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4000000037

第37章 格非的空缺与重复(2)

尽管格非的叙述动机未必执着于揭示形而上的生存论意义,对于他来说,形式方面的意义可能更为重要;但是,这些“空缺”作为某种反历史的书写方式,作为抗拒文本的统一的和深度的意义构成的装置,它产生的结果却颠覆了产生它的动机。

在这里,由叙述作用产生的“空缺”——一种非符号化的意指作用,却转化为含义复杂的“象征代码”,它具有了多重的意指作用,它不是一个空洞的“无”,而是无限。这个纯粹的记号以诡秘的光圈去照射那些不确定的然而可能存在的无数关系,作为补充和替代的意指链,它使意指作用相互连接的固定关系解除,它从文本或故事中的任何一个脆弱部位突现出来,使存在如此含混而虚幻,话语、历史、存在不再为一种社会化话语的总体意图所引导,它们依靠“不在”的力量,依靠文本的无限开放性任意漂流。

当叙述的描写性组织把那些“苦难”、“不幸”的往事加以抒情风格的改造时,描写情境分裂为两个方面:情境本身和对情境的“窥视”。这不仅仅在于叙述人以一种抒情的和感觉状态刻画的方式来表现该情境,而且人物对自身情境的意识中陷入一种错位的感觉方式。如果不是对“历史”和描写情境的超距离对话的方式,不足那种对生活本源性破裂的认同意识,格非的绝大部分看上去确实充满古典时代的浓郁的抒情风格;然而在这里,叙述人把任何事件都作了特殊的时空处理,任何事件都发生在一种情境中,闪此叙述作用制作出双重结构:客体事物的情态结构与叙述人主观语感的情调结构。叙述不仅描写一种客体事物存在的情态,同时产生一种叙述语感,客体的存在情态明显被叙述人主观化的感觉方式所渗透,叙事中人物所具有的感觉被叙述人的感觉方式所配置,因而甚至在灾难即将降临的时刻,人物却获得一种当时情境的分离感觉。他作为一个局外人审视自己的处境,比喻结构在叙事中产生的虚幻感减轻了客观事物存在的压力,不管是叙述人还是被叙述人或是读者都产牛了一种“失真”感。“失真”并不是“虚假”,而是主体处于特殊的情境中,他对真实的存在产生一种分离的体验,在从主体感觉返回到客观事物的途中产生某种感觉距离和感觉偏差。例如,格非在《风琴》里写到冯保长(冯金山)亲眼目睹日本兵抽出雪亮的刺刀把他老婆肥大的裤子挑落在地——像风刮断了桅杆上的绳索船帆轰然滑下,在眩目的阳光下:——那片耀眼的白色,在深秋的午后,在闪闪发亮的马鬃、肌内中间,在河流的边缘,在一切记忆和想象中的物体:

澡盆、潮湿的棉絮中间,在那些起伏山坡上粉红色的花瓣中蔓延开来,渐渐地模糊了他的视线……

在强烈的阳光照射的偏差之中,他的老婆顷刻之间仿佛成了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女人,“他感到种压抑不住的激奋”。冯金“从自己的处境中分离出来,他成为一个“窥视者”观看另一个自我的情境。这显然不是心理的偏差,而是存在状况发生了变异,作为一个“窥视者”,自我彻底丧失了主体地位,“我”分离为一个窥视的“他者”和被窥视的客体,生活在过时是彻底破碎了,一切都还原为生活世界里本源性的荒诞。对于冯金山——这个在平淡尤奇的日子里只是一个迟钝的酒鬼,而当灾难一旦降临,他的所有感觉都会变得异常锐利的伪保长,他在此刻发生的自我分离不过是他在日常生活世界里扮演的双重角色在此地发生转喻式的移位而已。在这样的“紧急时刻”,他扮演完窥视者的角色之后,佝偻着身子从一个低矮的土墙,像一只老鼠逃往树林,他那荒唐而夸张的身影仿佛成了被日本占领后的村庄的某种永久象征。

抒情性的描写在这里成为破败生活重新修补的凝合剂,它足在生活废墟上缓缓升起的一段悠扬的旋律。在这里,“行动代码”被大量的抒情性描写组织掩盖了,破碎的生活被压制到最简陋的状态(它无须更多的描写),在破败生活的边界上,超历史的对话演变为超历史的体验,一种回到历史深处去的企图。

不是通过历史过程的多面展示,而是历史情境的“现时”修复,叙述的感觉从历史的裂痕中涌溢而出,生活的破碎被突然忘却(“忘却”不过是对生活的本来空缺的意识而已)。只有在这时人才能和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回到“生活之中”去的渴望恰恰是在破碎的生活边界上奏起的无望的挽歌,王标渴望一次真正的伏击却伏击了迎亲的队伍,他能干什么呢?他只好请新娘唱支歌,虽然歌声被王标的遐想掩盖了,然而正是歌声激起王标的遐想,正是歌声掠过早春的原野经久不息地飘荡——还有什么比这种情境更让人悲哀,更为感人至深的呢?这不过是某种细微的偏差(叙事造成的“误置”),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不幸插曲,然而那段歌声却是生活破碎之后残留的永久纪念。

在格非的叙事策略运作中,“重复”被注入“存在还是不存在”的思维意向。由于“重复”,存在与不存在的界限被拆除,每一次的重复都成为对历史确实性的根本怀疑,重复成为历史在自我意识之中的自我解构例如,格非在《褐色鸟群》里有意识地运用“重复”来瓦解存在的历史依据,重复使“过去”和“现在”一起陷入不真实的境地。这个故事由“重复”构成类似埃舍尔怪圈的系列圆圈。这些圆圈之间存在相互否定与肯定的悖论关系,“重复”是以差异的方式出现的,因此,它不足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种存在的差异链,从第一个圆圈的否定性环节流到第三个圆圈的肯定性环节,义转回到第二圆圈的开头(尽管女人否定了她去过城里,但是她又揭示了一件往事,这件往事与她否定去城里的经历的某些环节相吻合),在这里,存在还是不存在,一切都难以确定。存在是如此脆弱,“历史”在顷刻之问瓦解,当“我”坐在客厅里告诉女人说许多年前在城里见到过她时:女人笑了一下,她伸手端起拽面前的茶杯呷了一口茶,将茶叶末轻轻吐掉:“我从十岁起就没有去过城里。”如此轻易的否定,不仪使历史突然崩溃,使记忆发生故障,而且使现实也变得虚幻,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连续性被损坏之后,存在变成一片空地。

格非试图嘲弄“回忆就是力量”这种以主体为中心起源的认识论。在格非的叙事中,主体与历史始终构成了一种相互颠覆的关系。主体的回忆恰恰揭不了历史存在的根本缺陷,正如历史嘲弄了主体的绝对起源一样。回忆不能重复、恢复历史,它不过是虚构历史的一种方式而已。格非一直在探究存在与反映的关系,这种关系因为不得不以时间为轴心而引入历史构成的问题,这使存在与反映、与认知总是发生错位。

“棋”与“镜子”是格非对博尔赫斯的习惯挪用,如果考虑到博尔赫斯对棋与镜子的偏好,就不难理解格非赋予棋与镜子的隐喻功能。在博尔赫斯那里,棋是作为谜和无限可能性的象征来使用的,它表示了一种规则与变化的游戏;而镜子是对实在的反映之物,博尔赫斯在存在的虚幻之中融人一种时问的自在之流,镜子表叫重复出现的不可洞见的神秘——一种没有实在本质的虚幻存在,它没有时间的流向却町以随时重觋“棋”开始夹着一个画夹,后米却拿着一面镜了,画与镜子一样不真实,并且足人的制作物,画的出现具有某种隐喻的功能,喻示着叙述的开始和叙事话语的非实在性“厕”作为一种艺术仍然不失其观看的实在性,它是对实在世界的一次亲切回忆;然而以“画”开头,以镜子结尾,同忆或叙述的结果却是使历史和现实一道坠入虚幻的境界。“棋”在本文中与其说足作为人物,不如说是作为象征代码来起作用,“棋”喻示着一个虚构的规则,一个时间的迷宫,一种不存在的“在场”。“棋”的出现替代了对时间的抽象思考,“棋”作为时间的某种标志而使叙事得以发生、进行,然后中断,是“棋”触发了这次回忆,而后“棋”断然否定了它。“棋”作为历史的起源和历史的见证,它表明整个存在的不确定性。因而,“萤复”不是在现实与幻觉之间作出解释,而是集中对根本“不在”的探究。

总而言之,格非在他崭露头角时,也许是一个过玄奥的作家,但他无疑是这个时期难得的纯粹的作家,多少年过去了,中国文坛已经不再有人以这种方式来思考存在的问题,也不再有人这样来对待文学叙事,这使格非在这样一段历史空场中,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作家。

1995年改定

同类推荐
  • 一个都不放弃

    一个都不放弃

    这是中国首部深入描写培智学校教师及智障孩子生命现状的长篇纪实文学,凝聚着无数智障家庭的悲欣故事,作家钱利娜采用多视角叙述的方式逼近现实,主要围绕七个孩子展开叙述——喜欢出走的重度脑瘫孩子陆明亮、爱吹葫芦丝的自闭症孩子王海,护旗手及舞台指挥唐氏综合症孩子张浩,轻度智障获全国特奥冠军的少女崔晓雅,有暴力倾向、被遗弃又被收养的女孩柳莹,住在敬老院坐在轮椅上却渴望穿着高跟鞋和裙子的女孩吴悦,自主创业和妄想症女孩结婚的青年俞成吉。在这七个孩子身上,是七个家庭的挣扎与努力,是特殊学校校长和老师的永不放弃。
  •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初时期文学与文化转型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初时期文学与文化转型

    本书是有关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文学、电影与文化的研究,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四篇文章,是讲清末“革命”话语的;第二部分的三篇探讨民国初期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的政治文化;第三部分的三篇关于中国早期电影与都市文化;第四部分讨论的是文学文本、类型与文学主体,最后两篇是谈张爱玲的,涉及1940年代欧美现代主义与本土文化的接受和挪用等问题。
  • 读者精品——幸福品味

    读者精品——幸福品味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本集合了不同的名人对成长的理解的作品集。
  •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用诚挚的心拥抱这个世界,用生命的画笔为世界添上一笔色彩,世界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加迷人、美丽!
  • 愿作如是观

    愿作如是观

    特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三十年集之愿作如是观收录的是陈家琪的哲学研究文集,这里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热门推荐
  • 魔血战记

    魔血战记

    这是一个术法发展到巅峰的时代,更是一个魔血纵横的世界!
  • 魔剑七情

    魔剑七情

    一柄远古魔剑,开启传奇一生。巨胸萝莉公主,冰火完美女神,温柔天界圣女,妩媚魔界妖后。该如何选择?全收了吧!喜怒哀乐爱恶欲,勘破七情,成就无上玄功。两仪珠现,天地皆变。魔剑七情,斩魔封天。
  • 附甲

    附甲

    知道什么是附甲吗?见过驾驶附甲打醉拳的怪胎么?小矿工也有大造化!能力、财富、权势,逐级提升,点开这本书,一切都如同身临其境般真实。这是一本自己很用心写的书,我极力构幻出一个特殊的世界。全新的创意、完全不同以往的场景、精彩纷呈的武技与武器,但是最终打动人心的,还是那些最深刻的情感。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们一些激情、快感、共鸣,以及其它。谢谢!
  • 恶魔校草:小青梅,你回来了

    恶魔校草:小青梅,你回来了

    [第一次写书,希望读者宝宝们可以赏下脸,提些意见,我会努力加油的o(*^▽^*)o?]一个全民校草,一个低调校花,在同一学校,两人竟然还是青梅竹马!“你害羞了?”“我没有。”“那我帮你好了。”独宠,霸道,强吻,壁咚…恶魔的招数究竟有多少?最好的时光都给你,最好的世界都是你,你爱了我全部的秋冬春夏,我许了你一世的青春年华。
  • 从特种踢出的人

    从特种踢出的人

    他被十多年的回忆牵绊着,当看到一个和她相似的人,他会怎么做?
  • 迦太基之战神重生

    迦太基之战神重生

    【木木出新书了!也是古历史,不过这会是中国的了,书名《商鼎周戈》,希望大家可以来投上一票!】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佣兵,来到灭亡了的迦太基,并成为迦太基人。当他的祖国迦太基被罗马军团毁灭后,他到底怎么重建迦太基呢?怎么打败强大的罗马呢?
  • 倾世兮璃之不负卿

    倾世兮璃之不负卿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宠文1v1】其实就是武陵盟主家的女儿混入皇宫去当皇上的姐姐,原以为可以全身而退,可是某天皇桑居然把她吃干抹净,某女扶腰大哄,你个禽兽,皇桑说,你还有力气,我们继续。
  • 穿越之凤舞异世界

    穿越之凤舞异世界

    从卑微的舞伎到诸侯王正妃,穿越千年,不妨碍“我”过得更精彩!目标:爬得更高,过得更好。至于节操、底线、良心?呵呵,那是什么?可以吃吗?
  • 溺爱

    溺爱

    他是个奇才,可是在感情上,他却犹如一张白纸。他是冰她却是火,她像一抹盛夏的阳光,带着满腔的热情强势地闯进他的生活。他宠她却不爱她。当小白女黏上淡定从容男,会发生什么惊心动魄的情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三个犹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决定世界!”“世界的钱,装载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这是对犹太人非凡智慧的盛赞。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犹太民族,虽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宫殿和建筑,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智慧,而这智慧正是一切财富的根源。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智慧,到了最近1000年左右,犹太人登上了“世界第一商人”的宝座,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也让世人刮目相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很难再找到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在5000多年的历史中,竟有2000多年流离失所,行走天涯,且屡遭屠戮。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没有一种力量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