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54900000220

第220章 戶政九賦役四(6)

方伯屢上曾文正稟牘。謂一律普減。是亂後之殊恩。減重不減輕。是救時之惠澤。 朝廷尋常恩施。猶諄諄於無濫無遺。況歲蠲百數十萬之金錢。以甦民困。身任其事者。乃不計出萬全。濫及於不必減之下則。反遺乎不能全完之錢糧。能不引為己罪。其治此事。多出親裁。不由幕客。曾文正雖先與駮難。後亦獎其治事之忠。委曲從之。而宮允減賦記中。於方伯顧多微辭。劉公向為江蘇州縣傑出之選。有循吏稱。江蘇減賦全案中。載其官文書。亦足見誠囗。宮允平生以經濟自期許。潘文恭當國時。曾以其名與林文忠姚石甫同薦。讀其文集。未嘗不歎其用心抗志。迥不猶人。校邠廬抗議。則多不可行之論。當曾文正駐安慶時。請兵公啟。指陳形勢。援證古今。文正為之傾倒。減賦一事。留心三十餘年。而卒成之。今之林下縉紳。豈易有此。劉公亦引減賦為己任者。彼此乃多不滿。豈所謂意見未除者與。戶部必欲留百二十萬之漕額。謂請減額徵地丁漕項。非老成謀國所宜出。所持非不甚正。然其言曰。裁有定之賦。開無藝之徵。謂指釐捐與。今之釐捐。資用甚繁。未必因地丁徵足而遂罷。內寇海防至急之時。未聞加賦。是 本朝斷無無藝之徵。此亦危詞虛論耳。且百二十萬之米數。二百十五萬之銀數。既不考寇亂以前曾否辦此。又不問寇難以後能否辦此。而但持侃侃之論定案。至今二十餘年矣。實徵之數。起運米及銀。均不滿百萬。虛災虛歉。一如曩時。而且過之。曩者災則蠲。歉則緩。祗二途耳。今則有所謂薄收。有所謂不敷工本。有所謂未屆徵限。一歉也而有曰較重。曰稍次。曰緩徵之歉。日減成之歉。曩者蠲減分數。銀米一也。今則有米減數釐而銀減數成者。有徵米而不徵銀者。曩者緩徵之賦。次年麥熟。或秋後帶徵。否或遞緩也。今則有由遠及近次第帶徵一年者。荒田則有已熟而復荒者。蓋定額虛懸。徵解不足。不得不設法以遁於額之外。而名目愈眾。途徑愈歧。徒剝 朝廷之正供。入官胥之囊橐。而紳衿舉貢得以抵州縣之瑕隙。而持其短長。大戶小戶包戶一如曩日。徵數愈以不足。荒歉之名目愈以增多矣。夫以戶部原奏而言。有漕八省。歲共徵米四百五十餘萬石。歲支放款三百餘萬石。有盈餘一百餘萬石。江蘇四府一州地丁歲額銀一百四十餘萬兩。本省兵餉等支款七十七萬餘兩。亦恆贏數十萬兩。而漕項歲額六十萬兩。向以六分辦運。其餘四分。例應報部候撥。謂之四分漕項。州縣恆賂部胥。不報完不議處。正供銀米中。所謂官墊民欠。率取給於是。凡此皆不減之減。暗耗於不覺者。曾李乞  恩初奏。  詔書坦然從之。惜當時請減之數。籠統而未分晰。故  恩詔中。亦不能定其數。儻原疏以為蘇松浮糧。雍乾兩朝。僅減銀六十五萬。而未減米。今當大難之後。民困較雍乾時又不啻倍蓰。請仿   祖宗朝恩免之數。再減蘇松太浮糧六十餘萬石。而仍減四府一州地漕銀十成之二。得  明詔宣示其數。則戶部之辭不得入。而五折四折九折六折不得體之說。亦不致貽譏。惜宮允之未計及也。

後來減銀不得請。不得不破地丁奏銷全完之向章。奏銷例准開欠。計所欠分數議處。江蘇獨迫以全完。有欠者。不照分數。候部處分。而持疏糾之。州縣以此不敢開欠。而惟以災歉為遁計。是以例定奏銷處分。在江蘇久為虛設。劉公護撫。主奏請。不曰此後地丁不能全完。宜復奏銷議處之舊例。而曰減漕後。地方官自宜激發天良。均平催徵。第恐託詞民窮。文其怠玩。不定考成。何懲惰誤。例載地丁欠不及一分者。停其升轉。罰俸一年。欠一分者降一級。欠二分者降二級。欠三分者降三級。欠四分者降四級。俱令戴罪徵收。欠五分以上者革職。請申明定例。奏銷時。將未完銀兩。按分計考。戶部始無以難之。若以實情入疏。恐必駮也。當時鎮江府知府金香圃太守以誠上議言。蘇松財賦甲天下。而民則猶是民也。逋負逃亡。何地蔑有。錢糧之不能全完者勢也。上司以為操之不急。則州縣無所懲。於是兌漕與奏銷地丁時。有欠完者。輒持疏嚴劾。號於眾曰。不全完者有如某某。而按分數計考成之例竟廢。州縣懼罹重譴。徵不足。則浮收勒折以補之。補之猶不足。則挪移徵存漕項買米以足之。虛報全完。謂之官墊民欠。四分漕項。不敷動墊。惟遞年捏歉請緩。巧為騰挪。多一分鑿空之災歉。即少一分運解之錢漕。州縣墊一石之漕糧。交代抵數兩之漕項。 國家兩受其敝。蓋全完之說有以啟之。特參之嚴有以迫之。其咎不盡在州縣也。近年起運正漕一百萬石。徵完者不過六七十萬石。視原額不及五分。此外三四十萬石。皆動缺徵存漕項。及例應緩徵銀。以買補之。百獘叢生。得不償失。每屆豁免。動缺存庫不下四五百萬兩。自道光初年至今。共不下二千餘萬兩。攤補既成虛說。禁革亦為具文。使不務全完之虛名。而儲二千萬之實款。何至府庫空虛若是。正本清源。其策有二。一曰量減賦額。不准捏報災荒。一曰明定處分。完七分以上者免其特參。按未完分數照例議處。否則威令所驅。獘源難塞。正賦既明減於特降之  詔書。又暗減於無憑之災歉。四分漕項。復陰耗於官墊民欠之中。不數十年。度支日絀一日。恐流獘轉甚於未減賦時。不可不深長思也。金君由幕而官。洞悉癥結。故其議特警動。今日之流獘。已預燭於幾先。不可謂為躗言。宮允記中。所謂候補道某上說帖者。即指此。後來劉公疏請復地丁奏銷成例。意仍本此。而宮允之詆金君。亦過當也。戶部飭減浮收。減賦全案書中。載同治五年七月十八日奉  上諭。據李鴻章將減定徵漕餘耗折價各數查明具奏開單呈覽四府州屬共減去浮收米三十七萬四千六百餘石錢一百六十七萬六千二百餘串又徵銀減去浮收錢四十萬餘串囗即泐石永遠遵行鎮江府屬四縣減去浮收若干囗再酌核奏明辦理欽此。乃院奏司詳。全案中均不載。所謂減定餘耗等數。使人無從考知。折價之數。視市值為增減。按年奏明。免州縣高下其手。本折仍聽民便。此善政也。然奏案每較時值有增。所謂餘耗者。上供正耗之外。每石酌收餘耗。為州縣開倉運米諸費。浙省每石收二斗五升。謂之耗米。江省先定三斗。不知值何年米貴之時。有人謂折錢一千文。與米三斗不相上下。自是米價雖遞賤。而一千文則督撫年年奏仍之。藩司且給示泐石焉。別有五十二文者。則向隨正漕徵收之腳費錢。以抵減缺之南糧也。減漕為近年一大政。長夏無事。取全案一書。與顯志堂集同觀。遂撮敘其始末曲折。而以漕額減數濟運各款減定科則浮糧考囗四者附著焉。

漕額減數

蘇松常鎮太四府一州。額編漕南米豆二百二萬九千一百七十四石零。計蘇州府屬。額編八十七萬七千五百六十四石零。減漕案內。減免三十二萬六千六百三十二石。仍徵五十五萬八百餘石。松江府屬。額編四十二萬七千四百六十一石零。減漕案內。減免十一萬六千五百四十四石零。仍徵三十一萬九百餘石。太倉州屬。額編十五萬三千四百三十二石零。減漕案內。減免四萬二千八百七十七石零。仍徵十一萬五百餘石。蘇松太三屬。共額編漕南米豆一百四十五萬八千四百五十餘石。戶部奏三屬額徵一百二十一萬餘石者。除南米計之。非實數也。常州府屬。額編三十五萬五千九百八十石零。減漕案內。減免三萬五千五百九十八石。仍徵三十一萬九千九百八十二石。鎮江府屬。額編二十一萬四千七百三十五石零。減漕案內。減免二萬一千四百七十三石。仍徵十九萬三千二百六十二石。常鎮二府。共額編漕南米豆五十七萬零七百十五石。戶部奏二府額徵四十五萬餘石。亦除南米計之也。蘇松太常鎮。共減免漕南五十四萬三千一百二十六石零。仍實徵一百四十八萬六千四十八石零。內有兵行局恤等南米二十八萬餘石。留南坐支。計實應交倉米一百二十萬餘石。除去給丁耗米。正兌米一石。徵耗米四斗。以二斗五升交倉。一斗五升給丁。改兌米一石。徵耗米三斗。以一斗七升交倉。一斗三升給丁。撥補白糧。白糧為 天庾玉粒。舊額二十餘萬石。乾隆年間。改漕十二萬石。並減白糧經費。實徵十二萬九千七百八十石零。內除給丁餘耗舂耗水腳食米盤用耗外。實起運米七萬二千六石零。向遇災蠲核分確數後。仍於漕糧內撥補足數。計實應交倉漕米九十九萬六千餘石。白糧七萬二千餘石。

濟運各款

向來旗丁兌運之年。需索州縣。每正漕一石。自五六錢。至七八錢。白糧津貼。每石至一兩以外。謂之幫費。道光六年。初行海運。漕政一清。咸豐年間。創提州縣節省幫費。曰海運津貼。每米一石。率另提銀一兩。明導以浮收勒折。同治四年侍郎殷兆鏞奏請禁革。署督李伯護撫劉公。於是年九月奏定浙省海運每石需費八錢。隔省跋涉。所費較增。蘇省自應從減。沙船水腳神福犒賞挖泥縴夫等七款。以及津通經費。每石需銀七錢。約需銀七十四萬八千餘兩。各縣支銷春耗並沙船經剝食耗籌備二升餘米等。共需米十五萬三千五百餘石。今裁除津貼。查有節省丁耗贈五改糙盤舂並行月糧等。減剩應徵米三十二萬一千九百二十餘石內。抵支需用米十五萬三千五百餘石。仍餘米十六萬八千三百八十餘石。每石二兩。變銀三十三萬六千七百餘兩。又提蘇糧道節省給丁銀二十八萬一千八百餘兩。又提江糧道一半節省銀四萬一千八百餘兩。又蘇太等五衛應解屯折漕項銀一萬九千二百餘兩。金山幫屯田津貼銀八千八百三十兩。以上共可得銀六十九萬八千六百餘兩。尚有不敷銀四萬九千餘兩。飭查各衛幫屯田確數酌提津貼。再有不足。於蘇糧道庫四分漕項內隨時湊撥。不得逾每石七錢之限制。如復河運。即將前項銀米。各歸本款支用。向提津貼。即州縣之浮收。浮收盡革。正用亦敷。如有狃於積習。恣意巧取者。立予嚴參。

減定科則

蘇松太三屬。原科二百數十則。除五升以下各則不減外尚將二百則。極重之二斗三斗四斗以上者。概減為一斗一升起科。其餘各則。遞減十分之四之三之二之一。以及數釐。約分七等。減剩各則。以一斗一升為斷。總核分數。以三分之一為斷。有原額科則表。有新定科則表。新科凡一斗一升者四則。一斗一升以下一斗以上者十九則。九升以上者七十五則。八升以上者十九則。七升以上者二十二則。六升以上者二十三則。五升以上者二十八則。四升以上者六則。綜為一百九十六則。而沿海優減不與焉。優減者。以三分之一攤減各則。尚餘米一萬五千餘石。於常昭華奉金上南川太鎮十廳州縣。沿海瘠區各田灘。已減後。又擇尤遞減十之一二或數釐也。別有沿海優減冊。常鎮二府。按原額各減十分之一。惟鎮屬之丹徒一縣。舊科有一斗四五升者。十分減一。今新科仍有一斗三升以上者三則。田數居十分之一。米數居十分之二。其餘則七升以上者一則。六升以上者八則。五升以上者二則。四升以上者三則。三升以上者五則。二升以上者六則。一升以上者四則。一升以下者五則。綜為三十七則。常熟減定一斗六勺零。九升九合零。九升七合零。八升四合零。六升九合零。五升六合零。五升八抄零。共七則。昭文減定一斗七勺零。九升九合零。九升七合零。八升四合零。八升三勺零。七升二合零。六升九合零。五升九抄零。共八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万古绝妃

    万古绝妃

    传说,所罗门王死后,巴比伦人入侵,导致七十二魔神重回世间……第一次写文,实在不会写简介啊(╥ω╥`),简而言之,就是与七十二魔神有关的……
  • 这个姐姐有点壕

    这个姐姐有点壕

    一介元素女神因前期少不更事错认了一位人面兽心的师父,在她独自一人在摸爬滚打探索中默默升级成为万众仰慕的女神之后他再度出现的她的面前,“徒儿,跟为师回去。”“Oh,no!”她要与命运抗争,她不要过这种任人宰割的生活,于是[生存元素online]内每天都上演着某女神谋杀亲师的一幕。
  • 蒹葭苍苍:再爱一次不嫌多

    蒹葭苍苍:再爱一次不嫌多

    他把她紧紧的按在墙上:“在那深宫大院里等着我去接你!”她推开他上了那辆富丽堂皇的马车:“忘记我,开始你的幸福生活!”看着车轮渐渐远去,他手握的很紧:“没有你我怎能幸福?”他低头看着手中的长剑:“为了你,弑君又算得了什么?”
  • 吾本灼华:夏歌未晚

    吾本灼华:夏歌未晚

    她,杨柒艺,生于古武世家,却爱上了一个永远不会爱她的人,她愿为他放弃嫡女的身份,追随他到天涯海角,爱他爱到生死相随,什么都愿意放弃。然而就是这样天真义无反顾的追爱,却让她含恨离世,对爱情再不是那般轻易放弃所有。再世为人,她是杨国公杨一展的嫡三女,三年前风光无限曾在宫中的百花宴上艳冠群芳,才华遍地,灵力问鼎,是帝都灵力中的佼佼者之一,三年后才华灵力皆消散,被称作帝都第一傻子,至此受人冷落,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傻子。她的到来,打破了禁忌,拥有了五灵根,却依旧不相信爱,她只相信世态炎凉,然而却遇到了他......
  • A Defence of Poesie and Poems

    A Defence of Poesie and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音乐之语

    音乐之语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近500位著名音乐家、名人有关音乐艺术、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演奏等方面的名言一千多条。
  • 特种兵之叶王

    特种兵之叶王

    他是一代绝世兵王,面对敌人,他所向无敌,无坚不摧,无坚不破;来到都市他成了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所有女人都拜倒在他的双膝下……
  • 幻之蕊

    幻之蕊

    逍遥自在,活出自己~女主穿越了,废话,这本来就是穿越文,不穿越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 梦中轶事之诗情才女人间真爱

    梦中轶事之诗情才女人间真爱

    出身书香世家的她,本应从小受着诗礼熏陶,渴望探求人生真理,收获完美爱情,可.......在她刚刚出生之际,就罹遭家族变故,痛失双亲,流离失所,最后被人收养,沦为丫鬟,过着艰苦的生活,可她却从未放弃自己,努力追求,也从中领悟了世间种种,终于有一天,她获得了重生,得到万人的瞩目,可她却甘愿退隐,不问世事...........欢迎大家对我的作品提出批评与指正,毛领儿读者反馈交流群:222962991
  • 帝尊之腹黑萝莉

    帝尊之腹黑萝莉

    她,是来自异界最尊贵的帝尊,却总是一副可爱的萝莉模样,她,拥有毁天灭地,弹指即可创大千纷繁世界的强大力量,却总改不了自己的贪玩习性。而他,是地球黑道上的“暗黑帝王”,冷心冷血冷情,心狠手辣,却拥有一副堪称鬼斧神工的妖孽面容。当他偶遇来地球玩耍却女扮男装的她,他冰冷的心开始融化,他体会到了心脏的跳动。只是,他开始深深怀疑自己的性取向,为什么他总是会把一个“小男生”记挂在心上?当真相被揭晓,他震惊了,她却笑嘻嘻地看着他,“大叔,我好像从来都没有否定过我是女生啊!”冷酷的他,腹黑的她,看他们在地球究竟会擦出怎样激烈的火花,演绎出怎样耀眼的章华!(本文男主女主一对一,身心干净,喜欢的亲们请戳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