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6500000010

第10章 南山回望:心中有物,方外得存(9)

看冯道的应世风格,的确如庄子所言一般。所以庄子才说,修道的功夫,修至不着痕迹,内在方直而外面曲成,慢慢地彼此向形而上道走,慢慢升华,这样就是所谓为人处世的“外圆内方”,外面圆融,内在方直。不过,南先生常感叹,时人不要去学冯道,也学不来,因为缺乏冯道的修养。冯道甚至可以去包容和感化自己的敌人,试问又能有几人有此涵养?

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之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沉思。

古语道:“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处在太平盛世,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处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随机应变、圆滑老练,处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要方圆并济、交相使用;对待善良的人,态度应当宽厚,对待邪恶的人,态度应当严厉,对待一般平民百姓,态度应当宽厚和严厉并用。

如能做到以上所说的这般圆通又不失原则,既不过于锋芒毕露,又不软弱可欺,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周旋纵横,那么可以说,这个人简直就是完人,可以所向披靡。或许大多数人都做感到如此做法颇难。于是南先生给出了办法:为人处世,善用巧妙的曲线,便事事大吉了。别让自己太直接,说话婉转一点,办事柔软一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大智若愚,虽不全可不偏

“大智若愚”一词虽然是由苏轼提出来的,但是最早有相同言论的应该是老子。例如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几乎都是一个意思。

老子还曾说:“爱民治国,能无知乎。”此话的意思是爱民治国、肩挑天下大任,应当是无知之人。有人对老子提出质疑,说他故弄玄虚,治国安邦岂是无知无识的人所能做到的?历史上大凡英武非凡的治国者,学识和胸襟皆超卓于人。

对于此疑问,南先生在《老子他说》的书中解释:老子此处并非明知故问、故弄玄虚,而是另有深意。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是老子对自知之明的阐释,意思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明明无知却自以为知道,是十分糟糕的;有道的圣人没有缺点,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正因为如此,他才没有缺点。因为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能够看清他人的长处,利用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让自己更为强大。所以,真是天纵睿知的人,绝不轻用自己的知能来处理天下大事,即天纵睿知必须集思广益、博采众议,然后有所取裁。

“知不知”与老子思想学术中心的“为无为”异曲同工,所谓知者恰如不知者,无知无不能为。虚怀若谷,大智若愚,才能领导多方,完成大业。而天纵睿知的最高境界,便是大智若愚。所谓大智若愚,即是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大勇若怯,大巧若搓,********,大象无形,由此同理。

天纵睿知者应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许多人自以为做到了这个程度,其实不过是流于表面,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心好张扬,斤斤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外智而内愚。而真正的“天纵睿知、大智若愚”的杰出代表,历朝历代并不多见,其中却应当有李泌一个。南先生曾言,说到李泌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又善用黄老进行拨乱反正之道的作为,实在是望之犹如神仙中人。

提到李泌,若是颇善历史的人,多会将他与仙道联系起来。因为他的出生和死亡都玄之又玄,历史记载当中的李泌,七岁能文,粗通儒释道三家学识,被称为奇童。他生活于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为平定安史之乱、讨伐李怀光、李希烈叛乱,以及联合回纥、云南 、天地竺等国抗击吐蕃入侵,在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不过,李泌最善于的还是帮助皇帝处理宫廷内部的亲伦关系,直接影响着唐王朝江山的稳定。

安史之乱,唐明皇败走西蜀之后,肃宗即位。肃宗邀请已经辞官的李泌入朝,李泌却坚持以客卿的身份帮肃宗。他见肃宗在朝中总有人事安排的变动,会影响太子的继位,便劝肃宗将元帅之位交与太子。肃宗几经挣扎终于照做了。又有一次,肃宗欲将唐明皇时期故相李林甫的坟挖了,烧他的尸骨,以惩奸臣。李泌连忙劝肃宗不可,这样做如同揭唐明皇的短处,摆明了骂他不懂用人。明皇年事已高,受不得刺激,如果肃宗这样做,与明皇生有芥蒂,父子之间的感情就会破裂。肃宗闻言立刻哭了,直言自己顾虑太不周旋。

几年之后,肃宗开始重用奸臣李辅国,李泌一见行事不妙,怕惹祸上身,故意变得庸庸碌碌,请求退隐。肃宗见天下已定,又觉得这老头没有用处,便将他放了,还赐予他豪宅千金。

南先生曾由衷地说,历来帝王宫廷,一直都是天下是非最多、人事最复杂的场所。尤其王室中的父子兄弟、家人骨肉间权势利害的斗争,真是人间悲剧的大汇总,古有明训:“疏不间亲”,作为臣子不可轻易介入宫内斗争,可是李泌历经四代,每每涉及帝王父子的事情,他都能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排难解纷,调和其父子兄弟间的祸害,实在是古今历史第一人。

李泌如此****,堪当“天纵睿知”的美誉。而他又懂急流勇退之道,若愚中见大智,事事悟得通透,怪不得南先生对他的作为和人品甚是向往。史评中谈及李泌,称“泌有谋略,而好谈神仙怪诞,故为世所轻。”先生常说历史对李泌的评价是有偏颇的,李泌酷爱仙佛,只是个人的好恶倾向。与经世学术又有何妨?他善用谋略来拨乱反正、安邦定国,谋略又有什么不对?

老子也说“爱民治国,能无知乎”,李泌不正是老子所说的治国之才。虽然,天纵睿知的境界不易达到,人们往往去学大智若愚,智可及但愚不可及,也就是学不来装傻。不过,只要不自作聪明,该直时直,该曲时曲,不知直曲时便选择沉默,那么睿智一生就不成问题了。

既懂圣人之道,又是圣人之才

南先生读《庄子》时,总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他讲《庄子·内篇·大宗师》的一句“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时说,“天之小人,人之君子”指的是做事圆滑高明,但内心不正,道德方面不为人所称道;“天之君子,人之小人”指的是为人内心方直,但是往往不合于世,不善交际,处世不高明。比如说,孔子道德非常高明,可是做人很差劲,看起来到处不合时宜,周游列国到处不得志,是一个“人之小人,天之君子”。

南先生说,一个真正得道的人应该既是“天之君子”也是“人之君子”,“圣人之才”与“圣人之道”兼备,这样方可称得上“大宗师”。而有“圣人之道”无“圣人之才”的人,处世都是不高明的。

庄子的目的就是告诉世人,做事应当处于圆通之间,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在做人处世这方面,南先生比较推崇的是曾国藩。他认为,曾国藩的谋略之学、家书和日记,虽然都是本领,但只,是皮毛,不过在这些琐碎小事当中,曾国藩所作所为深含老庄的圆通之道。

曾国藩曾送给他弟弟曾国荃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图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诗中的“屠羊说”是个典故,就出在庄子《让王篇》。屠羊说是楚昭王时期的一个卖羊肉的屠夫,且是个著名的隐士。吴国攻打楚国,昭王败走随国,屠羊说便随昭王逃亡,沿途照顾昭王,功劳极大。楚昭王恢复王位之后,派人去请屠羊说做官。屠羊说却拒绝了楚王,理由是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时,自己失去了卖肉的摊位,如今楚王又恢复王位,自己也拿回了羊肉摊,没有得没有失,所以无从谈起赏赐的问题。楚昭王再三邀请他,皆被屠羊说婉拒了。

曾国藩给曾国荃说屠羊说的典故,话里话外已经告诉曾国荃做人气焰不要太盛。太平天国起义时,负责打击起义者的是曾国荃。曾国荃攻进太平天国老巢南京时,将天平天国的财宝尽数据为己有。依照当时的环境,大清帝国的实质统治者是慈禧太后,对曾国荃的所作所为非常清楚,而许多地方官员也对曾家虎视眈眈,曾国荃的行为会招来更多的非议。就连曾国藩的好友都写信给他,对他的弟弟不满。曾国藩很伤心,但却装糊涂混了过去。

不久,曾家便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曾国荃及曾家的臣子幕僚均向曾国藩提议造反事宜,有人还写下字条私自递给曾国藩。曾国藩看得胆战心惊,忙佯装疲累,吩咐递纸条的人去休息,自己则是把字条吞进肚子里,以保全性命。

后世人在研究曾国藩时,对其纵横博弈之术倍加推崇,他既有“圣人之道”,又有“圣人之才”,在做人方面堪称“大宗师”级别的人物。南先生说,如果曾国荃与湘军一冲动,似乎可以把大好河山男下来,但真的拿不拿得下来呢?也就未必了。到底还是曾国藩了不起,宁可不做这件事,也要写首诗来自省、自警一番。荣誉也好,毁谤也好,都不过是碧天之上的一片浮云,一忽儿就要被风吹散,成为过去的,澄湛的碧天依然还是澄清湛蓝。

曾国藩善用老庄圆滑高明的处世哲学,所以他的一生虽然战战兢兢,却安稳如山,南先生还是从内心中佩服他的。南先生对曾子提出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三句话非常青睐。曾子自称一辈子做人都“战战兢兢”,好像站在悬崖边缘,脚下是万丈深潭,又好像站在早春的冰河上,冰层即将解冻,不管是哪一样,随时都有性命危险,他这样谨慎的或者,到死终于可以说自己无愧于天地。由此,南先生常说,不怕你能干,不怕你会用功,但不要认为自己很高明,随便跟着妄心乱转。即使如吹毛之剑一样,每次用了之后,都得赶紧磨锐利。换句话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随时随地都要注意。

中国有句话叫“盖棺论定”,一个人好与坏,要在棺材盖下去的时候才可以作结论。人生中要时时刻刻保持着如履薄冰般的谨慎,战战兢兢的体察,小心翼翼的戒惧,如负泰山的责任。万事无愧于心,对人对己保持内心的庄严,行为上不失大体,进退都无所挂碍,什么圆通、中庸,都可以随心应用,这样就可以说他既有圣人之道,也通圣人之才,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是无比高明的。

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想去卫国劝谏卫灵公,孔子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若冒昧前往,没有皇帝的诏书,王公大臣看到你这个年青人,并且知道你是我的学生,妒忌心就来了,必然会乘机诽谤你,并与你争斗。”

庄子曾为这则对话写了个短短的续集:当颜回对老师的话提出质疑时,孔子便为颜回描述了一幅生动的官场众生相。孔子告诉颜回,每当有新的面孔加入到朝廷政治中,所有的朝臣都会屏气凝神地观察他,表面上看来所有人都无异样,但实则都在暗暗盘算自己的剂量。退朝之后,按捺不住心中汹涌的成见,所有的朝臣必会议论颜回的不是,并想法设法非议他。

庄子赤裸裸地剥开了世故人情的真实面皮,完完全全地呈献给世人。南怀瑾先生借庄子的这一披露,对学生们讲解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士无论贤愚,入朝则必遭谗。”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不管你好与坏,贤人或者愚人,只要你进朝来,大家就会妒忌。职场是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南先生细细讲述,由官场规则拓展至整个人生的规则。

生活中可见,那些面相不和善的人并不一定是恶,在人们遭遇危难时也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而那些表面温柔、善良的人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一副邪恶歹毒的心肠。识别虚伪面孔下的歹意常常比认识一颗深埋的善心更加重要,因为有时,深藏的歹意就像一支暗箭,会在不经意之间伤害到你。

世上人心最难测,有时即便你内直外曲,也仍难逃世俗争斗,因此,为人处世,要时刻留心警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美国亚利桑那州盛产响尾蛇,那里毒蛇咬人的意外时有发生。响尾蛇含有剧毒,如果被咬伤者不立即接受治疗,便有生命危险。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医院曾对被响尾蛇咬伤的急诊病人做过统计。医生们意外地发现,很多病人都是被死蛇咬伤,甚至丧命。那些死蛇,有的是被枪打死的,有的是被刀砍死的,蛇身已经被砍成两截。但没有经验的人,只要用手一碰,死蛇的头就会突然弹起,狠狠地反咬他一口,这在医学上这叫“条件反射”。

实验证明,蛇头被切下一个小时后,它的肌肉仍然可以做出强有力的扑咬动作。死去的毒蛇反而比活着的毒蛇更容易让人受伤,防不胜防。而人性也是如此,了解隐藏在人心内部的情感和性格比看到表面的一切更重要。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不生气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事事如愿以偿的人本就没有几个。你一心一意做事情,付出很大努力,结果却不是自己想得到的,你会因此感到沮丧。其实,沮丧或生气,对结果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无论你怎样沮丧,怎样生气,结果已经产生,不能够再回到开始。这时,你所要做的就是回忆过程,寻找下一个出口。不必留恋昨日的失败,也不必介意已经成为事实的结果。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看清它在整个世界中的真实位置,即它在无限时空中的微不足道。这样,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失去了也不会气愤难当。
  • 赢在上半场:30岁之前掌控人生主动权

    赢在上半场:30岁之前掌控人生主动权

    30岁左右,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人生规划和发展方向的转轨点。社会上许多处于30岁左右的年轻人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和目标认识都比较模糊,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导和定位。本书能够给予那些处于迷茫期的青年人以实际指导和精神鼓励,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时期,以赢得人生的主动权。
  • 人身安全卷(千万个怎样)

    人身安全卷(千万个怎样)

    本书即是要提醒与教导读者,如何了解并避开居家生活中的各种危险,让家成为永远“爱”与“安全”的堡垒。
  • 即学即用的100个人际交往术

    即学即用的100个人际交往术

    《社交处世即学即用系列:即学即用的100个人际交往术》是一本让读者拥有高超社交能力的实用指南,作者精选了100种最实用有效的社交方法。同时,全书还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经典的案例,吸取精华,力求将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心理要旨形象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以使读者朋友能够彻底理解并即学即用这些神奇的社交心理术,获得开启成功之门的社交资本。
  •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

    星云大师,俗名李国深,原籍江苏,佛学大师。逾八十载人生,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等事业。撰有《迷悟之间》、《吃茶去》、《星云禅话》、《舍得》、《宽心》等几十部著作。本书《包容:星云大师智慧感悟课全集》在参悟大师一生感悟的基础上,发一家之言,向大师致敬,同时也希冀读者朋友们在领悟大师慈心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活法有更深的觉悟。
热门推荐
  •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

    《年华烟然》讲述的是一位90后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主人公崔敬文一开始只是一个平凡、缺乏自制力的中学生。他和很多学生一样逛网吧、考试作弊,因为成绩退步而进入B班,后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逐渐成长为一名精英中学生。高中后的崔敬文过得如鱼得水,参加模拟联合国、接待外国中学生、打篮球、踢足球、学钢琴,最终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名牌大学。小说重在对90后中学生的生活现状深入描摹,直指90后的内心深处,对中学生的很多困惑提出了哲理性的解答。主人公独特的学习方法、娱乐方法以及对待早恋的态度,值得90后学生借鉴。全书语言幽默机智,文字功底尤其突出,为90后文学难得的佳品。
  • 时代沉默

    时代沉默

    似乎老张走的时候说的那些话,并没有放在心上,也似乎我们都承认了这个事实,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该走就走吧,盐酸都不知道在这个不是妹子就是金钱的社会还能找到几个老张这样的人。那背影的沧桑,使盐酸感觉到阵阵的悲哀。。。
  • 阳光刺痛了我的眼

    阳光刺痛了我的眼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见这样的两个男子,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在林依依觉得他这辈子除了熊长玉还是熊长玉的时候,一个儿时的小竹马冷不防的进入她的生活中。长玉,那些伤痛,是在青春中你留与我最真切、最深刻的记忆。那些过往,在时光的年轮里镌刻下最美的印记。可是,我们最终也没能在一起,因为遇见你已花光我今生所有的运气!奕辰,原谅我喜欢上你的时候心里的深爱依旧是他!
  • 梦幻西游之笑看西游

    梦幻西游之笑看西游

    根据梦幻西游故事情节改编,希望各位书友能喜欢。故事讲述的是唐玄奘西天取经,但是和西游记又有很多差别的故事。看我横扫千军力万敌,破血狂攻斩乾坤。虽不能御剑飞行,但是有飞行符和导标棋让我遨游世界。一切尽在梦幻西游之笑看西游。
  • 燃烧吧,青春

    燃烧吧,青春

    年少的陈烨告别初中后,进入高中。高中是一个最迷茫的人生阶段,也是一个人思想慢慢形成的阶段,慢慢开始了接触社会。在这段青春岁月中,陈烨也开始他的人生的磨砺,人生所带必须的甘甜苦涩也随之而来。进入大学,陈烨的人生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这时候的陈烨已是成熟的大男孩,爱情、生活、事业等等一些选择如风而至,面对这些选择,在不知所措的十字路口,陈烨该何去何从,陈烨在努力着,让自己的青春无悔……
  • 恶魔宝贝与笨狐狸

    恶魔宝贝与笨狐狸

    ???什么什么什么???我不是人类???我只是个学生吖=-=你别逗我怕,那个六个月大的婴儿是我的搭档什么的,我的小心脏承受不了啊TAT
  • 绝世天才七小姐

    绝世天才七小姐

    跳崖穿越。废材,花痴,要退婚哼!渣男三皇子。姐妹情深,背后欺负,小三帝家三小姐。不过渣男和小三倒是绝配啊。“你谁啊?我们不熟。”“没关系,娘子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熟。”某女懵逼中(?Д?≡?Д?)
  • 武动中原

    武动中原

    一批神秘的东瀛剑客,即将在中原武林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鸾凤还巢

    鸾凤还巢

    她是才华横溢的才女,凤仪天下的皇后,却不想遇人不淑,最后含冤而死,一朝重生,她成了将军府最无能嚣张的三小姐,面对庶母的虚伪,庶姐的阴狠,看她如何扮猪吃老虎,书写她的快意人生。
  • 我自己的故事

    我自己的故事

    这个世界多么平凡,其间没有无所畏惧的勇士,也没有力挽狂澜地英雄,更没谁做出过惊天动地地壮举:有的只是最平凡不过的生活,和在生活中不断艰难前行着地普通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