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05700000011

第11章 苏雪林:载将离恨过铜湖(3)

苏雪林此人,爱憎分明。对于喜欢崇拜的,她就顶礼膜拜,热情歌颂,不遗余力。比如对胡适、徐志摩和陈源等。尤其对胡适,她一生崇拜,奉若神明。她曾说:“我最尊敬的文化人是胡适。他人格伟大,道德高尚,是有文化贡献的现代圣人。”在学问上沿袭其考据方法,终生以维护他的荣誉为己任。胡适去世,她悲痛万分,亲临吊唁,一个月足不出户,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胡适停灵南港,苏雪林每月必去灵堂焚香礼敬,作《南港谒陵记》等,还自掏腰包为胡适塑了个半身铜像,以示永久纪念。1982年,苏雪林85岁高龄了,面对唐德刚对胡适的不敬之辞,还专门撰文讥讽,捍卫恩师。一生维护胡适。她90岁时读《胡适秘藏书信选》,见封面画像不美,斥画家“将乐观的胡大师,画得像个鸦片鬼!”《眼泪的海》和《犹大之吻》是苏雪林维护、颂扬胡适的两本专著,由此可见她尊师、卫道精神的虔诚和执著。

对于反感或厌恶的,她极力贬抑,无所不用其极,失去理智和风度也在所不惜,比如对郁达夫和鲁迅。她在《郁达夫论》中,抹杀他的艺术上成就,说他“喜欢尽表现自身丑恶”,说《沉沦》中主人公的行为是“作者自己神经有病”的表现,说他的《她是一个弱女子》是“集‘****文学’之大成”。从而断定,郁达夫是“一个元气被酒色断尽的作家”。尤其对鲁迅的批判,极其恶劣,甚至可以用恶毒来说。

20世纪三十年代,苏雪林不仅是著名作家,也是出色的文艺评论家。她曾几次挑起近代文坛的争议之风,她对很多作家,都做过独到的大胆而独到的评论。三十年代,她就作家李金发的象征派诗,与覃子豪展开讨论,你来我往,笔锋热烈。她的《鸠那罗的眼睛》出版后,戏剧的布景和舞台表演上,她与向培良展开讨论,并写了《演剧问题答向培良先生》(1935年4月16日《武汉日报》)。

这些文艺讨论和论争,体现了苏雪林的文艺观点,评论客观、独到、笔锋犀利,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使之一举成为有名的文艺批评家。此时,苏雪林年富力强,各方面的才华如火山般爆发,激扬文字,意气昂扬,十分可爱。当然,能成为评论家,与她的大胆、叛逆、好胜、善争辩、喜欢讨论的性格不无关系。

这些评论,多在艺术评论的范围内,限于文艺本身,属于学术之争,而且是你来我往的双向争论,性质单纯也有助于文艺发展,无可厚非。苏雪林纵使批评某人,也仅限于文艺本身。但对鲁迅的批评,则超过文艺批评本身,转化为人格和人身攻击了。所以,苏雪林的“反鲁”,给人印象深刻,甚至匪夷所思,不可理解。

表面看,苏雪林批评鲁迅,是在鲁迅死后,尸骨未寒时,自然是单方面的,有往无来;表面看是笔墨形式,但实质已经脱离学术,成为一种政治上的对立;而且,苏雪林反对鲁迅的时间之长,发表文章之多,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鲁迅以《呐喊》《狂人日记》等蜚声文坛,对现代文学做出巨大贡献。在上世纪二三年代,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是大师级的人物,令人敬仰。而苏雪林,一介女子,却可以毫无顾虑地对鲁迅进行口诛笔伐,胆量实在非凡。

反鲁女斗士

说起来,作为文坛后辈,苏雪林也曾经是鲁迅的铁杆粉丝。她是怎么对自己的偶像“由钦敬到反对”的呢?

苏雪林的散文集《绿天》出版时,她恭敬地送一本给鲁迅,自称学生,在扉页上写道:

鲁迅先生教正 学生苏雪林谨赠

7,4,1928。

这时,鲁迅是她眼里的大师。她曾公开说鲁迅的文学创作“很合我理想的标准”,对他十分崇拜。

1928年,成名后的苏雪林,曾在北新书局老板李小峰举行的一次宴会中,与鲁迅有过一面之交。当时李小峰还热情地介绍他们相识。据说鲁迅当时的反应不大热情,致使苏雪林怀恨。我想这个说法有待论证。因为就在次年5月,苏雪林还在《写在(现代作家)前面》一文中热烈是称鲁迅是“中国最成功的乡土文学家”。

1934年,苏雪林在《国闻周报》上发表《<;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一文中,更是说“鲁迅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乡土文艺作家,能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又说:“谁都知道鲁迅是新文学界的老资格,过去十年内曾执过文坛牛耳……”她认为“鲁迅的小说创作并不多,《呐喊》和《彷徨》是他五四时代到于今的收获。两本,仅仅的两本,但已经使他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占到永久的地位了。”文章将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概括为三点:“第一用笔的深刻、冷峻;第二句法简洁峭拔;第三体裁新颖独到。”

苏雪林对鲁迅,是发自心底的佩服和尊重。

然而,两年后,苏雪林对鲁迅的态度,却转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全国文艺界都处于悲痛之时,苏雪林一反常态,从武大写长信力劝蔡元培、马相伯不要参加鲁迅治丧委员会,并写信给恩师胡适,说明自己“反鲁”动机。

不久,苏雪林发表公开文章《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力陈“鲁迅病态心理将于青年心灵发生不良之影响也,”“鲁迅矛盾之人格不足为国人法也”,说他的杂文“文笔尖酸,无与伦比”,“含血喷人,无所不用其极”……

苏雪林自食其言对鲁迅的“鞭尸”行为,近乎失去理智,引起许多人不满,包括她崇拜的恩师胡适。胡适写信批评苏雪林:“我很同情你的愤慨,但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胡适与鲁迅虽不在一个阵营,但极力阻止苏雪林的这种不厚道行为。

但她并没听老师的话,反而把与胡适来往的信件,以《(与胡适)关于当前文化动态的讨论》公开发表,公然挑起“反鲁”大旗。

她对鲁迅不乏人身攻击,说鲁迅“偏狭阴险、多疑善妒之天性,睚眦必报、不近人性之行为”,是“一个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人格卑污又无比的小人”。

她又撰文骂鲁迅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廿五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盘踞上海文坛时,密布爪牙,巧设网罗”,“文网之密,胜于周来之狱,诛锄之酷,不啻瓜蔓之抄”……“****利用鲁迅为偶像,恣意宣传,将为党国之大患也”,“以鲁迅一生行事言之,二十四史儒林传不会有他的位置,二十四史文苑、文学传,像这类小人确也不容易寻出”……

这里的“党国”,即国民政府。在苏雪林眼里,“党国”是正统政府,值得她维护,为了“党国”利益,她视****文学的鲁迅为仇敌。

当全国都在沉痛悼念鲁迅时,苏雪林却在《文艺月刊》上发文说:“上月文坛巨匠鲁迅先生死了,全国报章杂来得热闹而紧张。不但害得一般前进的崇拜鲁迅而其实未读鲁迅一行之书的青年,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便是我这样落伍的中年,也给闹得中心摇摇,不可终日……”

她的这种行为,引起文艺界特别是左翼文坛的强烈批判。但她坚持“反鲁”,并要将之视为“半生事业”。

到台湾后,苏雪林的“反鲁”热情更高,先后写了《论偶像》、《论污蔑》、《论是非》和《鲁迅传论》等文章,并在1967年出版《我论鲁迅》(台北文星书店出版),将“反鲁”大业进行到底。

关于苏雪林反鲁的原因,有人说因为苏雪林当年支持杨荫榆筹办“二乐学社”(相当于今天的职业教育)而杨荫榆曾在1926年的女师大风潮中因站在政府立场中惩治学生,鲁迅曾批判她为“寡妇主义”。而“二乐学社”的筹办也遭到鲁迅私淑弟子的捣乱而难以为继。出于义气,苏雪林在《几个女教育家的速写》中为杨鸣不平。杨荫榆一直独身,鲁迅的批评未免过分。苏雪林自己的婚姻并不幸福,夫妻长期分居,与独身无异,她与杨虽然相交不深,但可能也有些惺惺相惜同病相怜之情吧,所以从此对鲁迅好感丧失。

再一个,苏雪林批评鲁迅,是因为鲁迅曾经笔伐胡适,而胡适是苏雪林最最崇拜的恩师,见有人批评老师,她就气不愤要予以攻击。虽有道理但也也不尽然。

有人还分析认为,苏雪林如此“变态”地反鲁,与她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有关,认为婚姻的不和谐让她产生了偏激和好斗的变态心理。

所有这些不过是揣测罢了,真实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素无积怨,只有一面之交,而且此时,她已年近不惑,早已过了幼稚冲动的年龄,不至于偏激得失去理智如此恶评。

苏雪林对鲁迅的批评,早已超越了文艺本身,而转为人身攻击和政治对立了。所以这不仅是文艺观点的问题,更有政治立场的问题了。在苏雪林看来,自己是在捍卫正统,为了维护“党国”。

苏雪林反叛但不反传统。婚姻上,她坚持从一而终;文学上,她坚持人性人文极其反感左翼文学。一切伤害正统和道统的言行,在她看来十恶不赦。她看不惯鲁迅步上左翼文坛并出轨婚姻。政治上她一直支持“党国”。抗战时,她将自己的陪嫁和多年积蓄,无偿捐给政府买飞机抗日。应该说,这是她反鲁的思想根源。

苏雪林一生反鲁,大有义不容辞之气概。无论出于个人私怨,还是文艺理念政治立场不同;无论由于个性偏激,还是出于义愤,她不顾个人形象地恶评鲁迅,虽有失风度,但也许她实在看不下去忍不下去了,所以勇敢站出来说几句,以示其爱憎。这样看来,她的批判似乎也不乏理性。当然,这是她的叛逆和偏激发展到极致的表现。

对鲁迅的批评,胡适私下里有之,对鲁迅从新文化运动的战士到后来的****不以为然。但从来肯定他在新文学的贡献。鲁迅后来对胡适明里暗里有众多贬斥,但温和的胡适却不以牙还牙,总保持君子之风。这种境界,鲁迅的确没有。苏雪林就更难抵达。

在对鲁迅的批评上,梁实秋也批评过鲁迅,说他性格有缺陷,与同事搞不好关系,总是频繁跳槽,认为鲁迅为人偏激,容易感情用事,易被人利用。梁实秋批评鲁迅还留有余地,在批评之外不失一份同情怜惜。而苏雪林对鲁迅的批评,则由文字上升到人格的层面,不乏人身攻击之嫌了。

当然,无论原因多么堂皇,在人家尸骨未寒时,苏雪林如此恶评鲁迅,终有失修养,因此她为人诟病。

但无论如何,作家之外,作为文艺批评家的苏雪林,从此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爱的交集有多难

苏雪林一生名利双收,得享高寿,唯一遗憾的是婚姻不幸,在她一百零四岁的生命中,与丈夫张宝龄同居的时间仅有四年,她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她的姐姐一同相依为命的。

如此一个才女,在婚姻幸福上如此命薄,实在令人感喟。

苏雪林曾说:“我是一个人,是一个很普通的女性,青年时代也颇向往爱情生活,屡受打击,对爱情倒尽胃口,从此再也不想谈这两个字,把爱情升华为文学创作及学术研究的原动力,倒也是意外的收获。”

是啊,都需要爱情,更何况才女苏雪林呢?那么,她爱过吗?她爱丈夫张宝龄吗?如果不爱,为何一生坚守婚姻?

没有爱过的人生不只是遗憾,而且是不幸的。苏雪林一定爱过,也曾爱过自己的丈夫。只是种种机缘不巧,他们的缘分没能圆满。

据说,苏雪林初到法国时,曾有过一段热烈的初恋。男主角真实姓名无从查考,但在苏雪林的自传体小说《棘心》可找到,他叫秦风。这个人学的是西洋艺术,有过情伤,曾与一位富家小姐爱得死去活来,但因为不是门当户对,最终没能如愿。苏雪林笔下的秦风:“身体瘦削,脸容微苍,带着两撇小须,神情安闲,大有学者风度。”

也许苏雪林对他是一见钟情,也许秦风从她那里得到慰藉,有了爱的新生。反正,他们相爱了。可想而知,这对都充满艺术细胞的才子才女一旦相遇,是如何的热烈而浪漫。遥想当年,梧桐树下,绿荫草地,图书馆里,花前月下,一定留下他们缠绵的青春骊影……

但最终他们分道扬镳,没能走到一起。也许因为苏雪林最终不得不选择包办婚姻,也许因为秦风旧情未了。但她还是因此悲痛欲绝。毕竟她虽与张宝龄订有婚约,但此前她从未尝过爱情的滋味。如今,一场如梦爱情戛然而止,怎不令人伤心?

在这段感情中,苏雪林真正燃烧过自己,也不枉青春了。当家庭的压力来临时,她这个顾家的女孩,只能为了家庭,放弃这段感情,亲自埋葬自己的幸福。不能长相厮守,只求曾经拥有。只好以此安慰自己。

出身于旧式家庭的苏雪林,在此之前虽一直扮演着一个家庭反叛者的新女性角色,但骨子里很传统,不做家庭的不孝女。离家几年,心中那个严酷的老祖母形象已变得日益温暖,童年的压抑已经日益淡漠,父母的形象日益高大,对家庭的责任感与日俱增。此时,父母亲情犹如一座丰碑,在她心里高大地树立着,超过了一切。

很多事情是会变化的。留法刚三年,家中变故,哥哥和父亲先后病故,母亲病危,家中催她回去完婚。伤心郁闷等交织一起,使她病倒了,静养了一段时间才康复。

苏雪林留法后,未婚夫张宝龄也奉父命到美国留学。他的父亲张余三从小吃苦,由小生意发家,对于能与苏家结亲十分满意,更欣赏苏雪林的才气。所以苏雪林出国后,他很快送儿子出国。

张宝龄奉父命,给苏雪林写信。语言简练习,但书法秀气,苏雪林心生好感。失恋的心,开始寄希望于张宝龄。

同类推荐
  •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那时临水照花人:最美张爱玲

    张爱玲10岁时在期盼爱,20岁时在书写爱,40岁时在放弃爱,60岁时在整理爱。短短三、五年的爱情,这样细水长流地被思量、被咀嚼,被雕刻,好比写一本书,前言花去20年,后序花去50年,最厚重的却仍是青春那三五年。她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却逃不开心灵的篱栅。本书纵览张爱玲一生,讲述民国的临水照花人从歌舞升平到繁华凋谢,她用一双冷眼,热望尘世,化作心泪如雨。在这本书里,这位民国的“临水照花人”将从旧时光里向我们走进,用一种静默柔情的文笔,让我们体悟她的清冷孤绝、她的无可奈何,她的意犹未尽。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旧闻新知张爱玲

    旧闻新知张爱玲

    本书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内容的爬梳、搜集、整理,有文章80多篇,涉及张爱玲的爱好、趣味、性格等方方面面。这些文章大多不是对张爱玲作品的赏鉴、批评和研究,而是以报纸媒体的立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他人捕风捉影的言谈进行议论,展现出市民社会视野中的张爱玲形象。本书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张爱玲研究界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归纳和考辨、分析,并以综述的方式对张爱玲研究中的分歧、论争进行总结。本书第三部分是张爱玲的年谱简编。张爱玲的年谱编纂一直有人在做,但是一般还显简略。
  • 陨落的军神岳飞

    陨落的军神岳飞

    岳飞,古代战略家、军事家,从一个寒门弟子最终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十年间与金军大战数百次,几无败绩。他的一生慷概激昂,励志热血,最终却惨死小人之手,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本书以岳飞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岳飞在处事中展露的人性光辉与爱国情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展现了岳飞十分精彩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与英雄情怀,是一部真实、励志、热血的传记。
热门推荐
  • 月雪倾歌:落花时节又逢君

    月雪倾歌:落花时节又逢君

    她,暗影组织的金牌特工,无意中穿越成为了被贴满了貌丑,废柴标签的蓝家四小姐身上......他,传说中的邪魅而强大的霸道王爷。初见她,他对她起了杀心。再见她,他对她再难忘怀。谁知,她却拒他于千里之外。“娘子?老婆?宝贝~”他对她软磨硬泡。“想让我接受你?好啊,看到没?那有一只大苍蝇,你要是舍得把她赶跑,本姑娘就相信你!”只因她一句话,一向邪魅霸道的他竟屁颠颠的跑过去,屠尽了全霖波宫上上下下几万口人!蓦然回首,她猛然发现自己早已离不开他。”丫头你相信我吗?只要你愿意,我,南宫月便会护你一世周全!不,不止一世。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但如果你不愿意......“我便会放开你,给你自由与快乐!
  • 隐藏很深的树洞

    隐藏很深的树洞

    偷偷摸摸的写个有关于剑侠,有关于情缘,有关于三的故事。
  • 洪荒葫芦证道

    洪荒葫芦证道

    当你成为了洪荒的葫芦,你该何去何从,看作者如何带你演绎太古神话
  • 五星饭店

    五星饭店

    潘玉龙凭借实力考入知名五星饭店——万乘大酒店。恰在此时,刚刚失去了父亲的韩国时代公司法定继承人金至爱为了躲避集团内部权力斗争和家庭财产继承纠纷入住了万乘大酒店。一个阳差阳错,潘玉龙成了金至爱的贴身管家,负责她在酒店的一切生活。涉世不深又处于四面楚歌之中的金至爱在唯一的亲信被对手陷害之后,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潘玉龙身上,潘玉龙被卷入了一场异常残酷的帮派与利益的斗争之中……
  • 逃婚小女子的幸福史

    逃婚小女子的幸福史

    这是一个腹黑上司从大学时代起开始预谋,就想着要把女主拐上自家户口簿的故事。而这件事的第一步,就是把她牢牢的安置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无论她多么的折腾,都不接受妥协。第二步,就开始慢慢的诱拐,所谓诱拐,就是可劲的宠她,宠到无法无天让她觉得再也离不开自己第三步,还有什么第三步,当然是理所当然的把她拐上自家的户口簿啊。
  • 不羁的风

    不羁的风

    一个大龄富家女看上了一个犯了错的少年,然后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所有的偶然,其实都是必然故事。
  • 神岛千明

    神岛千明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有的时候去一个地方,明明是第一次去,却感觉似曾相识?那是因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唯一的,但在平行世界中,有你的分身,且不止一个,虽然你们永远不会见面,在两条轨迹上各生活,但思想和记忆是会偶尔产生重叠,平行世界的你的记忆偶尔会重叠到你的记忆中。三年前,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女孩神岛千明,成为了新世纪的“神”。作为“新神”,她可以选择继续接管“旧神”的现实世界,也可以自己创造一个“新纪元”。如果她对现实世界感到绝望,那么现实世界就可能被“封闭空间”取代。她的喜怒哀乐,每一次的情绪波动都有可能让现实世界陷入危机,但她本人对于这件事情却全然不知。
  • 女人四十

    女人四十

    人活一世真的很不容易,女人更不容易。40岁女人不仅承担着传统的相夫教子的职责,而且和男性一样,需要撑起事业的“半边天”。父母需要照顾,孩子需要培养,一堆的家务不做不行,工作不出色有可能被淘汰,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很麻烦……这一切使自己几乎没有独立的空间和时间,觉得很累很累。其实良好的生活在于调节,在于使身心进入一个健康的状态。
  • 彼岸花开之天魔血

    彼岸花开之天魔血

    她是美得雌雄莫辩深锁闺阁的废材小姐,她也骂街打狗调戏良家妇女男女通杀的绝美少年,同时也是拥有十万阴兵冷傲绝杀的魔音公子。黑暗中,她,也是肆意嗜血的妖魔!她的人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一步一劫难,一步一人生,她最终的结局是坠入魔道,还是涅槃成神?为了一个梦,为了一段缘,她被人当成花痴一般在一个无情的男人身后追逐十年,得来的却是他跟别人订婚的消息,她被逼到悬崖边才发现“十年心守一座城,最终困住的却只是自己!”,含泪又含笑纵身一跃远离了一世浮华。当释然淡漠的她再次回归时,无情男却化成绝地腹黑男,追妻之路上对她使尽坑蒙拐骗的手段而不得,某男扶额“娘子太精不好骗。”只叹路漫漫其修远兮。
  • 魂师巅峰

    魂师巅峰

    少年罗音,在魂师大陆上,以废武魂天音草激活古龙血脉,创造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