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8700000006

第6章 智慧:圆融无碍得圆满

心怀感恩方才圆满

感恩是一种大情怀,大智慧,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生慈悲心,生利他心,才会努力修行,才有为普度众生的慧根,所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到达圆满的境界。

印光法师开示:“引汝等同证永劫不死之一大事也,当知感恩。能认真念佛,即为报恩。

而迷倒愚夫,不知感恩,反加谤毁。势必从劫至劫,互相杀戮,可不哀哉。”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只是佛祖暗中庇护我们。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关爱我们和帮助我们的人,父母,老师,朋友还有很多陌生人,是他们让我们渐渐成长。这一切不是理所应当,我们应当学会感恩,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所有的人们。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年轻人跳河自杀时被一个和尚救起来,但是被救上岸后,这个年轻人却责怪和尚多事,一直埋怨和尚不该救自己。

年轻人对和尚说:“大师不应当救我,你这是白费力气,我此生已经了无牵挂,死心已定,我是非死不可,今天你救了我,明天我还是要死。”

大和尚并不介意年轻人的责备,而是笑着对那个年轻人说:“你如果真是要寻死,我真的救不了你,但我只是想问你,你此生真的已了无牵挂了吗?”

年轻人一脸诧异,说道:“当然了,我从未欠账于人,没有什么拖欠之恩。”

大和尚微微一沉,说道:“那我来问你,你的生命是谁给你的,你是否还的了;是谁把你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你是否还的清;是谁教你读书识字,你是否还的了……所有这些恩情你是否都还未清?你怎么能说了无拖欠呢?”年轻人听了大和尚的话马上醒悟了,他随即叩谢大和尚的救命之恩,然后匆匆走去了。

正如那位大和尚所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受到很多人的关爱和帮助,也有报不完的恩情。佛教的典藏更是将报恩当成修行的基本准则,《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报恩品》里就写道:“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是父母恩,二是众生恩,三是国王恩,四是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可是现在就有那么一批人,他们不懂得感恩,动不动就和父母兄弟起争执,这些人让我们感到难过心寒。

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回报社会给我们的帮助,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兄弟,对待亲戚朋友。能够回报他人,我们的内心也会感到无比的舒适快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世界的一切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充实富有。

圆满的人生需要目标的指引

风筝能够一直翱翔于蓝天,是因为有风筝线的牵引,人如果没有了目标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只有目标清晰,你的人生才有方向感,才能走向圆满。

印光大师开示:“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一句佛号之外不起别念。或若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功夫,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此修行,必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大师给修行人的法语,也是对所有人的指引。我们不是出家人,但要想成就圆满的人生,我们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做指引。

人生的圆满与否,方向真的很重要。印光法师穷其一生的精力,精研佛法,留给我们数百万字的文超,就是要指引我们看清正确的人生方向,让我们不要误入歧途。法师的谆谆教诲,就像下面故事中慈母的爱,永远让孩子知道心中正确的方向。

一个夏季的傍晚,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有位老和尚化缘回来,路过一条小河,他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正在玩弹弓,旁边还有个妇人陪着他一起玩儿,那应当是小男孩的母亲。那只弹弓做的很粗糙,小男孩正用小石子打着八九米外的一个瓶子。男孩儿打出的小石子忽高忽低,有时竟会偏离瓶子一米多远。大和尚停住了脚步,他从没有见过命中率这么差的孩子,怎么会偏一米多远呢。但边上的那位妇女却显得镇静满足。她就坐在小男孩的旁边,很有节奏地捡着小石子并把它递到孩子的手中。小男孩也会非常默契地接过小石子,把它放到弹弓的皮套里,打向瓶子,然后又去接另外一个石子……

小男孩又要打下一个石子了,他的样子认真极了,他屏住呼吸,瞄了很久才打了出去。大和尚就站在旁边,他知道这个肯定打不中。最后大和尚终于忍不住走了过去,对男孩的母亲说:“让我教他打一次好吗,他这样怎么能打中呢?”

小男孩听见有人说话就停下来了,但他并没有回过头来,依然面向着瓶子的方向站着。可小男孩的母亲却回答说:“谢谢师父,不必了!”大和尚刚要接着说话,那位母亲却深情地看着孩子说:“他的眼睛看不见。”

大和尚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可是他为什么还要玩这东西呢?”

“因为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母亲回答说。

“但他能打中瓶子吗?”

“我告诉孩子只要打就一定会打中,关键是他的行动及方向。”

大和尚不再说话了。他们又开始打了,又打了一会儿,男孩的速度渐渐慢了,他应该是累了。这位母亲却什么也没有说,依然安静地递着小石子,不过速度也明显的慢了,他们真的很有默契。

大和尚渐渐发现,那小男孩打的时候,其实很有规律,每打一颗,他都会向某一个方向移动一点,最后又慢慢移动回来。

是呀,只要他的方向正确了,总会打中。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大和尚转身向寺院的方向走去。

刚刚走了不远,大和尚忽然听到一声非常清脆的瓶子破碎的声音,那声音是那样的悦耳动听。

只要我们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坚持用心走下去,就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才是正确的。就像某首歌里唱的那样:“我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找不到应该去的方向。十字路口我该何去何从,你是否问过自己?是毫不犹豫认定自己的信仰,坚定地走下去,还是犹豫不决?”

回首我们走过的人生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正确的方向感,甚至也有一些时候我们明知错了却没有回头,不知反思和总结自己,殊不知人并不怕犯错,怕的是明知错了却还是不肯悔改。

世界的发展造就了太多的未知,我们需要探索前行。人生的方向正确与否显得更为重要了,选对方向我们应当更加的努力地飞奔向前。选择正途,走向正途,我们最终会走向人生的圆满境界!

摆脱桎梏增长智慧

敞开心扉接纳这世界的不完美,放下愁苦学习佛语中的大智慧,你将成为一个智慧的人,你的人生也会更加简单、充实、向上,圆融无碍。

印光大师教化我们说过:“佛法浩瀚,薄地凡夫欲於现生了生脱死者,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外,别无有能满其所愿者。世间有多少聪明特达之士,专以研究大乘经论为志事。而于此最简便最圆顿之法,反浅近视之,而不肯修。盖其平素注意深妙之理性,而不详思佛力之叵测,以故弃佛力而仗自力,自负为大通家,卒致只得其名,罕得其实;反逊愚夫愚妇无知无识者横超三界,高登九莲;致自己仍在生死苦海中沉沦莫出,岂不大可哀哉!此世间学佛者之通病。念佛往生一法,乃一切众生速出生死之第一要道,实一切诸佛疾成正觉之最上法门,不可以简便易行视作等闲。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念佛一定要真信切愿,以球出轮回苦海。

发真心念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好多的人学佛参佛好多年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不但他们的内心没有被解脱变轻松,精神方面的枷锁反而增加了,束缚更多了,生活的更加沉重了。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想解脱现状,提高自己,使自己可以向好的方面发展。之所以出现前面的反差,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明了学佛的目的。

学佛做人其实是一个道理,或者可以说学佛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人要比学佛更加艰难。做人做事都必须认认真真的,认真和执着是不同的,执着是得不到解脱的。只有做事认真了,才可能彻底明白事情的真谛,只有真正悟透了,才能够看得开,放得下,唯有如此才能解脱,

现在的人们多认为佛家的与世无争不可取,不值得学习。其实他们不知道学佛是做人的铺垫。学佛是对内在情操的陶冶。有了高尚的情操,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才能成就一个智慧圆满的人生。

把握当下,人生圆满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应当是眼前的一切,放下心中牵绊,把握好当下,才能有一个圆满人生。

我佛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印光法师一心钻研佛法,亦求普渡众生。护持众生。生活在俗世中的芸芸众生,也苦苦挣扎,想求得幸福安详。

那么怎样才会真的幸福呢?好好活着,活在当下——过去的荣耀不理会,过错不记恨,未来的一切不幻想,真真切切生活在今天,珍惜拥有,珍惜现在。人生是不可重复的过程,每分每秒过了就不可以重来,只有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生活才有意义。

一位信徒路过一座寺庙,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驼背禅师正在当午的酷日下晒海苔。老禅师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信徒走过去去说:“老师傅,你如此年迈,应当歇了,这样吃力的活,应当让年轻人来做。”

哪知老禅师并不领情,却反口说道:“别人做代替不了我!”

信徒解释说:“请禅师不要误会,您非要做,也不必受如此的酷日暴晒呀!”

老禅师马上接口:“好的太阳不晒海苔,难不成还要等到阴雨再晒吗?”

禅师的话告诉我们:生命终有尽头,一切事情要抓紧去实施,把握好当下,不要给自己留下一生也抹不去的遗憾!

很久以前,有座山上的寺庙里香火非常旺盛,每天都有很多人上山拜佛。在这座寺庙大殿的房梁上住了一只蜘蛛,它在上面结了一张网,受着来往信徒香火和祭拜的熏托,这只蜘蛛渐渐具有了佛性。历经千年的修炼之后,蜘蛛的佛性又增加了很多。

终于有一天佛祖来到这座寺庙,看到如此旺的香火,他心中甚喜。当他转身要走的时候,看到了房梁上的蜘蛛。于是佛祖停下脚步,和这只有佛性的蜘蛛攀谈起来。佛祖问蜘蛛:“你修炼了千年,如今我俩相见算是有缘,这千年的寒来暑往,你一定会有对人生有自己的见解,你觉得什么东西是世间最最珍贵的?”听了佛祖的提问,蜘蛛思索了片刻回答:“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你穷尽一切办法却得不到的和千方百计拥有了又失去的。”佛祖听完蜘蛛的回答,没有再问,他点头含笑,漫步离开了。

此后人来人往又是一千年,蜘蛛仍旧在房梁上修炼,此时它的佛性更是大有长进。这日佛祖再次来到这座寺庙,他依旧问蜘蛛同样的问题,想看它经过这千年的修炼后,是不是更深层次的见解。蜘蛛这次的回答仍然是:“最最珍贵的应当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不再多问,只是告诉蜘蛛再好好思索一下,到时还会再来,遂转身离去。

又是一千年的日出日落,忽然有一天起了场大风,一滴甘露被风吹落到了蜘蛛的网上。这只拥有了佛性的蜘蛛看着网上晶莹透亮的甘露,觉得它漂亮极了,生了喜爱之意。蜘蛛觉得这是几千年来最最开心的一天了。可是突然又来了一场大风将甘露吹跑了。蜘蛛觉得心里非常失落、难过。就在此时佛祖再次出现了,他问蜘蛛:“又经历了一千年的修行,你可曾用心思考,什么才是这世间最最珍贵的东西?”蜘蛛想到刚刚得而复失的甘露,于是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听完蜘蛛的回答,说道:“如此,我就让你去人世间走一遭。”

蜘蛛投胎去了一个官宦世家,成了一位富家小姐,她的名字就叫蛛儿。转眼珠儿到了十六岁的年龄,她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有一天皇帝下旨在后花园设宴为高中状元郎的甘露庆功。轻功宴上来了好多的官家小姐,珠儿当然也在其中,皇帝的小女儿长风公主也参加了聚会。甘露在酒席间饮酒作诗,才艺大显,在场的少女无不为之倾倒。可是蛛儿知道这是佛祖给自己安排的机会,所以她显得比其他人从容镇定。

庆功宴后的一天,蛛儿和母亲一起去上香拜佛的时候,再次遇到了甘露,原来他也是陪母亲来上香的。两位老人上完香,就一见如故地拉起了家常。蛛儿和甘露则走到了屋外的走廊,和自己心爱的人单独在一起,蛛儿心里高兴极了,但是甘露却表现的非常平淡。于是珠儿提醒甘露:“你难道真的不记得我们曾在十六年前见过面了吗?”甘露很奇怪,他对蛛儿说:“姑娘真的很会开玩笑,我不得不承认你很有想象力,当然了,你也很漂亮!”说完转身离开了。

蛛儿回家后,越想越生气,她气甘露记不起自己了。又过了几天,珠儿突然接到圣旨,要她和太子芝草完婚,而自己心仪的甘露则要与长风公主完婚。珠儿听了这一消息,顿觉头晕目眩,她实在不明白佛祖为什么这样安排。此后她一连几天不吃不喝,生命都奄奄一息了。太子听到这一消息,赶来看她。他见到了躺在床上的珠儿,对她说:“就是那日在后花园,对你一见钟情,是我苦苦哀求父皇,他才肯答应我们的婚事并下旨完婚。如果你真的走了,我也不活了。”说着他就拿起自己随身携带的宝剑要自刎。

就在此时,佛祖显灵了,他对珠儿说道:“蜘蛛,你定是对我的安排非常不满吧,可是你想过没有,甘露的一来一去是谁的功劳,是风(长风公主),所以甘露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不过是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太子灵芝草是当初在寺庙门前的一株小草,他足足在寺庙守了你三千年,可你却从未看过他一眼。如果我现在再来问你那个问题,你可有新的答案?”蜘蛛听完佛祖的话,终于有所悟,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眼前的一切,把握好当下。”听了蜘蛛的回答,佛祖转身离去,蛛儿渐渐睁开了双眼,她一把夺下太子的宝剑,两人深情地拥抱在了一起……

人生的事不可能完全的称心如意,眼前的一切才是最珍贵的。我们只有好好的把握住当下,才能够过的开心幸福。

心中无挂碍,进退皆自在

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在自性中本来就具足佛无漏的功德。但是因为有业障,这些无漏的功德没有显现出来。缘就是业,此生有什么样的缘,就了什么样的缘,这这一过程中,连同心里的灰尘、污垢一起清除掉。

印光大师曾说过“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大师是要我们能够彻底放下,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一切都放下,一句佛号念到底,众生皆可往生。净土法门人皆可修,皆可成就,关键就在是否真正放得下。这不仅是在临终之时,而是现在,即刻。

几生几世的修行只为一个顿悟而已,如果我们可以及早的悟到有舍才有得的道理那该多好呀!

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没有了亲人,孤身一人生活,他没有欢喜与悲伤,过的倒是清静自在。好多的媒婆也都热心的为她说媒,可是就是没有一个她看上的,于是她一直等,因为她相信她真正喜欢的那个人一定还没有出现。

有一次,她在庙会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一个帅气的青年,不知为什么,只此一眼她就认定了这就是她一直在等的人。只是这庙会人太多了,她终还是没有办法挤到那个青年的身边,只能眼睁睁看着青年消失在人海中。

庙会女孩一直都在找这个青年,一直找了两年,但是丝毫没有踪迹,这个青年好像在地球上蒸发了一样。女孩无时无刻不在祈求佛祖,希望能再见到那个青年。

佛祖被其诚信打动,于是显灵到她面前,对她说:“你果真想再见到那个青年吗?”

女孩说:“不错!哪怕是只看他一眼!”

于是佛祖接着说:“可以,但是这要你用现在的一切去换取,包括自由和主见。”

女孩笑着回答:“我愿意放弃一切!”

佛祖最后说:“你还需要五百年的修炼,但却只能见他一面,你确定要这样做吗?”

女孩坚定地回答:“我不后悔!”

结果这个女孩被变成了一块石头,孤身处在野外荒郊,四百多年的日日夜夜,风吹日晒,苦楚不言而喻,女孩都可以忍受,可是这么多的日日夜夜竟然没有一个人出现过,女孩快要绝望了。

终于在在第五百年的最后一年,这里来了一个采石队,他们发现了这块石头,并把女孩雕刻成了一块条形石,拉到城里,用在了一座石桥的栏杆上。就在石桥剪彩落成的那一天,女孩终于等到了那个她盼了五百年的人。她看到他神色紧张、匆匆地在桥上走过,并没有向桥下多看一眼。女孩紧张极了,为什么自己只是一个栏杆呀!就这样青年又一次消失了。此时,佛祖出现在她面前,对她说:“你该满意了吧?”

女孩回答:“不!我后悔自己为什么只是一个栏杆,如果是桥面,那我就可以碰触到他了,我想能够摸他一下!”

佛祖说道:“摸一下,也可以,但是你就还得再修炼五百年!”

女孩喜出望外回答说:“我愿意再修炼五百年!”

佛祖又说道:“难道你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苦岁月,从不后悔?”

女孩回答说:“我不后悔!”

这次女孩变成了一棵矗立在官道上的大树,每天都人来人往。于是女孩每天都在这里眺望。每次,燃起的希望都以失望终结。假如不是经历了之前的五百年,女孩现在早就崩溃了!女孩的心渐渐变得平静了,因为她明白,没有五百年完整的修炼,他是不会出现的。

终于到了五百年的最后一天,他要来了,可是女孩的心中竟还是那样平静。

他来了,还是那件纯白色的长衫,还是那样的帅气,女孩静静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了上一次的急促。因为天太热了,他要在这棵大树下休息一下。他走到这树荫之下,伏地而坐,背靠着大树闭目养神,竟然睡着了。女孩终于摸到了他,而且她离他是那样近,可是她却无法向他倾尽这千年的相思。她只有尽量用自己的身体把所有的灼热的阳光挡在高处,这是千年的柔情呀!

不一会儿,青年就醒了,他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就在临走的一刻,他抬头望了一眼这棵大树,还伸手摸了一下树干,算是一种感谢吧,然后他转身,渐渐消失在了女孩儿的视野之外。

就在这时,佛祖又显灵了,他对女孩儿说:“你如果想做他的妻子,那就需要再修炼五百……”

但女孩却打断了佛祖的话,非常平静地说:“想是想,但是不必了。”

佛祖看着她:“为什么?”

女孩回答说:“这就很好,爱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和他在一起。我只是想问,他现在的妻子是不是也像我这样修炼过?”

佛祖点头肯定。女孩浅浅一笑:“我一定也可以做到,可是不必了。”

此时女孩竟发现佛祖也叹了一口气,亦或是佛祖终于松了一口气。女孩儿十分不解,难道佛祖也有难言之隐。佛祖看出了她的疑惑,给了她一个灿烂的笑容:“如果这样,有个男孩便可少等你一千年了,你可知道他只为多看你一眼,都修炼了两千年了。”

女孩儿最终放下了执着的的等待,变得圆融明理。看透、放下是一种大智慧,生活参佛都是如此,有缘了缘,才可以心灵清净无烦恼。

幻心一灭,十方清净

人的幻心妄念是魔,清净本性是佛性,幻心一灭,内心的清净本性如清泉流出,没有虚妄烦恼,没有是非纷争,心境是佛境,你便是佛。

在人世间修行,我们应当明白,我们所有的生理、心理需求都只是我们自性上的尘埃与幻象,这些尘埃幻象是烦恼的来源,是人们苦苦挣扎的根源所在,但它们是可以洗掉的,前题是我们一定要选对了清洁剂,参佛修行就是最好的清洁剂。众生自性不一,所以尘埃幻象也有所不同,因此佛给了我们无数的修行法门。只要洗净了这些尘埃幻象,自性自现,十方清净,继而佛国自现。

有这样一首揭子: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假如我们不能让自性清净,是没有机会亲近佛果的,因为法界十方一切佛的国土都是广大清净的,有着不可思议的微妙庄严。

对于修心,印光法师曾开示:首先要心生信愿,只有信愿真切佛方能够感应。

印光大师说:“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众生自性本事佛性,放下幻心之后,这感应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佛性佛力。

印光大师还说“又凡欲学佛,须令心地清净。凡一切不善心皆为垢染,必须打扫干净。凡一切善心,必须扩充推广。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自行如是,化他亦然。有唯心净土,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世多以唯心则无土,便是魔外知见。此种似是而非之邪见,居其大半,致念佛之人,不得实益。尚自以为高明,而不知其为执理废事,自误误人之邪见也。由自性弥陀故,必须念西方弥陀,以求往生,须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现,声闻有声闻之清现,菩萨有菩萨之清现,唯成佛方为究竟清现也。”

魔指的是心魔,清净指的是自性,幻心一灭,内心的清净本性如清泉流出,没有虚妄烦恼,没有是非纷争,心境是佛境,你便是佛。

弘一法师在泉州檀林福寺念佛期讲

印光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

一.略述大师之生平

印光大师为陕西人。幼读儒书,二十一岁出家,三十三岁居普陀山,历二十年,人鲜知者。至一九一一年,师五十二岁时,始有人以师文隐名登入上海《佛学丛报》者。一九一七年,师五十七岁,乃有人刊其信稿一小册。至一九一八年,师五十八岁,即余出家之年,是年春,乃刊《文钞》一册,世遂稍有知师名者。以后续刊《文钞》二册,又增为四册,于是知名者渐众。有通信问法者,有亲至普陀参礼者。一九三〇年,师七十岁,移居苏州报国寺。此后十年,为弘法最盛之时期。一九三七年,战事起,乃移灵岩山,遂兴念佛之大道场。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初四日生西。生平不求名誉,他人有作文赞扬师德者,辄痛斥之。不贪蓄财物,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师以印佛书流通,或救济灾难等。一生不畜剃度弟子,而全国僧众多钦服其教化。一生不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各处寺房或寺产,有受人占夺者,师必为尽力设法以保全之。故综观师之一生而言,在师自己,决不求名利恭敬,而于实际上,能令一切众生皆受莫大之利益。

二.略举盛德之四端

印光大师盛德至多,今且举常人之力所能随学者四端,略说述之。因师之种种盛德,多非吾人所可及,今所举之四端,皆是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也。

甲.习劳

印光大师一生,最喜自作劳动之事。余于一九二四年曾到普陀山,其时师年六十四岁,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直至去年,师年八十岁,每日仍自己扫地,拭几,擦油灯,洗衣服。师既如此习劳,为常人的模范,故见人有懒惰懈怠者,多诫劝之。

乙.惜福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一九二四年,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及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以上且举饭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

丙.注重因果

印光大师一生最注重因果,尝语人云:“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大师无论见何等人,皆以此理痛切言之。

丁.专心念佛

印光大师虽精通种种佛法,而自行劝人,则专依念佛法门。师之在家弟子,多有曾受高等教育及留学欧美者。而师决不与彼等高谈佛法之哲理,惟一劝其专心念佛。彼弟子辈闻师言者,亦皆一一信受奉行,决不敢轻视念佛法门而妄生疑议。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

以上所述,因时间短促,未能详尽,然即此亦可略见大师盛德之一斑。若欲详知,有上海出版之印光大师永思集,泉州各寺当有存者,可以借阅。今日所讲者止于此。

印光法师生平简述

印光法师(1861年-1940年),民国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合阳人。二十一岁出家。

印光法师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倡导以念佛法门为主,以信、愿、行为三要,一心持念阿弥陀佛佛号,以求生净土。

法师年幼时随兄长读儒家书籍,出家后博通经藏及各宗教法。他将儒家文化与佛教优长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儒释融通为文化底色的中国佛教特色。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法师将佛教思想与儒学相结合,更有益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

法师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他将清净感应修正和善恶因果感报进行整合,弘扬因果正信。法师提倡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八句话不仅是佛教弟子修行的法宝,也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指南。

法师集立德、立言、立行于一身,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法师宅心仁厚、慈悲为怀,普天之下,能浴法师智慧之光、同沾大师慈悲之雨的人,会随着法师的指引解脱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法师一生著作颇丰,他的150多万字的《印光法师文超》被誉为浓缩的藏经,它不仅是佛门瑰宝,也是当今学术界、思想界一笔珍贵的财富;法师重修江苏灵岩山寺,讲经弘法、广度众生。他在苏州创办弘化社,布施经书和佛像,广结善缘。

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颗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他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法师的教化另后人追随,法师的功德令后人敬仰。

同类推荐
  •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是一本系统阐述有若千年法脉传承的钟吕丹道实修入门的专著。全书秉承师传风格,体现真修实炼。书中介绍了钟吕丹道的渊源和传承,论述了悟道心法和入门体系,详解了核心功法和辅助功法,方便读者理解和研习丹道养生。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与领导干部谈领导心理

    与领导干部谈领导心理

    本书共分七辑,分别介绍了领导者的个性心理、领导者的交往心理、领导决策心理、领导用人心理、领导激励心理、领导群体心理、领导者的心理调适等内容。
  • 神魔通史

    神魔通史

    轮回百世的六大神魔在塔罗世子的帮助下,重夺王位
  • 邪王宠妃:全系绝色妖孽

    邪王宠妃:全系绝色妖孽

    他害了她穿越到异世,她相信他有苦衷,结果等来再一次的伤害。绝世废材?不好意思,第一杀手的称号她包了。三岁智力?不好意思,阴谋陷阱玩死你。高阶武器很厉害?不好意思,她手下都是灵器高阶。在她厌恶这个世界的时候,身边默默伴着另一个他。能遇到你真好。--by君澜&君邪[纯属虚构,切勿模仿][如有雷同,咱俩有缘]
  • 肆无忌惮的旅途

    肆无忌惮的旅途

    我一直认为我是个平凡的刁民,但有人告诉我,我也可以肆无忌惮的活着!
  • 将军请到碗里来

    将军请到碗里来

    故事发生在宋朝那的那个战火分会的那个年代。杨怀玉本想和如玉游记江湖不问世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在突然之间听到他本是少令公杨文光的私生子,当杨怀玉那这盘缠去找他父亲的与其相认时候,然而却被他父亲狠狠拒之门外,杨怀玉一怒之下便刺伤上了杨文广,杨怀玉在绝望之时就下苍鹰帮所截杀的霍环,当霍环终于有一天鼓起勇气的时候对杨怀宇说,杨怀玉我爱你,杨怀雨的一句话让他彻底的心痛,“霍环我只爱如玉,而你我一直把你当程妹妹”,当杨文广把霍环当中许下杨怀玉时,霍还心中欢喜,然而怀玉当场便说到“此生我只爱如玉一人,而你永远便是我的妹妹,这个婚我是不会结的,”
  • 宠妻有度:太傅爱养成

    宠妻有度:太傅爱养成

    不管是穿越还是重生,这一次,柳风雅只想好好的过日子。今生有疼爱她的父母,宠爱她的哥哥就已经足矣。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小的时候第一次相遇起,柳风雅就被一个不知道脸皮为何物的男人缠上了,还被打压的苦不堪言,偏偏她还反抗不得!老天!你为何给我投了一个好胎,还要诞生一个专治她的妖孽男人啊?!她只想低调安静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的说!“怎么?夫人对夫君的教导不甚满意,还是说……”某男人看着对他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拉着他衣袖可怜兮兮的低着头的小女人。“怎么会呢?是我自己笨,总是学不会才是!”柳风雅闻言,立马像拨浪鼓一样着头,“夫君教导的很好!”
  • 梦之旅

    梦之旅

    安东尼·德斯蒂法诺的《梦之旅》,大胆地为但丁的作品赋予了全新的面貌,迷人之余,亦发人深省。对不同教派的基督信仰者,以及其他没有特别坚定的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阅读《梦之旅》都会是一趟愉悦的旅程。本书洋溢着来世的绚丽色彩,相形之下,连前往彩虹的寻牛之旅也不禁黯然失色。
  • 王妃快逃:错惹狂帝

    王妃快逃:错惹狂帝

    她将真心交付于他,却换来父亲的惨死,本以为他是她今生的良人,却是被充为官妓的羞辱,葬心断情后,便有了青楼上的绝代风姿,峰火中的惊世谋略。江山美人,红颜倾国,谁是谁的劫?而谁,又是谁的缘?
  • 混在地球的魔法师

    混在地球的魔法师

    爷爷去世之前,把祖上传下的传家宝给了刘闲让刘闲没想到的是,传家宝居然是神器,而他的祖上,是一名牛逼哄哄、登顶法神的穿越者他继承祖业,成了一名混在地球的魔法师,于是炼制药剂、铭文附魔、占星看命……无所不能"是的,我无所不能,因为我是魔法师,站在老祖宗的肩膀上!”
  • 提升工作职位有方法

    提升工作职位有方法

    本书共十章,分别从洞悉职场规则、与上司融洽相处、与同事和睦相处、管理好下属、做好本职工作等十个方面,讲解了“怎样才能提升工作职位”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