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气得发抖,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得放了蔺相如回去。结果,秦国也没有给赵国城,赵国也没有给秦国璧。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
几年后,秦王又派使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表面上说是秦赵修好,暗地里是想对赵王进行暗算。赵王很害怕,想拒绝不去。蔺相如和赵国的大将廉颇认为不去是表示赵国懦弱和胆怯,应该去。赵王接受了这个意见,决定去渑池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在国内作了布置,以防发生意外。
公元前279年,秦王和赵王相会于渑池。在筵席上,秦王酒兴正浓的时候,轻蔑地对赵王说:“我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鼓瑟让我听听。”赵王忍气鼓瑟。这时,秦国的史官急忙上前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赴会饮宴,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认为这是对赵国的莫大侮辱,十分愤慨,立即走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音乐,请秦王敲敲瓦缶,以使大家高兴。”秦王大怒,厉色拒绝。这时蔺相如再走向前,跪在秦王面前,捧着瓦缶请秦王敲击。秦王还是不肯。蔺相如愤怒地说:“就在这五步之内,我就可以用颈血飞溅到大王的身上!”秦王左右的侍卫都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眼大声喝斥,吓得那些侍卫一个个不敢动手。这时,秦王感到害怕了,勉强敲了一敲瓦缶。蔺相如也叫赵国的史官把这事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的大臣们看到此种情景,甚为不快,便挑衅地说:“请赵国拿十五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接着说:“请秦国拿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虽然在宴会上秦王施展了威逼、恐吓手段,都不能使赵国屈服。蔺相如保卫了赵国的尊严,大长了赵国的志气,大灭了秦国的威风。这时廉颇在赵国边境上集结了大量的军队,防止秦国的侵犯,秦国也就不敢妄动。
由于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赴会的功劳很大,赵王拜他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高兴,宣言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攻城掠地,出生入死,立下很大的战功;而蔺相如只是凭着口舌,说说而已,如今地位反而在我之上,况且他是出身微贱的人,我屈居在他之下,感到羞耻。我如果见到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一番。”
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里,蔺相如每次出门,避让廉颇;常常装病不上朝,不想和廉颇排地位高低。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望见廉颇从对面来了,他命令把车子赶到偏僻的地方躲避起来。蔺相如的门客很看不惯,纷纷的说:“我们离开自己的亲人来投奔你,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道义。今天你与廉颇位禄同等,廉颇放出恶言来你就害怕,就躲避,我们接受不了,让我们回去吧!”
蔺相如坚决留住他们。问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众人都说:“那当然比不了秦王。”蔺相如说;“秦王逞他的威强,而我敢于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虽然我蔺相如愚笨,难道就独独害怕廉将军吗?我想,强大的秦国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的缘故。如果我们两人相斗,正如两虎相斗,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我所以那样对待廉将军,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不计较自己的私怨。”
这些话被廉颇听到了,很受感动,感到十分惭愧。于是他袒开自己的衣服,赤着上身(这是自认有罪的表示)背着一荆条,登门向蔺相如请罪(“负荆请罪”),说:“我是一个没有见识、气量狭小的人,没想到你竟能这样的宽恕我!”
从此以后,他们两人结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长时期内秦国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纸上谈兵”的典故
人们往往用“纸土谈兵”这个典故来形容那些夸夸其谈而又理论不联系实际的人,那么,这个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呢?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军事空谈家,名叫赵括。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机智善战,曾于公元前270年,大破秦军于阏与(今河北省武安县西),使秦国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挫折,为赵国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封他为马服君。赵括自少年时代起,就熟读兵书,善谈兵法,连他的父亲也驳不倒他,自认为天下无敌。然而他的父亲却不认为他具有真正的军事指挥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他说:“战争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以极为严肃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而括却把它看得轻而易举,这就一定要坏事!”
当时正处在列国兼并剧烈的时期,秦国势力最大。秦在打败了南方的劲敌楚国之后,将战争的重点转向北方。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县),把韩国的上党郡完全和本土隔绝,韩国大为惊慌,最后决定请求赵国发兵取上党十七县,以抵制秦国。赵国派遣以勇气闻名于诸侯的大将廉颇,带大军驻守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
面对强大的秦军,廉颇筑壁垒坚守,采取防御政策。秦军屡次挑战,赵军都按兵不动。两军在长平相持三年,不分胜负。于是秦国采用反间计,派间谍携带千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并散布流言说:“秦国最怕由马服君的儿子赵括领兵,廉颇倒是容易对付的,而且他快要投降了。”这时赵惠文王已死,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立。昏愦的孝成王对廉颇的坚守政策早已不满,又听信了流言,于是马上撤换廉颇,以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他的职位。
当时,赵奢早已死去。赵括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去对赵王说:“请大王不要用括作将军,括的品质和他的父亲完全不同。他的父亲作将军时,很得军心,大家都拥护他,大王所赏赐的物品,他都分给部下同享,一旦接受命令,就一心为公,不再过问家事。而今,括做了将军,马上变得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自以为了不起,两只眼睛尽往上瞧,对部下毫不关心,没有人敢接近他。大王所赏赐的金帛,他全都搬到家里,并乘有利可图的时机,购买田宅,一心谋求个人的私利。这种作风和他的父亲相比,哪里有半点相似之处,希望不要用他,以免耽误国家大事。”赵王回答说:“我的主意已定,不再改变了。”赵括的母亲又说:“既然如此,将来括若是有了不称职的地方,请不要连我一同问罪。”赵王允许了。
于是赵括走马上任,一到长平,就把廉颇原来的决定全部改变,将官全部调换,大举出兵进攻秦军。
这时,秦王见赵王中计,暗自高兴,密派能征善战的白起为上将军。白起先在正面佯败后退,另外又布置了两支奇兵,迂回抄袭赵军后路。赵括不知是计,乘胜追击,直攻到秦军的壁垒之下。秦军坚守阵地,赵军不能攻入这时秦军的一支奇兵二万五千人已经断了赵军的后路,把赵军切为两段,使其前后不能呼应。另一支奇兵五千人直捣赵军的壁垒,使赵军失去了根据地。秦军又出轻兵进攻赵军,赵军屡战屡败,只得临时筑壁固守,以待援军。秦昭王听说赵军粮道已断,亲自往河北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往长平,阻绝赵国的救兵和粮饷。赵军被困,断粮四十六日,饥饿的士兵杀人相食。赵括分兵四队,轮番反攻不能突围。最后,他亲自率精兵搏战,被秦军射死。赵军失去主将,军心大乱,四十多万赵军投降秦国。白起怕投降的赵兵寻机造反,仅把战俘中年幼的二百四十人放回赵国,其余的全部活埋。
赵括只知道背诵兵书上的教条,空谈军事理论,而毫无实践经验,不懂随机应变,结果长平一役就断送了赵国四十五万大军,使赵国元气大伤。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历史教训啊!
从此,人们把那些空谈理论教条,不注重实践经验的恶劣作风斥为“纸上谈兵”。
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
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见于《战国策·赵策四》及《史记·赵世家》。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群星灿烂、人才辈出的时代。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专门研究解决社会政治问题,掌握富国强兵的道理,以便他们能够游说君王,取得高位,实现他们的主张。因此,他们把前人游说君王的言论汇集成册,做为学习和模仿的借鉴,这就是后来流传下来的《战国策》。
现在传世的《战国策》一书,是西汉人刘向把流传下来的《战国策》重新加以编纂而成。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西汉帛书。其中有一部帛书,文字约半数与今本《战国策》相同,经过整理后出版,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其中也有《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这个故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发生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65年)的赵孝成王元年。当时,赵王才即位,他的母亲赵太后当权。秦国利用赵国内政外交都比较困难的机会,乘机向赵国大举进攻。当时赵国力量较弱,只得向齐国求救。可是齐国一定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作人质,才肯出兵为他们解围。
赵太后非常喜爱自己的小儿子长安君,舍不得让他远离自己去齐国做人质,因此不肯答应齐国提出的这个条件。大臣们看到秦国的攻势愈来愈猛,齐国也不来救兵,一个个很着急。因此极力建议赵太后答应条件。大臣们的强请,惹恼了赵太后,她下命令说,“谁敢再提起要长安君作人质这件事,我就吐他一脸唾沫,”大臣们吓得再也不敢上前了。
就在这气氛十分紧张的时候,左师(官名)触龙请求见太后。太后以为他又是为这件事而来,怒气冲冲地等着这个不识时务的老头子。触龙进去后,缓缓地迈着恭敬的步子,走到太后前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走快了不行,所以许久没来给您请安。虽然我自己原谅自己,但我总担心着您的身体情况,所以我挣扎着病体,来看望您,”太后说:“我平时走路不多,全靠坐车行动。”触龙问,“这样下去,饮食就要减少了吧?”太后回答说:“我胃口不好,全靠吃点粥过日子。”触龙接着说:“我的食欲也不旺。但每天强使自己散三、四里路的步以后,就稍微比原来多吃一些,身体也就好一些。”太后说:“象你那样,我可做不到!”经过这一阵子寒暄,太后的怒气消了一些,气氛慢慢缓和下来。
于是触龙向赵太后请求说,“我的小儿子舒祺,很不成器。可是我年纪衰老了,比较偏爱他。在我入土以前,不怕冒犯天威,希望您给他安排个好差使:让他当一名卫士,保卫王宫。”太后回答说:“好吧!”接着,触龙把话题一转,就转到究竟是男人爱小儿子,还是女人爱小儿子这些家常上来了。太后笑着说:“还是女人爱小儿子比男人更厉害些!”触龙反驳说:“这不见得吧!我看您爱女儿燕后,就胜过爱长安君,”太后争辩说:“你错了,不象爱长安君那么厉害!”触龙接着说:“父母疼爱孩子,就要为他们的长远打算。燕后出嫁时,她上了车,您还要拉着她的手哭,想她嫁到远方去,心里舍不得,觉得难过。车走了以后,您还是总惦记着她,祭祀的时候,您还总要为她祈祷:‘千万保佑她别出什么错,以免被退回来。’您这不正是从长远考虑,希望燕后能生子育孙,永远能在燕国相继为王么?”太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连忙说:“可不是嘛!”触龙又说:“三世以前,赵王的子孙封侯的,今天还有人继承侯位么?”赵太后想了想说;“没有了。”触龙又问:“不光赵国,别国还有这种人吗?”太后算了算,说:“也没有什么人了。”触龙接着说:“是不是国君的子孙就一定没有好下场呢?不是的。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地位虽高却没有什么功劳,俸禄优厚却又没做出什么业绩,而权力又太大了。和这个道理一样,现在您一味提高长安君的地位,赏赐给他肥沃的土地,加重他的权力。但您却没想到趁着现在让他为国多立功劳。一旦您去世了,长安君能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因此,我才说您为长安君打算的太近了,为他的今后还不如为燕后安排得长远些。”
经过触龙这么一讲,赵太后想开了,说:“你说的对呀,任凭你让他去做事情吧!”随后,赵国准备好了一百辆车子,带着礼物,把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齐国立刻出兵给赵国解了围。
赵国有一个著名贤人叫子义的听说了这件事,说道:“国君的后代,和国君是亲骨肉的关系,还不能只靠着没有功劳而取得的高位,没有劳绩而取得的优厚俸禄来保持住他们的财产和权力,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呢?”
这个故事说明了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初期,统治阶级内部不断进行财产和权力的再分配,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这个意思。一些统治者,把他们的子女派往别的国家或让他们参加一些政治活动,为的是使他们得到锻炼,加强与邻国统治阶级的联系,从而提高他们的威望和权力,以取得本国地主阶级的信任,保持住他们的统治地位。
“窃符救赵”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剧烈的兼并战争过程中,随着“合纵”、“连横”的战略形势变化,秦国不断地对山东六国进行攻战,兼并了六国不少的地方。同时又逐渐灭了六国以外的一些小国,成为战国后期力量最强大的一国。为秦始皇“兼并天下”,统一中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在这一系列的兼并战争过程中,秦国军队在一些战斗中的残暴行动,也引起了山东六国人民的义愤和六国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