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6500000004

第4章 南山回望:心中有物,方外得存(3)

南先生以《聊斋志异》里的小故事为例。一个读书人做梦去参加考试,主考官是关公。关公发下题目,他一挥而就,其中卷子里有几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读书人认为,一个人有心地去做好事,表现给别人看,或表现给鬼神看,虽然是好事,也没有什么值得奖励的;又例如一个人在扔掉一把不好用的旧刀时不幸伤了人,他并没有存心要伤害对方,虽然是一件坏事,也不该处罚。

关公当场阅卷,拍案叫好。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为善无近名”的道理。总的来说,庄子提倡的是人生行为要做到至善,至善无痕。这对我们在做人行事方面不无启示。

我们很难估量自己所做的善事对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影响。做对了还好,做错了便遭了。而且,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而是要真诚地爱他人,去宽慰失意的人,安抚受伤的人,激励沮丧泄气的人,至善无痕,让施予心就像玫瑰花儿一样散发芬芳。

至于佛家的善,则更是无形、无痕、无迹。佛祖割肉喂鹰,这等慈悲,世人看了皆不忍泪下。但佛祖何曾到处宣扬?

真正的善是无声的,默默不让人知,善意埋藏于心底,行善不着痕迹,润人于无形当中。

吾有明珠一颗,久被尘网关锁

如果让人们说出什么叫“正人君子”,这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所以世人常以“跳梁小丑”等贬义词来反衬,甚至有人拿“正人君子”做讽词,先贤若是知道他们口口声声的“君子”被侮辱到这般地步,一定会痛心难过。

那么,怎样才可以做一个正人君子呢?是善良仁爱吗?还是坚持“以德报怨”吗?孔子以为不然,孔子心中的君子应该“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也就是别人对你好,你便要对人也好;但如果别人伤了你,你还要用美好的东西去回报,这就是迂腐,应当以公正态度对待别人的恶意。

善与恶,是世上最难分清的东西,面对善意还以善意,这是很正常,但是面对恶意还能依然还以善意,实在不易。所以当南先生看到《庄子》里的一段典故时,不禁暗赞原来大善便是如此境界。

《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讲道:“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南先生对这段话如是说:人受命于天地之正气,唯有尧、舜,在这里特别强调尧、舜而不提尧、禹,是因为尧、禹固然也很了不起,但其身世都没有舜艰苦。舜在一个父母兄弟皆不好的家庭环境中,受尽欺凌,他的家人甚至要将他毒死,但他能够始终止定一个人生,走正路,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尽心,最后能够“君临天下”,“率天下以正”,舜的行为尤其可贵。其中,“幸能正生,以正众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自正才能“正众生”。

舜是真正的君子。其实,我们不求做到如舜一般,只要约束好自己,做一位正人君子,才能影响身边的人,过一段美好的人生。

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国教主教的墓志铭上写着:“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自己还不会爬,就想去辅助别人站起来,是许多人的通病。

人必须能止,心境能定,见解才能定,不受环境的左右,继而做到勇往直前。人之初,性如璞,性相近,习相远。最初的人,性格都是始终如一的,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有来自家庭的,有来自社会的,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改变。但变好变坏则是有你来决定,内心坚定的话,别人很难左右你的人生。

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诱惑,但在坚定者面前都是一块没有颜色的布幅,尽管掀开它继续向前走。一个人只要止定于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方向,正己而立,便可称为一株傲然独立的盛世之莲。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年幼的孙子们人生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听完他的话,孩子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如果人的行为皆属善的一面,便可以作为正人君子存在;反之便沦落为猥琐小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只要内心笃定,光明正大,即便身处黑暗,同样如一颗明珠。正如宋代禅僧茶陵郁的一首悟道诗:“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世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人心中的那颗明珠被擦亮的一刻,照亮的不仅是自己,也会为他人提供一抹清明。

老僧第一个入地狱

一个官吏曾问禅宗史上震古烁今的赵州禅师:“和尚会进地狱吗?”

赵州和尚回答:“老僧第一个进!”

官人不解地问:“您是得道高僧,修行这么好,怎么会进地狱呢?”赵州从谂回答道:“我不下地狱,谁来教化你?”

禅宗的情怀,不在于洁身自好,而在于毫无保留,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帮助别人。

南先生在《金刚经说什么》中感念赵州禅师舍身成仁的慈悲,认为真正发菩提心的人,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武王一怒而安天下,这些才是菩提心,大悲心。用仙家的道理来说,菩提心是内圣外王。体是内圣之学,用是外王之学。以佛家的道理来讲,菩提心的体,大彻大悟而成道。菩提心的用是大慈大悲,爱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不是躲在冷庙的孤僧,或自命清高的隐士。

不置身事外,勇敢地入世行慈悲事宜,度一切众生,这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善,正是佛的境界,也是生命的最高道德。

唐代的智舜禅师,一直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他走累了,在山上的树林下打坐歇息。突然一支野鸡仓皇地向他飞来,浑身血迹斑斑,翅膀上带着一支箭。随即一个猎人气喘吁吁地追赶过来,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生命。猎人向禅师索讨野鸡:“大师,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

禅师慈悲地开导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

猎人不同意,反驳道:“我又不是和尚,才不讲什么生不生的。你要知道,我们一家老小好久没有吃肉了,那只野鸡可以当我们的一盘美味!”

猎人坚持要得到那只野鸡,禅师最后没有办法,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两只耳朵割下来,送给固执的猎人说:“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你的野鸡?分量虽然少了点,味道应该不错。你就拿回去尝一尝吧!”

猎人惊呆了,猎人的心被禅师的慈爱行为所感化,放下了屠刀,走到禅师面前,表示愿意追随禅师,接受教诲。

禅师为了救一只野鸡,甘愿舍弃自己的双耳,这等慈悲正是佛教的真谛,与佛祖割肉喂鹰的精神是相同的。

一个人如果能够心存善念,行善行,即使他从来没有学过佛,他也可以被称为“菩萨”;即使他没有学过道,他一样可以称“仙”;即使他未尽得仁道,但他可以成为“圣”。所以南先生才说:“在现实的人生中,只为自己一身的动机而图取功名富贵的谋身者,便是凡夫。在现实的人生中,如不为自己一身而谋,舍生取义,只为忧世忧人而谋国、谋天下者,便是圣人。”

不仅如此,南先生对仁慈的定义也很宽泛,他曾借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来说善不分大小,只看人是否有度苦厄众生的心。齐宣王于堂上见有人牵牛而过,牛发出泣鸣,宣王于是问:“牵这头牛去干什么啊?”那个人回答说:“用它的血来涂祭新铸的大钟。”齐宣王说:“快点儿将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见它因为无罪而被处死时那瑟瑟发抖的样子。”那个人疑惑地问:“那么钟就不用血来涂祭了吗?”齐宣王说:“怎么可以废掉这个礼仪呢?用羊血来代替吧。”后来孟子知道此事,夸赞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即仁心。

南先生认为,这种不忍之心,即人类仁慈心理的根本,这种心理似乎人人都具有,却被后世称为“妇人之仁”,成为一个贬义词。它是要人们不要走小路线,要发大慈悲,具大仁大爱,所以才用妇人之仁——看见一滴血就尖声惊叫的“仁”来进行反面的衬托。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严格来说,齐宣王也并非真正的仁慈,以羊替牛,他所做的事情仍陷于杀戮的范围。不过南先生指出了齐宣王的恻隐之心,旨在说人内心是拥有善念的,只不过它往往被人们忽略。其实这种善念应当被好好地发挥出来,如果人们能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恻隐,距离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也就不远了

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心存爱心,即使还没有去付诸实践,吉祥之神已在陪伴着他了。为使他人免除灾难,而不惜自己忍受痛苦的人,怎么会得不到上天的眷佑呢?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如同山谷的回音,飘飘渺渺的音去音回,在山间荡漾,经久不绝。不求回报的真心去爱护和赞美别人,所得的通常是善意的回报;倘若恶语相向,那么得到的也是被辱骂、报复的恶果,正是福往者福来,此乃多么玄妙的真理。

浮于表面的仁不如不仁

人可以选择行善的对象,不要以为慈善就没有它的自主性,它也会选择自己该出现的时机。老子就曾叹息:“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当内在的精神信仰遭到破坏的时候,人们才会制定出各种各样的外在表面的仁义法则来治理社会秩序;当人们了解外在事物规律并总结出道理的时候,就会用这样的道理违背内心而行事,虚伪地对待外在事物;当人们为了个人的私欲而分散血缘亲情的时候,人们才会拿出孝敬和慈悲的单纯的人伦信仰来拯救家族的和谐;当一个国家处于混乱的时候,才会出现忠臣良将来救社稷于水火之中。

也就是说,大凡乱世,仁义礼智信才会真正浮现,而太平盛世,往往看不出哪里存在贤德。南先生由此判断老子的这番呼天抢地感慨,完全是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割地称雄,残民以逞,原属常事。因此,许多有志之士奔走呼吁,倡导仁义,效法上古圣君贤相,体认天心仁爱,以仁心仁术治天下。诸子百家,皆号召仁义。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高明的学说,哪一种超然的思想,用之既久,就会产生相反的弊病,变为只有空壳的口号,原本真正的实义便慢慢被忽略了。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圣人率领门徒云游四方,来到某个地方。这地方原本是一个国家的都城,如今已国破城灭。圣人是位研究兴亡治乱的专家,他向一位年迈睿智、阅历最深的老者请教:“贵国为什么会灭亡?”老者摇头,叹息。良久,他说:“亡国的原因是,国君用人只肯任用道德君子。”众弟子愕然,圣者默然。老者语重心长地说:“好人没法对付坏人。”

古人云:“无德必亡,唯德必道德危。” 道德只宜律己,难以治人。道德的效果在于感化,但人的品流太复杂,不感无化待如何?感而不化又待如何?荀子主张:“敬小人。”不敬小人,等于玩虎。坏人有时必须用坏来对付,以毒攻毒,才能制胜。南先生就曾笑谈:“你们学佛先要懂得做坏人,会做坏人而不作,才可以做圣人,因为圣人什么都懂。等于一个很好的警察,自己做过小偷土匪才会管坏人。”

生于天下大乱之时的圣人,若是为了救世而救人,便要有所作为,需做尽杀戮之事来维持正义,然而为了保存一面而伤及另一面,其实都是一样。杀一以儆百,杀百以存一,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均为义所不忍为。因此,老子认为那些自称为圣人之徒、号召以仁义救世的现世之人,不过是徒托空言,毫无实义,甚至假借仁义为名,以逞一己私。他们的仁义道德,在欲望的驱使下,便会渐渐偏离本意,仅仅披着“仁义”的衣服,内在却慢慢变质。

有人愤世嫉俗地认为,道德不能让人成功,也无法让人胜利,因为上帝总站在大奸大恶的人一边,只需做做仁义道德的表面文章便可获得成功。其实表面的仁义道德就能让人好过了吗?它的内在是无是非观的,因此人们很容易看透。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在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层士兵的拥戴。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得知这个消息时却哭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成长课堂:决定一生的8种习惯

    青少年成长课堂:决定一生的8种习惯

    谁不盼望有所作为?谁不追求伟人风范?谁不想拥有成功?想有所作为,首先就要使自己具备那些有所作为者身上的闪光习惯。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难移并非不可移。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已经注意到人的许多东西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成功揭示了一些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习惯奥秘,剖析了成功与良好习惯的互动关系;书中蕴涵的智慧和思想,能给您以启迪和震撼,能够帮助您鉴古知今,鉴人知己,重视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把握自己的命运,做一个人生的成功者。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扫出心中的清静之地、克服发怒这种典型的慢性自杀行为、根除过分的依赖心理……要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敢于打开心灵之门。青年们:睁大眼睛看看这精彩的世界吧,打开心灵的窗户,接收更多的灿烂阳光和新鲜空气吧!如果你勇敢地敞开心扉,全身心地感受生活中的一切,你一定会发现一个神奇的“新大陆”。
  • 打出阳光业绩:电话销售场景应用技巧与经典范例

    打出阳光业绩:电话销售场景应用技巧与经典范例

    本书总结了数十位金牌电话销售人员的方法与经验,以电话销售场景与案例的形式讲述了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需要掌握的方法。内容涉及电话销售的准备工作、突破秘书关、开发新客户、发掘潜在客户、电话约访、产品介绍、接听电话、应对拒绝、成交、服务跟进、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的沟通技巧等,旨在为销售人员提供抓住客户心理、获得客户认同、最终打动客户的实用方法。本书适合电话销售人员、一般销售人员及销售主管使用。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宝剑的锋利和梅花的无比清香都是经过了很多的磨难才来的,所以一个人要取得成就,就要能吃苦,多锻炼,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得美好的未来。为苗条过分投入、矛盾的青春期心理、跟自己的长相过不去……这些都是阻碍您通向美好未来的荆棘和峭壁,不要因此而惧怕,通过这些磨砺,您的未来会更加熠熠生辉。
  •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上)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上)

    2007年,美国PrimeTime公司隆重推出一部风靡全球的纪录片《秘密》,该片堪称成功学、财富学和人生指导的经典之作。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广受人们的追捧,原因是该片揭落了一个至大的秘密……据该片制版人朗达·拜恩介绍,《秘密》的灵感来源于一本失落百年的古书——《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正是这本书启发了她,让她与那些伟大的励志导师勒斯·华特斯、查尔斯·哈尼尔、罗伯特·柯里尔等相遇,从而拍出了这部经典的励志纪录片。
热门推荐
  • 精灵公主闯男校

    精灵公主闯男校

    弃文!!!弃文!!!要想看到后面章节请去精灵公主闯男校:恶少别流氓
  • 阵慑天下

    阵慑天下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兵者,诡道也。兵家起自孙武、伍子胥,一脉分两支——孙武之阵道,伍子胥之武道。阵道之极,一阵困千万人,举手投足间便能令人灰飞烟灭;武道之极,以一敌千万,莫能有抵御之人。本书便是传承阵道一支的段旭阳阵慑天下的一段传奇经历。段旭阳语:不走寻常路,要的就是非主流。“哥研究的不是阵道,是寂寞。”“以你的智商,哥真的很难给你解释。”“不要羡慕哥,哥只是一个传说。”……于是,这个奸诈狡猾、一肚子坏水的家伙,飞速崛起了。
  • 青春的借条

    青春的借条

    我们俩是高一才认识,开始冤家路窄,后来发现,我好想喜欢上他了,我不知道他是否喜欢我,日久生情。
  • 无主晚熟的挣扎

    无主晚熟的挣扎

    冲破心灵的束缚,力求灵魂的完美,对她她她的解脱
  • 梦萦大清

    梦萦大清

    莫道无缘,只奈命不由人,只盼来世芳华,君未娶,妾未嫁,万般无奈皆随风去。
  • 灵魂不能没有爱而存在

    灵魂不能没有爱而存在

    如果爱不疯狂就不是爱了。Whenloveisnotmadness,itisnotlove.
  • 全民大穿越

    全民大穿越

    时光经过漫长的变迁,三十世纪的地球人相当怀念那个无比美好的二十一世纪。在那个年代,想要当官无需拥有军道杀拳十级证书。在那个年代,成为公务员无需用天魔神功轰败诸多对手竞聘上岗。在那个年代,公园摘朵花无需先和精灵族这等热爱环保到爆的种族战个痛快。在那个年代,九天之上还没有天庭,不会因为随地乱吐痰这种小事就被天帝处于藐视天规之罪,派出一只名为十万天兵,一只名为十万天将的变态肌肉兄贵拖去地府中处以狼牙棒爆菊之刑。以穿越之名,我要将二十一地球文明改造成高能文明,重生回来主角如是说,从此之后,地球的命运就被某个幕后黑手,隐藏大BOOS玩弄于股掌之间。【此文偏向鬼畜一系,也欢迎卫道士前来批评指点】
  • 符融乾坤

    符融乾坤

    一个自小与爷爷颠沛流离他乡的少年崛起之路。叶宸从小就向往瓦洛兰大陆上的各种传说,当有一天蓦然回首,自己竟与征服之海的深海泰坦比游泳,跟身长万里全身遍布炙热岩浆的熔岩巨兽拼酒量,这是一个种族林立的符文大陆,符文蕴含着极为奥妙天地规则,大道争锋,开山断海,剑斩星辰。且看叶宸成就符之极境镇压一世敌。
  • 向大学致敬

    向大学致敬

    作品主要讲述一群大学生在校园里发生的青春囧事。以男主角林海为主线,演绎着校园里的爱情与友情,致敬那青春永驻的大学生活。林海是江源大学的一名学生,自新生报到开始就与寝室室友一起见证着彼此大学的故事。。
  • 不可一世的岁月

    不可一世的岁月

    今日的我们,乎风可改雨今日的我们,不可一世太嚣张只是因为年少轻狂只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呼喊:别动老子的人!一个不起眼的学生走进一个改变他人生的圈子,这个圈子有哭,有笑,有情,有义他慢慢得开始蜕变,慢慢得开始接触那些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人或者事情。为了兄弟开始蜕变成让人害怕的学‘霸’为了女人开始蜕变成让人羡慕的情’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