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23600000012

第12章

世尊如阿耨大池下。第二就譬广释。大乘凡有二譬。初池譬。明大乘出生多乘。故名为大。二种子譬。明其多乘同依一乘。故得称大。又池譬明其始出生。种子譬辨其终。谓小乘依大乘得增长。又初譬本生于末。第二譬末依于本。又从池出河。河在池外。从大乘出小乘。小乘应在大乘外。为释此疑。故说种子依地。而种子不离地。一一中皆前譬次合。阿耨大池。此云清凉。亦名无热恼。清凉据其水称。无热恼从主得名。阿耨大龙。居此池中。无热之苦。林公云。具外国语。应云阿那婆达多。池出八大河。喻大乘能出诸乘。有人言。此中但明出生二乘。而譬中言出八河者。但取出生为喻。不论多少也。有人言。就二乘中亦有八。二乘即二。及下六处。故成八也。有人言。上大地出四檐檐既别喻四乘。今言出八。亦喻出生八乘。言八乘者。谓四乘因。四乘果也。问。如地经明大池出生四河。此经及涅槃云出八池河。阿含及婆沙云出二十河。复有余经云出八千二十河。云何通会。答。旧相承直云。阎浮中近北边有山名香山。纵广五百由旬。阿耨达池在香山顶。若依立世毗昙。从此北度九黑山香北有雪山。此山有池纵广五十由旬。名阿耨大池。于四面有四兽头。东有金象头。口中流出恒伽大河。即有四眷属小河。南有银牛头。口中出辛头大河。亦有四眷属小河。西有琉璃马头。口中流出悉陀大河。亦有四眷属小河。北有颇梨师子头。口中流出慱叉大河。亦有四眷属小河。此四大河去池四十里外。各分为五。随方赴海。四五即成二十。故阿含及婆沙说二十河。问。各流出四。云何言五。答。四本河即四。复有十六眷属。故成二十也。而言八者。佛出香山之东。今就东方一本大河。及四眷属合成五河。人皆同见。共取为喻。余方三大河。有大名声。人皆闻之。故取为喻。合前为八。余方小河。无大名声。人多不闻。故隐而不取。然诸四眷属河。一一各有五百眷属小河。随方入海。是故经中说八千二十河。合譬可知。种子喻中。前喻后合。种子譬诸乘差别。依地生是喻诸乘同依一乘。诸乘依一乘始起名生。依一乘增乃至成就名长。合譬易知。是故世尊下。第三总结。住于大乘者。明大乘人住大乘之法。摄受大乘者。智了悟大乘也。又依法起行名之为住。行成证法名为摄受。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者。大外无别小。小乘即是大乘粗近之法。故云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又昔教说大为小。故云大即是小。又如池出大河。虽复池河名异。而同是一水。虽有大小名异。同是一乘。如世尊说六处下。自上已来名为略说。从此已去第二广说。亦是上明从一生多。今辨摄多归一。文为二。一会小因以入一乘。从阿罗汉归依佛下。会彼小果以入一乘。小因小果。皆入一乘之法。因人果人。皆成菩萨之人。如世尊说六处者。总举如来昔说于六。所以举昔六者。此是小乘经中说于六处。将欲会小入大。故前说小也。此六法是起行之所。故名为处。何等已下。次列于六。释六不同。今且为三双。一法住法灭一双。二约戒法得离一双。三约人始终一双。正法住正法灭者。问。云何为正法。云何为住灭。答。依杂心。经律阿毗昙。是名俗正法。三十七觉品。是名第一义。二种正法中。无漏正法。一得不失。不论住灭。今正论教法住灭。于教法中。通论三藏住灭。若别论。正辨戒律住灭。以戒律正是出家人所行故。如云戒律是佛法寿命。戒律住故佛法性。戒律灭故佛法灭。就戒律中凡有三种。一别解脱戒。二定共戒。三道共戒。道定二戒通于道俗。又一得不失。不论住灭。今正论别解脱戒住灭也所言住灭者。有二种住灭。一者时节理数有定期限。故有住灭。如释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所以有定数者。此是诸佛本愿故尔。如俱舍论云。释迦过去作瓦师。见过去释迦佛眷属及法住千年。是故发愿。愿我作佛国土弟子及法住世亦同千年。是故今成佛住法得于千年。首楞严经云。三昧力故。现分舍利。以本愿故。示法灭尽。此是期限定数也。二者人行法故。法则久住。人不行法。法则便灭。虽有二意。正以行佛法故。法则久住。不行佛法。法则便灭。以劝人行佛法故也。问。前云由本愿故灭尽。后云众生不行故灭尽。二义相违。云何会通。答。佛知众生不行法故灭尽。故与本愿不相违。波罗提木叉。毗尼。第二得离一双。此文来有多意。一法住法灭通三藏。今则别明以戒律正是出家所行。故所以别。又河西道既师云。佛法有二种。一者经藏。二者律藏。经藏以化外。律藏以化内。又经通化道俗。律则别化于道。上法住灭是经法。今是律法。又上是通法。今是别法。所以立波罗提木叉二名者。有其多义。一者得离之名。波罗提木叉。此云报解脱。持戒之因得解脱报。故云报解脱。故经言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木叉从德立名也。毗尼者。此翻为灭。谓灭现在身口七非。离过为称。木叉从未来受名。毗尼以现在为目。又解脱出于三界。毗尼灭于三涂。此一戒法。有期功能。是故如来立于两称。律名通上二义。亦得律是此间之名。木叉毗尼外国之称。如上玄章已说。出家受具足者。第三约人有始终一双。始则出家。终则受具足。约人者。佛法五众。出家得摄三乘。谓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具足则摄比丘比丘尼二众。又出家三众。防恶不尽。但防身三口四。故与出家之名。二众防恶义尽。谓身三口四。故与具足之称。小乘法中受十戒为出家。受大戒为具足。大乘发菩提心为出家。受菩萨戒为具足。又净名云。发菩提心。是则出家。是则具足。而文中据罗汉为具足。盖据究竟处为言耳。实通凡圣也。又详文大意。此六始终但明一戒法。初明戒住灭。次明戒法得离。后明戒法始终。以戒是三学本故也。戒法既尔余行类尔。为大乘故说此六处者。第二会小入大。上小乘中。初总明六。次别明六。今会亦二。一总会。二别会。今前明总会。佛说此六为趣入大乘。为大乘家方便。故法华云。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云。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摄论云。大清净方便故。又上来说六。今明六意。佛所以说六者。言虽属小而意在于大。故云为大乘故说此六处。何以故下。第二解释。即别会。何以故者。谓问也。问意云。何故为大而说六耶。正法住者。答上问也。就文释三双即三。会初二中。前会住。次会灭。住中。前牒小乘中住。故云正法住者也。为大乘故说者。此明说大意。佛昔于小乘中说正法住者。说大乘为小住。当知小住即是大住。大住之外无别小住。如说大因为小果。大因之外无别小果。问。若尔。应云小住即是大住。何故乃说大乘住即正法住。答。今以本摄末。故大乘住。故即正法住。灭义亦尔。以显大外无别小故。离小乘兴废。无别大乘兴废也。波罗提木叉毗尼者。此第二双也。就文有四。一牒。二会。三释。四结。前双牒二法。故言波罗提木叉毗尼也。此二法者。义一名异。言义一者。体义一也。同是一戒。故言义一。所以于一戒上立二名者。即一戒体而有二能。能得未来解脱之果。故戒受木叉之名。能灭现在身口七非。故戒受毗尼之称。佛欲劝人持戒。故于一戒上立此二名。虽有解脱灭二名。而同是一戒法。故言义一。问。何故辨二法体一名异。答。为欲会小入大中义便。欲明会一即会二。故前明两法自相会也。毗尼者即大乘学者。第二正会。是大乘中所学法也。前是小乘中自相会。今是会小入大也。何以故下。第三释上即大乘学也。何以故者问也。毗尼本是小乘学法。何故说为大乘学。以依佛出家受具足。是正答问也。以小乘人无别出家受具足。依大乘佛出家受具足戒。所学毗尼宁非大乘。此举后出家受具足。以释木叉毗尼即大乘学。兼会出家受具足也。是故说大乘威仪下。第四总结也。以说大乘威仪。为彼毗尼出家受具足戒。是故毗尼出家受具足。即以大乘也。前明依大乘出家。此是就大乘人会小。今明就大乘法以会小。离大乘之法无别小乘法。示离大乘菩萨无别小乘罗汉。会小乘教入大乘教。即是教一。会小乘行入大乘行。即是因一。会小乘人入大乘人。即是人一。会小乘果入大乘果。即果一。是故阿罗汉下。会第三双出家受具足。又就文为三。初明无别小乘出家具足。次问。三释。是故。乘前显后。前明以说大乘威仪是毗尼是出家是具足。是故罗汉无别出家受具足。何以故下。问罗汉实有出家具足。何故言无。阿罗汉下。第三释也。以罗汉依佛出家受具足故无别出家受具足。况尔前有耶。又欲以前类后。罗汉既无出家受具足。且无四智涅槃。问。罗汉何时出家。何时受具足。答。此就因中论出家耳。非罗汉出家也。阿罗汉归依于佛下。自上已来明会因。今第二次明会果。会因者。会小乘因成大乘因。无别小乘因。又是集其因义。会果者。无有小乘究竟果。小乘究竟果。还是大乘因。故小乘因果。并属大乘因。又上夺因。今夺果也。又举果释成夺因。若得果满足。因便满足。果既非究竟。所行因宁得满耶。又上来会其世间善入一乘。今会出世善以入一乘也。又上会六处等。是会小乘之始。今会小乘之终。中间可知。就文为二。第一双标二种章门。何以故下。第二双释二章门。双标二章门者。阿罗汉归依佛。是一章门。明德不圆。阿罗汉有恐怖。第二章门。明障不尽。又罗汉有归依。标章门也。有恐怖者。释归依也。以有恐怖。故须归依。问。此章会果。何故夺其归依。答。前夺出家受戒。今夺归依。归戒是本。是故次戒明归。问。有归有几种义。答。一对昔明依无常佛。非究竟归依。今归依常住佛。始是究竟归。故下文云。无尽归常住归。为真归依。二者对昔别体归非究竟。明今一体归方是究竟。故下文云。如来即三归。此二义通显二乘。若因若果人。虽后归依于佛。而未识归依。三者。上破其有六。故明无六。今破二无明于二有。言二无者。一谓无归依。二谓无恐怖。二有者。一有归依。二有恐怖。有归依者。其人谓有生死怖。故有归依。今以免生死怖。故不须归依。今明虽免分段怖。犹有变易。故须归依也。问。罗汉何时有归。何时有怖。答。不愚法者。现知变易生死未尽。依佛求出也。现知变易对治未立。所以有怖。愚法之人。未来无余涅槃之后。心想生时。方归方怖。是义后当释。问。何故不言辟支有归怖耶。答。罗汉现在闻大乘经。自觉住有余地。有归怖。辟支出无佛世。不闻大乘。不知自住有余地。故不知归依也。问。若尔。何故下文说言罗汉辟支有怖畏耶。答。此论未来辟支。故尔。何以故下。第二释章门为二。初略释。次广释。略中释二即二。前解后怖章门。承言便故。次追释有归章门。前解怖中。何以故者问也。如来昔于余契经中。常说罗汉离于怖畏。今此何故说言有畏。阿罗汉下。次解释有三。初法。次譬。后结。阿罗汉于一切无行怖畏想住者。罗汉有三界内治道之智。名之为行。断三界烦恼尽。无有三界内分段生死。于三界内无有怖畏。是故昔日说罗汉无怖畏。未有三界外治道之智。名为无行。故有变易生死苦。明阿罗汉自知有三界外变易生死未尽。畏彼生死之苦。缘已无行。而生畏心。名怖畏想。由在怖畏中住。故名为住。又未进断。且名为住。有人言。一切无行。是怖畏境。五阴非一。名为一切。无定实迁流。故云无行。二乘人不知阴等生灭无性。谓有实相逼迫而生怖畏。心想此事。故云想住。故宝性论云。不断一切烦恼习气。故于一切有为行相。生极怖心常现在前。问。云何五阴无定实迁流名为无行。答。如人想谓言炎水流。言野马走。其实无流。且无马走。故言无定实迁流也。林公云。外国云。僧塞迦逻。此云行。大乘云行无体。故云无行。而小乘谓实有行。故生恐怖。如大品云。一切众生没在无所有中。此与后释意同也。前师约三界外事生怖。后师即约三界内事生怖。前师解行是治道之行。后师解行是迁流之行。如人执剑欲来容已下。第二譬说。初师云。变易之因。喻之为人。能招未来变易之果。名为执剑。当果临至。故云欲来。以必切身。名为害己。第二师云。如人者。喻五阴也。执剑者。喻阴体生灭也。欲来害己。譬生灭相逼切也。是故罗汉无究竟乐者。第三结也。依初师。是阿罗汉于变易生死有畏想。故无究竟乐。依后师。虽得有余涅槃。以怖畏心随逐。故无究竟乐。何以故下。第二释归依章门。何以故者问也。罗汉已证无学之果。何故须归耶。世尊下解释。于中初法。次喻。后合。依不求依者。是法说也。如来是不求依人。罗汉依彼不求依人。名依不求依。如众生无依下。第二譬说。如世间众生无所依凭。故多有怖畏。

同类推荐
  • 茶录

    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芙蓉镜寓言

    芙蓉镜寓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君音诵戒经

    老君音诵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佩符文诀

    上清佩符文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Return Of Tarzan

    The Return Of Tarz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荒野道士

    荒野道士

    他身怀绝世道法,游离生死边缘,一言定一生吉凶,一念杀人不问善恶。他心中执念,不惜违背天罚,强行打开地狱之门,只为寻找一缕残魂。他不愿踏上奈何桥,打翻孟婆汤,沉入黄泉,令百鬼颤抖。三清俱怒,隔绝生机,誓要万万人为他丧命。
  • 皇牌校草的冷血甜心:公主伪装记

    皇牌校草的冷血甜心:公主伪装记

    她是身份尊贵的祈宫帝国唯一公主,是全球第一黑帮“冷忆宫”的宫主,是全球第一杀手“冷兮”……当她一朝为了寻找十二年前的那个男孩,入了“洛卡斯学院”遇上了恶魔般的霸道的他,那颗毫无波澜的心动了,到了最后,得知真相,她和他该何去何从?(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敬请见谅)
  • 龙族之嗜血修罗

    龙族之嗜血修罗

    因为惹怒上帝,龙傲被上帝丢垃圾一般丢入了【龙族】的世界,且看他如何在这里收妹子,斩龙王
  • TFBOYS:星空下的约定

    TFBOYS:星空下的约定

    我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喜欢~~写的不好多多包含哈~~也加Q:1559546887,提出意见哦~~说不定下一章采纳你的意见呢~~希望四叶草家人喜欢哈!!
  • 大侦探仧上人

    大侦探仧上人

    一件迷离的惨案,警方无能为力,无意中一名小侦探仧上人介入,揭开了疑案的谜底。以此为引入,仧上人开始揭开一个又一个的悬案谜案。第1卷:血匕首描述的是一位法医由于各种因素心理失衡而杀人事件;第2卷:石灰吟则是揭开了石膏雕像里藏匿尸体的背后故事;第3卷:翡翠冷描述的是一个女画家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而杀人的故事;第4卷:鬼面具
  • 妖怪名单之夕阳的余辉

    妖怪名单之夕阳的余辉

    本文为妖怪名单同人文讲述了少年封夕为拯救世界而与天罡地煞108将的斗争。
  • 七逆少主

    七逆少主

    她是全世界称颂的天才,“他”是女扮男装被人唾弃的废物;她是不敢轻易得罪的杀手王,“他”是日不落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纨绔少爷。一朝,当她穿越到了“他”的身上,才知,原她其实是“他”丢失的一魂三魄……在这里,“他”找到了六位在以后是“他”的左膀右臂的伙伴、挚友。尝到了前世未曾有过、从未奢望过的亲情、友情…
  • 盗墓笔记秦岭神树同人小番外

    盗墓笔记秦岭神树同人小番外

    盗墓笔记秦岭神树同人小番外,对秦岭及盗墓笔记终极和张家核心的猜测
  • 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十四)(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

    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十四)(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

    作品为《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第三卷第二章:军神吴起。本章讲述了纨绔子弟出身的吴起历经家庭变故和职场磨难,发挥自己的军事天才,使魏国和楚国强大起来,却未能得到善终的故事。本系列共分五卷,春秋霸主卷、赵国卷、齐国卷、秦国卷和诸子百家卷。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带你领略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恢宏历史,体验英雄人物的精彩人生。春秋战国的历史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个时代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比如勾践和屈原;陌生的是那个时代距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了,这段历史的故事和背景对我们几乎是一片空白。虽然是很遥远很陌生,但是春秋战国历史却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学习的一段历史。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和民族文化就起源于此,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孩童时期”,深刻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
  • 地狱使魔

    地狱使魔

    我一直以为生活可以什么都无所谓,直到那次去地狱的遭遇,你我的命运从此在一起了,十恶不赦的十恶,你到底是为谁在守候原来我要找的人就是你直到最后魂飞魄散的那一刻,我就想问一句素零,你今世是否真的喜欢过我?一个从小在富家长大的少爷,因为母亲出生低微,在家里面受尽了折磨。在19岁那年他离开了那个那让饱受痛苦的家,在一次车祸以后,他的命运和来自地狱的使魔拾恶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一个人类,一个的是地狱的使魔,他们的最终会走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