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0200000041

第41章 王道行天下——《尧曰》讲读(下)

20.2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屏:摒弃,排除。

有司:管理事务的小吏。

上章言自尧、舜、禹、成汤、周文王、周武王一脉相承的王道精神,政治的大经大纲。本章则言王道精神的落地措施,将大经大纲变为具体的施政方针、施政纲领。

孔子认为重要的是做到“尊崇五美,摒除四恶”。要尊崇哪“五美”?要摒除哪“四恶”?读本章知,对经典反复沉潜,涵泳其中,答案就在问题中。对于经典的解读,作者的原话是最佳的。

五美即为“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一美美在对他人的慈惠。惠在民,惠在百姓,不费在己。无我是为了有他。

二美美在择可劳而劳之。不仅无怨,还乐意。哪些人可劳?当然是贤能之人,所以要“选贤与能”。对于普通的百姓,要“使民以时”。

三美美在中正之欲。谈到欲,有人谈欲色变,其实大可不必,关键在于欲什么。是欲行仁于天下,行王道于天下,还是仅仅是自己的一己私欲。前者,是无欲之欲,无贪之欲。后者,将找不到归来的路。

四美美在泰然处之。关于泰与骄,孔子曾说君子是泰而不骄,小人是骄而不泰。君子就是在多与少,大与小,果敢与怠慢之间,从容中道,泰然处之。

五美美在威仪翩翩。谈到威,至底如何威?君子不重则不威,就是这“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自尊而被人尊,自敬而被人敬,自爱而被人爱,自知而被人知。天道圆圆,各复其根。一切都会回到自身,路程之中有着尊人、敬人、爱人、知人。

四恶即为“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一恶即为虐百姓。不要认为只有对百姓实施酷刑,或者横征暴敛才是虐待。其实,没有好好教化就处罚就是虐。在孔子看来,在上位的人推行教化不力,罪责不在老百姓呀。

二恶即为行****。不加警戒,便责令成功。没有警戒,就没有预防措施,没有预防措施,陷入困境,又不知当何为的概率就实在是高,成功的概率就会低。所以,施政者的职能就是要引导百姓,高明才能覆照万物,才有能力护佑百姓。反之,在孔子看来就是暴了。

三恶即为害百姓。一开始松松垮垮,突然限期到了。由于管理者的失职,把握不好度,最终超出百姓的承受范围,实在是害百姓。

四恶即为小气,主要是指对百姓小气。这种人往往对自己“大气”,像某些管理人事的官员,搞不明白权力的作用到底该何为。若是权力不能为他人带来慈惠,若是当官不为民作主,就不如回家卖红薯。这般人,实在是不知命。

这四恶的共性就是“缓于前而急于后”,在教化与处罚,在过程与结果,出与入之间薄前厚后,本末倒置。一旦本末倒置,往往就会天翻地覆。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知命。天地生君子,君子治天地。这是一份使命,一份担当。

知命。不是失意人生的最后慰藉,而是对于客观真理的清晰洞察。客观真理就是存在,就是自然万物,还是人事百态,一个完整的关于生命与生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动容周旋皆自在的唯一法则就是要知礼。

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在安的前提下,生发长养,以成其事,以成其人。知此,礼则不是约束,而是一份更加宽广的从容。

知礼是对于自我的要求,这所谓的自我能否在环境中实现从容,需要知人。

知言是知人的重要路径。人之情性,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关于知言的内容,孟子如是说,他认为: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也就是说,偏颇的言辞,知道它片面的地方;浮夸的言辞,知道它失实的地方;邪异的言辞,知道它偏离正道的地方;搪塞的言辞,知道它理屈词穷的地方。言辞皆本于心,若是心底明正,自然言辞平正通达。反之,言辞有所偏颇,有所失,归根结底还是心不正,而心不正了,必然会危害所做的事情。

很明显,“知言”是从对语言的判断到对一个人思想、心事的判断,对所做事情的判断,浑然一体,切不可被诐辞、淫辞、邪辞、遁词蒙蔽了双耳。

关于知言的腔调,《孔子家语》中记载着颜回识音的故事:

孔子师徒在卫国,听到有人在哭,声音非常悲哀。颜回听后,认为这种哭声不仅仅是为死去的人,也是为活着而将要离别的人。于是,孔子派人询问哭泣的人,那人果然说:“我父亲去世,家里贫穷,只得卖了儿子安葬父亲,正与儿子诀别。”这样看,仿佛是颜回有几分神通,竟然这么善于识别声音!事实是,颜回识音,不是盲目地判断,而是有他的道理。

颜回听说桓山之鸟生了四只小鸟,羽翼丰满的时候,就要分飞于四海之滨。母鸟悲鸣相送,哀声似现在听到的哭泣。其之所哀,哀在往而不返。生离比死别还要苦楚。《诗经·二子乘舟》中讲:“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望着远逝的背影,与子长诀,挂念惦记,情牵魂思,泣涕如雨。讲的也是“生别离”的情感。

颜回识音,本质还是在讲知人。在隐微之处洞察人情,真正懂得人情,如此才可知人,进而知礼,进而知命。命,自己,他人,浑然一个整体,互为影响,彼此生发。

人行走于天地间,理应顶天立地,做君子是至高追求。做君子,需要知命,知天地之理。人是天地之精华,但人不出天地之间,人要尊重天地,同时也仿效天地。所以,天地之德成为中国先民力量的源泉。由天地之德懂得自己的担当与使命,明达职责与追求。同时,通达客观真理,安然接受天命,不怨天,不尤人。

做君子就要成人,立己达人的起点在于立己,立己需要知礼。人与人相处、人与环境相处需要奉行的法则就是知其所止。

达人需要知人,知人需要知言。由“致广大”到“尽精微”,无所不在。

尽精微,就是洞悉人心与人性;致广大,便是祖述尧舜之道,宪章文武之法。对于此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敬天,执中,仁人,自省,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重民、食、丧、祭,宽、信、敏、公”之道能够被社会普遍接受、应用,那么,我将从内心感到喜悦。

这样的“道”,要被“知道”,更需要“行道”。但是,面对那个“礼崩乐坏”“苛政猛于虎”的乱世,“知道”不易,“行道”更难。“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周文王已经不在了,这关乎人文,化民成俗的职责难道不是在“我”的肩上?既然是“斯文在兹”,这是一份天命,再难,即使是“颠沛必于是,流离必于是”,也要力求“学而时习之”,“我的学说能够被时代接受和应用”,实现王道行天下,是至高的追求。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自居,更非不自谦之意,这是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不知命,实在是无以为君子。即便是有人不理解,甚至被误解,也要勇于担当啊!不能负了老天的希冀,这是至高的责任天命使然。

读到此,《论语》整部书首尾贯通。孔子坚信人生要有追求,执守不改变,追求的就是王道行天下。他还希冀每个人都做自己生命的王者。由“知命,知礼,知言”,进而“做君子,有担当,立己,知人”。知人,方可尊人。做自己生命的王者,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当人生有了这般的追求,生命便开始与众不同,开始被赋予“意义”与“境界”。

同类推荐
  • 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和谐校园的理念与实践

    学者最宝贵的品德是服从真理,尊重真理。说理的人,必愿尊重他人的意见,反省自己的主张,同时更有服从真理的勇气,没有服从真理的勇气,学者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服从真理、尊重真理,一切意气便会不消而消,大家心情也会舒畅,以利协作。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在中国当干部最应该向国学借智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是专门为领导干部量身打造的国学常识必读书。与其他介绍国学常识的书籍相比,本书不仅罗列了历代职官政事、法律典章、社会经济、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体育娱乐、民风民俗、风水命理、书画艺术和医药养生知识,而且收集和详解了大量前任和现任国家领导人著作及谈话中涉及的国学常识,是国学常识中精华的精华,助力领导干部发现国学之美、领悟政治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丰富知识储备。
  • 莲花的盛宴

    莲花的盛宴

    “莲花”为“佛陀”的象征。本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为蓝本,抓住其造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从宗教、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选取40龛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进行解读和阐释。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热门推荐
  • 中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比较分析

    中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比较分析

    本书主要研究中俄在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变迁,特别是退休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失业和再就业保障制度。内容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养老保障问题研究、医疗保障体系中国家的作用、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与失业人员保障、国家就业政策以及经济危机条件下面向就业的教育体系转型等。
  • 校草遇到爱之守护拽丫头

    校草遇到爱之守护拽丫头

    一场跌跌撞撞的爱情,注定了一位女孩(夏巧凝)的一生。她对吴昌勋一见钟情,一味无条件守护着她的却是另一个男孩。初次见面,巧凝认为他是大恶魔,但没有想到,你才是对我最好的人。
  • 火影之重活一生

    火影之重活一生

    这是一个大四学生重活在火影世界一路向上的美好生活。在这里领略火影世界里的风景,见证不死小强们的成长,感受伙伴之间的羁绊,跟天才过招,美好生活。
  • 没在一起,挺好的

    没在一起,挺好的

    对我10岁之前的那段单相思做一个缅怀与终结。
  • 剑覆苍生

    剑覆苍生

    一粒尘埃,可压塌万古青天;一滴水,也可容纳世间万物;一把剑在手,也可颠覆苍生。一个少年为提升修炼资质,从幽静谷中走出,成就了一段传说
  • 杀手回归

    杀手回归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杀手都隐在校园……
  • 狂笑凌天

    狂笑凌天

    在这世界存在着三块大陆,人族生存的灵荒大陆,魔族生存的魔天大陆,鬼族生存的鬼冥大陆。晓天他只是人族大陆中最最底层的一个小乞丐,可他却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为了自己那颗不平凡的心,拿着手中的剑在这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中一步步斩棘破甲走向人生巅峰。笑看红尘世间缘,狂笑凌天心比高。
  • 爱妃,有礼了

    爱妃,有礼了

    初次见面,便上演浴池十八禁,她投怀送抱,献上火辣热吻,他欲拒还迎。被人算计,她从他的嫂子,变成了他的妻子。传说这个太子懦弱无能,一身是病,还是个克妻命,已经克死了三任太子妃。他懦弱?没关系,她强悍!他无能?没关系,她高能!他有病?没关系,她有药!他克妻?没关系,她命硬!等等…东宫佳丽几十人,为何都是完璧身?难不成这个太子殿下是个“太监殿下”?“爱妃,你说谁是太监殿下?”某太子不服,欲将乱传谣言者就地“正法”。“我没说过,殿下饶命!”某女赶紧讨饶。“晚了,本太子要证明自己的清白,让你看看,到底我是不是太监殿下”太子翻身将某女压倒,开始上下其手。某女终于明白,什么太监殿下,分明是个“流氓殿下”。
  • 飞碟探索30年

    飞碟探索30年

    将《飞碟探索》自创刊起,30年来的所有有关飞碟的尘封的或最前沿的珍贵资料悉数整理披露,首次集结成书权威曝光!40万字精华、经典记录,近百位专家、发烧友目击、研究纪录,并配有数百幅珍贵飞碟秘照,向读者系统、全面、直观地解读中外飞碟探索之旅。维基解密、霍金理论、地下实验、争议目击、神秘劫持……起源!事件!风声!秘密!真相!国内第一飞碟杂志30年研究精华结晶!为您一一探秘飞碟及外星人的前世今生。这是一本足以让飞碟“发烧友”大呼过瘾的飞碟圣经。
  • 超级仙墓

    超级仙墓

    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棋盘,众生棋子,谁是棋子,谁又是棋手。刘傲宇,一个普通人,性格胆小且又落弱,但却是个十足愤青,莫名其妙的得到天地至宝混沌珠,回到封神时期,却害怕被算计,一直依靠混沌珠的隐匿特性,观看着免费仙侠大片。然而,一直到明初刘伯温剑斩龙脉,身为愤青的他,想起清末的屈辱,他爆发了,依仗准圣修为,誓要改变天道大势,提前灭了刘伯温。却不想被鸿钧老祖视为异数,填了北海海眼。时至2015,领土之争,核战爆发,再次出世的刘傲宇,发现大势依旧,而又圣人算计,带着憋屈重生,誓要改变天道大势,打造一座仙神坟墓。ps读者群:148723647有兴趣可以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