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76000000049

第49章 日常生活(5)

人们并非生来就意识到日常生活的一切,或者说我们所在的社会。我们是通过社会相互作用才知道这些东西的,而我们学到什么又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社会以及我们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正如托马斯指出的,“如果人们确认情境是真实的,那么在他们的影响下,情境就成为真实的了”。如果某一社会的成员相信地球是平的、疾病是女巫们造成的,或者相信存在着像X 光这样的东西,那么,对于这个社会里的人来说,设想中的地球之扁平、女巫之出现和X光之存在就和他们所在世界中的其他特点一样,成为现实的一部分了。一个人在某一社会中的位置也影响着他或她对现实的看法。例如,一位百万富翁对社会经济制度的现实的解释可能与一位接受福利救济的母亲的看法大不相同。一切知识和信仰——包括我们自己的知识和信仰在内,都与它产生的时间地点有关。

伯杰和勒克曼在其颇有影响的分析中描述了现实的社会构想是如何完成的。这一过程包括三个不同阶段:

外化——当人们通过他们的社会相互作用生产出文化产品时,就出现了外化。这些产品是多种多样的 —物质产品、社会制度、关于人的本性的想法、对现实的认识,等等。这些产品被创造出来以后,对于它们的创造者来说,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外在的”东西。

客观化——当这些外化了的产品呈现出它们自己的现实,变得不再依赖它们的创造者时,就出现了客观化。换句话说,人们不再认为正是他们自己创造了他们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解释了现实。面对他们的思想和其他产品,他们觉得这些东西仿佛和山脉或月亮一样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产品变成了现实的又一个组成部分,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内化——当人们经过社会化的过程,知道了被设想为客观事实的现实,并使它们成为自己主观的“内在”意识的一部分时,就出现了内化。于是在相似的文化或亚文化中接受社会化的人就对现实有着同样的知觉。他们很少问一问自己的信仰从何而来,也难得了解当初产生这些信仰的过程。现实就是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复杂的社会相互作用过程而构成了。在相互作用中,人们集体地在世界上行动,又反过来受到自己的行动结果的影响。用这样的观点来看,日常生活中的常规和“现实”就都增添了一种崭新的意义。

2.虚拟社会的拓展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数字文明的时代,并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虚拟化和符号化的社会系统,这个社会系统破坏了人类以往的社会结构提供给人们的安全感和生活的连续性,变化和不确定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题,社会秩序也面临不间断的变革和重构。“网恋”、“网上聊天”、“网络交友”等的出现大大扩展了人类相互交往的范围,出现了现实社会日常生活交往所没有的新特征,其范围和内容都得到了拓展:

(1)交往场所的虚拟化。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日常生活的相互交往都需要物化的空间场所的分化,包括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场所以及相互之间的物理联结。网络的出现使信息的传递已经不需要现实社会中那种庞大的物理组合,而呈现一种虚拟的特性。“虚拟公司”、“虚拟社群”的出现使人们在网络中自我建构、设计身份、自我认定和呈现角色,形成“虚拟生存”。

(2)交往身份的隐匿性。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接受信息方不知道发送信息方的真实和全面的情况,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人们总是随便地选个假的名字参加网络讨论。网络社会所固有的这种特性带来了虚拟社会交往身份的“隐匿性”,即交往者相互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在网上每个人都会用一个虚拟的称呼来代表自己,如张三会为自己起一个“梦幻2001”的代号,那么在网上除了张三自己知道“梦幻2001”是张三以外,没有其他的人会知道。这种隐身的交往形式带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革,那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行动者的行为与自我相脱离,具体地说就是行动者不再为自己的行动、话语、姿势等是否损害自己的形象而担忧,因为对话的一切都是由自己虚拟的一个代号发出的,围绕对话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地位、身份、名声、形象、规范等只为这个虚拟的代号而拥有,社会规范和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在这个虚拟的空间范围内对个人行为失去了其社会性的约束力。

3.交往内容的自由化

网络交往是借助高科技手段进行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交往者不受地位、身份的限制,可以同时与多个对象进行平等交流。工作群体和非工作群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地理空间约束不再成为利益群体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性限制因素。“信息化正在消除时间和空间的壁垒……各网络之间不必考虑地理上的联系而重新组合在一起。”而且,由于交往疆域的扩大,网络社会的包容性增强,人们可以克服传统交往模式中的社会性障碍和心理障碍,因而使个性得以充分施展,只要不触犯法律,每个人都可以尽情表现自己的个性,交往的内容获得最大的自由。

4.虚拟社会的消极作用

虚拟的网络社会使人们的交往面扩大,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却因此大大减少,交往质量令人怀疑。比如“网恋”增加了彼此的想像,比起“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来更加朦胧和浪漫,但这种感情是建立在对方的文字述说和自己的想像之上,何时能将对方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缺乏真切的社会化环境,长期沉迷于虚幻世界,会使人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从而给人的社会化带来障碍。网络使“遥远的人变亲近了,身边的人变遥远了;陌生的人变亲近了,亲爱的人变疏远了”。

本章小结

1.日常生活是社会学微观研究的领域之一,日常生活研究的主要解释理论有现象学的社会学、符号互动论、拟剧理论、本土方法论和交换理论。

2.规范通常被理解为某种公认的必然的秩序,实质上就是指标准、规则、章程和模式的集合。日常生活中的规范可划分为公开规范和隐蔽规范两种。所谓公开规范,是指群体、组织和社会公开宣布的规范,比如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各种规章、规则、制度等,那些没有公开宣布,但是已经内化为人们行动的指导标准的道德规范,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标准也属于公开规范的范畴。隐蔽规范主要是指公开规范不禁止也不提倡的,被人们默默遵守着的那类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某些机会和资源的争夺常常使用隐蔽规范,比如职位的升迁,隐藏着拉关系、走后门等活动,这些活动也是有规矩可循的,在中国叫“路子”,不懂得这套规范叫做“不识路子”,而这套路子就是人们所默默遵守的隐蔽规范。

3.社会规范的产生是有其特定原因的。公开规范的产生是为了协调个体、群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隐蔽规范产生的原因并非是协调群体利益的结果,而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利己主义自发倾向的结果。隐蔽规范具有隐蔽性、利己倾向性、擦边性和狭隘性等特征。公开规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和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来促进社会整合。隐蔽规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社会失范的风险性和社会的不公平上。

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别人的行动和意图主要在于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自我的概念,而决定我们在不同的情景下表现自我的不同方面则在于我们当时的角色。

5.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存在大量的非语言交流,它有两种重要的形式:一是体态语言,二是个人空间。理解这些非语言交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有重要意义。

6.现实是由社会构想出来的。人们不能直接领悟“摆在那里”的现实;人们创造出对现实的共同解释。现实社会的构想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外化、客观化和内化。

7.虚拟的网络社会扩展了人类相互交往的范围,出现了现实社会日常生活交往所没有的新特征,其范围和内容都得到了拓展,主要表现在:交往场所的虚拟化、交往身份的隐匿性、交往内容的自由化和虚拟社会的消极作用。

思考题

1.试述日常生活微观研究的几种解释理论。

2.什么叫公开规范?什么叫隐蔽规范?

3.隐蔽规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4.如何理解公开规范和隐蔽规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5.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自我是如何形成的?

6.日常生活中的非语言交流有哪些?

7.试述现实的社会构想是如何完成的。

同类推荐
  •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西部开发中的『三农』问题研究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在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中,最突出的仍然是“三农”问题,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又是农民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民生活的改善,而且越来越影响到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影响到农村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可以说,“三农”问题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

    各类大专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亦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然则不少学校教学混乱、各执其词、鱼龙混杂、莫衷一是。教师队伍后继乏人,即使一些老牌院校亦显青黄不济之象。有感于此,遂执拙笨之笔,集散乱之思,拾荧光之火,尽绵薄之力。斗胆放异响之厥词,虚心集八方之斥讨,微心可鉴!
  •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的法理与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中的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为例,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来分析政府职能转移的法律规制问题、网格化管理中的网格员队伍建设问题、以及宜昌市探索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和宜昌特殊的三峡移民管理机制创新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热门推荐
  • 异界之战

    异界之战

    科瓦里拉·若兰,与魔都一同诞生在异界鬼海大陆上的国家,拥有着异界五分之二左右的领土,而其余领土,却被一群残暴的魔怪占据着....异界大约在千年前,本是人与魔安详和平生活的世界,但却因一些冲突和矛盾,打破了那沉静的安宁,从此不再和蔼可亲。但在大规模战争即将慢慢爆发时,却被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赵宇平息了.....生与死,悲与乐,都在故事里一幕幕的上演着.........“仿若是梦,该多好!”
  • 勇者太忙:强女求上任

    勇者太忙:强女求上任

    作为七星勇者,打败魔王就能实现任何愿望!作为伟大的女主角,居然只是普通人?!开什么玩笑!那边的七人,别跑,让姐拿走你们的力量!哼哼,勇者这么忙的事情,就别客气让给姐啦!——某腹黑女伸出魔爪,一脸腹黑~新作求支持~!!!
  • 墨引皇

    墨引皇

    被自己的好友坑到穿越,藜墨玄表示十分内伤...但是,咱藜墨玄主职是啥?占卜啊!哪有神兽?咱会算!哪有神药?咱会算!哪有无上法器?咱会算!哪有美男?咱...某男:藜墨玄,你敢算,我今天就吃了你...
  • 异域穿越:皇子殿下的傲妃

    异域穿越:皇子殿下的傲妃

    她莫名其妙穿越到了一个陌生帝国,为了找寻回家的路,女扮男装参加皇室的侍卫选拔,却被邪肆的二皇子看上,做了他的侍从……不料他识破了她女扮男装的伎俩,露出了疯狂的一面,阴冷、暴戾……再次回到这个国度,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他--耶塔拉斯帝国的君王,奥格乐索普二世,让王后的宝座空留了三年,只为了等一个逃跑的女人……
  • 进击的三国战纪

    进击的三国战纪

    当诸葛剑豪新建号,九星连珠卷走了他,拯救世界。
  • 圣魔一线间

    圣魔一线间

    圣与魔一线之间,谁是圣谁是魔?笑到最后者自能定义!乱世少年,兄弟相依,红颜相伴,与魔斗勇,与圣斗智,一步一印,铸就不朽传奇
  • 豪门夺情:先婚后爱

    豪门夺情:先婚后爱

    他本该是成为她姐夫的人,却在姐姐生日的宴会那天,强行地占有了她。他明知道这场婚礼出现了巨大的纰漏,还是执意地囚她在他的牢笼。她的心里装着另一个男人,他的心里装着满满的仇恨。他们的爱情该走向哪里,是穷途末路,还是彼岸花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单身狗的告白
  • 大道追随者

    大道追随者

    千千万万的修真者中,成神者寥寥无几,更别说成圣了。大多数人不是自爆而亡就是被天劫击得灰飞湮灭。成神可以纵横于整个宇宙,成圣可以纵横于N个宇宙。无论是仙还是魔,最终都会进入神界,这就是殊途同归。特殊的人有特殊的修行的修行方法,谁能跳出以往的修行方式而自创一种修行方法呢?
  • 老板的思维

    老板的思维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书,它试图为读者提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指导思想、一般思路和基本原则,并精选了大量相关的实战案例以加深读者的理解。本书试图以资源效率为主线,将各种工商管理理论的精华内容串连起来,并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全书共分为理念篇、诠释篇、实务篇三部份。其中理念篇着重介绍资源效率视角对“管理理论从林”、企业、企业家、资源、价值、效率等各种概念的理解;诠释篇主要从资源效率的视角来诠释企业的一些常规经营管理活动;实务篇则是介绍以资源效率思维来开展的一些经营管理活动,这些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着眼于业务的效率管理活动,以及着眼于某一种或某几种资源的资源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