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22300000187

第187章 工政六河防五(15)

覆陳籌濬滹沱河道疏

李鴻章

伏查直隸通省七十餘河。大者有五。滹沱河居其一。源出山西繁峙縣。入直隸平山縣境會冶河。經囗城等縣下會滏陽河。至獻縣子牙河達津入海。其至平山以下。正當出山之後。迅流急湍。挾沙壅泥。易淤囗徙。向無隄防修守。囗城束鹿深冀一帶。南北縱橫。皆其故道。然總以滏陽為達海之路。同治七年。由囗城改道北徙。遂不與滏陽相通。因漫及沿河囗城晉州無極深澤安平饒陽獻縣肅甯河閒任邱雄縣保定等處地面。祁州博野蠡縣高陽束鹿深州亦有毘連之區。而下游文安大城。水無出路。被淹尤甚。滏陽河舟楫淺阻。鹽貨難行。臣囗經詳查委勘。擬闢冶河。復故瀆。以澹沈災。而工程殊無把握。按漢書地理志上艾縣注。綿蔓水東至蒲吾入虖池。綿蔓即冶水。蒲吾即平山。虖池即滹沱。是冶水本有入滹沱之路。非元初鑿而始合。又元史河渠志。至元三十年。正定路請闢冶河。越三年為元貞元年興工。越十四年為至大元年冶河口淤塞。復入滹沱。嗣後旋闢旋淤。我 朝雍正三年。怡賢親王雖有塞冶不使入滹之奏。並未施工。是元代即已仍舊合流。非近時始合為一。凡治水必以地勢高下順逆為衡。據勘舊冶河底。高於現行之河水面數丈。低昂相去懸遠。勢雖逆挽而行。而冶河口至入滹沱十里之閒。則上高於下數丈。水性就下。自然奔入滹沱。恐非壩工所能抵禦。且舊冶河須會洨河入甯晉濼。今濼已淤墊。亦不能容巨水。其河身三百里閒之淺隘。更無論矣。此闢冶河之難也。囗城滹沱河。據勘前年盛漲之際。走溜河槽。寬至七百二十丈。深至一丈一尺五寸。而同治七年以前故道。現在至寬不過三十五丈。窄者僅二丈。至深不過七尺。淺者僅一尺。其閒淤成平地者不少。河頭高於現行河底一丈一尺有奇。通工二百里。無從挖起。曾國藩前有挽復咸豐元年以前邵村故道之議。里數不甚相懸。閒有寬深之處。當時委員僅擬挑河寬十餘丈至二十丈。深數尺至一丈。連壩工已估需銀二十餘萬兩。旋以無款中止。此時非再加寬深。不能掣引大溜。而博訪眾論。謂該河剽悍激烈。遷徙靡定。自來不受約束。隄防愈堅。衝決愈甚。其下又有伏流。往往水尚未至。土已迸裂。立壩於伏流之上。勢難久歭。挑築亦屬徒勞。此復故瀆之難也。舍此二者。別無善全之策。況直省連年災歉。庫儲空虛。商民交困。實無財力議興大工。近歲量就賑款勻撥。以工代撫。僅於河獻文大等處。開挖引河。修築隄囗。俾出路稍暢。旁近民田。略可攔護。並酌修子牙河隄。議疏黑龍港。以為逐漸經營之計。直隸河務廢弛已久。五大河中之永定河大清河北運河南運河。率多淤淺坍塌。皆關民生利害。又不能不並顧兼籌。隨時設法補救。且奉撥賑款。本以分給災區。其應賑者。非盡沿河之民。勢不能趨集一隅。皆令供此一役也。

查勘獻縣河務並擬辦工程疏光緒十年

徐樹銘

竊臣前因獻縣城西四十八村。自開新河。堵塞古洋。各村被水。疏請保衛。於本月初六日奉  上諭河務關繫民生亟應相度利害以弭水患即著徐樹銘馳往該縣詳細查勘應如何妥籌保衛之處奏明辦理等因。欽此。由臣衙門欽遵知照到廠。當將起程日期。並隨帶廠員具奏。初十日奉 旨知道了欽此。臣即於十三日自龐各莊起行。於十八日行抵獻縣西之臧家橋行舍。旋赴獻縣城西查所開之新河。及古洋河之水。自西南深州安平肅甯縣境。至獻縣宋家口。出河閒縣之八里橋。折而北行。向由任邱之五官淀。雄縣之蒲淀。出趙北口以東之柴火淀。長二百餘里。自乾隆二十八年開濬以後。及今百有七年。逐漸淤塞。咸豐年閒。自囗城縣之樓上村決口。河流遷徙八十餘次。旁薄於深州饒陽。泛濫於任邱雄縣。分注於大城文安。旁溢於霸州保定。而為民害。今則一律流通。北岸之民。狃於因前堵塞古洋河之小效。不顧南岸之受害。而工程既多。其下又迫於千里長堤大清河之盛漲。亦必難以宣洩。莫如就河閒縣八里橋折而北行之處。引而北行。順水築堤。由官莊窪出念祖橋出臧家橋。凡以入子牙河之下游。總計不過百十里。水分則挾之使出而不為侮。勢順則導之使入而不為拒。規復故道。深濬之使有容以緩其勢。沮遏橫流。堅束之使循軌以澹其囗。九州縣咸資保衛。而下游治矣。其在獻縣城西四十八村。上年被新河倒灌者。於村北築堤至西岸。加高培厚。補完缺口。一律堅整。其村西古洋舊河。受滹沱泛濫之水。遷徙無定者。統疏為一河。引使歸槽。兼杜兩水泛濫之患。又於村南受武強饒陽堅澇瀝淋之害者。就元昌樓以南。開挖引河。分洩其水入古洋滏河。而於村之東北隅萬家寨雙村地方。各建一閘。以資宣洩。兼防倒灌之害。而上游四十八村亦治。又以子牙河受南北濼滏弱之水。兼受衡水武邑交河等縣之眾流。溜急漲滿。擬開濬舊有之支河。自完固口以下。至於靜海。擇要修濬。以分洩子牙之水。而子牙河頂托之害亦治。至四十八村上年倒塌房屋。查計一萬五千餘間。現存八千四百二十三戶。共四萬一千二百十八口。按章計口給資修葺。計應一萬五千餘閒。議開支河。如有民地。應準給價。仍照例疏請豁免錢糧。所在叢冢。應飭設法避讓。不得壓令遷徙。其零星冢墓。有自願遷移者。官為資助。上年獻縣城西囗民。有被囗傷者。應飭各親屬一律掩埋。由地方官散給銀兩。其南北兩岸紳民。飭令永遠各具甘結。嗣後不得再滋事端。所有槍囗。諭令實數呈繳入官。嗣後如有藏匿。照例懲治。原防新河囗船。概行裁撤。不准留泊新河。擬移駐文武汛官分囗朱家口南北兩岸。原堵古洋河之橫壩。應俟河身開通後。再行改築石壩。分三城之流水入子牙。不得預行開通。使下游開工有所窒礙。應用石料。一面採辦。以便及時修理。署天津道劉樹堂。委辦下游河工候補道金福。曾署河閒府知府盧應楷。咸至差次。臣與該道府等體察情形。詳加商搉。意見相同。應否 飭下直隸督臣李鴻章順天府尹臣畢道遠周家楣核實估計。趕緊籌款辦理以資保衛之處。恭候  聖裁。

遵查獻縣河工實在情形疏

李鴻章

竊臣欽奉光緒十年九月二十九日  上諭。都察院奏直隸生員楊廷昕等呈訴毀壩改河關繫民生利害請飭覆勘一摺等因欽此。並准都察院工部咨送楊廷昕等原呈圖說。暨府尹臣咨請確查主政會辦前來。臣查獻縣河工自徐樹銘具奏後。迭據獻縣北岸及河閒肅甯任邱雄縣。霸州保定文安大城等九州縣紳民。赴臣及府尹臣並各該道府州縣衙門紛紛呈訴。大致謂原開獻縣新河有益。現擬開壩放水有害。業飭天津道等勘議在案。欽奉前因。臣復遴派天津道季邦楨署清河道劉樹堂津海關道周馥候補道吳廷斌前往督同官紳逐細查勘測量。體察地勢民情。據實具覆。茲據季邦楨等稟稱。查楊廷昕等原呈。謂徐樹銘擬於獻縣朱家口建石壩。分滹沱河之水。過八里橋官莊窪出念祖橋入子牙河。地勢不妥。且謂八里橋低於朱家口一丈有餘。官莊窪底與子牙河底相平。地低則難於地中挑河。必在地上築隄。一遇盛漲。水勢建瓴直下。必至崩潰。南岸潰。則河獻肅三百餘村盡付波臣。北岸潰。則獻縣以下九州縣盡成澤國等語。是八里橋官莊窪兩處地勢高低。為此案減水一大關鍵。該道等帶領熟悉工程委員。由朱家口下至八里橋東五十二里七分。俱從古洋河身測量。實上高於下一丈二尺二寸。八里橋平地至官莊窪四十一里。實上高於下一丈二尺。官莊窪至念祖橋十五里。計窪地高於子牙河底一丈九尺三寸。此一百八里之閒。總計上高於下四丈三尺有奇。勢若高屋建瓴。是以一聞開壩放水。民情驚懼。遞呈之楊廷昕等數十人。均至該道行次。並另有紳民曹靖邦等六百六人。哀懇免其開壩。又遞呈一百二十二紙。其河閒府縣及該州縣亦各往見。或具稟投遞。該道等詳加詢問。僉謂滹沱本入子牙河。自同治七年。由囗城北徙。傍入古洋河。該九州縣常遭昏墊。幸於光緒七年。經前清河道史克寬在朱家口築壩。挽復子牙故道。民慶更生。今若開壩放水。挑一百八里之減河。增二百餘里之新隄。無論官守民守。俱屬不易。且減河之南。有河獻肅三百餘村。夾裹在內。總使不決。而東迫於子牙河隄。西迫於減河隄。南北兩隄又復相交。瀝水亦無從宣洩。即或酌建閘座涵洞。一遇盛漲。水面高於平地。斷難啟放。若漫決則水勢更大。民命莫保。所謂南岸潰則三百餘村盡付波臣也。減河之北。則為古洋河舊道。地本窪下。水所必爭。隄防偶一不支。則北岸一帶。復成巨浸。前功盡棄。滹沱猛悍異常。人力幾何。安能必其三分北而七分南。所謂北岸潰則九州縣盡成澤國也。又有八里橋至念祖橋開河之地。旁繞四十六村。墳墓一千七百五十餘家。平原沃野。小民恒產所置。其誰願失業。古洋河本元時漳水所決。迄今五六百年。兩岸莊圃聯接。耕種已久。小渠斷港。盛夏偶為野潦所入。東匯於五官淀而止。絕無去路。非經流之大河也。若恢復深通。滹水浩瀚。立瀉古洋河。兩岸必仍遭漫溢。又大窪內之水。至今尚未盡消。而人人所共見者。總求保全大局。無所偏倚等語。

該道等見各紳民逐日環繞哀懇。實屬利害切身。查近年曾請在獻縣挽滹水入子牙者。略與徐樹銘官莊窪之議相仿。皆因佔用膏壤太多。未敢興辦。史克寬所開之河。由朱家口至臧家橋祗三十三里。非徒以工短費省。亦因惜民地故也。至建石壩減水三分之議。曾經上游紳民請准擬辦。嗣因下游九州縣民情不順。遂即停止。是徐樹銘開壩減水一節。皆當日擬議難行因有所未便而復罷者。參稽往牘。博訪輿論。測量高下。於地勢民情。實有窒礙。並非楊廷昕等藉詞阻撓。該道等復至獻縣臧家橋以上。原開新河兩岸。周歷勘問。新河係由西而東。上年滹水異常盛漲。不能容納。分繞四十八村。坍塌房屋不少。並有損傷人口。災餘情景。尚覺淒涼在目。據紳民馬蔭豐等面懇開壩減水圈築護隄開挖引河三事。當諭以開壩減水。有礙下游大局。該紳民旋亦無詞。至圈隄繞護。四十八村長九十餘里。西南面緊接滹水來路。防守不易。古洋河北隄。亦殊喫重。似非萬全之策。饒陽之民。並以阻扼水路為慮。而獻民因徐樹銘先有築隄之奏。求之益力。遂將金道福曾展開新河南隄放開下游水路之議。曉諭紳民。連日督同官紳。妥為商酌。始據饒民王之瑄等具呈。請聽獻民築隄。惟隄身不可過高。漫決之後。水路難出。其患不可勝言。祗宜能禦凌汛。伏秋可保。雖無大利。亦無大害。史克寬當時薄新河南隄而復留缺口者。正為四十八村洩水計也。其金福曾原議展寬新河南隄之工。即在圈隄工內。應遠距新河北隄一二百丈以外。並擬將原開新河尾。略向北展。另築北隄約六里。上起萬家寨。下接距臧家橋二里之河灣。庶尾閭益寬而且順。至引河係原開新河以上大窪。由獻縣上通饒陽之道。即滹水來源。史克寬辦已及半。因無費停罷。現饒民合詞懇請接挖。以竟前功。亦即徐樹銘原奏村西氾濫之水疏為一河之議。如遇水小。可使引溜歸槽。應仍照史克寬稟定原案。挑至小隄村為止。一律挑寬十丈。至四十八村呈繳槍囗給領坍塌房價埋葬銀兩。俱經河閒府督同印委辦結。其補給新河展寬地價豁免錢糧各節。現仍飭查分別辦理。刻下新河水面低於兩岸數尺。堅冰一片。四十八村地畝。俱已涸復種麥。民情安謐。繪圖貼說稟覆前來。臣查滹水本入子牙河。自同治七年北徙。漫歸古洋河。該河並無出路。沿河州縣。迭被沈災。民困已極。臣與官紳幾經籌畫。始於光緒七年奏開獻縣新河。挽復子牙故道。其上游四十八村。本係滹水來路。仍有漫淹之患。然與下游九州縣相較。其利多害少。實不可同日而語。徐樹銘憫念四十八村水患。因擬開朱家口北壩減水至念祖橋。與直省官民初議略同。惟前經屢次相度。皆因不便而止。今飭派該道等督同地方官紳詳細查勘。實於地勢民情。多所窒礙。徐樹銘續奏。亦謂下游之民。既稱北壩足資保障。應從民之欲。此工自應毋庸置議。惟上游四十八村。仍當設法補救。迭經臣奏明飭辦有案。現議圍築護囗展挑引河二項。連閘工。約需銀五萬兩上下。應俟春融冰泮。由臣派員覆加查勘。妥細勘議。有無通變之處。分別籌款酌核辦理。總期有裨民生。無礙大局。所有確查實在情形。除繪具圖說咨送軍機處備查外。理合會同兼管順天府府尹臣畢道遠。順天府府尹臣周家楣。恭摺合詞據實覆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混世小白龙

    混世小白龙

    他。落魄之人。并无缚鸡之力。更无搬山之功。但。这个世界,将是他的一场游戏。
  • 默默侠骨情

    默默侠骨情

    明末红丸迷案,万千诡奇疑云。时局波澜壮阔,江湖暗流涌动。痴情梁上君子,苦恋暴走魔头。妖女面具之下,匿藏倾世容颜少年巧得神功,斗破乱世群雄。执念天下苍生,不料人心无常。爱别离,伤心头,难为一笑泯恩仇。守情谊,逆天行,尽在脉脉侠骨情。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永生灵轮

    永生灵轮

    带着仙帝金身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周洛,走上了永生大道的修炼之路。妖孽的修炼速度,无敌的王者之姿。他的每一个成就都成为了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的高峰,每一次战斗都为后人津津乐道,他的名字永远为后人所铭记,那个无敌的灵轮之皇……
  • 书晓梦

    书晓梦

    你是否还相信眼睛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你是否还徘徊在现实与梦之间?你是否还不肯面对真相……阅读这本书吧!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身份复杂的主角,一场似真似假的感情,一段离奇的故事。究竟什么才是真的?最后我想跟你们也是跟自己说,“永远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 重启大秦

    重启大秦

    “万国争霸”始皇子孙如何才能让大秦帝国重新林立万族之上扬我泱泱华夏之威。“复仇”“篡位”“争霸天下”看秦少卿如何带领众兄弟踏破河山“重启大秦”。
  • 浮生宴

    浮生宴

    神界二十万年,十万岁的医帝念白去人间寻找‘酒尘子‘这一味药材,恰巧遇见知医理的玖尘,因此两人结盟跋山涉水一路救助不少的百姓。两百年前,两人不欢而散。两百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当再一次重逢,玖尘一把抱过念白笑言:“我等了百年之久,本王这一次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 还是职场那些事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还是职场那些事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行业)

    那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同事,应该说每个人都有非常值得敬佩的地方,尽管最后我们没能一直一起奋斗,但与他们一起走过的路,我也获益良多。还是职场那些事儿
  • 墨玉丹皇

    墨玉丹皇

    改文改文!新人新作,不求大火,只想安安静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一个大家喜欢的作品!