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48400000049

第49章 寻谒柳青墓

牛年,柳芽发的时节,春阳温煦,我在面朝终南山和蛤蟆滩的神禾原上蹀躞,寻谒柳青墓。不记得这个方位有村庄,是一片宽阔的黄土原野,那小小的坟冢在显眼的土丘上,远远就瞅见了。我在眼下的村巷里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走了一个来回,向南走过几个巷道,也没如愿。借问柳青“在阿达”,村童遥指“在吾达”,有说一千米,有说一二百米。终于,在一个红砖围墙的背巷面南的铁栅栏门外,望见了亲爱的尊敬的柳青墓。柳青青,风飘飘,是那位写过《创业史》的作家的灵魂在这方圆游荡吗?

我记得聆听过柳青晚年的谈话,那是透过口罩伴随咳嗽气喘发出的嘶哑的声音。搞文学创作“是愚人的事业”,“六十年一个单元”,“大写的人字”,这掷地有声的话,被后学们视为惊人之语,咀嚼不尽。

想起上世纪80年代,我在新成立的西安市作家协会供职,办公场所是距钟楼一步之遥的西北角社会三路五十五号的小阁楼里。说是小阁楼雅了点,其实就是十几平方米的单面简易瓦房,有人戏称“小土地庙”。平凹坐在我对面,开始写《浮躁》。作协办了文学讲习所,在新城剧场人满为患,门票攒了几千元,为柳青修缮了墓碑。那天,清明雨纷纷,柳青的子女赶来祭拜。之前坟茔杂草丛生,污秽不堪,让人心寒。上了年纪的王家斌,也就是那个课本中让一代人羡慕的卖稻种的人,而且与改霞爱得不得了又终未成眷属的梁生宝,他站在坟茔前说,多年前他和柳青站在这儿,望着终南山和蛤蟆滩,说这儿是好风水,约好死后一起埋在这儿,做个伴儿。一个在坟里头,一个在坟外头,那情景让人心碎。

过了几年,我要去海南岛前不久,约朱鸿一起拜谒柳青墓。显然苍老了许多的王家斌,不能带我们爬上高高的神禾原,讲他与柳青有一个约定的故事了。他死了老婆,儿女生活困难,年轻时给集体干,下了不少苦,老了落一身病,和一头老黄牛为伴,在饲养棚里过活。那天夜里,我们和课本中敬仰的梁生宝,也就是晚年困顿的王家斌蜷曲在一个土炕上说柳青,炕下是牛圈,话语和睡梦里充满了浓烈的粪土味。之后,听说王家斌去世了,不知是否履行了他与柳青的那个约定?埋在哪儿了?倒是应了“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古语,他俩竟然是同一个忌日。身后的事,由不了亡人,还是自己办的好。冥冥之中,让人浩叹这其中的秘密。

墓园红砖墙下的小路折向栅栏门,前面是一片泛青的麦田。原下是迷蒙的河川田畴,再远处是淡灰色的终南山脉。柳青笔下那么倾尽心血与诗情描摹过的美丽富饶的土地,就在眼前又一度苏醒。我回望了一下暖意中柳丝拂动的墓园,心想,人民作家柳青,一定透过他那圆圆的黑边眼镜,用深邃、警觉而忧郁中饱含希望的目光,窥见了这多年后生生不息的新的风景。

墓园旁边,一位戴草帽的老人,在佝偻着身子锄麦子。我走上前去,叫了声乡党叔,递上一支烟,一起蹴在地畔攀谈。我想,他黑里透红的满脸褶皱的样子和我记忆中的梁生宝,不,王家斌有相似的神气。他说,王家斌要是活着,恐怕都是快八十几的人了,好人,不容易。说到天旱,麦子的墒情还好,他说咱原上靠天吃饭,这地争气。这一片子地多年一直是他种着,后来柳青墓征了一亩八分地,补了几千块钱。不是钱的事,老柳人好,为庄稼汉写书,给后人留个作念。一位农妇,牵一只奶羊从陡峭的土崖小道上爬上坡来,两只小羊羔喃喃叫唤着,又脆又亮。她与荷锄的老者搭讪着量晴校雨的庄稼人的话,问进城打工的子女寻到的是啥活儿,日子好过了吧。

风有点硬,一只鸟儿,从远处缓缓滑翔到了原畔的空中,翅膀一动不动,凭借莽莽河川里蒸腾的气流,专注却超脱似地巡视着低处的事物。我想,它可能是一只鹰鹞。毕竟节气不饶人,该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了。

《人民日报》2009年7月27日

同类推荐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为纪实文学。通过对不同职业、文化、出身的汽车驾驶员的群体采访实录,记述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有车族”在人生路上的独特经历,其中有新一代驾驶员,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有驾驶“红旗车”的首长司机,有当代老板、白领,还有普通老百姓正在实现的“轿车梦”……表现了纷纭多彩的都市生活。
  • 李佩甫

    李佩甫

    《李佩甫》的主要内容是:为了展示建国以来文学创作的实绩,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我们陆续编辑出版“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这套丛书,拟选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做出重要成绩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等代表作(包括儿童文学创作),每人一集,每集大约二十五万字,并附有作家照片、手迹和主要作品目录,以便与我社同香港三联书店合编的“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相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丛书。读者从每一集里,可以看出某一作家的基本创作面貌及创作实绩;各集合在一起,大体可以总览我国当代文学创作(长篇小说除外)的基本面貌和主要成就。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 国旗阿玛拉

    国旗阿玛拉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羊来羊去

    羊来羊去

    透过本书我们看到了一个承载着坚韧、清洁、挺拔与希望的博大、宽厚的精神载体,看到了记录时代、紧贴大地、挖掘普通人内心世界的民间情怀,此乃源于回族作家对生活的丰厚积累和深刻洞察。这些作品,是对回族优秀文明及其精神信仰之依赖与传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某种浮躁之风的抵阻。因为昨天的文化自觉,回族作家开始了对自我的审视与书写;因为今天这些作品的呈现,使我们对未来的回族文学充满更多的文化自信与美学期待。
热门推荐
  • 一口吞掉甜美妻,老公别乱来

    一口吞掉甜美妻,老公别乱来

    "姓安的,你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小时候希望有个泳池,里面都是比基尼美女,我有一个网,看中哪个捞哪个。""从小就不正经。""那也只对你不正经。"
  • 星辰神话

    星辰神话

    启明星,一天出现两次的星辰。这是一个追寻星辰的故事。
  • 盛世遗珠

    盛世遗珠

    竟然是他灭了我的国家……北隅国的公主北雪还是不敢相信地站在这个囚笼里,望着远处斜倚在昂贵的皮毛太师椅上的南印国公子烈……
  • 前夫,复婚恕难从命

    前夫,复婚恕难从命

    本来就是被逼的,本来就不是心甘情愿!嫁给他稳固家庭地位应付各种女人,真是受够了。“宿先生,我说我想离婚。”“我跟那女人只是逢场作戏。”某人如是解释。她知道,可是她还是恶心。“女人,嫁给我容易,要离婚?做梦!”"
  • 篮坛风暴

    篮坛风暴

    玩nba2k10的时候,穿越回2007年,成了游戏里的人物斯坦福大学2年级的中国学生比利·金。游戏里只打了一个赛季的比利,典型的攻强守弱,他在强调防守的NBA里如何立足。曾经幻想的好莱坞女星,这次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比利·金如何能够放过这机会。
  •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郁雨君著

    世界上的另一个我:郁雨君著

    女孩姚果粒发现,家中小猫豆沙在窗台和一只一模一样的流浪猫对视。没想到这种事眨眼也降临到她头上——一个古怪摄影师叔叔“不是双胞胎”的摄影汁划,让她撞上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蓝泰格。两个“形式”相同,“内容”相反的女孩,时而冲突,讨厌对方的存在;时而忍不住好奇,彼此悄悄探究;时而又有神秘的认同感。种种变化让她们的生活起伏不定,异想天开的置换游戏更让她们发现了内心的另一面。两个女孩在一种神秘的好奇和烦恼中豁然长大。“世界上的另一个我”,让她们彼此终于拥有了一种奇异的完整感,也揭开了果粒的身世之谜,更让脱线妈妈别丹心和时装女魔头妈妈蓝蔚蓝各自解开了心结。
  • 执手同观曾

    执手同观曾

    青梅竹马?偏偏疏远。擦肩过客?偏偏爱过。我从来没有想过你,可是却爱上了你。
  • 阿汤哥与张晓乐

    阿汤哥与张晓乐

    大学室友同学之间的基情无限。文章讲述的是大学基友多年之后重新碰面发生在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关系。没有最乱,只有更乱。
  • 花倾华落

    花倾华落

    那年她为公主,他为皇子,一朝邂逅,她无法自拔。可她不知,他是她唯一的劫。数年后,蕴月大陆处于乱世之中,各地纷争四起,她为求自保谋权篡位,成为新一代女皇。她缓缓从皇座上站起来,脸上的轻纱挡住了她的半张脸,左眼角下方的黑色印记若隐若现。“思君千场,一念成殇。如今繁花落尽,君可归否?”她浅浅一笑,眸中万点柔情。“不过,笙樊……这天下,我帮你找回来了。”
  •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闻明上人逝寄友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