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42300000086

第86章 最基本的修行方法(2)

所以你每天打坐的时候,一上座就要先往外呼三到五口气。你不要以为你现在感觉很舒服,就不用调呼吸了;一旦你胸闷,胃胀,肋骨痛,再调呼吸就来不及了。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打坐,停上半年,身体好了以后再继续。呼吸不调好,你的妄念永远降服不住;呼吸调顺畅,调匀称,不乱串了,你的思想也就清净下来了。我们现在心里想清净,但是呼吸很粗糙,气脉也很乱,杂念自然就多,也就是古人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说明了我们内在的起心动念。气是一种风,我们的呼吸顺畅,微细了,念头就如同没有风吹的树叶一样不会再摇摆了。

在调呼吸的时候,如果你还没有掌握方法,呼吸可以粗犷一点;如果掌握了,动作可以轻柔一些。呼吸调完一定要感觉胸腔很空,绝对不能有一点胀痛,包括肋骨也不能有胀痛的感觉。如果觉得有点胀,就要继续往外呼气。

调完呼吸,呼吸顺畅了,身体自然就放松了,两个肩膀自然就垂下来。如果手比较长,手心比较热,能量比较足的人,手就这样放(手掌向上摊开,分别放于两膝之上);如果手比较短,或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就这样放(手掌向下摊开,放于两膝之上);一般是两手结“金刚降魔印”放于前面,这样比较持久。

调完了呼吸,开始调意识,也就是处理意识,把意念放在眉间。为什么要放在眉间呢?因为这样能关闭六根,也就是关闭我们人体的六个大门。我们现在眼睛一闭,眼前是一片黑暗。禅宗有一句话:“无明突破,方能了生死。”这个“无明”指的就是眼前这个黑暗的无明。当六根关闭,能量不漏掉,眼前的无明才能突破。所以把意识集中在眉间,身体放松,用我们的第三只眼轻松自然地往前看,看的力度和白天我们用肉眼看东西的力度一样,同时把身体空掉,观想整个身体是一支立着的莲花,上半身到颈部是莲花杆,头部是莲花苞,观想自己的囟门像莲花一样打开。为什么要观想?如果不观想,下面的能量上来以后,会把你憋得要爆炸,要发疯,所以这时候必须观想。

如果不把意识处理好,就会坐在这个地方胡思乱想。我们的头脑习惯性地工作,思考了几十年,如果现在不让它思考,让它什么都不想,怎么可能呢?所以与其让它胡思乱想,不如给它一件事情做。通过做这一件事,它就不会胡思乱想了,也就是禅宗所说的“以一念代万念”,这一念就把一万个念头“吃”掉了。鉴于此,古人创立了很多法门,比如念佛、念咒、观想、背诵经文等等,都是为了对治散乱心。当达到多少年都始终专注在这一件事情上,然后再把它放下,把这个念头拿掉,把这个法丢掉,这时候才真正达到了禅宗所讲的“空心静坐”。这时候的“空”,是没有依靠一个方法,没有借助一个方法,自然达到了空灵、灵明的状态。这时候觉照就朗朗现前,真正进入了状态——入定了。

入定以后,内在的灵明升起来了,就像一盆清水一样,天上的星星,周围的花草树木全都投射到水里面,显现得清清楚楚,你的一切起心动念也都在这盆水里面显现出来。这时候就把意念放在眉间。

我们要养成一上座就调好姿势,调好呼吸,调(处理)好意识的习惯,每天打坐都要用这种方式。但这一系列全都是有为法。你要想进入无为法,先把前面的三调——调身、调呼吸、调意识,也就是三个有为法修好,灵体出去以后,开始修的才是无为法。所谓的“修”,指的就是这三调,这是有为法,有为法叫“修”。有为法修好以后才进入无为法。无为法叫“炼”。你把“这个东西”修出来以后,再来训练它,让它发挥作用,就叫“炼”。你把它找出来叫“观”——又见面了,本来就有的意思。炼什么啊?就炼这个灵体的进进出出。把它炼好以后,才证到了无师智,证到了不退地菩萨。

我一直主张大家看《净土十六观》,它讲的才是真正的净土宗法门。《净土十六观》所讲的也是把思想集中在眉间观太阳。因为刚开始你的能量不足,只能观太阳。当能量足了以后,就开始观月亮,观星星。当月亮星星观出来以后,再观琉璃。琉璃观完以后,再把这股力量观空,你和光融为一体。

你们一定要读《净土十六观》,如果不读,人家问你什么是净土法门,你说念阿弥陀佛就是净土法门,那真是大笑话特笑话了!但是,当净土十六观修完以后,确实最后又回来落在一句佛号上。我们现在倒好,整个过程不走,直接在原地上踏步念佛号,那怎么可能念得成功呢?就像我们现在的出家人一样,所谓的“修”,都是在空坐,死坐。你整个过程都没走完,坐在那个地方什么都不想,做得到吗?你自己都做不到,别人做得到吗?

我们人体也是分为三段:丹田以下到脚,丹田以上到咽喉,咽喉以上到头顶,这三段就是人体的精、气、神,也就是欲界、****和无色界。想明白这套理论体系,一定要读《瑜伽师地论》和小乘的经典《阿含经》,这套理论在这两本书上已经讲得非常清楚。读完了这两本书,这套理论的体系你就全部通达了,就不会再说渴望修法,也不会再追求法门了。

我所讲的全都是古人留下来的,只不过我提前把这套书读完,研究完了,掌握了佛法修学的次第和步骤。有的人出家一辈子都不知道要从哪几部佛经下手,修学的理论体系一辈子都建立不起来,这道门在哪里,这条路该怎么走都不知道,非常可怜!

一个修道的人,先要把身体修好。身体修好以后,还要把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心胸气量修好,才谈得上修道。为什么说要以人为本呢?人该有的,你必须有。人该有的你没有,如果修道的话,那只是在修基础的东西,不是真正的修道。

在修行的过程中,无论生理和心理出现任何反应,都是沿途风光,都是见道的消息。修行人常常会问:“你见道有没有消息啊?”就像你快到东华寺了,必然会看到一块牌子、一个水池、一个牌坊。进入大雄宝殿之前,你会看到一个三门殿。但是,三门殿绝对不是大雄宝殿,牌坊也绝对不是三门殿。这就是沿途风光,也叫得道的消息。

当一个人有为法修完了,修成了,你才能告诉他:“什么都不要想,只要静静地坐着就行了。”否则你说这句话,只能说你是个外行,你不懂修行。禅宗的修行方法最后就是落在无为法上,但最初也是从有为法开始。

现在禅堂里面很少讲这些,因为佛教里面很少人有法可传,法已经失传了。这些法都流传到哪里去了呢?很多都流传到在家人手里,流传到国外去了。大家在禅堂里都是死坐,空坐,都是从一百层大楼开始修炼,这岂不可笑?你就是从一百层开始,炼一辈子也是什么都没有。禅堂的起点就是一百层,这意味着能做祖师的人才能进禅堂,在禅堂里住上十年、二十年,出来后个个都能当祖师。所以做不了祖师的人怎么能进禅堂呢?在禅堂里讲基础的东西,那就失去禅堂的意义了。

这些基础的东西是在哪里完成的呢?都是在法堂里听法的时候完成的。法堂里讲的你掌握了,修完了,才能进入最后一重殿,也就是禅堂。我不是讲过吗?过去祖师建寺庙的格局,第一重殿就是天王殿,或者哼哈二将殿。一进门,通过四大天王的威慑,把你在世间上所有不好的思想、言行和习气全都丢在山门外,不允许你带到寺庙里面来。

第二重是大殿,你开始学习佛门的规矩、仪轨、唱诵。这些学好以后,才有资格进第三重殿——法堂——去听佛法,学见地。见地掌握以后,接着是过第四重“名利殿”。现在中国的寺庙已经没有名利殿了,只有日本的寺庙还有。一个人的见地、理论已经非常圆满,佛学知识也非常渊博,已经辩才无碍了,可是还有世俗的名利心,包括成佛的名利心(成佛也是一种名利心、功名心),所以还要在名利殿里把这些都放下。等你穿越了名利殿,就到了最后一重殿——自在堂,也就是禅堂。在禅堂里面就得大自在,了生死了,所以才叫“自在堂”。这时候在禅堂里一呆十年、二十年,出来,就成就了一代宗师。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与佛有缘

    与佛有缘

    在人生的纷杂喧闹中,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佛学蕴涵着的隽永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带我们走进一个沉静而安详的世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执关现在。不担忧未来。让心灵得到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用心去感受佛恩,以佛来洗礼心灵。得失随缘,来去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佛带给人心的宁静,佛让我们的心安祥。使我们对功与利都看得淡些,在社会上处处做好事正直,有善心,对人真诚,对佛有敬仰之心,他一定就是与佛有缘之人。
  • 应变:生存之道

    应变:生存之道

    佛陀说法,随机应变,看你是什么根机,他就对你“说空说有”、“说因说果”、“说人世说出世”,所以佛法都是应众生根机而变化。
  •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

    本书展示了马丁·路德求道的心路历程,论述了他在对传统学说的批判性思考和个人的实证中获得塔楼体验,实现神学突破,进而建立十字架神学的过程,分析了他在其“宗教改革四大著作”中阐述的更完善的神学思想。除此之外,还描述了他为捍卫自己发现的福音真道而与罗马教廷对抗,最终开宗立派的过程,并论述了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农民起义、激进的改革派的分化及其与当时复杂的宗教矛盾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多角度地展示了其颇有争议的形象。
热门推荐
  • 粉神碎古

    粉神碎古

    在这片野狗都想练功的大陆上,所谓的强者,不过是永无休止的省略号。真正的集大成者,只有不断让自己粉身碎骨,才能最终立地成神、名垂千古!粉身碎骨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的自我粉碎,都意味着大陆格局的重新洗牌!那么,还在埋头升级练功的你,做好“粉身碎骨”的准备了吗?(友情提示:本文练功体系专为特殊潜能者打造,闲杂人等切勿盲目效仿,否则一旦走火入魔,后果自负,本文主角及作者最多免费赠送丹药,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恳请书友们高抬贵手,多多点击、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评论,十分感谢!
  • 报告总裁:你的挚爱刚离婚

    报告总裁:你的挚爱刚离婚

    丈夫出轨,和小三弄死了我的孩子,却不让我离婚。“想报复?做我的女人,无论你想要做什么,都会得到最有利的支持,而没有人敢质疑我闫祯的眼光。”他将我困在了他和墙壁之间,让我只能盯着他一丝不挂的健硕身材。“而你,一点都不吃亏。”总裁大人以诱人的条件引我出轨,我到底要不要扑倒这个行走的荷尔蒙?
  • 仙器天下

    仙器天下

    情殇?苍暮?暗夜?红尘?哪个是最强!人魔鬼仙妖五族争霸天下!苍茫世界,谁主沉浮!他横空出世手握仙器脚踏神兵,一路爱恨情仇能否问鼎天下?这里是神兵的世界,这里是仙器的天下!
  • 旷世情

    旷世情

    她是名门之后他是草原野狼,本该风马牛不相及,偏偏前缘未尽弃婴的她遇到了幼狼的他,相互维护,双双成长!她貌美如花,他俊朗帅气!她的人生充满了磨难,他的命运一波三折!然而,几生几世一双人,今生今世不相离!从战场到后宫,他是她永远的英雄,她是他永远的女神!有他的书信为证:云裳,你是我这世唯一的亲人。也许你会问:“你的父母呢?”,答案会在以后的信中,现在,只请你记住:你是我的至爱。你的幸福、快乐和安危无时无刻都牵挂在我心中,我可以失去双手、双脚、双眼……,却绝不允许你失去幸福和安稳……
  • 竹坡诗话

    竹坡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当她爱了十三年的男人转身投向别人时,乔稚楚才知道,自己就是个悲哀的小丑。她发誓,不会让再自己活得这么卑微。她不再隐藏,开始蓄谋筹划,用尽手段,在他引以为傲的领域里翻云覆雨,让他不得不看到她的光芒,也终于让他离不开她。后来,他用一场盛世婚礼向全世界昭告他很爱很爱她。她饶有兴致地看着,低眉轻笑。“季先生,怎么办呢,乔小姐不想嫁给你了。”成为季太太,是她的初心。离开季先生,是她最正确的决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孟子

    孟子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偶像男神在身边:千金恋爱曲

    偶像男神在身边:千金恋爱曲

    林梓馨从小就喜欢易烊千玺,但她知道自己和偶像的差距太大了。直到有一天,自己的身份竟然和好友欧阳恺霖一样了!带着些不敢相信和恍惚,林梓馨和欧阳恺霖一起来到了湖南,遇见了易烊千玺。直到多年后,某人在床上睡得香极了,梓馨咬着被角心中默默痛哭:到底是谁说易烊千玺是暖男的?!明明就是个腹黑毒舌的大灰狼!
  • 南有寒风

    南有寒风

    我和众多人一样,怀着一颗迷茫和朝气蓬勃的心,从一个安静的南方小镇,前往了北方那个偌大的繁华的城市,但是又和众多人一样逃离了那个城市,最终还是回到了我那个安静的南方小镇,阐述起了我所遇到的和听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