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61200000024

第24章 让我寻找(1)

纵情言说的野心

读诗,一遍遍读着,奇怪的是总要走神,总要放下来,等待思绪从很早以前、从自己的那些诗歌梦想中飞回来。当年我还没有写出一行其他的文字,可是已经在读诗和写诗了,并在想象中描绘着自己的未来:一个诗人,写出了美妙或动人的句子,在一整页或更多页上排列出美妙的短句。诗对于我,是人世间最不可思议的绝妙之物,是凝聚了最多智慧最多思想能量的一种工作,是一些独特的人在尽情倾诉,是以内部通用的方式说话和歌唱。我读了许多中国现代诗和古诗、外国翻译诗等,认为每一句好诗都是使用了成吨的文学矿藏冶炼出来的精华,是人类不可言喻的声音和记忆,是收在个人口袋里的闪电,是压抑在胸廓里的滔天大浪,是连死亡都不能止息的歌哭叫喊。

这是我向往之极的一条道路。我一直往前走,朝着向往之地走去,却至今没能抵达。展读这些诗章,激越而后的迷茫里,竟会觉得这就是自己亲手写出来的,口吻之亲切意象之熟悉,仿佛就是我刚刚在纸上画圆了第一个句号。这种兴奋与欣喜引起的错乱忘却,移位和嫁接,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其他许多时候的日常阅读也许正好相反,那会因为极大的陌生感而泛起极大的排斥。所以我想,写作中有一句话叫“古今文章一大抄”,有时“抄”是必要发生的,那是喜爱和内心的吻合达到了一定程度,于是才会因共鸣而学唱,因学唱而忘情,因忘情而忘却,然后就将“他作”当成了“自出”。

就这样,我说出了自己对诗的喜爱。那些不易拆解的意象与辞章,晦涩和烂漫,都在我的悄然意会之中,我的隐隐诉求之中,我的言所不畅和跃跃欲试之中,我的梦幻孕育之中。诗的分析是一件不可强为之事。诗的言说是任何形式的文字都不能替代之物。如果一个人有办法用小说散文戏剧论文以及公文去表达这一切,也就不会使用诗句了,诗也就可以从人世间消亡了。所以诗的读者潜在了每一个生命之中,每一个生命都拥有无法言说的那一部分,故而在不知不觉之间,每一双世俗的脚步都会踏上无形的诗行。人活着,其实每天都在读写无形或有形之诗,都生活在莫名的诗意之中。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正因为有了诗,才获得了真正的表述的自由。这个世界芜杂浑茫千头万绪,无以名之奇巧乖戾,就像我们无边无际的现代诗行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诗能够言说世界上的一切奥秘。

就怀着纵情言说的巨大野心,我们选择了诗。诗人是最机智的愚公,最聪慧的傻子,最无聊的执着,最寂寞的喧哗。读诗,不由得会想象诗人在那一刻那一瞬的生命形态,他的睿智与顿悟,惮性和机心,还有冶炼词语的痴迷匠气。正是由于诗意的锤炼,一个民族的语言才开始走入神奇的状态,它们似乎不可理喻又振振有词,四六不通却又沁人心脾。诗人既是操弄语言的大师,又是语言的奴隶,人成了诗奴,诗又被语言所绑架。当词语之链在诗人手里狂舞的那一刻,整个世界的固有秩序也就给打乱了。言说的秩序是一切条理的根源,而诗人就是破坏这种规范的无法无天的人。没有这种人,我们的世界就会凝固僵死,不再生长枝干和抽芽吐绿。而一个人只有进入了这种非常之态,才有可能发出感魂动魄的吟哦。诗人显然是完全自如地出入此境,并在语言和生活的两极之间自然地游走。

这就说到了具体的人。真正的诗人平和简朴,似乎在刻板平淡地生活着,一个年轮一个年轮地让生命成熟。也正是如此,他才没有阻断自己的朝圣之路。现实的人生和诗意的人生如果随意混淆起来,不仅没有了张力,而且极可能受到另一种虚假的折磨。银行职员艾略特在经办国际金融的那些年,同时也是大写《荒原》的日子。他白天填写着烦琐的账目往来报表,夜晚则演绎诗剧《大教堂谋杀案》。浮浅的艺术家会生活得特别像一个艺术家,浮浅的诗人非喊即叫。由此看来,诗人是典型的具有内在张力的、因质朴而变得更健康和更强大的人。20世纪以来第三世界的文学人士,也包括部分公民的最大不幸之一,就是过于轻信和表面化地模仿了诗意的生活,从而失去了在现实中创造诗意的能力。脚踏实地的可靠感、为人的通达和近情入理,成为诗人蓬勃创造力的基础,成为其人格质地的一种外部呈现。

我在少年时代,曾经误以为诗人和艺术家都是长发飘飘的人,他们激动起来口吐白沫。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才知道所有艰苦的劳动者、真正的大劳动者,没有一个是华而不实的人。也有花里胡哨的艺术家,但那往往是三四流的。我刚开始学习写作时曾遇到一个双手狂舞的文学青年,几十年过去,他终于把手放了下来。他放了下来,写出了自己的诗章。诗人的手温暖朴实,与人谈话时,长时间放在自己腿上。然而就是这双手,却写出了这么热烈浪漫的诗章。

读诗是一次回忆和温习,当然也是学习。我会尝试着,找回一些丢在了昨天的东西。人一刻不停地往前走,美好的东西却会不断地遗落,那是很可惜的事情。我会更加依赖于诗,求助于诗。

中原失礼

中国流失的很多好东西,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反而有所保留。那里原来处于汉文明的边缘地带,他们抱着学习的态度,漂洋过海到中国学习,所学到的每一点可以说都来之不易。他们因此就格外珍惜一些东西,并且牢牢记住了,记到现在。

同一片大陆上也有这种情形:中原地区丧失的一些好东西,在东夷就可以找到很多,反过来让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原地区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就像当年孔子说的,“礼失求诸于野”。现在我们失去的“礼”太多了,有的存于边缘,到韩国和日本这些地方待一段时间,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当然韩日也有各自的问题,我们只是从中原失礼的意义上说一下。

比如我们这边有一个毛毛躁躁的孩子,他的粗野和愣劲儿我们都很容易想象,因为这样的孩子很多。可是他到韩国去留学,不出一两年就变得彬彬有礼了。我们见过不止一个这样的活生生的例子。

讲到地区和民族的文明、文化,讲来讲去反而容易让人糊涂。比如前一段热衷于谈“先进文化”,一打开电视就一定要出现一群老太太描得满脸通红,拿着扇子在扭。当然给“先进文化”配图很难,但也不能总是请出一群扭动的老太太。

还有,谈到一个地区的“现代”和“繁华”,画面上通常就要出现一些刺眼的闪灯、旋转的舞台,特别是要有一群跳舞的人、光着膀子唱歌的女人。总是如此,大同小异。

谈到文化,有什么更生动更具体的事物可以告诉我们?当地的文化人物,他们的劳动,还有书籍与民众生活关系的展示,这些是不是也可以列举一下?

文化是很抽象的,又是很具体的。它的水准和状况究竟如何,莫过于观察日常生活和人群面貌了。它在我们习而不察的细节和角落里表达得清清楚楚。走在大街上,如果跟海外一些较好的地区做比,会感觉“文化”两个字是多么的具体。不同地区的人神情就不一样——比如武咋咋的一群面孔,让人很快就会感觉到文明驯化和教养的程度如何。苛刻一点讲,这里许多人还是一些“生胚子”。

如果仅仅是按比例看,我们这儿一座城市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很多了。但是总也解决不了举手投足间流露的那种粗野气。看来受到了怎样的教育是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只要形成了一种氛围、一个群体,其中的个体如果不是足够优秀的话,他表现出的大致还不会是文明教养的差别,而更有可能跟从和化进相对野蛮的当地风习中,有一种向下的趋同性。比较起来,我们这里还是嘈杂了一些,总也安静不下来。何止是声音,刚才讲过,他们脸上的神情就不对劲。

文化素养较高的地区,人的神情会比较自然放松,会安详一点,举止也安稳收敛一点,动作的棱角也不会特别大。

人如果生活在比较野蛮的地方,就必然要生出对这种环境的戒备心,时间长了,他们的神情与举止也就变了。

所以一个地区一个族群的风气,人说话的语气还有脸上的神情,是最能说明社会文明程度的——这里面哪怕只有一点点差异,要改变,可能就要花费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文明的汤水要调养一个地区或一个群体,需要的时日将是很漫长的。

举个例子,在公共场所我们常常看到一群等电梯的人——他们百分之九十都会堵在电梯口,根本不考虑应该站在什么位置,不考虑先下后上的问题,也不会自觉排队,不会礼让孕妇和老人儿童。而且他们当中总有几个人在大声喊叫,或者随地吐痰。

这样的一个群体,离现代文明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可是我们这里有一个可怕的误解,认为只要富裕起来了,只要有了大把的钱,一切也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粗劣的人手中的钱越多,对世界的损害也就越大——当他们贫弱无力的时候,世界倒会更安全一点。

敬畏食物

现在有些学问高深的人,也注意从最基本的传统经典开始学习,并用在教育下一代方面。像一些家训,一些幼年启蒙读物,有的需要扬弃,也有的可以借鉴,不妨拿过来好好用一下。里面有一些行为举止的强调,今天看是过于严格了,但想一想有的是巩固文明的,有的是意旨深远的,都通向了伟大民族的精神源路。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说得何等的好!有了这样的思维,难得不去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文明传统,难得不产生敬畏。

但是现在这种敬畏我们不但没有了,而且相去遥远,连个踪影都看不到了。我们现在是怎样的?单讲吃饭,刚刚有点东西可以挥霍了,有些官商场合就像当年的慈禧太后差不多,奢侈到吓人的程度,又哪里止于“吃一观三”。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那段饿死千千万万的人、吃树皮和观音土的历史,它近得就像刚刚转身,还没有来得及走远,这边就如此穷奢极欲起来——这个族群多么可怕,要么动辄饿死成千上万的人,连土都吃;要么就是做饕餮之徒,每一餐饭要扔掉三分之二。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那些频频举行的豪宴,那些财大气粗的权与钱的酒席,除了有一种犯罪感,再就是疼和憎,是担心上天的诅咒,恐惧报应的厄运。

一个人能吃多少?不过是那么一点点,可是菜要一道接一道上,桌子比乒乓球台还要大,菜色无数,不得不让专门的服务员把摆在稍远一点的不断地端过来调换,这样最后吃掉的还不到十分之一,绝大部分都要扔掉。

这个情景反衬的回忆,就是同一片土地上残忍地饿死、吃糠咽菜的一群群人。而对食物的敬畏,却曾经是我们民族的传统。

到海外一些地方,时常能感觉到这种敬畏的存在。比如他们通常使用很小的碟子,生怕食物剩掉。如果剩下扔掉,他们觉得不仅是浪费,而直接就是对食物的不敬。在韩国,对方在宴席上常常对客人介绍食物:这是哪里产的,多么好等等,他会这样强调。于是有人嘲笑他们,说无论端来多么简单的食物,都会说:“好东西呀!很贵的!”

是的,食物就应该是很贵的——很宝贵的。

对食物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它们都要损失掉自己的生命来到人的面前,变成食物,让我们果腹。想一想这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它毕竟也是一生!一条黄瓜,一个地瓜,一条鱼一只羊……它们终止了自己的生命,变成了人的食物。

该不该敬畏食物?我们明白了这些,才会理解西方常常出现的场景:吃饭前群体祈祷并感谢上帝赐给食物;还有那些宗教人士,他们宰杀生灵的时候,会轻念一句话,然后再做。这里面表现了多少的无奈和悲哀。我们甚至相信,只要人类不能终止吞食其他的生命,也就不会结束自己的巨大苦难。

古代智者

古代智者,也就是人们常常说起的那些“高人”。一说到他们就很容易想到一些名人逸士,想到一些有闲和有钱的读书人、不得志的仕人或隐者之类。这部分人当中或许真的包含了一部分智者,因为他们在人生颠簸中经历了大起大落,又读了不少书,总会感悟出一些特别的见解。但要从根上说,真正的智者还是那些没有脱离劳动的智识阶层,这部分人才是最健康的人士,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家,他们不仅知道一种文化中最珍贵的部分,而且知道其来由和精髓,并且会在生活中不断创造和延续这种文化。

人一旦脱离了劳动就变得愚笨了,这里指的是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虽然也算劳动,但与活动四肢肌肉的劳作仍然有不少区别,它还解决不了另一些生命问题。不停地关起门来运用脑筋,脑子可能会灵活,但气血周流却要受到阻碍,肌肉也会僵持萎缩。而有些聪明的思想是人在体力劳动中一点一点产生的,是一个人亲手抚摸这个物质世界时才能产生出的一些感悟。有一个说法叫“劳动人民最聪明”,指的就是体力劳动,它不过是从一个方面说出了事物的真谛罢了。

同类推荐
  • 那纯然灵透的眼神

    那纯然灵透的眼神

    《那纯然灵透的眼神》将曾有过的情谊、挂念、怀想默默地留守在心的底潭。许久许久之后,那将会成为心底之泉,泪溢欣甜。一阵大雨,天即放晴,被大雨淋漓过的碧郁松柏还滴挂着晶莹的雨珠,倾泻着新阳的山林,散发着沁入心扉的气息。古老中透出了新鲜的力量,那力量动撼人心。一生桀骜的老人,动情之时竟能号啕得泪流满面,可想而知,这泪水里饱含了多少不堪回首的怆楚。
  • 我们一起走过——志愿者之路

    我们一起走过——志愿者之路

    本书内容包括:民间组织与公共突发事件、SARS期间的中国NGO、农村公共卫生中的NGO、社会性别与社区健康促进等。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6)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6)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热门推荐
  • 七间

    七间

    万物苍穹,正魔两道。硝烟四起,神秘声音。召唤重生!爱恨是非,云雾重重。肖之我辈,再创神奇!
  • 美女总裁的神秘帅哥

    美女总裁的神秘帅哥

    她是个才貌双全的大学生,应聘到绿城集团后被总裁盯上。总裁不仅将她色诱为暗中情人,还与她合作私办房产公司。她很快就成了一个亿万身价的小富妹和美女总裁。一个帅哥偷偷爱上她。谁知她的情人怕东窗事发突然离职,来到她公司自任董事长。于是,一个个争权夺利,追美逐色的故事便惊心动魄地展开了......
  •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左溢,你是我的青春年华

    左溢,你是我的青春年华

    这是左溢的同人小说,HE,半现实。是的,没错,就是那个身高193的左溢(???_??)?
  • 七夜人间

    七夜人间

    一双刻印风霜的眼睛留下伤痛的泪水,被人心的暴雨冲刷。一个归乡的永久承诺,一件破旧的棉大袄,一弯浅笑的黛眉。我无意从他们的世界中路过,重新隐没在奔涌的人潮,恍然一个转身的距离,匆匆离去。
  • 畫巫

    畫巫

    原以為他今生能夠簡單生活、簡單愛、三五好友喝喝小酒,偶爾談談小戀愛,想修練才修練,但是……單純的他卻不知,身上背負與生俱來的秘密,卻帶上他走向一條不同的路,在宿命這條路,守護著他,是生死至交,是相守伴侶,留在身邊的人,是真心與承諾,是利益和陰謀,在緣份這條路,苦戀著他,是身份的差距,是背景的差異,愛他的人和他愛的人,相戀卻難相守,儘管困難再多,就算被宿命所束縛,他也要告訴天下人,以巫之名,執守吾心,為情而生,為愛而戰,這是他今生唯一的宣言。
  • 屌丝重生咸丰帝

    屌丝重生咸丰帝

    21世纪的大学生屌丝穿越为咸丰帝,平定太平天国,痛宰八国联军,坐拥三千佳丽。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叫我阁主大人

    叫我阁主大人

    凌有衣的父亲是个很厉害的人,一手建立了专门接受各种委托的侠隐阁,而且打点有条有理,然而坑爹的是,这家伙带着一帮高手跑了,偌大的侠隐阁就剩凌有衣一人,不得已之下,就只能走向招募小伙伴,一起复兴阁楼的道路咯。日子过得有点无聊,好在有个死党可以吹牛互撕,没事得到凌家的传承,意外获得兵解的能力,关键还能与兵器聊天,倒也不寂寞。这是一部日漫风格的玄幻小说,无系统,主打剧情流。搞笑,温馨,热血,一切应有尽有。装逼打脸:“你确定你们三个能凑成一桌打麻将?”
  • 妖孽王爷:王妃要乖哦

    妖孽王爷:王妃要乖哦

    医学天才白墨涟一次任务失败意外穿越到修仙世界——云焰大陆,什么?说她是废柴?她偏要逆天改命!说她颜值低?哪有人家只是低调而已~可是……却偏偏遇上他,一不小心情根深种,看他如果追她到手携手共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