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5100000031

第31章 治国先治家,家为“治”之始(2)

《曾国藩家书》中的曾国藩提倡的教育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是一味地让孩子学技能,导致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要去敬爱自己的父母。这样又怎么去爱他人、爱祖国?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不“修身”怎能“齐家”,何谈“平天下”?

从家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曾国藩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

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这也折射出我们教育的问题来,我们的教育似乎太过重视“才”,忽视了“德”的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百善孝为先,不孝父母何谈孝国

为孝者,最易疏于“色难”,孝有百种,当以无“色难”为大。

很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现代人都抛弃了,这是不对的。

对于做官之人来说是很多对现在来说是很有价值的,也很有社会约束力。其中一点就是“百善孝为先”,不孝父母就更不要说爱国了。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语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说明了孝文化在我国绵延几千年的理由。

我国古代很重视“孝道”,认为“忠臣必出孝悌之家”。作为传统的士大夫曾国藩也把“孝”作为居家之道的首条标准。“事亲以得欢心为本”是曾国藩做人处世的精华之一。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孝顺的人也如同世风一样,每况愈下,我们不妨先看看古人是怎样孝顺父母的,也许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次震撼。

曾国藩兄弟五人,他最长。其夫妇侍奉父母、与兄弟邻里相处之信条是以得欢心为本,故一家融和欢愉。也是由于养成了孝顺尊长、睦邻、周济他人、情意宜厚、礼物宜俭的家风,在亲族邻里赢得了威望。

曾国藩对“孝悌”有深刻的见解:“凡是孩子孝顺父母,一定是做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亲戚们都依赖他,远近之人都佩服他,父母也因此更爱他,这就是大孝。如果做人没有档次,办事毫无道理,为亲族所唾骂,远近之人都鄙弃他,从而给父母带来了羞辱,这样的人即使常常用美食供奉父母,也称不上是孝。敬神的人在那儿烧香发愿,也与孩子常常以美食供奉父母一样,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如果做人一丝不苟,办事有规矩,百姓信赖他,远近的人佩服他,那么神一定会保佑他。这样做比烧香许愿强多了。”

在曾国藩的影响和教育下,他们一家在当地做到了善待亲族邻里,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待,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吊。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感染教育许许多多的人。现在的人,或许被曾经奉为圭臬的《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吓怕了,对传统的“孝”多持批判、否定态度,以至于讲究孝道的人越来越少了。虽然《二十四孝》中的内容的确有些极端,但不是要你力行其中,孝的方式有多种,关键是孝的态度。

而我们的邻国,比如韩国、日本也是如此。“孝”的内涵深入人心,潜移默化中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长幼有序、尊师敬老都体现了这一点,这是一种“礼”,也是一种约定俗成、深入人心的道德规范。

如今,我们经常听到国内社会上一些离经叛道之人以及他们骇人听闻的新闻:有的弟兄六七个把母亲丢在医院里无人问津;有的用棍子拳脚打90多岁的老人;有的儿子种着父母的地却不给口饭吃;有的老父亲不幸丧命,几十万赔偿被儿子拿走不给老母亲半分;有的把老人驱出家门;有的突生一念用锤砸死老人;有的觉得老人是累赘,活活掐死……这些事件,放在以前,应该算得上“闻所未闻”的骇人事件,这些事件中的忤逆子根本不会被容得下。

很多杰出人物,在孝方面也做得很到位。

1962年,陈毅元帅从国外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患病多年,如今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当天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到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母子两人聊家常聊了很久。过了一会儿,陈毅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让他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他母亲见实在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安慰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这时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都抢着要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他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陈毅的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所以,父母或许理解你的“日理万机”,但工作繁忙、公务繁忙都不是理由,孝的方式很简单,也很多样,比如你的嘘寒问暖,陪陪老人唠唠家常等,只要是有心,平常的小事也足以尽孝。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都要经过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黄庭坚,苏轼的好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虽居高位,每晚仍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直到母亲去世。

李嘉诚,曾是华人首富。他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小时候,李嘉诚只要看到父亲在灯下批改作业,他都会默默地端上一杯浓茶,静静离开。

冰心,大家也很熟悉,幼时家庭贫寒。母亲买来的馍,她总要让妈妈吃第一口。后来挣来的第一笔稿费,就为妈妈买来了一个暖手壶。

或许有人说,孝与不孝是自己的事儿,关别人什么事儿?没错,但是别人会暗中认为,你有“忘本”,无论你官居何职,都会发自心底地排斥。都在暗中观察,你如何对待你的父母,如果被周围觉察不孝父母,心中就会腹诽不已。然而,现在由于这种事层出不穷,很多人有些麻木了。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即使你其他方面政绩再高,人缘再好,一旦别人知道你的不孝,就会对你这个人改观。要明白“百善孝为先”。

家丑不可外扬,一忍家中无“丑”事

家丑必是心丑,当改之,外扬者,丑则深矣。

世人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是有一定道理的,这点对于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尤为适用。有了家丑怎么办?有的时候需要忍,一忍家中则无“丑事”。

有人说,曾国藩素以相人著称,却相错了女婿。四个女婿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可惜都没挑好,结果,他们当中有的品性不佳,有的不求上进,有的体弱早丧。

曾国藩一生有两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同时他也在用同样严厉的要求来要求他的子女。曾家家风很严,几个子女在他的严格教育下,个个都知书达理。曾国藩的两个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在曾国藩的严格教育下后来分别成为了著名的外交家和数学家,但是,他的四个女儿们的婚姻生活却不尽人意,除了小女儿外,家庭都很不美满,而这一切都是曾国藩一手造成的。

曾国藩虽然是晚清重臣,曾经位极人臣,他的几个女儿也称得上是大家千金了。可贵的是,她们在曾国藩的传统道德观念的严格教导下,身上没有一点骄横、傲慢之气,也不是任性、顽劣,相反,她们个个符合“温良恭谦淑”的标准,知书达理,以相夫教子为本份,从不越礼。按理来说,如此家教涵养的闺秀,应该会觅得美满婚姻,然而并非如此。

四个女婿虽然都是曾国藩亲自挑选的,然而在挑选时,他不太看重女婿本人。曾国藩考察父母、家世,甚至联姻,都是考虑深远的,他与郭崇焘的联姻,还出于政治考虑。

曾国藩把他的大女儿曾纪静,嫁给了曾国藩的湖南老乡袁芳英的儿子袁秉帧。虽然袁家早年也算得上名门世家,可是袁家到了袁秉帧这一代已经开始没落。据说,连袁秉帧的工作都是曾国藩给介绍的。然而,袁秉桢品行相当不好,放荡凶暴。成亲以后,袁秉帧不仅不经常回家,还常常在外面花天酒地。曾纪静非常痛苦,因为曾国藩经常教训女儿要学会逆来顺受,不要因为丈夫行为不检点就回到娘家来,而应该回到夫家去照顾公婆。

同类推荐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梁漱溟最得孟子真传。这里不是说他学问好,而是说他有骨气。梁漱溟之与冯友兰,好比鲁迅之与胡适,不是一个档次。人得自然之道,当然浩淼如星空,浩瀚如海洋,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从这里来的。
  •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热门推荐
  • 孪生劫

    孪生劫

    孪生姐妹,心有灵犀,本应是天生的知己,同苦共乐,但命运却让她们分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各自背负着上一辈的恩怨情仇,最终不得不走向对立。天意弄人,让她们爱上同一个男人,面对着身负的使命和心爱的男人的诱惑,相互有着心灵感应的两姐妹,她们将何去何从?是姐妹情深还是利益至上?
  • 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抉择

    向左走向右走:一九四九年前后民间报人的出路抉择

    在1949年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中,一度寻求“第三条道路”的民间报人,如果不愿意离开“父母之邦”,就必须在国共之间作出抉择:要么留在大陆支持共产党新政权,要么追随国民党退居台湾。《新民报》主人陈铭德、邓季惺夫妇,带着对新时代的憧憬选择了前者,《世界日报》老板成舍我选择了后者。
  • 魔神之候选人

    魔神之候选人

    白磊出身平凡,工作不顺,在回家的路上出了一个车祸,既然得了一个魔神系统......他的魔神之路就此开始.......
  • 最后一次重生

    最后一次重生

    一次次从头开始,最大的烦恼不是如何变得更强,而是——当第八世的第四个女人,将第五世的第一位妻子和第九世的第二个老婆同时推下悬崖,他该先救谁?修文道,从字到词,到成语到诗文,最终一篇长文能建一方世界,将剑道、兽道、植道、丹道,全部踩在脚下。世界那么大,北地十三胡国,七十二路烟尘,江南四大王朝,七大世家,海外蛮荒无尽妖魔,这一世,都要去看看!
  • 魔道至圣

    魔道至圣

    姜兴仰天长啸,手指苍天,“我欲平凡一生,你却逼我修仙!我欲修仙自强,强肾健体娶妻生子!你却逼我杀人放火!人人称魔!”“咳咳,”一不和谐声音从姜兴身后传出,幻化出一黑烟缭绕的胖子,“不就是抢了抢法宝,杀了杀人,灭了灭山门……”胖子掰着手指不停说。“欲要止杀,唯有去杀。”姜兴无奈看着身后追击而来的近千修士。**********************************************本书慢热,不喜随便喷~反正你喷我也慢热~
  • 丑妃无敌:锦色如歌

    丑妃无敌:锦色如歌

    她醒来就发现自己变成了容颜丑陋的宫女,失去记忆,还莫名被他人下人般处处刁难,厌恶着她;深宫里的步步惊心,半路杀出来的未婚夫,狡猾似狐狸的王爷,冷情邪魅的皇帝,她迷惑于其中,终于查清自己的身份时,却发现自己的容颜居然也有秘密,她原来是……
  • 黑玫瑰骑士

    黑玫瑰骑士

    本书一般不会开金手指,不会有过分YY的情节,与历史不符或者与地球生态不符的描写,惟有一句话:这!不!是!地!球!
  • 时光荏苒,孤独守望

    时光荏苒,孤独守望

    “任冉小姐,我可以说你侵犯了我的版权吗?”“一个故事讲到一半就离开的人,有什么资格跟我讲版权”他无言以对…七年前她不喜欢人多,但总愿意为他挤在篮球赛观众席…他不喜欢嘈杂,但他总能在人群里一眼找到她,她的尖叫,是最大的动力…
  • 仙魔谕

    仙魔谕

    ............................................................................................................................................................................
  • 网游之三国霸主

    网游之三国霸主

    当霸王铁骑遇到虎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韩信对决诸葛亮,会是怎样的大战!霸王、吕布谁强谁弱?铁与血的较量,智与慧的碰撞!两个时代的霸主,跨时空的较量!且看三国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