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0400000018

第18章 辟清谈幼女讲易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话说多九公思忖多时,得了主意,因向两女子道:“老夫闻《周易》一书,外邦见者甚少。贵处人文极盛,兼之二位才女博览广读,于此书自能得其精奥。第自秦、汉以来,注解各家较之说《礼》,尤为歧途迭出。才女识见过人,此中善本当以某家为最,想高明自有卓见定其优劣了?”紫衣女子道:“自汉、晋以来,至于隋季,讲《易》各家,据婢子所知的,除子夏《周易传》二卷,尚有九十三家。若论优劣,以上各家莫非先儒注疏,婢子见闻既寡,何敢以井蛙之见,妄发议论。尚求指示。”

多九公忖道:“《周易》一书,素日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至多不过五六十种。适听此女所说,竟有九十余种。但他并无一字评论,大约腹中并无此书,不过略略记得几种,他就大言不惭,以为吓人地步。我且考他一考,教他出出丑,就是唐兄看着,也觉欢喜。”因说道:“老夫向日所见,解《易》各家约有百余种,不意此地竟有九十三种,也算难得了。至某人注疏若干卷,某人章句若干卷,才女也还记得么?”紫衣女子笑道:“各书精微虽未十分精熟,至注家名姓、卷帙,还略略记得。”多九公吃惊道:“才女何不道其一二?其卷帙、名姓可与天朝一样?”紫衣女子就把当时天下所传的《周易》九十三种,某人若干卷,由汉至隋,说了一遍,道:“大贤才言《周易》有一百余种,不知就是才说这几种,还是另有百余种?请大贤略述一二,以广闻见。”

多九公见紫衣女子所说书名,倒像素日读熟一般,口中滔滔不绝。细细听去,内中竟有大半所言卷帙、姓名丝毫不错。其余或知其名未见其书;或知其书不记其名;还有连姓名、卷帙一概不知的。登时惊得目瞪神呆,唯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正在发慌,适听紫衣女子问他书名,连忙答道:“老夫向日见的,无非都是才女所说之类,奈年迈善忘,此时都已模模糊糊,记不清了。”紫衣女子道:“书中大旨或大贤记不明白,婢子也不敢请教,苦人所难。但卷帙、姓名乃书坊中三尺之童所能道的,大贤何必吝教?”多九公道:“实是记不清楚,并非有意推辞。”紫衣女子道:“大贤若不说出几个书名,那原谅的不过说是吝教,那不原谅的,就要疑心大贤竟是妄造狂言欺骗人了。”多九公听罢,只急得汗如雨下,无言可答。

紫衣女子道:“方才大贤曾言百余种之多,此刻只求大贤除婢子所言九十三种,再说七个,共凑一百之数。此事极其容易,难道还吝教么?”多九公只急得抓耳搔腮,不知怎样才好。紫衣女子道:“如此易事,谁知还是吝教。方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但除我们所说之外,大贤若不加增,未免太觉空疏了。”红衣女子道:“倘大贤七个凑不出,就说五个;五个不能的,就是两个也是好的。”紫衣女子接着道:“如两个不能,就是一个;一个不能,就是半个也可解嘲了。”红衣女子笑道:“请教姐姐,何为半个?难道是半卷书么?”紫衣女子道:“妹子唯恐大贤善忘,或记卷帙,忘其姓名;或记姓名,忘其卷帙,皆可谓之半个,并非半卷。我们不可闲谈,请大贤或说一个或半个罢。”多九公被两个女子冷言冷语,只管催逼,急得满面青红,恨无地缝可钻。莫讲所有之书俱被紫衣女子说过,即或尚未说过,此时心内一急,也就想不出了。

那个老者坐在下面,看了几篇书,见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不知说些什么。后来看见多九公面上红一阵,白一阵,头上只管出汗,只当怕热,因取一把扇子道:“天朝时令交了初夏,大约凉爽,不用凉扇。今到敝处,未免受热,所以只管出汗。请大贤扇扇,略为凉爽,慢慢再谈,莫要受热,生出别的病来。你们都是异乡人,身子务要保重。你看这汗还是不止,这却怎好?”因用汗巾替九公揩道:“有年纪的人,身体是个虚的,那里受得惯热。唉!可怜,可怜!”多九公接过扇子道:“此处天气果然较别处甚热。”老者又献两杯茶道:“小子这茶虽不甚佳,但有灯心在内,既能解热,又可清心。大贤吃了,就是受热也无妨了。今虽幸会,奈小子福薄重听,不能畅聆大教,真是恨事。大贤既肯屈尊同他们细谈,日后还可造就么?”多九公连连点头道:“令爱来岁一定高发的。”

只见紫衣女子又接着说道:“大贤既执意不肯赐教,我们也不必苦苦相求。况记几个书名,若不晓得其中旨趣,不过是个卖书佣,何足为奇?但不知大贤所说百余种,其中讲解,当以某家为最?”多九公道:“当日仲尼既作《十翼》《易》道大明。自商瞿受《易》于孔子,嗣后传授不绝。前汉有京房、费直各家,后汉有马融、郑元诸人。据老夫愚见,两汉解《易》各家,多溺于象占之学。到了魏时,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者莫不宗之,诸书皆废。以此看来,由汉至隋,当以王弼为最。”

紫衣女子听了,不觉笑道:“大贤这篇议论,似于各家注解及王弼之书尚未了然,不过摭拾前人牙慧,以为评论,岂是教诲后辈之道?汉儒所论象占,固不足尽《周易》之义;王弼扫弃旧闻,自标新解,唯重义理。孔子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岂止‘义理’二字?晋时韩康伯见王弼之书盛行,因缺《系辞》之注,于是本王弼之义,注《系辞》二卷,因而后人遂有王、韩之称。其书既欠精详,而又妄改古字,如以‘嚮’为‘鄉’,以‘驱’为‘敺’之类,不能枚举。所以昔人云:‘若使当年传汉《易》,王、韩俗字久无存。’当日范宁说王弼的罪甚于桀、纣,岂是无因而发?今大贤说他注的为最,甚至此书一出,群书皆废,何至如此?可谓痴人说梦。总之,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大贤恰受此病,并且强不知以为知,一味大言欺人,未免把人看得过于不知文了。”

多九公听了,满脸是汗,走又走不得,坐又坐不得,只管发怔,无言可答。正想脱身,那个老者又献两杯茶道:“斗室屈尊,致令大贤受热,殊抱不安。但汗为人之津液,也须忍耐少出才好。大约大贤素日喜吃麻黄,所以如此。今出这场痛汗,虽痢疟之症,可以放心,以后如麻黄发汗之物,究以少吃为是。”二人欠身接过茶杯。多九公自言自语道:“他说我吃麻黄,哪知我在这里吃黄连哩!”

只见紫衣女子又接着说道:“方才进门就说经书之义尽知,我们听了甚觉钦慕,以为今日遇见读书人,可以长长见识,所以任凭批评,无不谨谨受命。谁知谈来谈去却又不然。若以‘秀才’两字而论,可谓有名无实。适才自称‘忝列胶庠’,谈了半日,唯这‘忝’字还用的切题。”红衣女子道:“据我看来,大约此中亦有贤愚不等。或者这位先生同我们一样,也是常在三等、四等的,亦未可知。”紫衣女子道:“大家幸会谈文,原是件雅事,即使学问渊博,亦应处处虚心,庶不失谦谦君子之道。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两个女子你一言,我一语,把多九公说得脸上青一阵,黄一阵,身如针刺,无计可施。唐敖在旁,甚觉无趣。

正在为难之际,只听外面喊道:“请问女学生可买脂粉么?”一面说着,手中提着包袱进来。唐敖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之洋。多九公趁势立起道:“林兄为何此时才来?唯恐船上众人候久,我们回去罢。”即同唐敖拜辞老者。老者仍要挽留献茶。林之洋因走得口渴,正想歇息,无奈二人执意要走。老者送出门外,自去课读。

三人匆匆出了小巷,来至大街。林之洋见他二人举动仓皇,面色如土,不觉诧异道:“俺看你们这等惊慌,必定古怪。毕竟为着甚事?”二人略略喘息,将神定了一定,把汗揩了,慢慢走着。多九公把前后各话略略告诉一遍。唐敖道:“小弟从未见过世上竟有这等渊博才女!而且伶牙俐齿,能言善辩。”多九公道:“渊博倒也罢了,可恨他丝毫不肯放松,竟将老夫骂得要死。这个亏吃得不小!老夫活了八十多岁,今日这个闷气却是头一次。此时想起,唯有怨恨自己!”林之洋道:“九公你恨什么?”多九公道:“恨老夫从前少读十年书,又恨自己既知学问未深,不该冒昧同人谈文。”

唐敖道:“若非舅兄前去相救,竟有走不出门之苦。不知舅兄何以不约而同,也到他家?”林之洋道:“方才你们要来游玩,俺也打算上来卖货,奈这地方从未做过交易,不知那样得利。后来俺因他们脸上比炭还黑,俺就带了脂粉上来。哪知这些女人因搽脂粉反觉丑陋,都不肯买,倒是要买书的甚多。俺因女人不买脂粉,倒要买书,不知甚意,细细打听,方知这里向来分别贵贱,就在几本书上。”唐敖道:“这是何故?”林之洋道: “他们风俗,无论贫富,都以才学高的为贵,不读书的为贱。就是女人,也是这样。到了年纪略大,有了才名,方有人求亲。若无才学,就是生在大户人家,也无人同他配婚。因此他们国中,不论男女,自幼都要读书。闻得明年国母又有什么试女大典,这些女子得了这个信息,都想中个才女,更要买书。俺听这话,原知货物不能出脱,正要回船,因从女学馆经过,又想进去碰碰财气,那知凑巧遇见你们二位。俺进去话未说得一句,茶未喝得一口,就被你们拉出,原来二位却被两个黑女难住。”

唐敖道:“小弟约九公上来,原想看他国人生的怎样丑陋。谁知只顾谈文,他们面上好丑,我们还未看明,今倒被他们先把我们腹中丑处看去了!”多九公道:“起初如果只作门外汉,随他谈什么,也不至出丑。无奈我们过于大意,一进门去,就充文人,以致露出马脚,补救无及。偏偏他的先生又是聋子,不然拿这老秀才出出气,也可解嘲。”唐敖道:“据小弟看来,幸而老者是个聋子,他若不聋,只怕我们更要吃亏。你只看他小小学生尚且如此,何况先生?固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究竟是他受业之师。况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儿,学问岂能悬殊?若以寻常老秀才看待,又是以貌取人。世人只知纱帽底下好题诗,那里晓得草野中每每埋没许多鸿儒。大约这位老翁就是榜样。”

多九公道:“方才那女子以‘衣轻裘’之‘衣’读作平声,其言似觉近理。若果如此,那当日解作去声的,其书岂不该废么?”唐敖道:“九公此话未免罪过。小弟闻得这位解作去声的,乃彼时大儒,祖居新安。其书阐发孔孟大旨,殚尽心力,折中旧解,言近旨远,文简义明。一经诵习,圣贤之道,莫不灿然在目。汉、晋以来,注解各家莫此为善,实有功于圣门,有益于后学的,岂可妄加评论?即偶有一二注解错误,亦不能以蚊睫 一毛,掩其日月之光。即如《孟子》‘诛一夫’及‘视君如寇仇’之说,后人虽多评论,但以其书体要而论,昔人有云:‘总群圣之道者,莫大乎六经;绍六经之教者,莫尚乎孟子。’当日孔子既没,儒分为八,其他纵横捭阖,波谲云诡。唯孟子挺命世之才,距杨、墨,放淫辞,明王政之易行,以救时弊;阐性善之本量,以断群疑;致孔子之教,独尊千古。是有功圣门,莫如孟子,学者岂可訾议?况孟子‘闻诛一夫’之言,亦因当时之君唯知战斗,不务修德,故以此语警戒。至‘寇仇’之言,亦是劝勉宣王待臣宜加恩礼,都为要救时弊起见。时当战国,邪说横行,不知仁义为何物,若单讲道学,徒费唇舌;必须喻之利害,方能动听,故不觉言之过当。读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自得其义。总而言之,尊崇孔子之教,实出孟子之力;阐发孔孟之学,却是新安之功。小弟愚见如此,九公以为何如?”多九公听了,不觉连连点头。未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1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1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破冰2:风云再起

    破冰2:风云再起

    《破冰(第2季):风云再起》是“破冰系列”的第二部。一个天价订单横空出世,是馅饼,还是陷阱?各路豪强摩拳擦掌纷纷加入战团,围绕天价大单合纵连横。荣尊是否依然能如从前那样无往不胜?它的宿敌连胜为挽回曾经的败局,这一次又将如何出招?小文回归荣尊,拉开了公司人事大洗牌的帷幕,他与号称“打单王”的朱源明还能如昔日那般心心相印、在激烈的抢单大战中双剑合璧吗?作为总裁的陶瑞峰,与居功自傲的李海山,表面的信任与服从,却掩饰不住拥抱身影背后涌动的暗流,谁将是那最后的王者?这个故事,用利益、冷酷、背叛……演绎着现代商战中的人性。
  • 步步高:正面解析官场积极进取之道

    步步高:正面解析官场积极进取之道

    三十三岁的邵定法也曾有理想也曾有热血也曾满怀希望,一路走来总是磕磕绊绊,又不甘心现状,几乎身败名裂。可在三十三岁的时候,意外让他连续获得了他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一步步走高。他悉心经营,短短十年间从一个当官的厌恶,教师们对其没眼色的草台教师走上领导岗位,又从教育口走向官场——官至市长。
  • 习惯死亡

    习惯死亡

    讲述一个心灵备受重创的知识分子章永磷孤独、苦闷、绝望的精神世界。强烈地抨击了极左思潮,悲愤地控诉了“十年动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历史性灾难。
  • 古龙文集-苍穹神剑

    古龙文集-苍穹神剑

    清代康熙末年,九子夺嫡。星月双剑携恩人熊赐履之子熊倜逃出,却在“宝马神鞭”萨天骥家中遭遇误会,相继丧生,临死之前,交给幼子熊倜一本“苍穹十三式”,让他有朝一日必须找萨天骥报仇。年幼的熊倜孤身逃出,在潜心苦练“苍穹十三式”数年之后,终于重出江湖,正遇上天阴教重整旗鼓,打算称霸武林。寻仇途中,熊倜结识尚未明、常漫天等侠士高人,又得到红颜知己夏芸的无私帮助。然而他却一直不知道夏芸就是当年被萨天骥带走抚养成人的妹妹……
热门推荐
  • 女追男:弃妇倾城路

    女追男:弃妇倾城路

    穿越?夜琉璃认了。弃妇?废材?才不是!我下的休书怎么能说我是弃妇呢?我的天赋是你们没见过的最好天赋,怎么能说我是废材呢?欺负我的人、冤枉我的人,管你是王爷还是皇上通通都得付出代价。就算我是弃妇,弃妇怎么了?弃妇就不能倾城一世了?弃妇就不能得到真爱了?哎,前面的那个美男等等我,奴家的名字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家的户口本上滴,哦不是户籍。
  • 剑试

    剑试

    我非常欣赏古龙笔下《陆小凤传奇之剑神一笑》中对于剑与剑神的解释;傲气,到可以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有血有肉,喜怒哀乐却不挂在脸上;一步一步,面容渐渐僵硬锋利,心依旧温暖,却不再是笑谈间的人物;他有两条使命,手中的剑和天下苍生。
  • 邪王宠妻:废材逆天妃

    邪王宠妻:废材逆天妃

    一朝穿越,她成了任人欺辱的九岁傻姑娘,还好有疼爱的父母,帅气的哥哥,软糯的小弟,不过家里极品也不少。渣渣更多本是天之骄子的她,岂容尔等放肆,坐拥万兽之王,身怀绝世武魂,空间在手,天下我有,天材地宝,绝世功法信手拈来,绝世容颜让第一美人都羞红脸谁知意外惹上了邪王恶霸。他冷酷邪魅,强势霸道,却对第一眼看到的她宠溺入骨,纠缠不休,誓死不放手“我们不熟”某女横眉冷对“脱了衣服就熟了,器大活好时间长,欢迎验证”某男欺身上前“腰疼”某女冷哼
  • 唐山

    唐山

    赵飞伦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对历史只知道大概,不会炼钢造炮,更没有征战天下的雄才大略,甚至有些懦弱,不通人情世故。他来到唐初乱世,不仅要考虑怎么活下去,还经常被这两个问题困扰:李世民,到底是军功盖世的千古圣君,还是军事低能的虐民暴徒?李建成,到底是狭隘忌刻的庸碌太子,还是仁厚爱民的大唐战神?
  • 如梦歌

    如梦歌

    虚云蓝蝶舞,通天塔顶开。如梦般睡去,两世亦多彩。苦寻归家路,何时能醒来!
  •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博弈人生:中国历史人物的博弈论解读

    弈论是数学与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实际上,博弈论也是人生与社会中的重要命题。如果离开了人生与社会,博弈论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博弈,博弈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博弈论的精髓,就是“策略思维”,策略的选择决定着人生的成败,社会的沉浮,历史的变迁。
  • 本我之罪

    本我之罪

    心理画像,微表情,梦的解析。。。。。一个阴暗少年的阴暗心理人格造就了他对阴暗心理的独特嗅觉,离恶魔最近的只能是恶魔!
  • 苦海无边(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苦海无边(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是一部应届毕业生在海滨城市秦皇岛的伤痕漂泊之作。大学毕业,“我”从山区来到海边,寄居在朋友家里。“我”找了份工作,遇见了一个女孩。工作没多久就丢了,爱情也变得下落不明。社会就像大海,大得不可一世,“我”只能随波逐流,直到一切化为泡影。对于一个没有理想的青年来说,生活就像躺在一个漏气的游泳圈上,随波逐流,等待那场为时不远的灭顶之灾。
  • 忘川驿栈

    忘川驿栈

    这世上总有些人是被上天所遗漏眷顾的人他们默默卑微的活着或死去,可死后他们忘不了从前的怨恨,遗憾,舍不掉过去的牵挂,放不下不甘。于是,三生石前驻足不前,奈何桥畔难饮孟婆汤,他们既无法放下过去,也无法迎接未来,不愿忘记前生转世投胎,就只能转身跳进那深不见底众鬼哀嚎的忘川河,受尽万千苦楚,只为等待那虚无缥缈的一次了去心愿的机会。
  • 傲世琴灵师:冷情邪尊,请自重!

    傲世琴灵师:冷情邪尊,请自重!

    一代杀手之王,被未婚夫背叛杀死,一朝穿越,成神幻大陆南风国将军府废物小姐。废物?看我手持上古神器,走天下;无德无才?看我一曲,倾天下;高级丹药?神级丹药我都当糖豆;高级灵兽?神兽是我的坐骑;秘籍?我空间里垫桌角的好像就是上品灵技………话说,这个长的惊为天人的男人为什么一直缠着我,还很有理呢?在某男第N次动手动脚以后,沐紫月怒了:“流氓,你在干嘛?”某男挑眉:“哦?流氓?既然娘子你这样说,我们就去落实这个词吧!”说罢,将沐紫月抱起,向房间走去。沐紫月:“放开我,放开我!”【男主无限宠女主,无殇绝对不会弃坑,各位放心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