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37700000023

第23章 颂歌意识形成探源(2)

仍然以表现客观生活为诗的责任,但已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诗人不再完全隐藏和回避自己的情感活动,至少,他有选择地(主要是选择那些健康、积极的)充分地表达激情。贺敬之曾经说过:“诗的题材或者也可以这样说,就是一个字:情。写什么都好,都是为着吐出这个情来;而不一定按照事件来分题材的类别,诸如工业化,农业诗等等。”

这一个诗中的“情”字的提出,当然不是贺敬之的发明,但是,当诗被用来单纯摹写现实成为一种潮流的时候,在以政治题材为基本内容、以表现现实生活为基本任务的诗篇中,让“情”字来挤走那些纯客观的、不动感情的临摹,其意义是重大的。在《放声歌唱》中,诗人不回避自我情感的表达,在歌颂的诗篇中大段地讲“我”,在当时也是很特别的。正因为如此,这些颂歌才更加显得有力和可感。关于这个问题,本书作者曾在一篇文章中批评过:“诗中出现我字,不应该完全反对的,有时甚至是必需的,它可以代表多数,也可以代表诗人,但如果把自己的我架得过高,反使思想格调降低。”(丁力在《“回延安”是充满感情的诗》中认为,诗中的“我”之所以感人,“这是由于诗中的我,是大我,是无产阶级的我,是人民大众的我,所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一段话的用意,与上面引用的本书作者话的用意,不同之处很明显,这说明当时认识上的巨大差异。)

过去那种完全通过客观场面的叙述而间接地表达诗人情感的做法,至少已在《放声歌唱》这类诗中有了改变。原来那种缓慢进展而又连绵不断的叙述方式,在《放声歌唱》中也得到了改造。事件的进程在贺敬之的诗中被打碎了,诗重新为感情的线索所组织。在这样的诗里,延安窑洞的灯光,井冈山的烽火,大渡河的浪花,或是华北战场的弹雨,都不代表一个个完整的和连续的故事,而只是一块块代表一定内涵的积木,它被诗人所要抒发的激情所重新组织。

诗歌出现了前所未见的斑驳而繁丽的景象,那种跟随事件后面单纯叙述和平面排列的沉闷感消失了,它是纵横交错的,历史和现实,时间和空间都呈现出一种跳动的、不连贯的交叉的状态,这样,当我们读到南昌起义的鲜血在炼钢炉中跳动,长江大桥和黄鹤楼,联合收割机和大雁塔被拼接在一起时,会感到:诗歌的表现方式正在发生变革。诗歌正在从琐碎和太过写实的樊篱中挣脱出来,而趋向于感情的抒发。当然,这类颂歌所抒发的情感是超脱了个人化而趋向表达共同的情感的。个人在诗中的地位,愈来愈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共同的、重大的主题。到了贺敬之手中,一种主要的,成为主导的诗歌格式开始确立,这就是政治抒情诗。这种诗专门表现重大的政治题材。

《放声歌唱》的出现,把当时正在孕育和发展着的——这种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大体可以描写为,抒情诗的领域中,个人的抒情成分的逐渐退化,诗歌的政治色彩的高度强化——抒情诗的根本变革趋于定型和明朗。这种诗体过去少见,如今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形式。这一形式的出现当然有其现实的依据:社会生活的政治化,以及持续的愈来愈普遍的国内和国际的政治斗争,这一切要求着作为革命机器的一个部件的诗歌充当先导。这就把诗歌的社会作用推向极端化。

这样一来,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又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这就是诗歌急剧地促进了它与现实的政治活动的联系,以至于成为传达各项政治风向与信息的经常手段。它可以相当灵敏地对当前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作出反映,例如它可以及时对某一政治事件发出“欢呼”,如同当时的报纸新闻那样。如7月诗刊刊出《支持阿拉伯各国民族民主独立运动增刊》。这一《增刊》发表的诗,其内容乃至于题目都大同小异:麦辛的《欢呼伊拉克》、力扬的《致伊拉克人民》、楼适夷的《敬礼,伊拉克》、光未然的《齐声欢呼伊拉克》。8月号又有一组“欢呼”诗,八首中有三首题目都几乎相同:林绍纲的《欢呼中苏会议公报》、陈伯吹的《欢呼,中苏会议公报》,只有臧克家的定名为《再欢呼》以示区分。

这就产生了另一种现象:诗歌在大大接近政治的同时,却远离了民众的其他方面的生活,政治热情和政治活动几乎夺去了全部的版面。社会公众的除此以外的生活几乎得不到表现。从政治的内容来看,在,以贺敬之和郭小川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的确作过激情的呐喊,但是,由于这些有影响的诗人的倡导,政治抒情诗相继成风,以至于不能不在豪迈的言辞和激昂的呼喊之中流露着和扩展着日益明显的浮泛、华而不实的倾向。

并不是风平浪静鸟语花香的,特别是后期,政治的过失已严重地表现出来,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由于“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错误严重地泛滥而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但是,现实生活的这些面貌几乎没有在我们的主要诗人的作品中留下痕迹。贺敬之唱的是“东风!红旗!朝霞似锦……大道!青天!鲜花如云……”他喊着:“******啊——******!……转眼间:马过青山几道岭人上高楼又几层!……”郭小川唱着“春在人里,人在春里,人和春天融在一道。人儿青,春也不老。春天来了,人间幸福知多少!有的人可能会说,当这些诗人在为现实生活唱着热烈的颂歌的时候,现实生活中正发生着严重的困难和错误,这些诗人怎么能够心安理得地唱着这些无忧无虑的远离生活的歌?诗人的确应当为人民代言,可是,当时发生的一切,连政治家都不能清醒,又怎能苛求于诗人呢?追究责任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当政治抒情诗成为主要形式以后所表露的,的确有值得总结的地方:当它为更多的人所模仿时,这种由表达普遍的激情而转向脱离现实的弱点就更为明显。这种现象正处于萌芽状态时,就有人觉察到了,但是这种觉察被视为异端而受到了压制。1月王亚平在《星星》发表题为《那不是诗歌创作的坚实道路》的文章,是针对政治抒情诗的流行以及走向空泛而发的议论。王亚平说,“写政治抒情诗要富有热情,还得有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又有通过具体事物对政策的深刻感受,才是动人心弦的,没有这些,就是虚伪的感情,不真实的诗!同时,我觉得一个初学写诗的同志政治思想修养差,历史知识不够,不应该抢着写毫无把握的政治抒情诗”,“题材不熟悉,就没有思想基础,只好求之于贫乏的语言。这一切正是严重地违反了创作规律(任何作者都应该写他熟悉的题材)”。这些话,无疑是具有某种预见性的,他说的“贫乏的语言”、“虚伪的感情”其实即指那些诗中作者并无真情实感,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综合概括,而只是用空洞词句来掩饰内容的空乏和感情的苍白。王亚平提倡写作者所熟悉的生活而反对一窝蜂地离开自己的实际生活去写那种空洞的叫喊,这话颇有道理,因为诗歌领域应是非常宽广的。

但是这些话立即遭到了严厉而迅速的反击,诗刊2月号发表了题为《王亚平反对的是什么?》的批判文章。该文作者认为:“文学艺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目前诗歌创作中出现大量的政治抒情诗(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各项政治运动的伟大胜利)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诗歌创作的特点,是党的文艺政策的伟大胜利。”批判文章捍卫的,其实就是一个时期以来新诗创作中的为政治服务的颂歌的庸俗化现象。

王亚平所说的只是不合时宜的话,他的话并无错误。因为事情刚刚开头,他的话使得热衷于此道者为之懊丧。从那时开始,这类政治抒情诗已经流露出某些不好的苗头,诗歌广泛的社会作用和广阔的题材世界,被理解得狭窄了,由于满足于一般化的豪言壮语而忽视了与现实的联系,事实上,已经埋伏下后来称之为“假、大、空”的巨大危机。

注释:

郭小川:《诗要四化》,《谈诗》,上海文艺出版社月版。转引自易征的《真情实感和典型化》,《人民日报》(5月日)。

谢冕:《论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诗刊》号合刊。

贺敬之:《十颂歌》,《诗刊》国庆十周专号。

郭小川:《春暖花开》,《郭小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同类推荐
  •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随笔集。本书记录的随感均来自作者平时念头闪现时而随手写在便笺上的文字。恰如幸运之手接住风中的纸屑,自然随意。作者用浅白的文字道出自己对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带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的点滴感悟。这些一闪念的随感记录更忠实地反映了作者未加修饰、最原生态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 历代名人咏四川

    历代名人咏四川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四川就产生过灿烂的古蜀文明,秦汉时代即号称“天府之国”,三国时代建立过与中原、东吴鼎立的蜀汉政权;四川是首都文化的发源地,区内的峨眉山为佛教名山;川酒、川茶、川菜、川剧等,是四川地域文化的结晶,早已起向世界,名扬四海。自古人文多入蜀,剑门蜀道、嘉州峨眉、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路。而世世代代的读者,大都通过这些诗词了解了四川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人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人生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夜歌声声挽淮洲

    夜歌声声挽淮洲

    本书又是一部纪念寻淮洲诞辰百周年的(夜歌)作品集,收录了有关这位双百英模的图片、书法、对联、诗歌、小说、研究报道及富有地域特色的系列夜歌作品。
  • 宝玉记

    宝玉记

    《宝玉记》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一段曲折离奇的人生经历。正如梁瑞郴在《序》中所指,“它基本上从《红楼梦》原著中剥离开来,但又不完全游离于《红楼梦》之外,在小说中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变得刚强健朗,泼辣颇具心机的薛宝钗变得温驯随和,贾宝玉也一变而不再懦弱。”犹显特色的是,《宝玉记》对这三个人物的命运都给了他们非悲剧的人生,给了一个中国人喜欢的大团圆的结局,这与高鹗续作的结局大相径庭。《宝玉记》情节曲折,描写细腻,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且富有武侠、魔幻色彩,可读性极强,实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谭仲池在给郭雅洁的信中,赞扬《宝玉记》是作者“笔耕的果实,是在秋天收获的,应当珍惜”。
热门推荐
  • 鬼天子

    鬼天子

    穿越阴阳,掌控生死,主宰轮回......看一个人间的大活人,如何统治阴间亿万的鬼魂
  • 龙与狩猎场

    龙与狩猎场

    回望那个动荡却又绚烂的数个世纪,后人是如此描述的: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无论是大地、天空还是生活在其间的人们。世界比现在更加单纯,只有狩猎,或是被狩猎之分。为了第二天的口粮,为了检验自己的实力,又或者为了扬名立万,人们聚集到了一起。在他们那炽热而又充满希望的眼中,映射着自由飞翔于无穷天际的力量与生命的象征——飞龙。伴随着金属利器摩擦碰撞的声响和大炮中残留的火药味道,人们象平常一样,又一次赌上自己的性命,奔赴只属于他们的战场……
  • 暗血玫瑰:红颜魔尊

    暗血玫瑰:红颜魔尊

    沉眸一千年,再度醒来,她抛却了一切纷扰,黑玫瑰的诅咒,她要如何打破?当她孤傲决绝地步入尘世,步入久负盛名的艾斯学院时,她一袭黑裙立于风中,仿若一株妖冶冷艳的黑玫瑰,倾城的容颜却散发着不可一世的冷漠与狂傲。她银丝飘扬,血色双眸闪着嗜血残忍的冷芒,“爱我,就把你的心给我!”月色下,他美得令人窒息,“你要,便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万丈红尘里,他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便人间天上,白首不相离。
  • 紫电倾城

    紫电倾城

    唐农不知道,就在他为父亲要帐的过程中,会突然出事,三头蛇神的真元、九星大帝的一缕残魂,都被他意外地吸收了,他从一文不名的废柴成了魔尊和天皇的宿主,风情的转换,为他开启了一道奇异之门,使他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 绝世武圣

    绝世武圣

    谁说吊丝不能逆袭?沈涛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以凡人之躯行逆天之事,不论是绝世天才、跨阶强者还是超级家族上古门派,挡我路者,杀无赦……
  • 所谓信仰日常

    所谓信仰日常

    传说中神灵是世界的最终的形态人类为了自己的延续和发展成为了神灵的信徒被神灵赐予神的力量在全世界都在信仰自己的神灵,祈求神灵庇护的时候少年却像个外星人,不信仰神灵,却无比坚定地信仰着这个信仰但,某一天,他救了一个自称神灵的少女不一样的日常,就此展开
  • 末法东皇太一

    末法东皇太一

    巫妖大战,两败俱伤,妖族天帝东皇太一陨落,转生在洪荒星宇的一个小星球,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族。脱劫而生,明悟错失的过往,重立道心,惩恶扬善,携美同游。在修行途中发现这方星宇有太多的隐秘,开天之时陨落的先天神魔,祖龙、祖凤都在这方星宇出现,这里没有轮回六道,每一个物种都宛如新生,没有前世,与洪荒大不相同。
  • 双阳逆天

    双阳逆天

    试看新一代天骄如何成长,东方玉龙初入异界修真。
  •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鬼地

    龙鬼地

    【非常抱歉,本书继续更新,求支持,求推荐】这是一个诡异的让人难以置信的故事。80年前,一群人挖蘑菇(盗墓),参与之人离奇死亡,死后脸上是似哭似笑的鬼脸,李五爷去了之后消失,李老太爷留下晦涩的预言死去。80年后李家后人李斌回乡探亲,却遭遇恐怖的河漂子(水鬼)缠身,无意间发现祖父身上出现的诡异变化,为了探明祖父死因,他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揭开七十年发生在倒挂金葫芦墓中的恐怖秘密……李五爷去了哪里?人身上为何长出鳞片?鬼脸的千年诅咒是真的吗?重瞳和神秘的太眼一族有着怎样的联系?一切谜团的答案尽在龙鬼地。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动一下您尊贵的手点收藏,谢谢你们,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