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4600000008

第8章 煎饼:我那茅草地

煎饼,汉族面食。以山东为盛,起源甚早。将五谷杂粮磨成面糊,倒入鏊子,用煎饼筢子摊平烙制而成。抗战时期,辽宁省本溪市桓仁老秃顶子地区的“反日妇女会”生产一种煎饼为支援抗日联军打击日寇做出了贡献。“抗联”煎饼精选桓仁本地出产的碎大米和杂粮等,经过淘洗、浸泡、磨浆、发酵等步骤后,在鏊子上手工烙制而成。

老家深山的大洼里,生长着一种叫黄茅草的植物。柔软,质轻,茎秆中空,却不轻浮。盛夏以后,黄茅草的草穗丰盈,迎风窸窣,像一片波涛汹涌。我本以为网络无所不能,查找以后大失所望。找不到关于黄茅草的记载,有几条也不是我说的黄茅草。搜索了一下图片,有现成的茅草屋,一般都是旅游景点那种的,板着面孔没有温度。老家三哥钟情草木,看我文章以后,冒着寒风去山上特意拍摄了黄茅草的图片。

我少年时期的盛夏,跟黄茅草接触的机会很多。那些个暑假,我们这些孩子最多的事情就是上山割黄茅草。黄茅草容易晾干,一般有几个用途。一是卖给收购的贩子,据说他们收走黄茅草卖到造纸厂造纸。二是可以打草帘子,做房子房笆。三是留到家里做柴烧。黄茅草做柴火未免有些奢侈,母亲一般不轻易烧。大灶火适合烧大田庄稼的秸秆,黄茅草很娇贵,自有它独特的用处。

那时候村子里有一个“官”鏊子,先说“官”的意思,再解释什么是鏊子。因为经济困难,村子里的人家每家出钱集体买一件物品公用,辽西人的方言有意思,“公用”就叫“官”,鏊子就是官鏊子。辽宁乡村还有“官街”“官道”的说法。再说鏊子是什么,鏊,是海中大龟的意思,有点象形。鏊子用铸铁做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三根腿,腿高大约六厘米,在底下烧柴,烙厚簿煎饼等。鏊子是一种从远古相传至今的工具,也叫煎饼鏊子。是沂蒙地区美食工具,有“家家支鏊子,户户烙煎饼”的传统习俗。明清时期到民国,山东人闯关东,山东的铁鏊子传到了整个东北三省。

母亲留着娇贵的黄茅草,就是摊煎饼用的。

少年时期,守在母亲的身边看她摊煎饼,那是一帧绝美的风景。母亲的侧影迷人,身上有一股芳香。在我离开故乡很多年以后,我始终认为,有香味的地方,那一定是母亲居住的天堂。

把高粱或者玉米,在老碾子上压碎,这叫“破碴”。拿家去放在器皿里用水泡上。一晚上就可以了,然后去磨房。磨房在村子中间,也是“官”用的。磨盘上下两片叠在一起,不用的时候要错开垫起。尤其是冬天,里面有了存水会冻上。上下两扇磨盘都开了小洞,可以用勺子混着水一勺一勺加入。抱起磨杆,带动上片磨盘,转啊转,粮食就会被磨碎,磨片缝隙里流出的就是沫糊。富裕的人家,养得起骡马,推磨省劲。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虽然没有骡马,但是人多心齐,干起活来也不打怵。

磨好的沫糊放在大缸里备用。大缸一定要在阴凉处,防止变酸变质。第二天要吃的时候,用一只瓦盆舀出来一盆,搁到炕头上。盆一热,有股发酵的微酸味,这样的沫糊摊出的煎饼好吃筋道。

新买的鏊子不好用,容易粘连煎饼,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这跟新车需要磨合是一样的道理。摊煎饼的工具很简单,鏊子,耙子,油布,铲子等。鏊子烧热之前,往油布上抹一层油,或者鸡蛋清,然后往鏊子上擦拭。这样的作用是煎饼容易分离。那时候日子穷,油用不起,鸡蛋清有时候也不及时,母亲就用过年杀猪剩下的大骨头,舀出里面的骨髓油用来擦拭鏊子。

母亲手巧,摊的煎饼薄。那个时候,我痴迷地坐在母亲身边,看她摊煎饼。母亲试一下鏊子热了,用勺子舀一勺沫糊放到鏊子中间。鏊子很热,发出“滋啦”的声响。母亲不慌,耙子从里圈开始,往外迅速画圆。耙子所到之处,沫糊均匀地涂抹在鏊子上。至外圈,余下的沫糊熟练地带在耙子上,“唰”一下带到了沫糊盆里。鏊子下的黄茅草好烧,最大的特点是火苗不硬,柔软,像母亲的叮嘱。

一张一张的煎饼就这样从母亲的手下诞生,那是我们乡村的美味。是我童年和少年时期铭记最深的感动。母亲就这样几十年坐在鏊子前,把自己的青春耗尽。摊出的煎饼,温润了我们的胃,养大了我们的身躯,一直把我们送离身边。

我的妻子其实也摊一手好煎饼,她比母亲能干。遗憾的是她没有像母亲那样,可以在鏊子前为亲人们摊一辈子的煎饼。我带着她从乡村辗转到都市,目的是追寻都市的文明。她在都市生活得无所事事,因为都市的家中是不能有一盘可心的鏊子。我问过她是否幸福,她点头又摇头。是啊,妻子的感觉是对的,在我们得到文明的同时,我们其实丧失了很多柔软的东西。人生是患得患失的戏剧,我们其实无法把握剧情的走向。只能顺其自然,努力热爱。

就像我们喜欢吃煎饼一样,去都市的早市买。可是,味道不再。心情呢?百味杂陈。老家有二哥秦朝晖来沈阳,偶有小聚。我们吃着煎饼,二哥清唱一曲。那歌叫《茅草地》,很多年前孙国庆唱的。二哥唱这歌曲,两遍三遍尤佳,我们合唱,不觉间泪水潸然。因为一张薄薄的煎饼,寄托了我们太多的情感。

“你这茅草地,我却热恋着你。虽然你一贫如洗,却拴着我的美丽。给我慈母的爱,给我回天的力。我能借来春风,泼红染绿喷金吐玉……我永不离开你,我要把我的心给你……”

什么都不需要说,只需要静静聆听这天籁的回声。

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齐民要术》,更是详细介绍了我们的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在中国版图上,沿着古老的长城走向,我们甚至可以画出一条宽广的“酸菜带”。如果算上南方喜食酸菜的众多地域,这神奇的“酸菜带”将延伸扩展,愈益壮观。巍巍华夏,处处酸菜皆养人,养了古人养今人。

东北人家里,有两样东西不可缺少,一是酸菜缸,二是腌酸菜用的大石头。贫苦人家如此,豪门富户也如此。当年张作霖的大帅府配有七八口酸菜缸,可往往还是不够吃。

血肠,满族有大喜事时,人客多,不兴上礼,凡来者,一律白吃,男女老少,同食共乐。为让大伙吃的好,锅头当众单腿跪地,把片肉的小菜墩放在膝盖上,用片刀飞快地把肉切成薄片,供大家分吃。新宰的猪,肉煮得嫩,片的薄,五花三层的白肉片,吃着满口香。上宾的桌上会多一份新血灌的鲜血肠,血肠更能证明宾客的地位。从此血肠便留传下来。在满族的故乡至今仍有白肉血肠这道招牌菜,而沈阳新民人彭革把血肠的制作发挥到了极致,新民血肠成为血肠中的精品。

东北人喜欢炖菜,夏天豆角炖土豆,冬天白肉炖酸菜血肠,浓郁的汤汁,浓香的味道还有热气腾腾的场面就如东北人的性格,豪爽大气。

小时候最过瘾的事儿就是年根儿底宰杀年猪,真的就是用兴高采烈来形容。看着大人们忙着灌血肠,烀大骨,把腌好的酸菜切成细细的丝,从未如此安静过的自己此时静坐在灶台旁,嘴里嚼着奶奶随手递过来的酸菜芯,耐心地守候着猪肉炖酸菜出锅,望着雾气缭绕的大铁锅,贪婪地嗅着从木质锅盖下面飘出来的香气,真有立即掀开的欲望。好容易酸菜炖好了,在锅中放上灌好的血肠,煮上一小会,再把血肠切好码到盛好酸菜白肉的大碗上面,蘸上调好的蒜酱汁。吃吧,白肉肥而不腻,酸菜清爽可口,血肠鲜香嫩软,汤汁浓郁醇厚。这道美味的关东菜肴成了东北人年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

而今,东北酸菜已经家喻户晓甚至远销国外,一个朋友去澳洲居然买到了沈阳出产的酸菜。酸菜血肠也跟其他东北铁锅炖品一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东北炖菜风格。来东北,一定要尝尝东北酸菜血肠。

同类推荐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瞻仰黄河之母的仪态,脚踏崎岖盘桓的黄土地,吟诵“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这“天上来”三个字,是否给人以某种文化的启示呢?诚然,把黄河之源上溯于天,本出于一代文豪李白的天才创造。从文学角度看,这万古传诵的杰作,是对母亲河的讴歌,是对父母之邦的热爱;而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诗人于无意识中点出黄河与天的关系,恰恰昭示了黄河文明的某种特点。
  •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

    《气象谚语与历法节气趣谈》是一本有关谚语或曰气象谚语的科普性读物。全书共分两部分内容:谚语和历法节气。全书内容相当丰富,且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相当强。可作为中学生补充文学知识的课外读物,也可作为普通成人文学知识的自我充电读本。
  • 思想课堂-文学笔记

    思想课堂-文学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

    《好梦驻君留:奢华酒店》介绍了世界各地的10家豪华酒店,从酒店的区域、历史、风格、服务等方面出发,提示酒店背后所隐藏着的文化和生活内涵。酒店各有不同,有的是设计酒店、度假酒店,有的是历史悠久的豪华酒店,虽然坐落在不同城市,但均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延伸,并且为旅客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异国文化。书中附有酒店名称原文、地址、预定电话、网址等实用资讯。
热门推荐
  • 图解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

    图解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

    本书根据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体质和身心特点,突出中医传统养生保健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阐述了老年人的饮食、常见疾病、养生防病、心理健康、生活禁忌等方面的技巧。
  • 那年夏天起了风

    那年夏天起了风

    我用最美好的青春暗恋他,用最炽热的情感暖化他;而他心里藏着她,为了证明他的爱,亲手将我推入他人的怀抱;我用最纯真的礼待他,用最真诚的心感激他;但我不过是他要征服的女人中的一个而已,久经花海,他又怎会为我停留;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谁也拯救不了谁;如果你爱我,请放开我!
  • 校花的无敌神医

    校花的无敌神医

    道门奇葩楚遗风,医术精湛会武功。天生顽疾难治愈,二十岁就要归西。为见师姐最后面,偷偷下山觅芳踪。没有证件没有钱,只好先把垃圾捡。有天晚上去钓鱼,钓起一个大美女,谁知此女来头大,漂亮警花把他抓。从此生活全改变,各路美女身边缠,欲知后事怎发展,请你接着往下看。
  • 孩子他爹缠上我

    孩子他爹缠上我

    张深浅曾以为,失去了陈城君便失去了全世界,但是墨苏远却告诉张深浅,告别了过去才能遇到更好的,一直协议他们有了微妙的联系,可是墨苏远的生命里不只有她张深浅,对于抉择的问题,张深浅向来选择逃避,她不是个喜欢争抢的女子,她从来都是妥协命运,身边的人带给她的说有痛苦与折磨,让她退缩,最后的离开难道是为了告别过去?还是为了再次的相遇,张深浅并不知道,墨苏远其实只爱她,爱的没了自我与尊严!别人都说张深浅是替身,其实她才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一直是墨苏远心里最美的存在!其实他们的命运早就相连,从前是因为孩子,后来……后来是因为他爱她,她也爱他!
  • 魔纪

    魔纪

    这是一个发生在战乱年代的故事,关于信仰,关于战争,也关于爱情,那个年代诸神乱政、群魔乱舞,正义、公理、良知、信仰……,都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堕落的天使,不择手段的人界王者,神魔混合的奇异存在……,究竟谁,才能最后握住那烈火中的权杖?这一段血与火的争霸之战,带来的,将是重生,还是毁灭?尘埃落定,神魔隐去。而信仰坍塌之后,迷途中的我们,又将何以为继?.——我走出的每一步,都在向地狱迈进——如果你要去往地狱,请不要试着把我推向天堂.——你毁灭我的一切,我已再无所惧,现在我唯一拥有的,就是对你永世不灭的仇恨——我已成魔.QQ群号:30422667,欢迎大家进来交流。
  • 不咸不淡

    不咸不淡

    一个都市女性的感情经历,最后得到了爱情的故事
  • 红色童话:白雪公主

    红色童话:白雪公主

    《红色童话:白雪公主》收录了十八篇外国故事,里面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白雪公主”“杰克和豆茎”等经典童话,还配了数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的结构为读者描绘出了一个个奇异的魔幻世界和动人的美丽传说。这些故事除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吸引人外,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孩子读后可以得到真善美的启迪。
  • 商图

    商图

    我是个生意人,谁让我做不了生意,我就让他做不了人——卫子青一中考状元,二中养牛郎,三中四中打酱油,五中自古出流氓。堂堂“虎总”重生到“软妹”身上,而且成了五中这种奇葩学校的学生……这是老天把玩笑又升级了么?至于考大学什么的……好像逃课更对胃口吧。校外创业,玩转各种地下秩序与潜规则,从今天起,请叫我“硬哥”!
  • 无限之血

    无限之血

    地球上所有亡者的灵魂都会来到另外一个次元空间。而有一些灵魂却被强制参与一个叫做《无限之血》的死亡轮回游戏。据说在游戏中成功完成任务的人可以得到奖励和升级。而任务失败或者死亡的,将被永久性的抹杀灵魂!游戏一共有6个位面的服务器,可任谁也不曾想到,前5个位面的服务器里的参与者,居然是来自地球上以经消失的5个史前文明。冥冥之中,到底是谁在主宰着这一切?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而死后的意义又是什么?人的命运,究竟能不能自己做主?
  • 静默太阳系

    静默太阳系

    23世纪初,一颗来自外太空的陨石狠狠地撞击在了太平洋东岸,这直接导致地球地质板块大移位,海啸、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各国为了争夺地球上仅存的资源,爆发了资源争夺战,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然而平民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于是世界各地人民开始反抗政府,战争最终演变为人类大战,这导致世界人口从一百五十亿锐减至十亿。自称人类的精英的一部分人迁徙火星,抛弃了留在地球上的人们…活在这样一个地球上的陈靖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