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6500000005

第5章 南山回望:心中有物,方外得存(4)

有人奇怪地问道:“你的儿子不过是小小的兵卒,将军亲自为他吸脓疮,你为什么哭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家的福分哪!”这位母亲哭诉道:“这哪里是在爱我的儿子呀,分明是让我儿子为他卖命。想当初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父亲格外卖力,冲锋在前,终于战死沙场;现在吴将军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不知道我儿子要死在什么地方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这样“爱兵如子”的统帅,部下能不尽心竭力,效命疆场吗?

吴起绝不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他为了谋取功名,背井离乡,母亲死了,他也不还乡安葬;本来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为了能当上鲁国的将军,竟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消除鲁国国君的怀疑。这样一个人怎么能使仁者呢?

老子以言菲薄圣人、讥刺仁义,是为了拆掉那些假借圣人虚名的伪君子。老子真心希望人们真能效法天地,存心用世,不必标榜高深,应务求平实。如果仁义仅仅是浮于表面,满口仁义道德,暗中腐败厚黑,还不如摒弃,真小人比伪君子更能让人从心理上接受。

老子心中,世间伪圣人远多于圣人,仁义也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神圣,有几个人可以为自己的人格独立完全摒弃利益二字呢?

是以,此刻由衷感到南先生君子之心的珍贵,在他眼中,人的道德修养真要做到“君子坦荡荡”,便要“弃天下如敝履,薄帝王将相而不为。”意思就是把皇帝的位置丢掉像丢掉鞋子一样。为了道德,为了自己终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当,将相富贵功名可以不要。到了这个地步,才会真正“坦荡荡”。

济世如水,泽物不止

十一世纪的哲卡瓦格西是西藏施受法最伟大的上师之一。他对于许多不同的禅修方法都有所成就。有一天,他在老师的房间里,偶然看到一本书打开着,上面些着两行字:

把一切的利益和好处给别人,

把一切的损失和失败由你自己承担。

这两行字蕴含广大和不可思议的慈悲,让他震惊不已。从此,哲卡瓦格西遵循着这两句话进行精神修行,四处拜师,终于将这个教法修习明白,几年后,他已经完全祛除了我执和我爱,变成了慈悲的上师。

哲卡瓦格西开始对少数入室弟子传授施受法,并开始教麻疯病人,让他们通过修行来免除身体的痛苦。许多麻风病人都因此好转,最后治愈了疾病。哲卡瓦格西对于当时西藏人来说,如同佛祖一样护佑着痛苦的人们。

在哲卡瓦格西圆寂之前,他告诉学生,一直以来,他非常期盼能够转生到地狱去,以便帮助在地狱受苦的众生。但是他最近做了好几个清晰的梦,暗示他将往生到一个佛土,他非常失望和悲痛,让学生们向诸佛念经祈祷,使他不要去佛土,让他能够实现帮助地狱众生的愿望。

中国文化常讲大公无私,讲善和仁,每一种学说里,“仁善”、“慈悲”都被讲的头头是道。儒家的善是平衡的,道家的善是辨证的,而佛家的善是大善,毫无偏私。南先生说,真正的大公无私,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才是菩萨,否则,佛说即非菩萨。

由南先生的话在推之到哲卡瓦格西身上,这位大师直如菩萨一般,救尽天下而不留痕迹,虔诚自堕满怀布施心,实乃佛祖在世。

佛家的禅宗中讲,布施分为三种。第一种财施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布施,这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是精神的,如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都是精神的布施,这种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哲卡瓦格西的布施属于第二种和第三种,在精神上启发他人,并不求因布施而成佛,反而寻求在地狱里可以更广泛地影响他人。

佛家讲,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那就是宗教家的精神了。该同情就同情,该布施就布施,布施完了不求回报,“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所以南先生说,佛在这个世界上,以师道当人天的师表,教化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度完了,他老人家说:再见,不来了。佛就是这样,用他无私的慈悲救助世人,心中却不留一念。南先生每每总言自身“一无是处”,但其心冰清玉洁,待人济世如水,不求半分回报,可以说佛心已得。

南先生一度主持东西精华协会与十方丛林书院,在他的慈心感染下,会员学员无分老幼尊卑,无分在家出家,皆为同窗道友,如兄弟,似手足,俨然一个和睦兴隆的大家庭,而南先生便是大家共同尊崇的家长。在众多的学生心目中,南先生是充满智慧之光的仙佛中人,是学富五车的学界泰斗,是淡泊名利、宁静超脱且情意醇厚的长者。他向来慈悲为怀,轻财好义,舍已为人。

当时,东西精华协会会员的会费始终是新台币20元(相当于人民币4~5元)。协会经费尽管十分拮据,但先生每年都主持捐出不少资助清寒学子的奖学金、救济金,鼎力赞助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有时还要供养一些出家人的零用金。这几项下来,所须经费全靠先生历年在各大学研究所任教的薪金及讲学、著述的收入来维持。南先生以密宗上师身份为弟子灌顶,其间可得许多供养红包,他从来不拆开,见到有来访的孩子,便将红包信手宋人。南先生一直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来待天下人。受他恩泽的人很多都已事业有成。

南先生的举动可以说是佛家“布施”的一种,不过与儒家的“济世”其实更相似。其实,“布施”和“济世”的意思区别不大,何谓“济世”,从词源上来讲,是说水润泽万物,过不留痕,而万物在其滋润下茁壮成长。水的行迹与禅佛的布施不正是异曲同工吗?

杜甫曾作诗言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的心愿也与佛教的布施和行善精神完全吻合。所谓“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是儒生说的也好,是佛祖说的也罢,不必计较,只要人心有仁,慈待万物,该做的全做,但求无愧便可。

爱忍:甘食“忍”果,尘世苦海自己蹚

苦忍的一瞬是光明的开始

在西方学者的眼里:“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渐给你带来好处。”而在中国的古人心中也有同样的含义,例如“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如此一说,忍耐似乎成了人们必修的业绩和成就的必需品。

南怀瑾先生亦觉“忍耐“深得他心,他说,“忍”在佛法修持里是一个大境界,如想修得大乘佛法,则必须“得成于忍”。忍是修行必须的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人获得成就的不可回避的路程。

山里有座寺庙,庙里有尊铜铸的大佛和一口大钟。每天大钟都要承受几百次撞击,发出哀鸣。而大佛每天都会坐在那里,接受千千万万人的顶礼膜拜。

一天夜里,大钟向大佛提出抗议说:“你我都是铜铸的,可是你却高高在上,每天都有人对你顶礼膜拜、献花供果、烧香奉茶。但每当有人拜你之时,我就要挨打,这太不公平了吧!”

大佛听后微微一笑,然后,安慰大钟说:“大钟啊,你也不必羡慕我,你可知道吗?当初我被工匠制造时,一棒一棒地捶打,一刀一刀地雕琢,历经刀山火海的痛楚,日夜忍耐如雨点落下的刀锤……千锤百炼才铸成佛的眼耳鼻身。我的苦难,你不曾忍受,我走过难忍能忍的苦行,才坐在这里,接受鲜花供养和人类的礼拜!而你,别人只在你身上轻轻敲打一下,就忍受不了了!”

大钟听后,若有所思。

忍受艰苦的雕琢和锤炼之后,大佛才成其为大佛。而钟仅仅接受一点的锤打之苦就发出抱怨,说明它还没有懂得何谓舍身成仁的道理。佛家的“忍”讲的是忍受一切苦痛,对于别人的责难、欺侮和非议都可以视作无物,并且当被人欺到头顶时,还要将自己的头亮出去,任人欺侮,以息对方的怒火。

人不是佛,拥有佛的忍耐能力,所以不必刻意去自讨苦吃。但是人如果不经历风雨,心中将始终存在着优越感,一旦受到挫折或侮辱,便会变得不能忍受,也就没有办法真正获得成功,得到别人的尊崇。有时还会因为不懂得何时屈就、何时舒张,为自己带来了祸患。

“忍”不但是佛家的智慧,也是儒家的学说结晶之一,孔子所讲的“克己复礼”就是“忍”的一种。中国古代很多名人都凭借着“忍耐”而获得成功:刘邦在取得基本胜利后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是忍耐,终成汉高祖一代帝业;项羽急不可待,最终却是霸王别姬,饮恨乌江。韩信甘愿受胯下之辱是忍耐。司马迁受到宫刑忍耐而出《史记》。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忍耐,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刘备巧借闻雷来掩饰韬光养晦,日后才有三足鼎立之局面。由此可见,忍耐是一种执著,是一种谋略,也是一种技术,它还是成熟人性的自我完善。

其实,人生的种种都需要忍耐,事业失败、感情受挫、学习刻苦,人际维持、家庭管理,如果你不能忍受这些,你将很难成功。

南怀瑾先生在他的演讲里曾举过日本和尚到中国学佛法的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一定要有忍耐和坚持的精神,他认为这是一种完全正确和不可或缺的人生观。

一个日本和尚要翻越重洋和高山,到中国唐朝学习禅学。有人对和尚说,到中国的路途太遥远,危险太多,万一你回不来怎么办?和尚说:“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到外地留学,学不成的话就死在他乡。这是何等的追求精神。没有一颗坚忍的心,和尚如何能学成?

据说唐朝时期,日本派往中国留学的人有数千,他们在长安刻苦学习数十年,大部分都因学习过度而累死在中国,顺利回国的人很少。但他们将中国的文化精华全部传送到了日本,为日本古代文明的塑成做出重要贡献。

也许你不比别人聪明,也许你有某种缺陷,但你却不一定不如别人成功,只要你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忍耐,就能够度过困境,成就他人所不能。山洞的开凿、桥梁的建筑、铁道的铺设,没有一个不是靠着人性的坚忍而建成。

通往成功之路通常都是艰巨的,绝不可能垂手可得。生活中的苦涩,曾使人失望流泪;漫漫岁月的辛苦挣扎,曾催人衰老。人的一生经历机遇、打击、磨炼,这些都将化为百折不挠的意志,为事业的永恒做足心理储备。修行佛禅也好,成就人生也好,始终都要从困境里苦苦挣扎,最后臻至化境,而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颗能够忍受痛苦和孤独的心。

人世苦海自己蹚

生活中有很多苦难和不通,有来自家庭,有来自事业,也有来自身体。许多人因为无法承受难熬的痛而选择结束生命。在西方的基督教里,自尽被视为不受上帝的原谅,这样的人不能上天堂。另一面,有的人选择信仰宗教,希望仙佛能够度自己,帮自己化解苦难。然而,真正能度人的不是神佛,也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许多时候,是人们无法原谅自己,才让自己变得更加痛苦。

南先生说,没有一个方法可使一切众生皆入涅槃中,因为自性自度,佛也不能度你。神与佛,不过是自度的过来人;一切明师只是把整个经过的经验告诉你。人毕竟要自度,一切众生皆要自度。

得道禅师云门上堂说法,对众弟子说:“我说一句话,教你们直下承当,早已经是把屎拉在你头上。即使拈一毫而顿悟山河大地,也不过是剜肉作疮。别去抓捞那些空洞的东西,要在自己脚下寻找,不作丝毫的理会,也不带丝毫的迟疑。大丈夫做事应当独自承当,不可受人欺慢。”

他又说:“你们不要只知道吃别人的口水,记住一大堆废话,担着无数老掉牙的古董到处行脚,而且不管驴唇马嘴,四处夸耀自己什么都懂。就是你能从早说到晚又怎么样?死后阎王面前他可不会听你说。你们都是舍离父母、师长而出家,踏破草鞋,千里迢迢,在外面经冬历夏的人。你们要小心,不要因为图人一粒米而失掉半年粮。”

云门的话其实就是告诉众人,只有自己来承当自己,才能真正走上解脱之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认识苦海需要自己自救,坐等他人来度自己,无疑是痴人说梦。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自救故事。一天,农夫的驴子掉进一口枯井,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一直没有结果,驴还在井里哀叫,令农夫不忍耳闻。最后,农夫决定放弃,想到驴子已经老了,每日干活对它来说恐怕是痛苦,不如就此让它不再受苦。于是,农夫叫来帮手,让大将将沙子填入井中,准备将驴活埋。

当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叫得凄厉,后来他便不再叫了。农夫以为驴死了,低头往经历一看,却见驴子平稳地站在土上。原来每当一铲沙落到它的背部时,它便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展开四蹄拼命的将泥土踩实,自己站在上面。就这样,驴子很快地升到了井口,然后跳出了很可能会成为它墓坑的枯井。

在生命的旅程中,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陷阱”,沦入痛苦的境地。依靠别人来拯救自己哪里是容易的,即便是神仙也无法帮你尽数脱离苦海。

同类推荐
  • 有钱人的资本(全集)

    有钱人的资本(全集)

    本书详尽解读有钱人创造财富神话的密码,全程演示有钱人的财富奥秘。全面剖析财富快速增长的多种方法和技巧。希望广大读者能从此书中进一步体会到有钱人的真正资本价值所在。有钱人之所以有钱,那是他们在激烈的商海竞争中。用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地捕捉着一个个转瞬即逝的赚钱机遇;巧妙利用“四两拨千斤”、“妙手回春”等招法和机关。他们以智慧的财富将手中的资金在投资中进行无限制地膨胀,以钱生钱、以智生钱,获取更大的利益。谋财有道,谋财有方,有钱人拥有无限的想像力,永不枯竭的创造力,他们能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创新思维,而财富自然也就随之来到了他们的身边。
  •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幅画:这幅画不一定价值连城,但要有闪光点,这幅画不一定华美,但要耐看。那就是要集美丽、大方、温柔、善良、妗持、宽容、利落于一身的混合体。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首诗:这首诗不一定合仄,但要压韵,如果说女人是诗,那诗样的女人一定会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诗,诗样女人那双眸、那鼻子、那脸、那唇、那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会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杯茶:这杯茶要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初喝一口略带苦涩,仔细品味又满口留香,余味绵长。有人说女人如茶,不但供人喝,更要经人品。
  • 巨商书架:世界商业巨子推荐的读书计划

    巨商书架:世界商业巨子推荐的读书计划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

    你认识自己吗?当你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感到很惊讶呢?谁能不认识自己呢?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和成功的,是有效率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认识自己,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认识自己,却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在急剧变革的今天,面对色彩斑驳日渐月新,认识自己更是件困难的事情。有句话说得好,“万千皆识,唯有辩自己”。
  • 思路决定出路(第三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三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四姐妹的幸福爱恋

    四姐妹的幸福爱恋

    辰:遇见你,是上帝的恩赐,我会用心守护你。雪儿:碰到你,亦是上帝的恩赐,我会用心爱你。一场打赌,一次意外,命运圈住了这四个姐妹。。。
  • 北大老讲座及其他

    北大老讲座及其他

    本书收录了一批著名学术大师在北大的讲座,包括“校园文化的底蕴”、“教育方针与真谛”、“学术研究与探索”、“思想争鸣与学术精神”等七部分。
  • 从此不再江湖

    从此不再江湖

    云开天晴烟雨散,月明浪静风波平。从此不再江湖
  • 风暴剑宗

    风暴剑宗

    “长路漫漫,唯剑作伴。”夕阳下一人一剑一声长叹。当懵懂的少年不得不早日踏上命运的征程,当那千年的战场依旧嘶吼声,声声震天,当比尔吉沃特蔚蓝的海水上有舰队如巨兽巡航,天空上却是又传来了一声嘹亮的龙吟!是谁在醉眼朦胧中为了往事哭泣,又是谁孤独的游荡在这天地!“吾虽浪迹天涯,却从未迷失本心!”英雄并未走远,一切的一切才只是追逐梦想者的开端!(借助了一些英雄联盟的背景。)
  • 网游之苍茫

    网游之苍茫

    一个极其普通的小人物,经历了不普通的事件。从以游戏为娱乐,变成了以游戏为生存。《苍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游戏,里面又充满了什么样的秘密。无人知晓,也没有人能彻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但是,这个普通小人物却在游戏中,掀起了狂波巨澜!
  • 魔天神

    魔天神

    神罚乱世,诸神皆隐,万法没落。且看神隐时代,从天而降的少年,如何步步升仙,化魔封神。"人生已如此艰难,我再也不要委屈求全!"
  • 虚元剑神

    虚元剑神

    仰望天空,翘首以盼,漫天繁星在黑昼之中,将无尽的黑暗一一点缀,明亮的圆月也将月光洒下大地,给无尽的黑暗带来一丝余光,而无尽的黑暗之外,微弱的余光之边,充满着未知。就这样,一老一少,一大一小,一高一矮,呆呆的坐在漫天繁星圆月之下,仰望星空。刹那间,一颗明星闪过,但奇怪的是,他并未落向大地,而是闪入苍穹,没入繁星,但他依旧耀眼.......
  • 野蛮的生长

    野蛮的生长

    人们对于初次爱上的人有着怎样的执念,当他日重逢,我们可否重拾那旧日里的温暖命运百转千回,我们的爱恋也要野蛮倔强地生长……
  • 只是边爱

    只是边爱

    母亲与姐姐的死使她成为父亲眼中的罪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赎罪,直到遇见能让她愿意舍弃一切的人,就在以为幸福不远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幸福从来不属于自己。非人类的友情,接踵而至的灾难,爱情,是否还是往昔般的纯洁美丽?
  • 到手擒来:重生之王妃太逆天

    到手擒来:重生之王妃太逆天

    被世人唾弃不能修炼的废物,任人踩在脚下却一声不吭承受这一切。她浴血归来,痴傻王爷?我不稀罕,看小王爷如何一步步吃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