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23000000021

第21章 平民教育家

就在张升怀着沉重的心情踏出皇宫的那一刻,郑德面前已经坐了一名中年青袍官员,经筵展书官石珤。

经筵展书官?这是什么官职?当郑德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一脸的不解。不过后来倒是整明白了,这只不过是一个临时的官职,没有品级,主要职责只是负责为皇帝整理书籍、翻检书籍。用现代通俗点的说法,就是一名图书管理员,当然前面还得加上“皇家御用”四个字。

一个月前郑德刚刚登基的时候,这位老兄也曾烦着郑德重开经筵,唠唠叨叨的让他一怒之下赶回了翰林院,不过随即就后悔。当他闲的无事准备在懋勤殿想找本书籍了解了解当下明朝情况的时候,悲剧的发现古代没有什么书签之类的。而想要找一本书运气不好的时候花上一整天也未必找得到,最后无奈只好又把这位古代的图书管理员给找了回来。

而且还有一事也是让郑德颇感后悔,当他准备好好学习文言文融入这个世界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竟然是自己的老师杨廷和,竟然没有注意到自己身旁就有一位丝毫不差的古文小能手。这事让他肠子都悔青了,至少这位可不敢像杨廷和那般强势,让他感到浑身不自在。

“石爱卿来的正好,我刚才对礼部尚书张升提了一些事情,竟然被他以‘祖制’回绝了,朕想来听听石爱卿的意见。”郑德看到石珤的到来,原本有些郁闷的心情倒是舒缓了不少。

“祖宗之法不可变,臣以为张大人说的不错。”没想到石珤倒也硬气,并没有溜须拍马符合皇帝的这番话。

郑德也没有生气,仍旧笑呵呵地说了一句,“石卿还没有听朕说什么,又怎么知道此事涉及祖制呢?难道石大人不愿意给朕一个机会,让朕将此事说完吗?”

说完还故意朝着他眨巴眨巴眼睛装可爱,看的石珤是青筋凸起,若不是因为他是皇帝,真想上前揍他一顿。强忍着拱手道,“还请陛下明言。”

郑德可不知自己眼前这位的心情,笑容一敛,神情颇为严肃的道,“朕想在大明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其中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凡我大明百姓无论贫穷或则富贵,只要年满六岁皆可入学,石爱卿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以。”没想到石珤想都没想,一口同意道。

郑德此刻却如诸葛在世般,仿佛料到他会同意般,脸上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神情,绽放出一丝得意笑容,“石卿怎么不提祖制的事情了?”

“祖制?”石珤一头雾水地看着他,“陛下,此事好像和祖宗之法并无干系吧?”

“是没有关系,不过接下的事情就和祖制有关了。”郑德淡淡说了一句,想等着石珤询问自己。不过这位早已经知道皇帝喜欢卖关子的秉性,也是老神在在静候下文。

等不到石珤主动开口询问,郑德也就只好尴尬的继续说下去,“为了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朕决定将府、州、县学全部改为小学以及初中。”

石珤闻言点了点头,没想到皇帝的话到这又戛然而止,难道皇上又想要卖关子了?他强忍着怒气正想要询问一句,不过瞬间就明白过来,“陛下将府、州、县学全部改为小学以及初中?如此一来,又如何能让六岁孩童入学?”

大明的读书人想要进入府、州、县学就毕竟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这种考试被称为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通过层层选拔合格者称生员,就是大家俗称的秀才。这也就导致府、州、县学的学员年龄普遍都是二十以上成年人,也难怪石珤会对郑德的话产生质疑。

“所以朕想将童试取消,可以让大明所有百姓无论贫穷或则富贵都能够让自己的子女在六岁进入学校学习,石爱卿觉得如何?”郑德一脸期望地看着他。

“这……”石珤却是一脸为难之色,一边是祖制,一边是梦想,实在难以抉择啊!

郑德想了想,询问了一句,“秀才可以直接做官吗?”

“回陛下的话,暂无此例。”石珤不知道皇上话里的意思,一脸迷惑不解地看向他。

郑德却是轻轻一笑,“这不就结了,既然不能直接做官,这种为了入学而设的考试又有何用?”

这什么跟什么啊?石珤入坠云里雾里,实在听不懂皇帝说什么。不过郑德显然也不想再卖关子了,直接说了出来,“我大明的官学应该是为了大明所有百姓服务,而不是为了一小撮人服务。试想那些能够参加童试的士子,大部分人的家境应该都不错,才能够入私塾读书,才能有能力参加童试。而那些家境贫寒的,又有多少能够进入私塾读书?大部分贫寒百姓的子女,早早因为家境困难不得不辍学,为生活操劳奔波一生,你觉得这样公平吗?”

“这公平吗?肯定是不公平的!”他扪心自问了一下,也不得不认同皇帝的这些话,毕竟他也是这么过来的。虽然官学供给膳食有所补贴,但前提你也得进入官学啊。

虽然在现代人的眼里秀才实在有些微不足道,甚至对书里或则电视上那些考了一辈子才勉强上秀才的人嗤之以鼻,更是冠以废物称之。但在现在了解了一番情况的郑德看来,所谓的童乡试在某种意义上的难度和高考是差不多的。当然不是在考试内容上,而都是因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造成的。

“所以朕想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取消所谓的童生试,降低大明官学的入学门槛,让大明所有年满六岁的孩子都能够接受教育。如此一来,十年二十年后我大明岂不是人才济济,再也不用为担心人才不足担忧了。”

石珤闻言也是被皇帝这一番话给彻底震住了,没想到皇帝的想法却是更为宏大,也更加令人震撼。虽然他最为推崇孔子的那句“有教无类”的话,不过最大的想法也只是想以后致仕回乡后建立一座书院,让所有的孩子无论贫贱或则富贵都能免费在里面读书。至于其他的他没有想过,也没有为此而努力过。让他在这一刻忍不住升起一股羞耻感,为自己那渺小的理想感到羞耻。

“陛下所言甚是,微臣惭愧。”石珤起身拱手道。

“坐”郑德摆了摆手,看着他询问了一句,“那你支持朕的决定了吗?”

“臣原为此效犬马之劳。”石珤正色道。

郑德点了点头,又笑着询问了一句,“这可是祖宗之法啊,若你支持朕的决定,可是站在大多数大臣的对立面啊!”

“这……”石珤闻言也是有些犹豫,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或许废除童生试有违大明的祖宗之法,不过这事对大明江山社稷百益而无一害,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若是因为一些骂名而退缩,实在耻为人臣。再则还有皇帝陛下的支持,我又怕什么呢?

“臣愿意为此而努力。”石珤一脸坚毅之色,眼神颇为坚定的道,“至于些许骂名又何足道哉!”

“好!”郑德颇为满意的大喊一声,“看来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说实话,石珤的能力并不是很突出,能力评级也只有B级,不过系统评价却让郑德眼前一亮,“平民教育家”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足矣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这也是在张升面前失利后,郑德又为何会与石珤谈起此事的原因。

“朕刚刚登基,所以对于学校的改革的事情暂时还不急于去做。”郑德顿了顿,看向他继续说下去,“不过有一件事情却必须在这之前做好,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所以朕想交给你去做,不知石爱卿能否保证完成。”

“还请陛下明言,臣一定保证完成。”

听了石珤的承诺,郑德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目光,“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哦。”后者闻言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也觉得自己答应的太快了。不过现在想反悔也已经来不及了,只希望不要太令人为难了。

“朕将让你编一套教科书,包括语文与数学两个科目,每个学年语文和数学各一本教科书,总计十八本教科书,为将来九年基础教育做准备,这一些都拜托爱爱卿了。”

“教科书?”虽然没有听过这个名词,不过石珤也瞬间明白了它的含义,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有些疑惑的询问一句,“不是有三字经还有四书五经之类的,陛下又为何要重新编订教科书?”

“四书五经能当教科书吗?”郑德本想这样回答他,不过想到当今乃是儒家的天下,这样说肯定不行。所以换了一个理由,“所谓教科书,其中语文是集百家之言汇编而成,诗词歌赋以及一些寓言小故事组成。这样既不会显得太过于深奥也不会太过枯燥,正适合那些未成年的孩童读书识字所用。而数学叫人学会算术,无论是今后做官还是做其他都用的上,可谓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目。”

石珤点了点头,不过还有些忧虑,“如此一来,实在不利于士子们参加科考啊。”

明朝科考必考八股文,而八股文的题目又出自四书五经,也难怪他会如此担心。

“以后科考未必会考八股文。”郑德淡淡说了一句,却又在后面小声的加了一句,“或许连科考也未必会有。”

这话隐隐约约被石珤听见了,一脸震惊得望着眼前这位皇帝,“陛下难道还要废除科考吗?”

“或许吧!”郑德没想到自己小声说话也被这位听到了,不过既然听到了他也不在乎,反而模棱两个的说了一句。

不过他显然也不想在这事上多聊,直接转移话题道,“这些科目的教科书的编写必须要按照孩子的年龄来编写,就像六岁刚刚入学的孩子的教科书必须写的通俗易懂,然后逐层递增增加难度,听明白了吗?”

石珤闻言也是颇为赞同得点了点头,“臣明白。”、

“下去忙去吧。”对于涉及祖制的事情,郑德并不想和他多谈。毕竟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儒家教育,不是一时能够扭转过来的。他能够支持自己平民教育计划也算是意外之喜了,人不能太贪心,不是吗?

同类推荐
  • 乱世寻踪

    乱世寻踪

    一场离奇的意外令田乃禾被迫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在经历过遇奇人、战强盗、惊大儒、惩恶少、救圣驾、赈灾民、游匈奴等等遭遇之后,且看他是如何面对种种爱恨情仇,又是如何去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历史踪迹……(作者留言:《乱》是作者首次以“映画式写作”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所谓“映画式写作”,就是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动作、表情以及场景等处的细致描写,尽可能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幕幕犹如影视画面般的视觉效果。由于这一构想尚处在尝试阶段,期望可以得到更多喜爱文学创作的前辈与博览群书的书友的品评指正。作者必将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作品。再次对您的不吝赐教揖礼拜谢!)
  • 皇朝的背影

    皇朝的背影

    本书是作者记述晚清宫廷生活的第一部英文作品,1911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就立即引起了东西方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晚清第一名士”辜鸿铭也欣然撰写英文书评,对其大加赞赏。作为慈禧太后的首席御前女官,作者与慈禧朝夕相伴长达两年之久,在书中作者详细描述了慈禧的饮食起居、服饰装扮、兴趣爱好、性情品格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慈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 篡三国

    篡三国

    徐浩,精锐特种兵,在一次越境打击犯罪集团时,中弹身亡。穿越到东汉末年的徐浩,身份竟是董卓军的一个小卒。为了自保,无奈站在了各诸侯的对立面,这让他意识到在军阀四起的年代,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在乱世求存。最终他掌兵夺权,渐渐成为一个军阀,但这时候他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生存了,而是逐鹿天下,谱写一段荡气回肠的铁血生涯。
  • 重生三国之气吞山河

    重生三国之气吞山河

    张钰少林寺长大的功夫演员,在一次拍摄时,不幸坠井魂穿三国成为张济之侄--张绣,且看他结交天下英豪、北驱匈奴、西征李郭,鼎足天下。
  • 残汉逐鹿

    残汉逐鹿

    是英雄,自当化龙直上九霄云外!是豪杰,自当拔剑斩尽天下不义之徒!韩馥昏聩,甘当家臣!因为飞机失事而穿越的韩俊却不甘心,不甘心被人砍断双脚的韩俊,只能咬着牙拼尽全力把敌人的双脚全都砍断!
热门推荐
  • 我们无须等到生活完美无瑕

    我们无须等到生活完美无瑕

    《我们无须等到生活完美无瑕》是一本充满温情的女性心灵励志书,属于故事性的散文,共十万余字。全书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在这个纷扰的尘世,我们无须等到生活完美无瑕,而应做个容易满足的女人,成就最好的自己。这本书将告诉读者,每个女人都拥有幸福的能力。这个世上,很多女人缺少幸福感的原因是,想要的幸福太大了。寻找大幸福是一辈子的事,但是我们每天都可以找到一些小幸福,这样我们每天都会很幸福。聪明的女人,知道满足。一段段灵动的文字,挥洒真性情,轻言细语述说生活,表达情感。有伤有痛,有笑有泪。在这喧嚣的尘世,你需要静下心,聆听心灵和文字的声音。让文字走过心灵,温暖你,触动你。
  • 辣女皇妃

    辣女皇妃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她会跑到现代来?她可是堂堂嫔妃,竟然莫名其妙的跑到2006年来了?天啊~她
  • 哑女不索爱

    哑女不索爱

    但若君心思我心,诚不负相思意,若携手百年之后,一缕青烟随君魂。
  • 战龙团

    战龙团

    千万年前、神龙陨落、悄然之间一股龙之力隐于世间某一个角落。千万年后、春回大地、一切欣欣向荣之际。几大势力的争斗玷染了这片土地“战龙团”一支新兴的小队,“吴昕雨”一个陌生的青年。他们人富秉义,卓尔不群...特殊的团员个体注定了这支队伍的强大~人宠情缘、血腥杀戮、正义扶持、崔然泪下、至情至爱一切事在人为~看他如何度其传奇的一生,看他们如何写一段永颂的悲歌~
  • 窗外有雨

    窗外有雨

    幼儿园,他和她同校不同班,有同样的期望初中,同校不同班,不同的梦想高中,各走各的路20岁,再次相遇
  • 听雷——我在091诡案组的十年

    听雷——我在091诡案组的十年

    本书围绕虚构的国家隐秘部门“091气象站”成员所经历的各种玄奇神秘之事,向大家讲述了一个跨越千年,历史背景宏大的探险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带领我们上昆仑探寻昆虫人秘密,下东海寻秘水下长安神奇世界,远涉非洲内陆挫败纳粹反攻世界阴谋的传奇。
  • TFboys之我们在一起

    TFboys之我们在一起

    一次尴尬的相遇,使他们对对方产生了感情,逃不掉,跑不掉,,,,但是这份感情能够长久吗?敬请期待吧!
  • 带着系统抢美女

    带着系统抢美女

    一盏六魂灯,一卷上古文,九星连珠夜,天地格局变,深陷红尘里,轮回无尽时,今朝失意定,他日定称神。
  • 男神求放过:娇妻99次逃婚

    男神求放过:娇妻99次逃婚

    她觉得,他是她这一生最触不可及的人物,可是,一场意外却把她与他紧紧的拴在了一起。她并不爱他,所以她总是要千方百计的逃离豪门家族。她逃,他便追。然而在这场爱情追逐游戏里,谁又会先沉沦……
  • 掘金印度

    掘金印度

    这本书的视角是冷静客观的,尽管作者充满了乐观精神,但他的分析判断确实值得对投资印度感兴趣的读者认真了解。作者用了两章篇幅生动介绍了印度的概况,其中引用了多个案例进行说明。本书并非投资指南,但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印度主要土邦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让读者对于印度的国体、政体的关键特征有了深入认识。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投资人最感兴趣的印度经济、金融体系和价值投资(私募股权和股市投资),其系统性是目前市面上其他同类书所不具备的。印度即便现在和可见的未来不会是一个发达国家,但确实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它的农业、基础设施、制造业、金融业都存在巨大的机会,而其民主政体也更合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