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11600000002

第2章 流传千年的养生大道——走进《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1)

第一节 学习《黄帝内经》,领悟健康之道

中国三大奇书之一:《黄帝内经》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张其成教授曾经自己的作品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个大学图书馆馆长,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现代很多书没有必要多读,但古代的经典一定要读。我认为只要读透五部经典,就可以掌握博大精深的国学精髓了。第一部《易经》,第二部《道德经》,第三部《黄帝内经》,并称为三大奇书,再加上《论语》和《六祖坛经》,共五部经典,我把它称为‘国学五经’。这五经当中《易经》代表易家,《道德经》代表道家,《黄帝内经》代表医家,《论语》代表儒家,《六祖坛经》代表中国的佛家。各家的主要思想都集中在这五部经典里面。”

在张教授看来,《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国三大奇书之一,同时也是“国学五经”之一。那么,这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如此重要地位的《黄帝内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呢?下面,我们就先来笼统的了解一下。

《黄帝内经》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非常独特,不仅是唯一一部以圣王命名的书,也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以生命为中心,记载了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并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又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就是素质,一个人本来的体质,在这里就是生命的本质。“灵”是神灵,“枢”是枢纽,是关键。灵枢的意思就是神灵的关键,生命的枢纽。《黄帝内经》分为162篇,《素问》、《灵枢》各占81篇。古代以阳数为王,而九为阳数之最,“九九八十一”,81表示最大的阳数,也是最大的“王”。

在中华文化里,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以“经”命名的,比如《道德经》、《易经》、《神农本草经》等,还有《黄帝内经》。怎么理解呢?“经”在古代是指丝线,丝线的原始意象是脐带。我们知道脐带是连接先天和后天的根本,所以它也是人之根本。看过织布,或者是见过地球仪的人,都会知道南北为经的概念。织布时先拉过来的那条线叫经,经线有个特性,就是只要一旦被拉过来,就不许再动,所以,经书都有亘古不变的特性。这也说明《黄帝内经》一书的地位之重要。

那为什么又叫“内经”,而不叫“外经”呢?有人说内经就是讲内科的,讲内在人体规律的,其实《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人健康长寿,它主张的不是求医问药,而是要往里求、内炼,通过调整气血、经络、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

另外,在世界古代的经典著作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它们大部分都是采用对话体的。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对话集,还有中国孔夫子和弟子们的对话集——《论语》等,当然《黄帝内经》也不例外。它基本上就是采用对话的形式,记录黄帝与岐伯、伯高、雷公等大臣的对话,以与岐伯的对话为主,基本上采取黄帝问、岐伯答的形式。后来,人们后来就用岐伯和黄帝这两个名字的开头“岐黄”表示《黄帝内经》,所以《黄帝内经》又叫“岐黄之书”。同时,因为它是中医的开创性著作,所以又把中医称为“岐黄之术”,把我们的医道称为“岐黄之道”。

总之,《黄帝内经》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另外,它还奠定了我国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从前,有一个叫黄帝的人

《黄帝内经》究竟是不是黄帝写的?每一个读《黄帝内经》的人都会涉及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学者都认为,这本书跟黄帝本人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后人假托黄帝之名而已。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坚持认为《黄帝内经》就是一本黄帝为了生命科学,请教医学老师的对话记录。比如,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在《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中说:那些《黄帝内经》的考据者“把自己的祖宗看瘪了”。那么,《黄帝内经》究竟跟黄帝有没有关系呢?如果有,又有多大关系呢?要想了解这一点,我们还得从黄帝这个人说起。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录的第一个帝就是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可以说,黄帝是中国古史传说时期最早的宗祖神,华夏族形成后被公认为全族的始祖。上古时期约在姬水一带形成的较为先进的黄帝族,即因这位杰出的始祖而得名。黄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陕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带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后来,在黄帝族后裔中的一支进入今山西南部,创造了夏文化,遂称夏族。于是,黄帝也就成了华夏民族的始祖。

在《黄帝内经》中,对黄帝是这样描述的:“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意思是说,黄帝一生下来就神灵,就跟一般人不一样,很神灵很神奇。在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能够说话,在他幼小的时候做事情就非常迅速、果断;长大成人了,二十几岁,非常厚道而且绝对地聪明;等到他活到100岁,“成而登天”,变成神仙骑上一条龙就飞上天了。当然,有人对这句还有另外一番解释,认为是将黄帝的一生分成了五个阶段,分别对应人生的各个阶段。但无论如何,让我们对这位远古的祖先有了一个笼统的认识,尽管这种认识可能带有夸张的成分。

事实上,黄帝不只是中国人的祖先,也是东方黄色民族的共同祖先。中国一切的文化,科学的,宗教的,哲学的,都是从这里开始。《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当然,其中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可能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后人才把《黄帝内经》冠以黄帝之名。不过,如果说《黄帝内经》与黄帝一点关系也没有,显然也是不准确的。我们只能说这本书是后人把从黄帝开始的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有关生命的思想汇集起来所形成的。

根据一些专家考证,《黄帝内经》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正是世界文化的轴心期(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高峰期,各民族不朽的经典大多是这时期形成的。另外一些人则认为,《黄帝内经》大部分篇章形成于战国时期,但最后汇编成书则是在西汉,有的篇章甚至还要更迟一些。当然,我们且不管这些考证如何,我们要学习的是《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这些智慧经过几千年的洗练,早已被各代医家所验证,对我们的生命健康确有极大的帮助。

《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影响深远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公认的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后来的无数名医,如华佗、孙思邈、皇甫谧、张仲景等,多是在钻研学习《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并独树一帜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黄帝内经》是后世名医的师傅、先辈。

首先,让我们看看扁鹊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扁鹊弟兄三人均是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接着说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不易传开;而我是治疗于病情发作和严重之后,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人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扁鹊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将身体遭受疾病侵害的危险降到最小,这才称得上是“上医”。而扁鹊的这种思想正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治未病”。

然后,再看华佗的心理疗法。有一个郡守因为思虑过度,造成身体里有淤血。华佗收了这个郡守很多礼,不但不给他治病还写了一封信骂他,说他不仁不义。太守一怒之下竟然吐出了几口黑血,说也神奇,郡守吐出淤血后病居然好了。华佗巧医郡守用的就是《黄帝内经》中的“情志生克法”。郡守是因为思虑太多而得的病,《黄帝内经》中说,愤怒可以战胜思虑,所以华佗用“怒胜思”法把郡守激怒,怒则气上,这样就把郡守身体中的淤血一下子全倒出来,病也就好了。

此外,还有张仲景的神奇医术,也多和《黄帝内经》一脉相承。有两个人来找张仲景看病,这两个病人都是大便不通、发烧、头痛,结果张仲景给一个病人用的是泻下通便的药,给另外一个病人用的是发汗的药,两个病人吃完药后都好了。张仲景的治病思想正是《黄帝内经》中的辨证施治,因人而养的写照。

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无数的名医先贤们遵循的是《黄帝内经》。养生也是如此,比如华佗运动养生的“五禽戏”,就是出自《黄帝内经》所说的“吐纳导引”,孙思邈的“十二多与十二少”,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凡事要节制,不为过的体现,等等。

《黄帝内经》是一部伟大之作,不管是养生还是疗疾,如果不懂得《黄帝内经》的理论精髓,不遵循里面的养生之道,那么这个人的健康是令人担忧的。

以人为本——《黄帝内经》的养生特色

我们去医院看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这边刚说哪儿哪儿不舒服,还没等你来得及描述病情时,那边医生大笔一挥,已经给你开出了药方,这在西医院和中医院都很常见。西医看的是病,注重的是数据、客观指标;但是中医讲究扶正祛邪、治病求本。

《黄帝内经》是经典之作,是祖国医学的理论渊源。它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从不草率“行事”。在《黄帝内经》看来,身体就是天下,就是国家,是从事一切生命活动的根本。中国人一直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恰恰在说明修身乃一切之本。《黄帝内经》认为生命是自自然然的一种活泼的存在,是自足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和谐机制,它不需要人为的强制和主观意愿。也就是说,人体比头脑更聪明,头脑是有为,人体是无为。身体不适时,《黄帝内经》所主张的不是求医问药,而是固本强身,先把脏腑调理好,把气血养足,让经络畅通起来……它给予人体的是尊重。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本身便是最完美、最和谐、最无为的,同时也具有最好的功能,套用一句佛家的话语:“这个创造所赋予的本贵肉身,原本就是万法俱足。”人体原本就配备着最精密的功能,例如自我治疗甚至组织再生的功能。就像现代个人计算机即插即用的简单特性一样,如果按照使用手册使用个人计算机,计算机就不太容易出现故障。同样的,人体具备了许多功能,如果能依照人体所设定配备的条件来使用人体,让人体原先具备的各种能力都能发挥,就能确保人体随时都拥有足够的能量,许多疾病就都不会发生。就算生病了,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也会像个人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自我修复程序一样,有能力自行修复大多数的损伤。

但是,现代人都不好好使用的身体,经常熬夜、经常烦躁、经常过食等,使得自己的身体不能正常运转,于是故障——疾病经常登门造访。这都是不尊重自己的表现。你不尊重身体,又怎么能让身体健健康康的呢?而这也是《黄帝内经》的一个宗旨:健康长寿就要自制,不靠人不靠药,完全靠自己。其实,我们的身体是最无为的,只要我们好好地、正确地使用它,就可以达到百病不侵的良好状态。

世界上最高的学问是研究人的学问,最聪明、最智慧的举动是对人的尊重,因为“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是假借修真的载体,是我们要蓄之、养之的精品。事实上,《黄帝内经》正是这样一本书,学习它,我们就可以完善人生,开始新的航程。

健康人生,就在《黄帝内经》之“道”

古代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对于疾病,不着重于治疗,而是着重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和治理国家一样,不是国家出了乱子才去整治,而是在平时便加以防范。假如等发生了疾病再去治疗,国家出了乱子才去整顿,这样做就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打仗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为时已太晚了。《黄帝内经》恰恰正是提倡这种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认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同类推荐
  • 心理宝典

    心理宝典

    心理健康关系到生活质量、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和广大群众的重视。本书以最新研究成果和新的视角回答了人们关注的有关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方面的问题。本书编者为临床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学专家,取材既注意科学性、系统性,又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同时将先进的理论、新的科研进展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共20个专题,涵盖了心理健康涉及的相关问题,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广大群众心理健康的良师益友,是防治心理疾病的好向导、好参谋,对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和心理研究工作者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受益一生的健康计划

    受益一生的健康计划

    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药物、金钱不能拯救你,关键取决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持健康的基石。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说:“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这本书将教会你时时刻刻的健康技巧,带给你岁岁年年的前程无忧。????本书从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出发,对饮食、运动、睡眠、心理、居家、形象、件等细节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健康计划,贴近生活、内容丰富、覆盖面全,只要你细心阅读,并诉诸于生活习惯中,必将使你受益一生!
  • 气血才是命根子

    气血才是命根子

    为什么有的女人面色红润、灿若桃花、光彩照人,而有的女人却是灰头灰脸,头发干枯、没有光泽、皮肤粗糙、痤疮暗斑、月经不调呢?这些都是肾气不足或者肝郁气滞造成的,美容的根本是保养身体气血的运行机理。为什么有许多女人在冬季手脚冰凉,甚至夏天也手脚冰凉呢?中医理论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需要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气血畅通,“冰美人”就能够换新颜!癌症、淋巴结核、肿瘤、乳腺小叶增生等病是怎样形成的?中医认为是气滞造成的,寒凝和忧思导致气聚在一起,气血运行不畅,就像下水道堵塞、积习日久,器官就发生病变。
  • 防治三高有妙方

    防治三高有妙方

    本书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各种具有降脂、降糖、降压作用的诸多妙方,能够帮助读者认清西药、中药、食物、茶、酒、运动保健等方法的功效、用途、使用方法,有针对性地防治“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保证智慧(下)

    “健商”是健康商数的简称。它反映人的健康才智,是评估个人健康的全新方法。健商作为一种保持人身心健康的崭新理念,开启了一个激动人心、生机勃勃的全新领域,它将数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现代医学的恩赐和最新的生命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大大满足了个人健康的需求。
热门推荐
  • 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培养员工的服从意识和敬业精神,如何做一名让员工绝对服从的领导。
  • 遇见下个星系

    遇见下个星系

    女主非傻白,男主非总裁。官若冰把这辈子的运气花在了遇到叶轩华上。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在孤独的转角,遇到相守的彼此,她没想到,他也可以把情话说得那么好听。
  • 倾我所有予你无忧

    倾我所有予你无忧

    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不会败给距离,不会败给金钱,不会败给流言。那会不会败给命运?会相遇的人即使隔着时空也还是会相遇;会别离的人即使久伴也还是会别离;命运的手仿佛缠着无数的红线,尽头的两端站着一对男女,有人会拉扯住相同的那根,恩爱一生,也有人因一念之差与真爱背道而驰,这叫命中注定。
  • 玄门高手在都市
  • 妖兽主宰

    妖兽主宰

    “这个斗者与怪兽的世界,你确定它是真实的吗?那什么又是真实?”老东西的一句话问的雷子辰哑口无言。
  • 赏金追迹

    赏金追迹

    四位消失八年的寻宝猎人.....。一块沙皇时期的神秘十字架.....。一封来着三年前的信件.....。主人公和他二叔不远千里来到荒凉的西伯利亚只为寻找当年失踪的亲人和传闻中的宝藏。临时搭建的团队中在遇到了各种离奇匪夷所思的事件当谜团渐渐浮出水面的时候,所有人才发现其实揭开的谜团并不是结局而紧紧是一切开始....
  • 恰逢烟花寂寞时

    恰逢烟花寂寞时

    烟花最美,灿烂地划过夜空,却留下一地冰冷,因此它是寂寞的。烟花将惊艳留给别人,将快乐留给别人,将绚烂留给别人,自己却什么都没留下,因此它是寂寞的。这不仅仅是一部言情小说,更是一部探索人性的生活观察。本故事讲述了几个都市人的小幸福、小悲剧、小压抑……所求不得的愤怒,希望落空的悲伤,挚爱离别的痛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理想,却又被迫在社会压力下逐渐迷失,在大我与小我间拉锯徘徊,内心最真实的大我被深深遗忘、掩埋,小我是一如既往的寂寞……
  • 地心时代愚公儿女

    地心时代愚公儿女

    走出神话式科幻的科幻悬疑小说。二十一世纪,绝没有人会对地震无动于衷,二十六世纪,对于地震,谁也尽可安心地不必管它,人类胆寒的最大自然灾害在两女一男的爱情争战中被得到全天候有效监控。非联想和超乎想象的未来世纪生活图景提前全程亮相,爱情随时代在升华,超越的爱,是什么?只有他们自己和你会体悟得出。
  • 邪魅老公的宠娇妻

    邪魅老公的宠娇妻

    童冰跌坐在精致地板上,无声落泪,剪影般美眸伤心的看着唐炎,泪水模糊了视线。是的,唐炎只手可以遮天、霸道无情,但这就是伤害自己的理由么?谎言,背叛,冷漠,薄情……漫天红色无际蔓延,美眸冰凉绝望,嘴角的娇笑凄凉无限,或许,离开是最好的解脱,带走一颗心留下一颗心,但却一样千疮百孔。“找她!找不到就不要回来”男人狠厉的说着,手里拿着一枚钻戒,折射着无情的光。她,真的好狠!再次遇见,童冰依偎着陌生男子浅笑,手里牵着一个四岁女童,女童娇俏短发和剪影般的眼睛揪痛着唐炎心脏,晦涩注视着童冰却换来没心没肺的一声‘你好’。唐炎大怒拉过童冰抱起女童离开,依旧是容不得拒绝的霸道。
  • 尸与远方

    尸与远方

    阴阳与五行,在古代,有先天阴阳五行与后天阴阳五行之分!万物世间都此分阴阳,阴阳皆八卦,一阴一阳,两者互相作用,一升一降,一开一合。而我的故事因那半块阴阳双鱼玉佩而起!我是谁?谁又是我?眼前的一切会是真的么?那么历史只不过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