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4600000008

第8章 煎饼:我那茅草地

煎饼,汉族面食。以山东为盛,起源甚早。将五谷杂粮磨成面糊,倒入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抗战时期,辽宁省本溪市桓仁老秃顶子地区的“反日妇女会”生产一种煎饼为支援抗日联军打击日寇做出了贡献。“抗联”煎饼精选桓仁本地出产的碎大米和杂粮等,经过淘洗、浸泡、磨浆、发酵等步骤后,在鏊子上手工烙制而成。

老家深山的大洼里,生长着一种叫黄茅草的植物。柔软,质轻,茎秆中空,却不轻浮。盛夏以后,黄茅草的草穗丰盈,迎风窸窣,像一片波涛汹涌。我本以为网络无所不能,查找以后大失所望。找不到关于黄茅草的记载,有几条也不是我说的黄茅草。搜索了一下图片,有现成的茅草屋,一般都是旅游景点那种的,板着面孔没有温度。老家三哥钟情草木,看我文章以后,冒着寒风去山上特意拍摄了黄茅草的图片。

我少年时期的盛夏,跟黄茅草接触的机会很多。那些个暑假,我们这些孩子最多的事情就是上山割黄茅草。黄茅草容易晾干,一般有几个用途。一是卖给收购的贩子,据说他们收走黄茅草卖到造纸厂造纸。二是可以打草帘子,做房子房笆。三是留到家里做柴烧。黄茅草做柴火未免有些奢侈,母亲一般不轻易烧。大灶火适合烧大田庄稼的秸秆,黄茅草很娇贵,自有它独特的用处。

那时候村子里有一个“官”鏊子,先说“官”的意思,再解释什么是鏊子。因为经济困难,村子里的人家每家出钱集体买一件物品公用,辽西人的方言有意思,“公用”就叫“官”,鏊子就是官鏊子。辽宁乡村还有“官街”“官道”的说法。再说鏊子是什么,鏊,是海中大龟的意思,有点象形。鏊子用铸铁做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三根腿,腿高大约六厘米,在底下烧柴,烙厚簿煎饼等。鏊子是一种从远古相传至今的工具,也叫煎饼鏊子。是沂蒙地区美食工具,有“家家支鏊子,户户烙煎饼”的传统习俗。明清时期到民国,山东人闯关东,山东的铁鏊子传到了整个东北三省。

母亲留着娇贵的黄茅草,就是摊煎饼用的。

少年时期,守在母亲的身边看她摊煎饼,那是一帧绝美的风景。母亲的侧影迷人,身上有一股芳香。在我离开故乡很多年以后,我始终认为,有香味的地方,那一定是母亲居住的天堂。

把高粱或者玉米,在老碾子上压碎,这叫“破碴”。拿家去放在器皿里用水泡上。一晚上就可以了,然后去磨房。磨房在村子中间,也是“官”用的。磨盘上下两片叠在一起,不用的时候要错开垫起。尤其是冬天,里面有了存水会冻上。上下两扇磨盘都开了小洞,可以用勺子混着水一勺一勺加入。抱起磨杆,带动上片磨盘,转啊转,粮食就会被磨碎,磨片缝隙里流出的就是沫糊。富裕的人家,养得起骡马,推磨省劲。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虽然没有骡马,但是人多心齐,干起活来也不打怵。

磨好的沫糊放在大缸里备用。大缸一定要在阴凉处,防止变酸变质。第二天要吃的时候,用一只瓦盆舀出来一盆,搁到炕头上。盆一热,有股发酵的微酸味,这样的沫糊摊出的煎饼好吃筋道。

新买的鏊子不好用,容易粘连煎饼,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这跟新车需要磨合是一样的道理。摊煎饼的工具很简单,鏊子,耙子,油布,铲子等。鏊子烧热之前,往油布上抹一层油,或者鸡蛋清,然后往鏊子上擦拭。这样的作用是煎饼容易分离。那时候日子穷,油用不起,鸡蛋清有时候也不及时,母亲就用过年杀猪剩下的大骨头,舀出里面的骨髓油用来擦拭鏊子。

母亲手巧,摊的煎饼薄。那个时候,我痴迷地坐在母亲身边,看她摊煎饼。母亲试一下鏊子热了,用勺子舀一勺沫糊放到鏊子中间。鏊子很热,发出“滋啦”的声响。母亲不慌,耙子从里圈开始,往外迅速画圆。耙子所到之处,沫糊均匀地涂抹在鏊子上。至外圈,余下的沫糊熟练地带在耙子上,“唰”一下带到了沫糊盆里。鏊子下的黄茅草好烧,最大的特点是火苗不硬,柔软,像母亲的叮嘱。

一张一张的煎饼就这样从母亲的手下诞生,那是我们乡村的美味。是我童年和少年时期铭记最深的感动。母亲就这样几十年坐在鏊子前,把自己的青春耗尽。摊出的煎饼,温润了我们的胃,养大了我们的身躯,一直把我们送离身边。

我的妻子其实也摊一手好煎饼,她比母亲能干。遗憾的是她没有像母亲那样,可以在鏊子前为亲人们摊一辈子的煎饼。我带着她从乡村辗转到都市,目的是追寻都市的文明。她在都市生活得无所事事,因为都市的家中是不能有一盘可心的鏊子。我问过她是否幸福,她点头又摇头。是啊,妻子的感觉是对的,在我们得到文明的同时,我们其实丧失了很多柔软的东西。人生是患得患失的戏剧,我们其实无法把握剧情的走向。只能顺其自然,努力热爱。

就像我们喜欢吃煎饼一样,去都市的早市买。可是,味道不再。心情呢?百味杂陈。老家有二哥秦朝晖来沈阳,偶有小聚。我们吃着煎饼,二哥清唱一曲。那歌叫《茅草地》,很多年前孙国庆唱的。二哥唱这歌曲,两遍三遍尤佳,我们合唱,不觉间泪水潸然。因为一张薄薄的煎饼,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情感。

“你这茅草地,我却热恋着你。虽然你一贫如洗,却拴着我的美丽。给我慈母的爱,给我回天的力。我能借来春风,泼红染绿喷金吐玉……我永不离开你,我要把我的心给你……”

什么都不需要说,只需要静静聆听这天籁的回声。

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齐民要术》,更是详细介绍了我们的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在中国版图上,沿着古老的长城走向,我们甚至可以画出一条宽广的“酸菜带”。如果算上南方喜食酸菜的众多地域,这神奇的“酸菜带”将延伸扩展,愈益壮观。巍巍华夏,处处酸菜皆养人,养了古人养今人。

东北人家里,有两样东西不可缺少,一是酸菜缸,二是腌酸菜用的大石头。贫苦人家如此,豪门富户也如此。当年张作霖的大帅府配有七八口酸菜缸,可往往还是不够吃。

血肠,满族有大喜事时,人客多,不兴上礼,凡来者,一律白吃,男女老少,同食共乐。为让大伙吃的好,锅头当众单腿跪地,把片肉的小菜墩放在膝盖上,用片刀飞快地把肉切成薄片,供大家分吃。新宰的猪,肉煮得嫩,片的薄,五花三层的白肉片,吃着满口香。上宾的桌上会多一份新血灌的鲜血肠,血肠更能证明宾客的地位。从此血肠便留传下来。在满族的故乡至今仍有白肉血肠这道招牌菜,而沈阳新民人彭革把血肠的制作发挥到了极致,新民血肠成为血肠中的精品。

东北人喜欢炖菜,夏天豆角炖土豆,冬天白肉炖酸菜血肠,浓郁的汤汁,浓香的味道还有热气腾腾的场面就如东北人的性格,豪爽大气。

小时候最过瘾的事儿就是年根儿底宰杀年猪,真的就是用兴高采烈来形容。看着大人们忙着灌血肠,烀大骨,把腌好的酸菜切成细细的丝,从未如此安静过的自己此时静坐在灶台旁,嘴里嚼着奶奶随手递过来的酸菜芯,耐心地守候着猪肉炖酸菜出锅,望着雾气缭绕的大铁锅,贪婪地嗅着从木质锅盖下面飘出来的香气,真有立即掀开的欲望。好容易酸菜炖好了,在锅中放上灌好的血肠,煮上一小会,再把血肠切好码到盛好酸菜白肉的大碗上面,蘸上调好的蒜酱汁。吃吧,白肉肥而不腻,酸菜清爽可口,血肠鲜香嫩软,汤汁浓郁醇厚。这道美味的关东菜肴成了东北人年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

而今,东北酸菜已经家喻户晓甚至远销国外,一个朋友去澳洲居然买到了沈阳出产的酸菜。酸菜血肠也跟其他东北铁锅炖品一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东北炖菜风格。来东北,一定要尝尝东北酸菜血肠。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本书是我们三人精诚合作的结果。本卷的写作启动于1990年,经过六七年的风风雨雨,直到1997年万建中和陈顺宣才将各自承担撰写的初稿交给主编审阅。1998年底,主编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素书

    素书

    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青川民间语言语汇研究

    本书的成型得益于2005年四川省教育厅的科研立项和经费资助。为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这项重点课题,本课题组成员一直进行着艰苦的语料采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几次深入到山雾缭练的川北地区,走访调查。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青川县文化馆相关同志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青川县作协主席李先钺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们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史资料。可以说,没有省教育厅及相关同志的帮助,要想完成本书是根本不可能的。
热门推荐
  • 初末夏冉

    初末夏冉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之王。他,是历史中古代的皇室贵族。一次巧合,让她穿越至古。一次偶然,让他遇见了她。他与她的初识,给他留下了好感,给她留下了感恩。可是,真的只是好感,感恩而已吗?他们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深深爱上她,她也离不开他。「我这一世只爱你一人,不允你离开。」「我们我一起一世一生,不允弃诺言。」「我永远相信你,李末冉。」「我永远支持你,楚陌离。」陌离,莫离,此生莫离。末冉,莫染,此生莫染。〈楚家.家族作品.楚晓皖作.〉
  • 仙田农庄

    仙田农庄

    三流大学生林宇,无意间得到一方土地。土地内不仅拥有灵泉,能催生植物,改良动物。而且随着与土地融合度的提高,林宇还可以控制土壤内植物根系的形状,长成栩栩如生的绝美根雕。林宇的根雕小作坊很快闻名,甚至扬名海外,大量慕名者闻风而来。可惜,生性懒散的林宇有钱不赚,偏偏跑去遛狗、钓鱼、玩苍鹰,偶尔还用真气客串个神医治治病,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闲散生活~~
  • 法理学

    法理学

    孙笑侠主编的这本书教材以培养法律职业以及国家和社会各类法治人才为目标,兼顾了法理学理论体系和专题问题意识的协调,兼顾了法学基本原理与法治实践活动的结合。本书把法理学整体上划分为了本体、技术、价值和运行四部分,经精心筛选确定了十六个专题,即法的概念、法的要素、法律行为、法律权利、法的渊源与效力、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与正义、法与自由、法与道德、法治环境、法治原理、法律程序、司法原理、法律职业。精炼而简明,便于在教育实践中教和学。
  • 神秘王爷的绝世宠妃

    神秘王爷的绝世宠妃

    他,一个残疾王爷,面容毁容,世人都说他残暴,不近女色,女人靠近一丈之内杀杀杀!!!!她丞相相府嫡女,未嫁退婚,视为不详之身。一朝赐婚,残疾配不详女世人成绝配,本想嫁了平凡人,可天不遂人愿嫁了个王爷,听说王爷不进女色,大笑特笑,自己嫁过去不用伺候他,高兴,可谁告诉她,那个宠妻如命的男人不进女色的,不进女色??夜夜不放过自己的是谁?每天早起揉腰心里骂‘混蛋’!!!!这是宠妻到骨子里的王爷。爱妃,本王可不可以今晚睡在房间里。某妃:不可以,有多远滚多远。某王爷可怜兮兮的说爱妃本王不会滚!!!!!!(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灵魂当铺:小心身后有鬼

    灵魂当铺:小心身后有鬼

    世界的角落总有那么一队人象征着解脱。一场千年的虐恋,一场与嗜血王子的纠纷,一场僵尸巫女和猫、狐狸的故事。哦,外带一个小医女。一场场的故事,一个个人的出现。你怎敢,怎能还出现在我眼前?嘘……别怕,光明和黑暗是共存的……
  • 好婚晚成:总裁的挂名新妻

    好婚晚成:总裁的挂名新妻

    在前男友和任性婊的婚礼上,她一吻成名。也招致了他的注意。他说,给你一个报复渣男贱女的机会,条件是做我的挂名妻子。摇身一变,成为容城身份最尊贵的男人的妻子,傲娇的听着前男友和任性婊恭恭敬敬的叫她大嫂。本以为不过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但朝夕相处,情愫却暗生。于是,在他们的订婚仪式上,她送上一本流产病例。她说:“容臻,你杀了我的爱情,我杀死了你的儿子。现在,我们扯平了……”他痛不欲生,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离去。她断情绝爱,远离红尘,以为此生不过如此。可,最后的真相却猝然而至,她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竟错得那样离谱……
  • 《纵横时空》

    《纵横时空》

    无尽时空,无穷位面,看主角如何自由穿梭,书写属于自己的一段传奇…………(ps:在这里向z大,卷土等大大致敬。另《纵横时空》官方群:197185194)
  • 上古世纪之颠覆者

    上古世纪之颠覆者

    人生三十而立之年,谁也没有想到他一次恋爱都没有谈过,始终保持着赤子之身,因为他有说不出来的苦楚。在现实社会中,他无论学习上、工作上、恋爱上都不如意,却在《上古世纪》这款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与自豪感,是第一个将这款游戏打爆通关的玩家,就在惊喜那一瞬间,意外穿越了,来到了真实的上古世纪中,再一次踏上远行的征途,在一次次的战斗实践中,他意识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强大力量,决定用现代化先进武器技术,武装自己,去打赢这一场残酷的战争,将心爱的诺伊女神拯救出来。他叫廖英,一个普通IT工程师,职场菜鸟,饱读诗书,在现实社会郁郁不得志,却在上古世纪的远古社会中证明了知识的用途——科学技术是第一战斗力。
  • 修罗神战

    修罗神战

    修罗天生血性好战,本是人类的主角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位强大的修罗族首领换血秘法用将其强行变化成一各修罗,自此踏上成神之路
  • 一瞬间的永恒

    一瞬间的永恒

    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因为上帝的一个失误死亡,为了弥补,上帝实现了她六个愿望,那么,她的愿望又是什么呢?(玛丽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