还能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历史知识。周霸向跟他聊过项羽,公孙秀跟他讲过荆轲刺秦王的细节,朱建之子和他讨论过陆贾,至于卫青不肯招贤纳士的情况,则是苏武之父苏建向他介绍的。除此之外,司马迁还认识一大批朝廷大臣,曾亲眼见过名将李广、大侠郭解,并和李广之孙李陵当过同事。

公元前110年这一年,汉武帝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史官,本应从行,但因为身体不好没办法参加。可能是感觉到自己身体撑不住了,司马谈赶紧召回了出使西南的司马迁,病重的司马谈表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修史,希望司马迁能继续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心愿。他拉着司马迁的手泣不成声,鼓励司马迁说:“我死之后,你肯定会继承我的职位,成为太史。你不要忘了我交代给你的事情。”司马迁俯首流涕,接受了修史的嘱托,修史的决心从此下定。三年后,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一起定制“太初历”,同年,开始编写《太史公书》,即《史记》。

命运的转折点在公元前99年。这一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结果出师不利被匈奴追得到处跑,带出去的三万人马就回来了一个李广利。当时李广的孙子李陵担任骑都尉,跟李广利一起出发,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匈奴单于亲领三万骑兵围困李陵。李陵命令前队的人拿盾和戟,后队的人都持弓弩,听他命令,鼓响就冲,锣响就停。匈奴兵看李陵的兵少,气都不带喘地就往前冲。李陵指挥弓弩手,千弩齐发,杀死了好几百匈奴兵。匈奴兵一看形势不妙就开始逃,李陵乘胜追击,又杀死匈奴数千人。

就在这节骨眼上,李陵手下一个叫管敢的兵士因为被上司韩延年骂了一顿,一气之下跑去向匈奴投降。他还向匈奴讨好,对单于说:“李陵的军队没有后备支援,弓矢也快用完了。”管敢还把李陵的排兵布阵告诉了单于。由于被管敢暴露了老底,匈奴军放心大胆地杀了个回马枪。李陵撑不住了一路向南逃,半路上弓矢都用光了,于是被单于困在峡谷中。单于乘机用垒石攻打,汉军死伤惨重,最后李陵被擒。此时,边关便报李陵降敌。

汉武帝一听李陵投降,气得不行,朝中大臣也都集体开启落井下石模式。此时,李陵曾经的同事太史令司马迁站出来说了句实话,他说:“李陵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他诚实而有信,为国家常常奋不顾身。现在他处境不幸,我们应同情他。况且,李陵只带步兵五千人,面对匈奴三万大军,转战千里,弹尽粮绝,赤手空拳同敌人拼搏。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现在虽然被匈奴抓了,但是他的战绩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他不死一定是还想再为朝廷立功。”

司马迁的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但是愤怒的汉武帝听不进去,反而认为司马迁在为李陵开脱,一气之下把司马迁关进了监狱。当时的酷吏杜周接收司马迁的案子,用遍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始终没有让司马迁认罪,他坚持自己的看法,同时认为做臣子的说句话就要被治罪,哪有这个道理。不久,有消息报告汉武帝,说李陵在匈奴带兵训练,准备攻打汉朝。汉武帝这下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处死了李陵全家,连带把司马迁也判了死刑。

根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拿不出那么多钱,可是父亲交代的事情还没做完,悲愤之下只好选择接受腐刑。其实,李陵当时并没有向匈奴投降。事实上,李陵在匈奴杳无音信之后,汉武帝派公孙敖带兵去匈奴打算抢回李陵。公孙敖胆子小,到了匈奴后无功而返,又怕武帝责备,就撒了个谎说:“听说李陵在那边训练匈奴兵,要攻打汉朝。”汉武帝这才大怒,下令斩杀李陵母亲、李陵弟弟及妻儿。而当时确实有一个汉人替匈奴训练士兵,但是他叫李绪,是一位早年投降匈奴的汉都尉,公孙敖张冠李戴害死了李陵一家,也害惨了司马迁。

李陵投降匈奴的前一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李陵受匈奴单于的委托去劝苏武,于是举办了一场酒宴,李陵给苏武斟满酒,劝苏武“好汉不吃眼前亏”。苏武很感动,但是他仍然拒绝了李陵的邀请,说:“我深知老友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但现在你的处境不同过去,是非功过,也只好由人们去评说。但是我决不能做对不起国家的事。”李陵听苏武说完后,长叹一声:“比起苏君来,我简直如粪土一般。”说罢,热泪纵横,起身吟唱了一首《别歌》。后来苏武远赴北海,李陵还送了他一些牛羊,并时常提供衣物食品至北海,接济苏武。后苏武归汉,苏李泣别,夷灭三族的耻辱,致使他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成为一个异乡人,他充满国仇家恨的一生也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原型。

再说回来,司马迁接受了腐刑后痛不欲生,几次想要自杀,但是他又想,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被困在陈蔡,后来写出了《春秋》;屈原被放逐,留下了《离骚》……这些故事激励着他完成父亲的遗愿,最终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太史公的使命,写出了一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史记》。

风流才子司马相如

汉武帝时期,不仅出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军事天才,也有司马相如和东方朔这样的文学巨匠。

司马相如,字长卿,四川蓬州(今南充、蓬安)人。他年轻时好读书、学击剑,因仰慕战国时蔺相如的为人,改名相如,在汉景帝时期任侍从郎官。司马相如最被人熟知的大概就是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了。成为武骑常侍后,司马相如发现自己并不受重用,于是借病辞官,投奔临邛县令王吉。正好临邛县有一个富豪卓王孙,其女卓文君刚刚成为寡妇,才貌双全的卓文君带着婆家“终身守节”的叮嘱回到娘家,因为心情不好,常常弹琴抒发内心的忧伤。

临邛县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做客,王吉的妹妹王锦与卓文君交流琴艺时,将司马相如为梁王写的那首《子虚赋》给卓文君看,卓文君读后赞叹不已,听说司马相如官场失意顿时心生感慨,提笔写了一篇《读子虚赋》。司马相如正跟王吉喝酒,忽然王锦进来献上一篇《读子虚赋》,司马相如看后连连称赞。之后司马相如写出了《凤求凰》献给卓文君,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卓文君很感动,觉得嫁人就要嫁给司马相如这样的,但是这会儿司马相如只是个门客,既没钱也没社会地位,卓王孙坚决不同意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并且很快就给卓文君找好了夫家——临邛富商程郑之子。结果卓文君脾气比较倔,坚决不从,在一个漆黑的夜里跟司马相如私奔了。卓文君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跟司马相如私奔回成都之后,面对家徒四壁的境地,她又回到了临邛老家,并且开了个酒肆,自己当老板娘,卓王孙看不下去了,最后才承认了他们的爱情。

应该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得以流传,是因为司马相如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子虚赋》成为司马相如的敲门砖,这篇文章后来被汉武帝看到并大为赞赏,立马召他进京。到了皇帝跟前司马相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文字辞藻也都更华美壮丽。武帝读完非常高兴,立刻封他为侍从郎。

公元前135年,武帝派大将军唐蒙征南越,通夜郎,派司马相如出使巴蜀,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进行安抚。司马相如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二年他又奉命出使巴蜀,这一次回到成都受到当地贵族和百姓的热烈欢迎,他以一篇《难蜀父老》说明了为什么要和少数民族相处的道理,文章苍劲优美,说理透彻,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贡献。但后因被人举报贪污受贿,司马相如被免官。

司马相如晚年出任“孝文园令”,这是管理皇帝墓园的职位,但是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见到武帝喜好神仙之术,他因此上了《大人赋》欲以讽谏,想不到效果适得其反,后病卒于家。

关于司马相如还有一个成语——“马迟枚速”。当时和司马相如齐名的一个作赋名家,叫做枚皋。其实枚皋这个人做的赋文并不怎么样,只不过他写文很快。一次,汉武帝出了一个题目,枚皋都交卷了,司马相如还在一边皱眉头。结果因为说话口吃,脑子转得慢就留下了一个“马迟枚速”的典故。

公元前118年,司马相如因病免官,家住茂陵。武帝下令把他家里的藏书都搬回来保存,派宠臣所忠前往茂陵,得知司马相如已经去世,家里一本书都没有。卓文君说:“长卿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也就是绝笔《封禅文》,进献给所忠拿回去交差。

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他是汉赋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流传至今的有上文提到的《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难蜀父老》《封禅文》,还有《谏猎疏》《谕巴蜀檄》等。虽然有部分著作在历史上起了一些消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的发展等方面,司马相如对汉代散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为文学家立的传只有两篇:一篇是《屈原贾生列传》,另一篇就是《司马相如列传》,并且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全文收录了他的三篇赋、四篇散文。

文学巨匠东方朔

东方朔,本姓张,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人。东方朔自幼聪慧过人。武帝刚即位那会儿,曾下令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给皇帝写推荐信。东方朔也给汉武帝上书,但是他的书比较厚,用了整整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之后东方朔被汉武帝任命为郎官,让他经常在自己身边侍奉。

东方朔这人很幽默,经常搞一下“无厘头”的幽默,汉武帝也很开心身边有这样一个能让自己放松的员工。

一次,汉武帝要去甘泉宫,路上遇到了一种奇怪的虫子。这虫子是红色的,五官俱全,别人都不认识,只有东方朔认识。东方朔说这虫子叫怪哉,是秦朝时期监狱里的犯人变成的,还说把这种虫子放到酒里就会溶解。武帝就叫人把这种虫子放到酒里,虫子果然消失了。

也许是太过幽默,汉武帝一直不重用东方朔,有一次他听说武帝身边有很多侏儒,于是就打起了侏儒的主意。他骗侏儒,说皇帝要杀他们,侏儒就急了,跑到武帝那去哭诉。后来武帝知道是东方朔在搞鬼,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东方朔就趁机自黑了一把,回答道:“臣朔活着要说,死了也要说这些话。那矮子身长只有三尺多,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我身高九尺多,却也只拿到一袋米的俸禄,钱二百四十。那矮子饱得要死,我饿得发慌。陛下广求人才,您认为我讲的话是对的,是个人才,就重用我;不是人才,也就罢退我,不要让我在这里浪费粮食。”皇上听了哈哈大笑,就升了他的官职。

东方朔的幽默来自于他的博学多才,也来自于他的机智聪慧,但是他也有正儿八经严肃的时候。建元年间,汉武帝不顾国困民穷,欲大兴土木,建上林苑。武帝命吾丘寿王等人设计,南至阿房宫,东至盭厔,西至宜春宫的一大片土地都在计划内。东方朔知道后便上书力劝武帝。他说:“如筑造这样的苑囿,破坏了陂池水泽的环境,侵占了百姓膏腴的土地。这上对国家无用,下对百姓无利。这是第一个不能造的理由。其次,它破坏了百姓的冢墓,拆黎民的室庐,使百姓死无所葬,生无所居。其三,造这样的苑囿,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劳民伤财的事,以陛下一日之乐,来损害皇上无上的圣名,这是万万不可的。”东方朔的谏阻上林苑书写得真切感人,武帝读罢奏疏后,任东方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除此之外,东方朔还屡陈农战强国之计、兴利除弊之策,多为武帝所采纳。

作为文人来说,东方朔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一生留下《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璧》《试子诗》等作品,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东方朔以东华帝君的弟子出现,道号曼倩。然而对汉武帝来说,东方朔一直扮演着一个负责搞笑的角色,在皇帝身边几十年,最高也只是做到了侍郎。东方朔在临死之际,给武帝提了一个建议:永远不要听信谗言,要用自己的眼睛和心去判断,听的谗言越多,就越会失去判断力。

直到东方朔死后,武帝又翻阅他的建议与文章,才后悔没有重用他。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雄风再起

    三国之雄风再起

    唐飞本是一个中科院的一个平凡的院士但是一件神奇的石头把他卷进了一个人才辈出风起云涌的造势时代且看他如何在三国从无到有发展自己的势力继而统一三国而后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让隋唐盛世提前到来
  • 大漠孤军

    大漠孤军

    宣宗为了征伐外患,召了他的同胞兄弟齐王李宇领军出塞,李宇集结了许多英杰领着十万近卫军成功大破吐蕃人,正要深入大漠追击,以求一劳永逸时,后方却不再有补给...只得回军长安,一探究竟发生何事。就在征西军出塞不久,京城发生地震,山顶的永栋层崩塌,一块洁净异常的巨冰滑落至山底,宣宗发现便令人取回城里,犒赏近卫军,此举唤醒沉睡了万年邪恶种子,一夜之间,数十万近卫军全变成只想咬人的狂尸,寻常百姓根本无力抵抗...看大唐残存子民如何与孤军协力逆天重振大唐!
  • 半面妆

    半面妆

    有道是滚滚长江水,浪花淘尽英雄。今日小子要说的这一部书,乃是在风云际会,英雄迭出的年岁,老百姓水深火热之时,流传在民间的一部话本故事。其间杀伐争斗不歇,瞬间万变,精彩之至。金戈铁马,不敌儿女情长,而情深意重之时,又难违天数。有人立下大业,从此垂青不朽,也有人功败名裂,万劫不复。究竟谁是真英雄,乱世之中,谁主沉浮。且听小子慢慢道来。
  • 国叶

    国叶

    夜如何其李未央,且看李未央如何擎天而起,傲然俯视天下。
  • 开国皇帝之龙起中国

    开国皇帝之龙起中国

    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开国帝王,这些开国帝王无不具有一部非凡的传奇,如夜空中群星般璀璨夺目。他们开创了一代王朝的新纪元,荡涤着时代,演绎着历史:他们是一个朝代的先锋,挥舞着新政权的猎猎旗帜,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热门推荐
  • 圣手狂医

    圣手狂医

    武则天的贴身御医沐轻尘,穿越到实习医生沐河的身体中。一代妖医的灵魂和泡妞高手溶汇一炉,诞生了一朵纵横花都,无往不利的奇人!
  • 暴戾王爷的销魂妃

    暴戾王爷的销魂妃

    南怡王爷大婚,王妃是在京城臭名远扬的上大夫陆正浩的小女儿陆无双,据说她早就破了身,是人尽可夫之人。南怡王爷之所以要娶她,是因为太后逼的,不知怎么的太后就是喜欢她,一定要她做她家的儿媳妇。南怡王爷虽暴戾,但却是个出了名的孝顺人,所以便戴着绿帽子娶了她。新婚之夜,暗然销魂的新房内,南怡王爷被下了药,一阵冲动……一座皇陵,几代人为之争夺的头破血流,人没了,恨还在。如何泄恨,各人有各人的手法,如何化解,且看女主的手腕!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 范文正奏议

    范文正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意绵绵:宠上小萌妻

    婚意绵绵:宠上小萌妻

    容家,江城第一豪门。容泽,容家的第五个儿子,自小被放逐。多年后归来,他权势滔天,优雅高贵。宋溪,容家长大的小姑娘。二十出头,却拥有数不尽的遗产,被无数人窥觑。为了保命护财,她嫁给了他,一个危险又冷漠的男人。所有人都等着看她笑话,等着她被抛弃,却不想婚后,他宠她如宝,人人皆知。他捧着她,出入容家,上流宴会。他护着她,谁非议、欺负她,他便收拾谁。他喜欢与她缠绵悱恻,呢喃她的名字。可后来,他的面目被揭开,他的心里藏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无人知晓!这样面目全非的他,她是逃?还是躲?【伤痛悲喜,一生短暂,我曾想过你是我唯一的余生,可你给了我辜负。】
  • 解语花殇

    解语花殇

    我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把我宠得无法无天。这个愿望终究是无法实现,一步错终身错!谭安安温柔如同一朵解语花一般,她一心想要守住这岁月静好,却发现生活并非自己想象那么自然而美好,一切究竟是命中注定还是柳暗花明呢?
  • 守护甜心之星座王位

    守护甜心之星座王位

    她,身份特殊,却一开始失去了记忆,不与普通人一样,血是紫色的,自己的家园和人类世界完全不同,就连最基本的人类的常识也不知道,她不知道什么是风,不知道什么是月亮和太阳,不知道什么是病,不知道什么是电,却有着什么的身世。
  • 王俊凯感谢认识你

    王俊凯感谢认识你

    她,无意间喜欢上了他,她没有把他当偶像,她把他当做朋友看待,而他,也一样
  • 惊魂校园:滴血玫瑰

    惊魂校园:滴血玫瑰

    她自从来到A市就开始做噩梦,没想到这却是预兆。一所全市著名的高校,里面却发生着离奇的事件,同学们接二连三地死去了好几个,大家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们真的是自杀?那为什么自杀?这所高校里是否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呢?【ThebookbyBaekHee.EXOistheleading】【QQ群:153531518】
  • 惑世红颜

    惑世红颜

    前世,她冷艳绝伦,叱咤风云,一手建起徽月王国,人人敬畏、仰慕。没人知道她其实只是个没有“心”的怪物,从未尝过人情冷暖,看过了太多的世态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